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球狀閃電》主要涉及的學科是量子力學,觀察者也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球狀閃電》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在年少時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球狀閃電劈死,於是把自己的一生致力於解開球狀閃電的祕密,在對於球狀閃電的研究中,他結識了研究“新概念武器”的女軍官林雲,並在基礎物理學家丁儀的幫助下,終於找出了球狀閃電的本質——宏電子。並在此基礎繼續研究併成功進行了宏聚變實驗,這項研究最終成為扭轉大國間博弈的決定性力量。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球狀閃電》主要涉及的學科是量子力學,觀察者也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球狀閃電》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在年少時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球狀閃電劈死,於是把自己的一生致力於解開球狀閃電的祕密,在對於球狀閃電的研究中,他結識了研究“新概念武器”的女軍官林雲,並在基礎物理學家丁儀的幫助下,終於找出了球狀閃電的本質——宏電子。並在此基礎繼續研究併成功進行了宏聚變實驗,這項研究最終成為扭轉大國間博弈的決定性力量。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所謂宏電子是相對於微電子而言,我們所熟知的電子既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核外電子,存在於微觀世界,而這部小說則認為宏觀世界中同樣存在宏電子,這部小說最妙的設定就是藉助宏電子的概念,把存在於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理論帶到宏觀世界,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顛覆我們現有認知的量子世界。

《球狀閃電》的可讀性很強,大劉在書中設置的4個懸念,4個“異象”。這4個“異象”趨使會讀者一口氣讀完全文。

四個“異象”與量子世界的“觀察者”

《球狀閃電》中貫穿全書的四個“異象”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在主人公小陳的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的10多年後,主人公一次收拾家中物品時,意外發現其一幅明顯是出自其父親之手的素描畫,畫中有一座水塔,那很明顯他家門前的水塔,但這座水塔建成於其父親死於球狀閃電之後的第八年。

第二,主人公的師母為測量出球狀閃電的數據於多年前在球狀閃電下殞命,而當主人公翻閱他老師的手稿時,意外的發現其師母的筆跡,但那張手稿的時間是其師母死於球狀閃電的五年之後。

第三,當主人公陳博士和女軍官林雲成功發現了捕獲宏電子(球狀閃電的未激發狀態)的方法,他們決定先用這些宏電子做動物實驗,以他們激發的球狀閃電去劈羊,動物實驗結束大約1月後,實驗室裡已經沒有羊,但是當他們一次意外路過動物實驗室時,卻清晰的聽見實驗室裡的羊叫聲,大門打開,羊叫聲消失。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球狀閃電》主要涉及的學科是量子力學,觀察者也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球狀閃電》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在年少時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球狀閃電劈死,於是把自己的一生致力於解開球狀閃電的祕密,在對於球狀閃電的研究中,他結識了研究“新概念武器”的女軍官林雲,並在基礎物理學家丁儀的幫助下,終於找出了球狀閃電的本質——宏電子。並在此基礎繼續研究併成功進行了宏聚變實驗,這項研究最終成為扭轉大國間博弈的決定性力量。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所謂宏電子是相對於微電子而言,我們所熟知的電子既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核外電子,存在於微觀世界,而這部小說則認為宏觀世界中同樣存在宏電子,這部小說最妙的設定就是藉助宏電子的概念,把存在於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理論帶到宏觀世界,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顛覆我們現有認知的量子世界。

《球狀閃電》的可讀性很強,大劉在書中設置的4個懸念,4個“異象”。這4個“異象”趨使會讀者一口氣讀完全文。

四個“異象”與量子世界的“觀察者”

《球狀閃電》中貫穿全書的四個“異象”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在主人公小陳的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的10多年後,主人公一次收拾家中物品時,意外發現其一幅明顯是出自其父親之手的素描畫,畫中有一座水塔,那很明顯他家門前的水塔,但這座水塔建成於其父親死於球狀閃電之後的第八年。

第二,主人公的師母為測量出球狀閃電的數據於多年前在球狀閃電下殞命,而當主人公翻閱他老師的手稿時,意外的發現其師母的筆跡,但那張手稿的時間是其師母死於球狀閃電的五年之後。

