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中華人文之光

儒家 國學 經濟 政治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7-06-08
穿越時空的中華人文之光

前不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貿易的助推器,更是一條世界文化的新絲路,承載著我們對文明交流的渴望。

絲綢之路古已有之,她不僅見證了中外物質產品的貿易往來,而且見證了中外精神文化的相互滲透、交融和碰撞,同時也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巨大力量。在相當長時期內,中華文化受到周邊國家的普遍敬仰並被普遍效仿,其根本原因在於,中華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寶貴人文品格,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具有超越時空的永存價值。

中華人文的精髓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體現為關心人的生活、尊重人的價值,最終實現人際之間的良性互動。習近平同志曾概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六方面的時代價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六個方面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人文精神本質之所在。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對於“仁”,孔子做過許多描述,歸根到底就是“仁者愛人”。有一次孔子的馬廄著火,孔子聞訊後首先詢問“傷人乎”,而不是“傷馬乎”。孟子以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角度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愛,在中國古代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實踐準則。時至今日,儒家所倡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愛原則,與基督教所倡導的博愛、佛家所倡導的慈悲一起,已然成為全世界廣泛認同的價值觀念,也是促進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的共同思想基礎。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理念的基礎,不僅為古代歷代統治者所推崇,而且體現為古代社會朝野認可的價值觀。在先秦文獻《尚書》就有關於民本思想的代表性表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對於民本思想,孟子以“民貴君輕”、荀子以“民水君舟”比喻做過深刻的闡釋。秦漢以降,開明的統治者無不遵循民本原則,實施重民、親民、富民政策。歷史實踐反覆證明,“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唯有體察民情,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改善民生,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

“誠信”是中華傳統文化所崇尚的價值觀念,也是人際交往中所恪守的原則。中國古人認為,萬物有信,信是自然規律的體現。儒家經典《中庸》對“誠”作了精闢概括:“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孟子則強調:“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合乎天道,也合乎人道。所以,孔子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一個人不講誠信,則違背了天道與人道,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西方文化崇尚契約精神,從本質上說也是講究誠實守信,締約者必須相互信守達成的約定。

“正義”是中華傳統文化所倡導的行為規範。“正”含有正當、公正的意思,“義”也包含正當、適宜的意思。正義,不僅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受到推崇,而且昇華為政治倫理。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唐太宗認為:“為政莫若至公。”這個“公”就是公正的意思。在長期實踐中,中國古人不僅從道德規範的層面崇尚正義,而且從法律制度和程序的層面維繫正義,將“正義”與“禮治”有機結合起來。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公正或正義是一種基本的美德,“政治上的善即是公正”,而公正則依歸於全體公民的共同利益,每個人在心靈和諧的情況下做一件屬於城邦而又為其天性所擅長的事情,各司其職並各得其所則為正義。

“和合”與“大同”,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華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合,主要倡導以和諧與合作的精神處理人際關係,也包括處理人與自然、國家之間的關係。中國古人崇尚“和為貴”,以“中和”方式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從而實現雙方或多方之間良性互動,達到 “雙贏”或“多贏”的目的。“大同”,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願景,在這個理想世界裡,物質財富極為充足,人們衣食無憂,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精神生活極為充實,人們公正無私,誠信友善。

中華人文的力量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文化民族,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而從未中斷,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侖和古希臘也曾創造過光輝燦爛的文化,但經過漫長歲月的風吹雨打,其文化或被無情中斷,或消散於歷史長河裡。中華文化之所以香火不斷、生生不息,是因為自身蘊含寶貴的人文品格,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文化所具有包容性和忍耐力、崇尚親和友善、博採眾長和與時俱進等特徵,是維繫中華文明連續不斷的內因和動力。

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忍耐力。習近平同志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鑑的動力。”中華文化在春秋戰國時代就趨於成熟,產生了豐富的原創性思想文化,隨後無論王朝如何更迭,中華文化一直在不斷地充實和發展,並體現出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如佛教是兩漢之際由印度而傳入,通過與中華本土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中華佛教文化,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合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唐朝國力強盛,在文化上兼容幷包,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外來文化就曾進入長安。正是因為包容性,不僅能融合外來文化壯大自身,而且堅定文化自信。忍耐力也是中華文化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中華民族雖然歷盡磨難,始終保持巨大的忍耐力和張力,哪怕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他們也會自覺或不自覺被同化,而中華文化依然在曲折中前進。

