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回鍋肉,日本家庭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社會輿論的推進下,越來越多潛心修煉中華廚藝的師傅也在增多,帶動著中國料理店向高端進軍,在城市的繁華鬧市區開業,開始跟過去高貴的西餐並駕齊驅。

從此,即便是小時候不愛吃中華料理、罵它垃圾的挑剔食客,在吃過正經八百的中國菜之後也會轉而對中國廚藝和口味讚不絕口,肅然起敬。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回鍋肉,日本家庭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社會輿論的推進下,越來越多潛心修煉中華廚藝的師傅也在增多,帶動著中國料理店向高端進軍,在城市的繁華鬧市區開業,開始跟過去高貴的西餐並駕齊驅。

從此,即便是小時候不愛吃中華料理、罵它垃圾的挑剔食客,在吃過正經八百的中國菜之後也會轉而對中國廚藝和口味讚不絕口,肅然起敬。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學的時候配餐總是中華料理,特別難吃,所以總覺得中國菜是垃圾。當我吃過正經八百的中華料理之後,味蕾和內心都受到了衝擊,太他媽好吃了!

比如像在東京六本木的高級中餐館-虎峰,正憑藉精美的食物成為當地的網紅餐廳。門口的大招牌也成了日本名媛的拍照打卡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回鍋肉,日本家庭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社會輿論的推進下,越來越多潛心修煉中華廚藝的師傅也在增多,帶動著中國料理店向高端進軍,在城市的繁華鬧市區開業,開始跟過去高貴的西餐並駕齊驅。

從此,即便是小時候不愛吃中華料理、罵它垃圾的挑剔食客,在吃過正經八百的中國菜之後也會轉而對中國廚藝和口味讚不絕口,肅然起敬。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學的時候配餐總是中華料理,特別難吃,所以總覺得中國菜是垃圾。當我吃過正經八百的中華料理之後,味蕾和內心都受到了衝擊,太他媽好吃了!

比如像在東京六本木的高級中餐館-虎峰,正憑藉精美的食物成為當地的網紅餐廳。門口的大招牌也成了日本名媛的拍照打卡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回鍋肉,日本家庭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社會輿論的推進下,越來越多潛心修煉中華廚藝的師傅也在增多,帶動著中國料理店向高端進軍,在城市的繁華鬧市區開業,開始跟過去高貴的西餐並駕齊驅。

從此,即便是小時候不愛吃中華料理、罵它垃圾的挑剔食客,在吃過正經八百的中國菜之後也會轉而對中國廚藝和口味讚不絕口,肅然起敬。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學的時候配餐總是中華料理,特別難吃,所以總覺得中國菜是垃圾。當我吃過正經八百的中華料理之後,味蕾和內心都受到了衝擊,太他媽好吃了!

比如像在東京六本木的高級中餐館-虎峰,正憑藉精美的食物成為當地的網紅餐廳。門口的大招牌也成了日本名媛的拍照打卡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本木虎峰創意中國料理,已經躋身日本人心中的牛逼餐館,名聲不輸小野次郎

翻開他們的用戶點評,看見的大多是回頭客,他們對中國菜的口味、裝修和審美都大加褒獎,甚至產生了去中國的痴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回鍋肉,日本家庭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社會輿論的推進下,越來越多潛心修煉中華廚藝的師傅也在增多,帶動著中國料理店向高端進軍,在城市的繁華鬧市區開業,開始跟過去高貴的西餐並駕齊驅。

從此,即便是小時候不愛吃中華料理、罵它垃圾的挑剔食客,在吃過正經八百的中國菜之後也會轉而對中國廚藝和口味讚不絕口,肅然起敬。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學的時候配餐總是中華料理,特別難吃,所以總覺得中國菜是垃圾。當我吃過正經八百的中華料理之後,味蕾和內心都受到了衝擊,太他媽好吃了!

