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上高縣 河北 我在宮裡做廚師 萬載 宜豐會長大叔 2019-07-17
"

江南陳氏宗祠位於上高縣田心鎮江南村,始建於清末。

江南村位於上高縣最西南端,可以說是上高最遠的村莊,坐落在青山環抱、綠水中流、阡陌縱橫、村廓朗然的盆地間,村內屋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街巷密如蛛網、穿插有序。四時風光,大有“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稍晚照明”般的美麗,一如村名“江南”之美。這個村莊以陳姓人口為最多,加上彭、黃、謝共有四大姓。

"

江南陳氏宗祠位於上高縣田心鎮江南村,始建於清末。

江南村位於上高縣最西南端,可以說是上高最遠的村莊,坐落在青山環抱、綠水中流、阡陌縱橫、村廓朗然的盆地間,村內屋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街巷密如蛛網、穿插有序。四時風光,大有“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稍晚照明”般的美麗,一如村名“江南”之美。這個村莊以陳姓人口為最多,加上彭、黃、謝共有四大姓。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江南村

白蓮基地

"

江南陳氏宗祠位於上高縣田心鎮江南村,始建於清末。

江南村位於上高縣最西南端,可以說是上高最遠的村莊,坐落在青山環抱、綠水中流、阡陌縱橫、村廓朗然的盆地間,村內屋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街巷密如蛛網、穿插有序。四時風光,大有“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稍晚照明”般的美麗,一如村名“江南”之美。這個村莊以陳姓人口為最多,加上彭、黃、謝共有四大姓。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江南村

白蓮基地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陳氏宗祠在村莊中央,坐南朝北的陳氏宗祠,祠高7米,前寬21米,兩旁設房廳, 外向有兩個對稱的窗戶,中系內“凹八”字門廳,門開三扇,中門雙開。門當戶對齊全,上懸“陳氏宗祠”大匾,下面的戶對簡樸,除用線條框邊修飾外,無任何花紋。前立雙柱,柱上有“河北舊家聲,江南新氣象”楹聯一副。聯中的“河北”非指河北省, 而是指縣城錦江北岸的河北(街)。據考,江南陳氏是在距今300多年前由縣城河北(街)的敖仙坊遷至此處的。

"

江南陳氏宗祠位於上高縣田心鎮江南村,始建於清末。

江南村位於上高縣最西南端,可以說是上高最遠的村莊,坐落在青山環抱、綠水中流、阡陌縱橫、村廓朗然的盆地間,村內屋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街巷密如蛛網、穿插有序。四時風光,大有“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稍晚照明”般的美麗,一如村名“江南”之美。這個村莊以陳姓人口為最多,加上彭、黃、謝共有四大姓。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江南村

白蓮基地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陳氏宗祠在村莊中央,坐南朝北的陳氏宗祠,祠高7米,前寬21米,兩旁設房廳, 外向有兩個對稱的窗戶,中系內“凹八”字門廳,門開三扇,中門雙開。門當戶對齊全,上懸“陳氏宗祠”大匾,下面的戶對簡樸,除用線條框邊修飾外,無任何花紋。前立雙柱,柱上有“河北舊家聲,江南新氣象”楹聯一副。聯中的“河北”非指河北省, 而是指縣城錦江北岸的河北(街)。據考,江南陳氏是在距今300多年前由縣城河北(街)的敖仙坊遷至此處的。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村裡的小橋

進入祠堂大門,有五級青石臺階,臺階兩邊原有石獅一對,被毀後用新雕的石獅代替。兩個房廳各自為政,樹起了四扇馬頭牆,每扇上各塑飛簷翹角3個。

走進大門,是一個不等邊的四方形的院落,大小約200平方米,鋪滿青磚。祠堂正屋與大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放眼前瞻,祠堂主體立在兩尺高的塊石基礎上,基本結構似大門前廳,只不過在兩旁廂房上部多了一排小型簡單的磚雕,體現了一種迴旋之美。正門也是三開,門上有線雕,不見頂上的門簪,只有8個榫孔見證歲月的流逝。

