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外延農業釋放佛山農業新價值

三農 農業 畜牧業 種植業 佛山日報 2017-05-25

目前,佛山外延農業規模已超過30萬畝,年產值超過80億元,投資額超過20億元。對一個工業製造大市來說,這樣的農業成績單無疑是喜人的。外延農業蓬勃發展的背後,釋放了佛山現代農業新價值。

外延農業是現代化農業的必由之路,是佛山農業面臨各種客觀因素挑戰的一種選擇。顧名思義,外延農業,就是農企走出家門,外出租地務農。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不斷推進,佛山境內的農用地等自然資源日益減少,各項生產的成本不斷上升。佛山農業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就必須“走出去”尋求突破口。

最早“出走”的是順德的農民。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敢為人先的順德人,利用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在順德以外的地區租地發展種養業,逐漸規模化農業生產。鰻魚養殖越做越大,蘭花種植有聲有色,成為順德農業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可以說,外延農業模式讓順德人走出順德,再造了一個“順德農業”。

外延農業模式與傳統的產業轉移不同,它不僅是產能的對外擴張,更重要是資金和先進技術的輸出,但研發、銷售、市場流通等核心環節始終留在佛山本地,讓佛山始終處於農業產業化的終端和制高點,牢牢穩住佛山農業產業化的總部經濟地位。

“生產基地在外地,研發技術和市場在佛山”。所有的“外延”生產,都是為了打造這條農業全產業鏈服務。這條全產業鏈,為佛山現代農業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帶來新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比如,樂從供銷集團外延高明、高要兩地養豬,在產業鏈的前端,該集團成立生物科技公司解決養殖技術問題,而依託集團旗下的屠宰廠、順客隆超市以及7個農貿市場,解決豬肉的屠宰加工、配送、銷售等後端環節。通過這條全產業鏈,企業能有效控制好經營效益,並且全程監控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清晰地追本溯源路徑,有底氣地向社會宣稱供應優質放心的豬肉。

當前,農業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業改革的重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難點也在供給側,而外延農業恰恰呼應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一方面,佛山從產能外拓、技術輸出到全產業鏈擴張,探索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資本、技術、人才從佛山流向欠發達區域,從而帶動這些區域農業的迅速發展。從本質上看,佛山外延農業正是在圍繞市場需求生產,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有效供給,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體系。

民眾對品質生活和食品安全的渴求,帶來了農業的新機遇、新空間。佛山農業“走出去”的謀劃不妨再大膽一點,鏈接外界資源,探索聯合種植、聯合養殖、農業技術輸出等方式發展外延農業,並吸收更多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進入農業領域,促進佛山現代農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來源|佛山日報

文|佛山日報評論員劉蓉

編輯|何欣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