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區:“互聯網+”助力精準扶貧

三農 種植業 蔬菜 水果 昭化發佈 2017-07-18

昭化門戶網訊(記者 王菲菲)“這個萵筍好多錢一斤?還有這個土豆,買地多的話能不能便宜點?”

“這些菜真的是剛從牛頭村拉過來的?看起來確實很新鮮。”

“家裡有娃兒所以平時吃的菜都很注意,就想買些無公害的。但不可能每次都自個大老遠跑來買撒,而且這種展銷也不可能天天有,可不可以網購哦?”

……

昭化區:“互聯網+”助力精準扶貧

市民爭相選購

14日下午5點,區廣電中心廣場上熱鬧非凡,人潮隊伍前是一排排擺放整齊的青筍、青椒、黃瓜、土豆、豇豆等十餘種優質高山路地蔬菜,來自昭化區各部門、鄉鎮的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人員及周邊居民紛紛齊聚該處,對各類時令蔬菜、瓜果及土特產進行了品嚐購買。

據悉,上述農產品均產自昭化區牛頭村,是該村貧困和非貧困群眾通過採用傳統種植手段培育的生態無汙染農作物,由於口感好、無公害,牛頭村農產品在昭化鎮、寶輪鎮等周邊地帶銷售良好。為了進一步推廣牛頭村的優質高山露地蔬菜,拓寬其銷售渠道,區委宣傳部舉辦了此次“助力脫貧攻堅 牛頭村高山露地蔬菜農產品展銷”,並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多渠道幫助牛頭村進行售賣。

昭化區:“互聯網+”助力精準扶貧

展銷現場

“像這樣將剛從地裡採摘的新鮮蔬菜直接進行展銷還是頭一次!除了零售,我們也和區政府食堂、衛計局食堂、元壩中學食堂、各大商販等進行了合作,同時,我們還開通了‘蜀道原鄉詩畫牛頭’微信公眾號,大家只要掃描二維碼並關注它到時就可以直接進行網購。每週一、週三和週五我們都會定點配送,如有需要也會送貨上門,方便又快捷。”區委宣傳部駐牛頭村工作隊隊員翟澍介紹道。

正值酷暑三伏天,氣溫高達30幾度,然而蔬菜前卻依舊人潮湧動,大家爭相挑選購買各自心儀的農產品。

“我覺得通過這種方式將老百姓的勞動成果與大家分享挺好的,在讓他們勞有所獲的同時也讓我們吃到安全放心的蔬菜、水果,可以說是互惠互利。同時也提高了牛頭村農產品的知名度,擴大了銷售市場,也讓更多的人知道、瞭解了牛頭村,並通過自己的力量幫扶牛頭村。”區機關幹部嶽姍如是說。

牛頭村是昭化區63個貧困村之一,近年來在省公安廳、區委宣傳部的大力幫扶下,51戶貧困戶已於2016年脫貧,2017年貧困村將脫貧摘帽。據瞭解,為進一步壯大該村集體經濟,牛頭村成立了原鄉鄉村生態旅遊專業合作社和牛頭村集體經濟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採用貧困戶和非貧困戶以土地、林山等入股分紅的模式,並由專合社和公司統一經營。今年,該專合社共種植各類蔬菜200畝,為解決普通群眾賣菜難、賣菜成本高的問題,專合社還收購了貧困戶和非貧困戶自已種植的蔬菜,統一進行推廣及銷售。

展銷會當天,共售出各類農產品共計1200餘斤,交易額約1800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