比如像在東京六本木的高級中餐館-虎峰,正憑藉精美的食物成為當地的網紅餐廳。門口的大招牌也成了日本名媛的拍照打卡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本木虎峰創意中國料理,已經躋身日本人心中的牛逼餐館,名聲不輸小野次郎

翻開他們的用戶點評,看見的大多是回頭客,他們對中國菜的口味、裝修和審美都大加褒獎,甚至產生了去中國的痴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某日本姑娘的3回目點評

又到飯點了,三里屯日料店門口人群開始彙集,為了一碗丼飯爭先恐後;與此同時,隔壁東京有的中華料理店門口也排起了長龍;可能,介就是高中政治課上學說過的全球一體化吧。

不管你怎麼看,只要這頓飯能讓食客放下筷子,滿足的長呼一口氣,暫時放下今日繁重的工作:

那就夠了。

參考:

1.篠田統:『中國食物史の研究』

2.林史樹:「外來食の‘現地化’過程:韓國における中華料理」

3.張競:『中國人の胃袋 - 日中食文化考』

4.日本廚師靠做魯菜獲獎料理の鉄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C8gxUlcT4

5.中華料理神人:https://ja.wikipedia.org/wiki/陳建一

對戰表:https://nkmrf.wordpress.com/2006/05/05/_1997_ff3c/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回鍋肉,日本家庭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社會輿論的推進下,越來越多潛心修煉中華廚藝的師傅也在增多,帶動著中國料理店向高端進軍,在城市的繁華鬧市區開業,開始跟過去高貴的西餐並駕齊驅。

從此,即便是小時候不愛吃中華料理、罵它垃圾的挑剔食客,在吃過正經八百的中國菜之後也會轉而對中國廚藝和口味讚不絕口,肅然起敬。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學的時候配餐總是中華料理,特別難吃,所以總覺得中國菜是垃圾。當我吃過正經八百的中華料理之後,味蕾和內心都受到了衝擊,太他媽好吃了!

比如像在東京六本木的高級中餐館-虎峰,正憑藉精美的食物成為當地的網紅餐廳。門口的大招牌也成了日本名媛的拍照打卡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本木虎峰創意中國料理,已經躋身日本人心中的牛逼餐館,名聲不輸小野次郎

翻開他們的用戶點評,看見的大多是回頭客,他們對中國菜的口味、裝修和審美都大加褒獎,甚至產生了去中國的痴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某日本姑娘的3回目點評

又到飯點了,三里屯日料店門口人群開始彙集,為了一碗丼飯爭先恐後;與此同時,隔壁東京有的中華料理店門口也排起了長龍;可能,介就是高中政治課上學說過的全球一體化吧。

不管你怎麼看,只要這頓飯能讓食客放下筷子,滿足的長呼一口氣,暫時放下今日繁重的工作:

那就夠了。

參考:

1.篠田統:『中國食物史の研究』

2.林史樹:「外來食の‘現地化’過程:韓國における中華料理」

3.張競:『中國人の胃袋 - 日中食文化考』

4.日本廚師靠做魯菜獲獎料理の鉄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C8gxUlcT4

5.中華料理神人:https://ja.wikipedia.org/wiki/陳建一

對戰表:https://nkmrf.wordpress.com/2006/05/05/_1997_ff3c/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現在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是畢業生間隔旅行、情侶度假的標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那回來的人,都會對日本飲食大加褒獎:對身邊人說在日本吃什麼都差不多,不會太難吃。

甚至會有更狂熱的人,會用日本除了相撲隊員以外沒胖子的說辭,來證明日本飲食不但好吃、還健康。

憑藉健康、好吃、匠心、有腔調的TAG,讓日本料理成了當代小布爾喬亞生活方式的一個典範。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為此,身邊不少饕客為了去日本嘗一嘗有名望的好館子,甚至會花大價錢走走門路,以滿足口腹之慾: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壽司店 :すきやばし次郎,在淘寶上的門票叫價近1萬。