第三,當主人公陳博士和女軍官林雲成功發現了捕獲宏電子(球狀閃電的未激發狀態)的方法,他們決定先用這些宏電子做動物實驗,以他們激發的球狀閃電去劈羊,動物實驗結束大約1月後,實驗室裡已經沒有羊,但是當他們一次意外路過動物實驗室時,卻清晰的聽見實驗室裡的羊叫聲,大門打開,羊叫聲消失。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第四,陳博士和林雲研究出了專門摧毀芯片的球狀閃電,在一次實驗中,陳博士的電腦的芯片意外被球狀閃電摧毀,但當陳博士回家休息時,這臺沒有內存芯片的電腦開機了。

這看似靈異事件的四個“異象”被基礎物理學家輕鬆解釋:球狀閃電的本質是宏電子,所以它符合量子力學規律,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宏觀世界的經典物理學。那些被球狀閃電摧毀的事物都一同化為量子態,成為一片“概率雲”,陳博士的父母和師母以及那些羊,在“概率雲”中處於一種“既死又活”的狀態,在某個瞬間,這些量子態的人會隨機呈現出“活”這一狀態,但是,當有意識的人對這些量子態的事物進行直接觀察,或由人制造的攝像設備進行間接觀察時,這些隨機態的事物都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

有意識的“觀察者”是這些量子態的事物坍縮為確定態的關鍵因素。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球狀閃電》主要涉及的學科是量子力學,觀察者也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球狀閃電》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在年少時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球狀閃電劈死,於是把自己的一生致力於解開球狀閃電的祕密,在對於球狀閃電的研究中,他結識了研究“新概念武器”的女軍官林雲,並在基礎物理學家丁儀的幫助下,終於找出了球狀閃電的本質——宏電子。並在此基礎繼續研究併成功進行了宏聚變實驗,這項研究最終成為扭轉大國間博弈的決定性力量。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所謂宏電子是相對於微電子而言,我們所熟知的電子既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核外電子,存在於微觀世界,而這部小說則認為宏觀世界中同樣存在宏電子,這部小說最妙的設定就是藉助宏電子的概念,把存在於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理論帶到宏觀世界,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顛覆我們現有認知的量子世界。

《球狀閃電》的可讀性很強,大劉在書中設置的4個懸念,4個“異象”。這4個“異象”趨使會讀者一口氣讀完全文。

四個“異象”與量子世界的“觀察者”

《球狀閃電》中貫穿全書的四個“異象”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在主人公小陳的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的10多年後,主人公一次收拾家中物品時,意外發現其一幅明顯是出自其父親之手的素描畫,畫中有一座水塔,那很明顯他家門前的水塔,但這座水塔建成於其父親死於球狀閃電之後的第八年。

第二,主人公的師母為測量出球狀閃電的數據於多年前在球狀閃電下殞命,而當主人公翻閱他老師的手稿時,意外的發現其師母的筆跡,但那張手稿的時間是其師母死於球狀閃電的五年之後。

第三,當主人公陳博士和女軍官林雲成功發現了捕獲宏電子(球狀閃電的未激發狀態)的方法,他們決定先用這些宏電子做動物實驗,以他們激發的球狀閃電去劈羊,動物實驗結束大約1月後,實驗室裡已經沒有羊,但是當他們一次意外路過動物實驗室時,卻清晰的聽見實驗室裡的羊叫聲,大門打開,羊叫聲消失。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第四,陳博士和林雲研究出了專門摧毀芯片的球狀閃電,在一次實驗中,陳博士的電腦的芯片意外被球狀閃電摧毀,但當陳博士回家休息時,這臺沒有內存芯片的電腦開機了。

這看似靈異事件的四個“異象”被基礎物理學家輕鬆解釋:球狀閃電的本質是宏電子,所以它符合量子力學規律,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宏觀世界的經典物理學。那些被球狀閃電摧毀的事物都一同化為量子態,成為一片“概率雲”,陳博士的父母和師母以及那些羊,在“概率雲”中處於一種“既死又活”的狀態,在某個瞬間,這些量子態的人會隨機呈現出“活”這一狀態,但是,當有意識的人對這些量子態的事物進行直接觀察,或由人制造的攝像設備進行間接觀察時,這些隨機態的事物都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

有意識的“觀察者”是這些量子態的事物坍縮為確定態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薛定諤的貓和雙縫干涉實驗

