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花木君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盆景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結晶,是糅合多種文化藝術門類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僅人文思想來說,受到儒釋道等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和啟發,而其中,儒家思想對盆景文化的影響尤為顯著。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由孔子創立,經由孟子、荀子等發展及集大成者,以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廉等為核心價值,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天人合一,內聖外王,注重君子品德修養和社會倫理和諧秩序,明確儒家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崇尚樂觀進取的入世觀念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態度,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特徵和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兩千多年來,儒家思想歷經磨練和積澱,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思想體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我們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佔據著主導地位和主流意識,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細緻入微,是全世界華人傳統價值觀的精髓和為人處世行為法則的圭臬,滲透到華人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就盆景藝術來說,從其誕生到其發展以至於發揚光大,儒家思想無不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盆景起源於古代人們對自然美的欣賞,逐漸發展成為對自然的技藝加工而成為藝術,隨之演化成人和自然相融合表達情懷的意境美的一種文化形式,一路走來,儒家思想如影隨形,貫穿了盆景藝術文化的整個發展過程。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對盆景藝術的影響,我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①儒家的仁愛精神和天人合一的觀念;②儒家的浩然之氣和獨立人格的精神;③儒家的中和之道的審美觀念;④儒家的盡善盡美的審美追求。

第一,儒家的仁愛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觀念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仁愛思想”內容廣泛,是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儒家社會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仁愛包括“親親”、“仁民”、“愛物”等,由內而外主張泛愛,提倡天人合一,主張人和自然的和諧與統一,格物致知瞭解事物規律,遵循規律就是遵守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儒家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培養仁愛精神,“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盆景之樂在於發現規律,從中悟道,進而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最後達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

第二,儒家的浩然之氣和獨立人格的精神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儒傢俱有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有“天下”情懷,把社會責任看得比性命重要。主張入世,崇尚進取,同時更注重獨立人格的文人氣質和道德的修養。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注重“義”,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盡心上·忘勢》),注重獨立人格和捨身取義的獻身精神。同時儒家富有極強的使命感,倡導儒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之下憂而憂,後天之下樂而樂”,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而拯救天下為己任的基礎則是從格物致知和修身齊家做起,修身養性堅守的觀念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獨善其身”注重修為,修身養性有多種形式,既可以讀書破萬卷,也可行萬里路,還可以揮毫潑墨,吟詩作賦,而栽培盆景,也是其中之一。文人墨客,由於以天下為己任,以入世實現理想,難免受到各種束縛,很難寄託山野田園,因此盆景花木成了感情寄託和修身之所,一拳石代山,一勺水代海,一株花謂樹,一叢草成林,雖是閒情逸致,內中卻極富想象,寄託了儒家的精神皈依和情懷寄託。

第三,儒家的“中和之道”的審美觀念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的“中和之道”就是儒家的雅,“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禮記·中庸》),“中和”是儒家思想審美的最高標準,不僅要以禮儀為基本的前提條件,還要確保人和自然的協調統一,從而形成辯證統一的藝術之美,“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中”“中庸”。“中庸”是儒家美學的核心,中庸字面意思“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即不偏不倚叫做中,一成不變叫做庸。孔子提出“中庸”,認為萬物都有一個度,不能超出適度,強調“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以“過猶不及”為準則,從而達到情與理、善與美的和諧統一。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和”指和諧與合乎天下之道。儒家的終極理想是社會“大同”,講究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諧,人和人之間的“和”:“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聖人不從事於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講究“天人合一”,“仁民而愛物”。不過分貪求,把仁愛的精神和情感貫注於萬物。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對於盆景藝術來說,中和指和諧自然並富有美感,不要過分矯飾,不要過分追求出奇,做到既符合自然規律,又富有審美情趣,這個範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些附庸風雅、剝皮削骨的過分雕鑿修飾,出奇耍怪的超乎自然規律的造型,只能喧囂一時,而不是真正的美學享受。

第四,儒家的盡善盡美的審美追求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美學講究“盡善盡美”,不但提倡形式美,而且注重內容和精神美,在《論語·八佾》孔子對音樂的評價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指出既要“盡美”,也要“盡善”,美雖然能給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須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內涵,才有社會的意義和價值,美與善要實現完滿的統一才叫美。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的盡善盡美的觀念對音樂舞蹈、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等文化藝術影響顯著,繼而對盆景藝術的審美觀念形成和發展起到引導作用,尤其是對盆景藝術的內涵和意境影響更為強烈,更是成為優秀作品的必備首選條件。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意境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美學範疇,注重內容和形式以及主客體的交融,講究完美統一,著重以虛涵實、實中見虛,有著無限和深遠的特徵,蘊含創作者的心靈寄託和人文情懷,是生命力的自然延伸和精神的昇華追求。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盆景的首要功能自然是閒情逸致,源自自然,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展現自然,經過園藝加工,高於自然,進而嵌入藝術創作者的情感色彩,體現作者的人文情懷和追求抱負,從而超越自然。最終盆景形成以自然為根,人文為靈魂,達到盡善盡美的最高境界的藝術文化形式,成為傳統文化的優秀結晶,其中儒家思想的影響可謂根深蒂固。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愛物修身,中和之道,盡善盡美,以上四個方面,只是儒家思想對盆景藝術文化影響的簡單概括和部分認知,筆者以管窺豹,井蛙觀天,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正如顏淵贊孔夫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司馬遷所謂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學無止境,盆景藝術也是永無止境,只有精益求精,不斷學習,提高修為,精進技藝,才能更好的傳播和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更好的發揚光大我們偉大的民族藝術。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最後想多說兩句,當前在花卉盆景藝術界出現一些不好的論調,那就是有些所謂的名人,自身的文化素養不夠,對傳統的技藝缺乏正確的認知,受到一些功利思想的影響嚴重,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或者崇尚出奇,譁眾取寵,追求虛無縹緲的所謂“印象”、“抽象”之類的文化噱頭,貌似超脫,實則庸俗,標榜超前,實則無知,完全脫離了傳統藝術文化的根源和精髓,更脫離了盆景藝術的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不能說是叛逆,也不能是出奇,只能說老眼昏花,井底之蛙。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中國盆景藝術是一種文化藝術形式,是創作者精湛技藝的展示和人文精神的皈依,是人們心靈和精神的寄託和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有著極強的人文底蘊和審美特質,沒有文化內涵和精神意境的盆景作品,只能是批量生產的盆栽;脫離了自然規律的“創作”,只是轉瞬即逝的枯樹朽木。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真正的中國盆景,是領悟與學習的過程,是值得品鑑欣賞和仔細體味的作品,是讓人流連忘返、渾然忘我的作品,是自然與人和諧統一和精神交融的藝術,是讓人得到形態美和精神愉悅的雙重感受的藝術,是我們傳統文化當中具有自然生命的獨特的優秀藝術,希望廣大盆景愛好者珍惜,兼容幷蓄,吸取精髓,繼承和發揚之,維護和光大之。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9-1-15易花得木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盆景中的儒家思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