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國"

讀懂論語:論語綜述
若問: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什麼?一般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會回答四個字:仁義道德。站在中國傳統文化這一立場上看,整部《論語》乃至整個儒家文化所講的也無非就是...
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論語》概況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孔子與弟子言論的結集。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祖先是西周宋國貴族,後來流亡到魯國。...
《論語》精要66句,中國文化精髓!
再不點藍字關注,機會就要飛走了哦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不也很愉快嗎...
《論語述疑》以什麼樣的心學習論語?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解不善,學之偏。偏之過,心不端。心既端,勤力學。惑未解,乏思辨。既思辨,當有得。得勤修,如所願。【01】去聖懸遠,其義多歧...
'如何讀《論語》--論語貫通10'
" 一個朋友,與我聊起,“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我覺得這句話,基本對前幾章內容做了一個點題吧。其它,還有一些觀點,比如“方生方死”、“無生無死”,對生死的理解,又是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了。《心經》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論語述疑》怎樣學習論語?
頂禮!一切空王所顯現,大成至尊聖先師,十哲賢士七十二,三千弟子所集語。我今習誦思惟故,願於心行而得一。【01】學習《論語》也好,學習《大學》也好,學習《中...
國學 論語 大學 中庸 2017-05-17
論語4.5
論語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
國學 論語 孔子 文化 2017-04-06
'中國儒家經典《論語》全集附譯文 卷一'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
世界第一書5:中國學者沒人讀懂孔子《論語》
老徐說這話有點狂了。可老徐就是想刺激一下中國的這些讀書文化人。上一屆中央領導提出“以人為本”,中國的馬屁文化人馬上去找出處。北師大一個講授訓詁學的朱姓教授有了重大發現,“以人為本”出自孔子《論語》。他在鳳凰衛視做節目公佈了自己的發明:朱講《論語》核心是“以人為本”。《論語》...
顏世安:《論語》與中國儒學傳統(上)
3月18日下午,南大教授顏世安在永慕廬分享了他對《論語》及儒學傳統的理解,對於“君子本位”的看法,對於當代精英階層應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的期許!--...
《論語》練習
語言精闢 形象鮮明——語錄體散文的特點簡明深刻、語約義豐,在一兩句話裡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經驗,流傳後世,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警句和格言,這便是語錄。將談話人的經典語言寫成文章,且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這樣的散文就叫做語錄體散文。語錄體散文,語言簡潔樸素、生動形象、明白...
國學 論語 孔子 文學 2017-06-19
論語2.19
論語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譯文:哀公問孔子說:“如何做老百姓才會擁護我?”孔子回答說:“推舉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惡的人,老百姓就會擁護你;推舉邪惡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會擁護你。”論語2.20季康子問:...
論語君子之道50句,學習中國理想人格與君子之道!
君子,所謂君之子,就是國君的兒子。最早是指身居高位的人,孔子賦予了君子以全新的含義,在孔子的眼裡,地位高的人不一定是君子,君子是那些擁有美好的德性的人。君...
國學 孔子 論語 子路 2017-05-06
'推薦《論語》'
"上高實驗小學 黃皓軒 指導教師 肖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領著我吟誦《論語》,引導我學習、做人。名揚天下的儒家經典《論語》,是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將他生前精闢的話語編撰而成的一部語錄。孔子名丘,字仲...
論語5.19
論語5.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國學 論語 孔子 文化 2017-05-02
論語4.7
論語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譯文: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
國學 論語 孔子 文化 2017-04-11
論語4.9
論語4.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譯文: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論語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
國學 論語 孔子 文化 2017-04-10
《論語》知多少?
《論語》的名稱《漢書· 藝文志》:“ 論 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 ...
論語4.3
論語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譯文: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論語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譯文:孔子說:“...
國學 論語 孔子 文化 2017-04-07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