對於理解量子力學,流傳最廣的一個思想實驗當屬薛定諤的貓: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貓”。要確定貓的死活,必須打開盒子進行觀察,而觀察者一旦出現,這隻處於既死又活的量子疊加態的貓就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或“活”。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球狀閃電》主要涉及的學科是量子力學,觀察者也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球狀閃電》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在年少時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球狀閃電劈死,於是把自己的一生致力於解開球狀閃電的祕密,在對於球狀閃電的研究中,他結識了研究“新概念武器”的女軍官林雲,並在基礎物理學家丁儀的幫助下,終於找出了球狀閃電的本質——宏電子。並在此基礎繼續研究併成功進行了宏聚變實驗,這項研究最終成為扭轉大國間博弈的決定性力量。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所謂宏電子是相對於微電子而言,我們所熟知的電子既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核外電子,存在於微觀世界,而這部小說則認為宏觀世界中同樣存在宏電子,這部小說最妙的設定就是藉助宏電子的概念,把存在於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理論帶到宏觀世界,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顛覆我們現有認知的量子世界。

《球狀閃電》的可讀性很強,大劉在書中設置的4個懸念,4個“異象”。這4個“異象”趨使會讀者一口氣讀完全文。

四個“異象”與量子世界的“觀察者”

《球狀閃電》中貫穿全書的四個“異象”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在主人公小陳的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的10多年後,主人公一次收拾家中物品時,意外發現其一幅明顯是出自其父親之手的素描畫,畫中有一座水塔,那很明顯他家門前的水塔,但這座水塔建成於其父親死於球狀閃電之後的第八年。

第二,主人公的師母為測量出球狀閃電的數據於多年前在球狀閃電下殞命,而當主人公翻閱他老師的手稿時,意外的發現其師母的筆跡,但那張手稿的時間是其師母死於球狀閃電的五年之後。

第三,當主人公陳博士和女軍官林雲成功發現了捕獲宏電子(球狀閃電的未激發狀態)的方法,他們決定先用這些宏電子做動物實驗,以他們激發的球狀閃電去劈羊,動物實驗結束大約1月後,實驗室裡已經沒有羊,但是當他們一次意外路過動物實驗室時,卻清晰的聽見實驗室裡的羊叫聲,大門打開,羊叫聲消失。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第四,陳博士和林雲研究出了專門摧毀芯片的球狀閃電,在一次實驗中,陳博士的電腦的芯片意外被球狀閃電摧毀,但當陳博士回家休息時,這臺沒有內存芯片的電腦開機了。

這看似靈異事件的四個“異象”被基礎物理學家輕鬆解釋:球狀閃電的本質是宏電子,所以它符合量子力學規律,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宏觀世界的經典物理學。那些被球狀閃電摧毀的事物都一同化為量子態,成為一片“概率雲”,陳博士的父母和師母以及那些羊,在“概率雲”中處於一種“既死又活”的狀態,在某個瞬間,這些量子態的人會隨機呈現出“活”這一狀態,但是,當有意識的人對這些量子態的事物進行直接觀察,或由人制造的攝像設備進行間接觀察時,這些隨機態的事物都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

有意識的“觀察者”是這些量子態的事物坍縮為確定態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薛定諤的貓和雙縫干涉實驗

對於理解量子力學,流傳最廣的一個思想實驗當屬薛定諤的貓: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貓”。要確定貓的死活,必須打開盒子進行觀察,而觀察者一旦出現,這隻處於既死又活的量子疊加態的貓就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或“活”。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薛定諤的貓

如果說“薛定諤的貓”還只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思想實驗,那麼雙縫干涉實驗,這個實實在在的實驗就會讓你感覺恐怖了。

宏觀世界中,當很多顆粒通過兩個平行的縫隙時,會在縫後方的現實板上呈現出兩條與縫平行的條紋。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球狀閃電》主要涉及的學科是量子力學,觀察者也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球狀閃電》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在年少時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球狀閃電劈死,於是把自己的一生致力於解開球狀閃電的祕密,在對於球狀閃電的研究中,他結識了研究“新概念武器”的女軍官林雲,並在基礎物理學家丁儀的幫助下,終於找出了球狀閃電的本質——宏電子。並在此基礎繼續研究併成功進行了宏聚變實驗,這項研究最終成為扭轉大國間博弈的決定性力量。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所謂宏電子是相對於微電子而言,我們所熟知的電子既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核外電子,存在於微觀世界,而這部小說則認為宏觀世界中同樣存在宏電子,這部小說最妙的設定就是藉助宏電子的概念,把存在於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理論帶到宏觀世界,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顛覆我們現有認知的量子世界。

