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知多少?

國學 論語 孔子 中華書局 TT來吧大學生 2017-05-11

《論語》的名稱

《漢書· 藝文志》:“ 論 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 ‘ 論語 ’”。

《論語》知多少?

《論語》的性質

是一部半宗教半哲學性質的書。半宗教針對作用而言。半哲學針對《論語》的思維習慣或內容而言。

《論語》知多少?

《論語》的文學價值

1.言簡意賅,含蓄雋永

(1)議政論道之語

坐而論道,簡要凝練,生動形象,富於感情色彩。如: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評文說藝之見

文藝觀

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人物形象,鮮明具體

(1)孔子及諸弟子的形象

夫子風采,溢於格言

——《文心雕龍·徵聖》

孔子的弟子,如子路的爽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變,曾皙的瀟灑脫俗等,個性鮮明,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論語》知多少?

(3)隱逸者的形象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

4.語錄文體,影響深遠

①特點:

(1)文辭貼近口語,通俗、自然、淺顯,因而令人有親切之感。

(2)所錄要言不煩,多非長篇大論,因而令人有精粹之感。

(3)大多有感而發,不作無病呻吟,因而令人有真實之感。

②影響:

諸子《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漢代揚雄的《法言》、隋代王通的《中說》,宋代程顥、程頤的《二程語錄》,朱熹的《朱子語類》,還波及《世說新語》之類的筆記、小說。

《論語》知多少?

推薦研究書目

1.《論語》(中英文對照),楊伯峻今譯,劉殿爵英譯,中華書局,2008

2.《論語》(中華經典誦讀),張燕嬰譯註,中華書局,2011

3.《論語譯註》,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論語正義》,劉寶楠,中華書局,1990

5.《論語疏證》,楊樹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論語集釋》,程樹德,中華書局,2006

注:前三本比較通俗淺顯,第2本有拼音,便於誦讀。後三本做研究之書。

《論語》知多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