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諾基亞在公告中表示,軟銀已選擇諾基亞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將使用諾基亞AirScale解決方案來推動其商業5G服務。

很多人對軟銀這個企業還不太瞭解,軟銀又稱“軟件銀行”,作為一家日本的綜合性風險投資公司,軟銀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絡和電信。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買下ARM,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這家日本企業有多牛?

但從這些數據來看,還體現不出軟銀的厲害之處,舉幾個例子,前不久要與華為中止合作的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在2016年就被軟銀收購;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軟銀;參股NVIDIA;買下波士頓動力等,可以說,軟銀的每一個動作對整個互聯網來說都舉足輕重。

有意思的是,雖然軟銀是一家日本企業,但軟銀對其它任何一個國家企業的投資都比其對自己本國還要上心。有網友戲稱:一家日本公司,把最好的判斷和錢都投給了中國、印度和美國,這是怎樣一種精神?

因為從軟銀這些年來的投資手筆來看,在互聯網時代投了雅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投資了阿里巴巴,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收購了ARM和波士頓動力,手握過去30年最強的投資組合,同期的日本經濟卻完美錯過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

買下ARM,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這家日本企業有多牛?

而中國阿里巴巴、淘寶網、分眾傳媒、萬國數據、迪安診斷、海泰環保、宜搜科技、華大基因……這些在各自行業領域內數一數二的領軍企業,其實背後都有軟銀中國資本的加持。

軟銀的創始人孫正義,也是一個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16歲時,越級進入加州伯克利大學就讀,主修經濟1975年,18歲的孫正義在校園內販賣從日本引進一種電子遊戲獲利100萬;第二年在學校期間利用名震一時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資源,靠賣袖珍發聲翻譯器的專利給夏普公司,賺得他的第二個100萬美元。

21歲畢業後,因為思念母親,再次橫渡太平洋回到家鄉,他先模擬自己想成立的事業,分別編制出十年份的預估損益平衡表、資產負債表、資金週轉表,還依時序的不同,編出不同形態的公司組織圖,作出沙盤推演。

買下ARM,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這家日本企業有多牛?

隨後1981年,24歲的他成立軟件銀行,在成立軟件銀行半年之內,與日本42家專賣店和94家的軟件從業者交易來往,並說服東芝和富士通投資,擴大規模,但因經營不善虧本,由於宣稱要在10年內年銷售額到500億日元,被僅有的2名員工視為痴人說夢而辭職。一年後他退回財團原有投資資金,因為孫正義一肩擔起了損失的責任,所以贏得了前輩們的佩服,軟件銀行從此聲名鵲起,也為孫正義奠定了事業的信用基礎。

買下ARM,成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這家日本企業有多牛?

軟銀所構建的網絡產業帝國能如此強大,與孫正義的過人之處是密不可分的。從最小處說起,在時間管理上,孫正義也與常人不同:把1年劃成14份,而非12個月。這麼計算他的“一個月”其實只有26天,每個月都可以多出4-5天的時間來確保完成計劃。在心理上把目標和計劃趕在前面完成,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效率,一年多出2個月。月計劃和周計劃也是同樣道理。例如一週分為9份,那麼孫正義的每天是18.6小時,一週多出2天。

連續10年報道軟銀的日經記者大西孝弘曾說:“孫正義90%的時間在思考未來,10%的時間在思考現在。”可以說,在孫正義是時間觀裡,趕上這麼一個好時代,睡覺都覺得是浪費。你怎麼看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