《球狀閃電》的可讀性很強,大劉在書中設置的4個懸念,4個“異象”。這4個“異象”趨使會讀者一口氣讀完全文。

四個“異象”與量子世界的“觀察者”

《球狀閃電》中貫穿全書的四個“異象”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在主人公小陳的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的10多年後,主人公一次收拾家中物品時,意外發現其一幅明顯是出自其父親之手的素描畫,畫中有一座水塔,那很明顯他家門前的水塔,但這座水塔建成於其父親死於球狀閃電之後的第八年。

第二,主人公的師母為測量出球狀閃電的數據於多年前在球狀閃電下殞命,而當主人公翻閱他老師的手稿時,意外的發現其師母的筆跡,但那張手稿的時間是其師母死於球狀閃電的五年之後。

第三,當主人公陳博士和女軍官林雲成功發現了捕獲宏電子(球狀閃電的未激發狀態)的方法,他們決定先用這些宏電子做動物實驗,以他們激發的球狀閃電去劈羊,動物實驗結束大約1月後,實驗室裡已經沒有羊,但是當他們一次意外路過動物實驗室時,卻清晰的聽見實驗室裡的羊叫聲,大門打開,羊叫聲消失。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第四,陳博士和林雲研究出了專門摧毀芯片的球狀閃電,在一次實驗中,陳博士的電腦的芯片意外被球狀閃電摧毀,但當陳博士回家休息時,這臺沒有內存芯片的電腦開機了。

這看似靈異事件的四個“異象”被基礎物理學家輕鬆解釋:球狀閃電的本質是宏電子,所以它符合量子力學規律,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宏觀世界的經典物理學。那些被球狀閃電摧毀的事物都一同化為量子態,成為一片“概率雲”,陳博士的父母和師母以及那些羊,在“概率雲”中處於一種“既死又活”的狀態,在某個瞬間,這些量子態的人會隨機呈現出“活”這一狀態,但是,當有意識的人對這些量子態的事物進行直接觀察,或由人制造的攝像設備進行間接觀察時,這些隨機態的事物都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

有意識的“觀察者”是這些量子態的事物坍縮為確定態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薛定諤的貓和雙縫干涉實驗

對於理解量子力學,流傳最廣的一個思想實驗當屬薛定諤的貓: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貓”。要確定貓的死活,必須打開盒子進行觀察,而觀察者一旦出現,這隻處於既死又活的量子疊加態的貓就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或“活”。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薛定諤的貓

如果說“薛定諤的貓”還只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思想實驗,那麼雙縫干涉實驗,這個實實在在的實驗就會讓你感覺恐怖了。

宏觀世界中,當很多顆粒通過兩個平行的縫隙時,會在縫後方的現實板上呈現出兩條與縫平行的條紋。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而當波通過雙縫時,因為波之間會相互干涉,形成一組明暗交替的干涉條紋。

"

大千世界,你我皆是觀察者。

相比於仰望星空,也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生死。

科幻小說的意義在於它可以喚醒人們對於未來的形象力和對於科學的興趣,如果說《三體》展現給我們的是無垠宇宙的浩渺,那麼《球狀閃電》為我們帶來的則是關於虛實生死的極致思考。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近日,劉慈欣長篇小說《球狀閃電》電視劇版已經宣佈開拍,《球狀閃電》是劉慈欣2005年創作的一篇長篇小說,據說在創作時,大劉在自己上腹部發現一個包塊,於是本以為自己得了肝癌的大劉把《球狀閃電》當成了自己的遺作,於是這篇小說中有許多關於虛與實,生與死的討論。如果要用一個詞證明你看過《球狀閃電》這本書,我想這個詞一定是“觀察者”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球狀閃電》主要涉及的學科是量子力學,觀察者也是量子力學中的概念。《球狀閃電》主要描寫了主人公在年少時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球狀閃電劈死,於是把自己的一生致力於解開球狀閃電的祕密,在對於球狀閃電的研究中,他結識了研究“新概念武器”的女軍官林雲,並在基礎物理學家丁儀的幫助下,終於找出了球狀閃電的本質——宏電子。並在此基礎繼續研究併成功進行了宏聚變實驗,這項研究最終成為扭轉大國間博弈的決定性力量。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所謂宏電子是相對於微電子而言,我們所熟知的電子既圍繞原子核旋轉的核外電子,存在於微觀世界,而這部小說則認為宏觀世界中同樣存在宏電子,這部小說最妙的設定就是藉助宏電子的概念,把存在於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理論帶到宏觀世界,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那顛覆我們現有認知的量子世界。