正祠為二進院落式佈局,內長44米,寬21米,面積924平方米,加上前置大門和院落, 總面積為1340平方米,山字形抬樑斗拱樑架結構,硬山式瓦頂。前殿左右為偏間房,前後進間設左右走廊,中有天井。天井中樹有月亭,約21平方米,月亭高出天井的瓦簷,靠四根木柱撐起。走上月亭也是三級臺階,月亭地面有12個方孔是插放圍欄的,如今圍欄已無蹤影。後殿面闊三間,用木柱分隔空間,硬山頂。

全祠有杉木木柱66根,圓形,無雕刻,未油漆。柱腳有石質柱礎,唯有後殿的8個柱礎飾有卷草紋,其他的全是無紋的簡約型。柱上無楹聯,只在過年時用紅紙寫好貼上去,圖個吉利。祠內原有對聯“眾聚三千戶庭內無忤無爭想見義門和氣,訓垂百八奕世下可師可法永揚德里芳規”。

鄉村美景

"

江南陳氏宗祠位於上高縣田心鎮江南村,始建於清末。

江南村位於上高縣最西南端,可以說是上高最遠的村莊,坐落在青山環抱、綠水中流、阡陌縱橫、村廓朗然的盆地間,村內屋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街巷密如蛛網、穿插有序。四時風光,大有“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稍晚照明”般的美麗,一如村名“江南”之美。這個村莊以陳姓人口為最多,加上彭、黃、謝共有四大姓。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江南村

白蓮基地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陳氏宗祠在村莊中央,坐南朝北的陳氏宗祠,祠高7米,前寬21米,兩旁設房廳, 外向有兩個對稱的窗戶,中系內“凹八”字門廳,門開三扇,中門雙開。門當戶對齊全,上懸“陳氏宗祠”大匾,下面的戶對簡樸,除用線條框邊修飾外,無任何花紋。前立雙柱,柱上有“河北舊家聲,江南新氣象”楹聯一副。聯中的“河北”非指河北省, 而是指縣城錦江北岸的河北(街)。據考,江南陳氏是在距今300多年前由縣城河北(街)的敖仙坊遷至此處的。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村裡的小橋

進入祠堂大門,有五級青石臺階,臺階兩邊原有石獅一對,被毀後用新雕的石獅代替。兩個房廳各自為政,樹起了四扇馬頭牆,每扇上各塑飛簷翹角3個。

走進大門,是一個不等邊的四方形的院落,大小約200平方米,鋪滿青磚。祠堂正屋與大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放眼前瞻,祠堂主體立在兩尺高的塊石基礎上,基本結構似大門前廳,只不過在兩旁廂房上部多了一排小型簡單的磚雕,體現了一種迴旋之美。正門也是三開,門上有線雕,不見頂上的門簪,只有8個榫孔見證歲月的流逝。

正祠為二進院落式佈局,內長44米,寬21米,面積924平方米,加上前置大門和院落, 總面積為1340平方米,山字形抬樑斗拱樑架結構,硬山式瓦頂。前殿左右為偏間房,前後進間設左右走廊,中有天井。天井中樹有月亭,約21平方米,月亭高出天井的瓦簷,靠四根木柱撐起。走上月亭也是三級臺階,月亭地面有12個方孔是插放圍欄的,如今圍欄已無蹤影。後殿面闊三間,用木柱分隔空間,硬山頂。

全祠有杉木木柱66根,圓形,無雕刻,未油漆。柱腳有石質柱礎,唯有後殿的8個柱礎飾有卷草紋,其他的全是無紋的簡約型。柱上無楹聯,只在過年時用紅紙寫好貼上去,圖個吉利。祠內原有對聯“眾聚三千戶庭內無忤無爭想見義門和氣,訓垂百八奕世下可師可法永揚德里芳規”。

鄉村美景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據《陳氏家譜》記載,建設祠堂的領頭人被後人尊稱為“玞眾公”,既無官身,又非大賈,為普通農民一個。以此身份建起的宗祠,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

陳氏宗祠見證了陳氏家族的耕讀傳家、孝悌為本的家風,薰陶出一批能人志士。早在土地革命時期, 江南村村民陳國昌在萬載縣城開店,曾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將禁運的食鹽祕密運到設在萬載縣仙源鄉的湘贛省委、省蘇維埃和紅軍部隊手中,為革命做出了貢獻。1949年,縣政府就派人去找他以表達深深的謝意,可惜他已經去世。

