上海,何以成為“大上海”

“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其他地方,小木船僅僅是河裡運載的工具,但在上海已經成為時尚的道具了。”1931年,西班牙女子喬慄妲(Rita)在廢棄河床重新開河,取西班牙語“河”(rio)之意,定名麗娃慄妲村,如今,這條河成為華東師範大學的著名風景——麗娃河。小木船從運載工具到時尚道具,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時代飛躍,從一個角度展現了那個年代引領時代潮流的“大上海”風采。在上海寶山舉行的行知讀書會上,作家馬尚龍向讀者拋出了一個問題,“中國那麼多城市中,似乎只有上海被稱為‘大’。有老北京之說,但沒有大北京的叫法。大上海究竟“大”在哪裡?”

上海,何以成為“大上海”

提起大上海,繞不開“大上海計劃”。這是南京國民政府為建造新上海市,打破上海公共租界與上海法租界壟斷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計劃。南京國民政府雄心萬丈卻壯志難酬,“大上海計劃”被迫停止,只有殘存的建築還在時代的風雨中飄搖。

比如,命運多舛的上海市立圖書館,它是“大上海計劃”主要建築之一,由中國著名建築師董大酉設計,上世紀50年代後因生育高峰而成為“同濟中學”,原有建築遭到極大破壞。所幸圖書館的筋骨仍在,如今,它成了煥然一新的楊浦區圖書館,原有老建築化身鎮館之寶,成為上海人的驕傲。

“大上海”大在文化,上海是中國文化的半壁江山,所有現代藝術幾乎都集中於上海產生。就拿音樂領域來說,上海既誕生了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又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地。在馬尚龍看來,“大上海”還是男女平等、時尚、愛國的大上海。“記得在我小時候,雖然已經是60年代了,味精還是很貴的,瓶底大、瓶口小,燒菜的時候要用力彈下去。更何況30年代呢?”馬尚龍為讀者講述了民族實業家吳蘊初的故事,他發明了能和日本味之素抗衡的國貨——天廚味精。1936年,他將天廚味精的知識產權無償公佈於世。因為在他看來,生產味精的人多了,成本才會降低,才能讓更多老百姓能買得起味精。

上海,何以成為“大上海”

“上海製造”不僅製造了輕工業產品,也製造了上海的都市文化,製造了上海的生活氣質,製造了這座城市的人。1949年後的上海仍然是大上海,首先體現在工業地位上。“大家都要買上海貨。為什麼呢?上海製造的核心其實是上海這塊土地培養出的人,符合上海公序良俗的製造者。”

“上海人”不等同於“上海的人”,馬尚龍說,“上海人”其實是一種文化符號,只要到上海生活,認同上海、熱愛上海,就是上海人;而“上海的人”僅是地域屬性,雖然具有戶籍意義上的戶口,如果沒有融入上海文化,依然不是“上海人”。冒險、秩序、路數、考究,這是馬尚龍總結的“市井風俗版”上海城市精神。上海孕育和鍛造了這座城市的人,比如《小城之春》裡平淡無奇的女青年韋偉成為一頭花髮、淡定從容、優雅精緻的人;住在石庫門,在“萬國旗”下拎著馬桶的老人,仍保持著淡定、從容和優雅……海派文化孕育和薰陶了這座城市的人,這座城市的人又提升和推動了海派文化的發展。這就是“上海人”的本質。

“從市民文化角度來說,‘上海製造’體現了中國最大城市特有的公序良俗,這種公序良俗的社會狀態來自上海特有的師徒文化、公寓文化。師徒文化講究的是尊敬,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公寓文化是自律,是人與文明的關係。師徒文化的內核是道德,明是非,知報答,貴在傳承;公寓文化的內核是修養,通人文,提品位,重在修煉,這就造就了上海人守規矩、從社會、克愚昧,重在融入。”馬尚龍舉了田徑運動員劉翔的例子,劉翔稱自己的教練為“師傅”,這是其他地方的運動員不太有的,其實這正是上海師徒文化的體現。我們現在說師徒文化,並不是提倡回到過去的年代,而是期盼傳承師徒文化的精髓,明是非、知報答。同樣地,在社會規則秩序上,上海總能領風氣之先。“比如交通大整治,上海人可能一開始也發過牢騷,但牢騷過後,大家都會去遵守規則。這就是典型的上海都市文化,主導了上海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也是上海製造的核心價值。”

上海,何以成為“大上海”

馬尚龍說,如今社會文化越來越多元,人們的願景越來越趨於世俗,靠什麼重塑“上海製造”、上海文化精神?靠什麼去掌控“大上海”的將來式?“靠的還是具有上海城市精神的公序良俗,強大的自信和自強,有秩序的創造和有創造力的秩序。這一切的指向,需要的都是人文的力量。”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