中華文化崇尚親和友善。習近平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中華文化注重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厚德載物,以德服人,就是倡導以親和友善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強人所難。儒家所說“協和萬邦”,這實際就是主張以和平共處、和諧交往為協調天下不同政治實體之間關係的原則。然而,在冷兵器時代,先進的文化民族也可能被強悍的遊牧民族征服,但“馬上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服膺於中華文化,自北魏孝文帝以降,歷代少數民族統治者都自覺接受漢化,這表明中華文化具有無與倫比的生命力。今天中國正在實現和平崛起,一個強大的中國絕對有利於世界和平,而不會對他國構成威脅,因為親和友善是中華文化的基因。“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體現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和諧共生”理念,必將為全世界帶來福音。

中華文化善於博採眾長、與時俱進。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根植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進、與時俱進的。”“周邦雖舊,其命維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文化富有創新精神,善於博採眾長、與時俱進,歷代先哲學究天人、融會貫通,使中華文化得以不斷充實和發展。近代由於封建專制和閉關自守,使中國近代史充滿了屈辱與痛苦,但是中華文化能夠以開放包容的姿態面向世界,自覺消化吸收外來的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通過自我調整與自強不息地奮鬥,最終走出了困境。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不僅取得巨大經濟成就,而且在思想文化方面貢獻了中國價值,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華人文的弘揚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文化的引領與支撐。人文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根基與精髓,缺乏人文思想的薰陶與約束,人的精神就沒有歸依。缺乏人文情懷,人就會淪為純粹的經濟動物,就會不擇手段追逐私利,就會以坑蒙拐騙方式互害;即使獲得大量財富,也只會把錢財用於有害無益的追求上,如吸毒、賭博、花天酒地、奢侈顯擺,等等。所以,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更需要弘揚人文精神,更以文化人、以文潤事、以文資政。

注重個人修為。儒家提倡“修齊治平”,把修身擺在首要位置。曾子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神秀以偈明志:“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他們所談到的如何修身,值得我們參悟與借鑑。修身,主要是取決於自我修為,自警、自省、自律、自勵。良好的修為,可以實現身心繫統的內在和諧,不僅有助於處理人與自我的關係,而且為協調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創造了必要條件。要加強對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引導青少年修身養性,“學會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愛幼,扶殘濟困,關心社會,尊重自然”。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必須按照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三嚴三實”的要求,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在社會生活中要體現出個人美德和社會公德,在日常工作中要體現出職業道德和政治品德,做一個清正廉潔、品格高尚的人。

擔當社會責任。任何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至為重要,作為社會中一分子,每個人都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做出應有貢獻。中華文化崇尚對群體的責任,“天下為公”,“以天下為己任”“兼善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強調擔當社會責任。《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開篇之作就是講責任擔當,強調擔當起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習近平同志諄諄教導各級幹部要牢記責任重於泰山,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有“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態度,絲毫不能懈怠、絲毫不能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實際行動。王陽明先生強調“知行合一”,就是注重實踐,不僅要知曉,而且要做到,只有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保護自然生態。自然是人類生存之本、發展之基。只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才能使人類文明持續綿延下去。中華文化歷來注重“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現代工業興起之後,往往以破壞自然生態為代價而獲取財富,如果只顧對大自然的掠奪,最終會得不償失。習近平同志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經濟發展中,我們不能片面追求GDP增長,不能走邊發展邊汙染或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必須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追求終極關懷。人作為自然存在物,壽命是極其有限的。但與其他物種不同,人是有思維和理性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會在有限的生命實踐中尋找終極價值,力求超越生死。中國古代講究“三不朽”,尤其推崇道德完善,以追求“天人合一”“內聖外王”“為萬世開太平”作為精神寄託。終極關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就當下而言,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終極價值目標。只要不斷豐富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不斷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與道德修養,世界將會越來越美好,人生將會更加充實而有意義。(陳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