陳氏宗祠周邊有玉璽山、林臺峰、風旗嶺、龍潛泉和溫泉等自然景觀,加上靜臥村中的數處家廟、橫跨坪溪水的清代古橋、壯闊浩渺的江南水庫,構成了江南村的特色景觀。

"

江南陳氏宗祠位於上高縣田心鎮江南村,始建於清末。

江南村位於上高縣最西南端,可以說是上高最遠的村莊,坐落在青山環抱、綠水中流、阡陌縱橫、村廓朗然的盆地間,村內屋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街巷密如蛛網、穿插有序。四時風光,大有“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稍晚照明”般的美麗,一如村名“江南”之美。這個村莊以陳姓人口為最多,加上彭、黃、謝共有四大姓。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江南村

白蓮基地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陳氏宗祠在村莊中央,坐南朝北的陳氏宗祠,祠高7米,前寬21米,兩旁設房廳, 外向有兩個對稱的窗戶,中系內“凹八”字門廳,門開三扇,中門雙開。門當戶對齊全,上懸“陳氏宗祠”大匾,下面的戶對簡樸,除用線條框邊修飾外,無任何花紋。前立雙柱,柱上有“河北舊家聲,江南新氣象”楹聯一副。聯中的“河北”非指河北省, 而是指縣城錦江北岸的河北(街)。據考,江南陳氏是在距今300多年前由縣城河北(街)的敖仙坊遷至此處的。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村裡的小橋

進入祠堂大門,有五級青石臺階,臺階兩邊原有石獅一對,被毀後用新雕的石獅代替。兩個房廳各自為政,樹起了四扇馬頭牆,每扇上各塑飛簷翹角3個。

走進大門,是一個不等邊的四方形的院落,大小約200平方米,鋪滿青磚。祠堂正屋與大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放眼前瞻,祠堂主體立在兩尺高的塊石基礎上,基本結構似大門前廳,只不過在兩旁廂房上部多了一排小型簡單的磚雕,體現了一種迴旋之美。正門也是三開,門上有線雕,不見頂上的門簪,只有8個榫孔見證歲月的流逝。

正祠為二進院落式佈局,內長44米,寬21米,面積924平方米,加上前置大門和院落, 總面積為1340平方米,山字形抬樑斗拱樑架結構,硬山式瓦頂。前殿左右為偏間房,前後進間設左右走廊,中有天井。天井中樹有月亭,約21平方米,月亭高出天井的瓦簷,靠四根木柱撐起。走上月亭也是三級臺階,月亭地面有12個方孔是插放圍欄的,如今圍欄已無蹤影。後殿面闊三間,用木柱分隔空間,硬山頂。

全祠有杉木木柱66根,圓形,無雕刻,未油漆。柱腳有石質柱礎,唯有後殿的8個柱礎飾有卷草紋,其他的全是無紋的簡約型。柱上無楹聯,只在過年時用紅紙寫好貼上去,圖個吉利。祠內原有對聯“眾聚三千戶庭內無忤無爭想見義門和氣,訓垂百八奕世下可師可法永揚德里芳規”。

鄉村美景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據《陳氏家譜》記載,建設祠堂的領頭人被後人尊稱為“玞眾公”,既無官身,又非大賈,為普通農民一個。以此身份建起的宗祠,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

陳氏宗祠見證了陳氏家族的耕讀傳家、孝悌為本的家風,薰陶出一批能人志士。早在土地革命時期, 江南村村民陳國昌在萬載縣城開店,曾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將禁運的食鹽祕密運到設在萬載縣仙源鄉的湘贛省委、省蘇維埃和紅軍部隊手中,為革命做出了貢獻。1949年,縣政府就派人去找他以表達深深的謝意,可惜他已經去世。

陳氏宗祠周邊有玉璽山、林臺峰、風旗嶺、龍潛泉和溫泉等自然景觀,加上靜臥村中的數處家廟、橫跨坪溪水的清代古橋、壯闊浩渺的江南水庫,構成了江南村的特色景觀。

上高田心江南村有一座百年曆史的宗祠,建於清末

江南水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