《球狀閃電》的可讀性很強,大劉在書中設置的4個懸念,4個“異象”。這4個“異象”趨使會讀者一口氣讀完全文。

四個“異象”與量子世界的“觀察者”

《球狀閃電》中貫穿全書的四個“異象”分別是這樣的:

第一,在主人公小陳的父母死於球狀閃電的10多年後,主人公一次收拾家中物品時,意外發現其一幅明顯是出自其父親之手的素描畫,畫中有一座水塔,那很明顯他家門前的水塔,但這座水塔建成於其父親死於球狀閃電之後的第八年。

第二,主人公的師母為測量出球狀閃電的數據於多年前在球狀閃電下殞命,而當主人公翻閱他老師的手稿時,意外的發現其師母的筆跡,但那張手稿的時間是其師母死於球狀閃電的五年之後。

第三,當主人公陳博士和女軍官林雲成功發現了捕獲宏電子(球狀閃電的未激發狀態)的方法,他們決定先用這些宏電子做動物實驗,以他們激發的球狀閃電去劈羊,動物實驗結束大約1月後,實驗室裡已經沒有羊,但是當他們一次意外路過動物實驗室時,卻清晰的聽見實驗室裡的羊叫聲,大門打開,羊叫聲消失。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第四,陳博士和林雲研究出了專門摧毀芯片的球狀閃電,在一次實驗中,陳博士的電腦的芯片意外被球狀閃電摧毀,但當陳博士回家休息時,這臺沒有內存芯片的電腦開機了。

這看似靈異事件的四個“異象”被基礎物理學家輕鬆解釋:球狀閃電的本質是宏電子,所以它符合量子力學規律,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宏觀世界的經典物理學。那些被球狀閃電摧毀的事物都一同化為量子態,成為一片“概率雲”,陳博士的父母和師母以及那些羊,在“概率雲”中處於一種“既死又活”的狀態,在某個瞬間,這些量子態的人會隨機呈現出“活”這一狀態,但是,當有意識的人對這些量子態的事物進行直接觀察,或由人制造的攝像設備進行間接觀察時,這些隨機態的事物都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

有意識的“觀察者”是這些量子態的事物坍縮為確定態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薛定諤的貓和雙縫干涉實驗

對於理解量子力學,流傳最廣的一個思想實驗當屬薛定諤的貓: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貓”。要確定貓的死活,必須打開盒子進行觀察,而觀察者一旦出現,這隻處於既死又活的量子疊加態的貓就會坍縮為一個確定態,“死”或“活”。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薛定諤的貓

如果說“薛定諤的貓”還只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思想實驗,那麼雙縫干涉實驗,這個實實在在的實驗就會讓你感覺恐怖了。

宏觀世界中,當很多顆粒通過兩個平行的縫隙時,會在縫後方的現實板上呈現出兩條與縫平行的條紋。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而當波通過雙縫時,因為波之間會相互干涉,形成一組明暗交替的干涉條紋。

為什麼說也許拍好《球狀閃電》比拍好《三體》更加有意義

當把通過雙縫的物體變為微觀世界的電子,結果如何呢?答案是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條紋。

這個實驗似乎說明了電子具有波的屬性,這當然不可怕,可怕的在後面:當人們觀察電子如何通過雙縫的過程時,顯示板上的圖案變成了粒子通過時的兩條平行的條紋。

簡而言之:無觀察者時,電子體現的時波的性質,有觀察者時則體現出粒的性質。電子呈現出那種性質,竟然取決於有沒有觀察者。

你我皆為“觀察者”

觀察者的概念極大的顛覆了我們的認知,人的意識竟然可以在微觀世界的物質產生影響,那麼由微觀組成的宏觀世界呢?也許世界真的會因為我們的“觀察”變得不一樣呢?

時間無聲向前,無始無終,一切看似偉大的東西在時間面前都不值一提,人區區幾十年的一生更是如白駒過隙,在時間長河猶如一滴最不起眼的水滴。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生而為人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我們能在自己這並不算長的一生中充當一名“觀察者”。

也許我們的“觀察”真的能對我們的世界產生某種影響,也許這影響所激起的漣漪會在時間的長河中傳播的很遠很遠。

觀世間之音,看它坍縮成一個怎樣的世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