但其實,這種好評一邊倒的景象,只是遊客走馬觀花後的自我臆斷、是一個美好的幻象。

日本料理,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那麼完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受動漫影響,在沒去過日本的時候,我對長得好看、葷素搭配合理的日本料理,充滿嚮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司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壽喜鍋

而動漫裡品嚐過後的誇張手法,更是讓我在腦海裡勾勒出能讓人味蕾爆炸的和風滋味幻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蠟筆小新劇場版裡的外星人吃了日本駅丼之後,開始愛上地球人

但當我去了了日本之後,才發現這個幻境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

並不是不好吃,而是太雷同了。

翻來覆去的吃,也就那麼些東西;甚至,連口味都幾近相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旅遊與生活並不一樣

所謂日本料理,定義鬆散且廣泛:從麵條到章魚小丸子、餃子這種“國民食 - こくみんしょく(受大眾歡迎的食物)”都可以被涵蓋在這個詞裡。

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懷石料理、壽司,這類食物才能被視作最正宗的和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懷石料理,是日本古代茶會為防醉茶墊食用的

這些local的傳統料理,是日本飲食變化的縮影。

中日交流,佛教開始進入日本與神道教結合。基於佛教不殺生的理念,在675年天武天皇激進的推出了“肉食禁止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調味品極為匱乏,直到鑑真東渡才有了白砂糖

這個政策,不但讓日本的飲食結構直接從當時啥都能吃,轉化為單一的魚米結合,致使日本飲食發展局限在一個小框內。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天武天皇並不僅是因為宗教狂熱才這樣做的,在這個表象背後是天皇的政治手段:在內戰勝利後為了休養生息、安撫民心,向宗教人士示好的斷舍離。

讓民眾被動接受少油、少鹽的飲食習慣。

禁令還塑造出了日本飲食哲學,比如最典型就是懷石料理:早先不懂的時候,老能在國內街上看見什麼什麼懷石烤肉,常常誤以為懷石料理就是日本滿漢全席。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中國的懷石烤肉=石板烤肉

懷著去北京得吃烤鴨、去天津得吃頓狗不理配煎餅的心態,我也去京都品了品:發現這玩意既沒肉、也沒味,當時也是才疏學淺、不通禪學,看著旁邊美國老哥像模像樣低吟OMG,始終沒搞懂這玩意,咋就好吃了。

口味雖千人千面,但味道寡淡、缺乏調味,我想確是吃過的人的普世觀點。

後來研究才發現,這懷石是大師的飲食哲學,俗人通悟不了:因為這飯吃的不是飯本身,吃的是景、是心境,是日本茶禪一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飲食到生活,日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一個整體

這種飲食哲學,讓所有傳統料理廚師們都推崇少調味、不加工的烹調手法。致力於用刀工、擺盤和選料,來表現自己的品味高超、廚藝拔群;一直影響到現在日本飲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確實是壽司之神,但又有多少人能品出來呢

日本飲食理論,雖然可讓食物變得精美,但也是以犧牲口味多樣性為代價。只要你們日常做飯的時候做到減油一項,並在食材中加入昆布、鰹魚之類的出汁調味,就能非常接近和風口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米其林三星創辦人 yamamoto seiji 如是說

日本飲食對於旅遊的人來說,是精緻高級的料理,是頓頓新鮮。但對日本人,卻是周而復始的單調口感。

單調的烹飪手法和口味,也讓5ch的網友苦之久矣。

一些日本人甚至覺得壽司、天婦羅、涮涮鍋和燒肉,都算得不得是真正的烹調。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更可怕的是,單調傳統日本料理,因為嚴重缺乏蛋白質攝入,導致日本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啥都能吃的時代,日本人的身高穩步上升,肉食禁令一下身高持續走低。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黑船來襲之後,明治天皇決心從各個維度學習西方、開化民眾,而飲食改革、廢除肉食禁令就是國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安愚楽鍋(あぐらなべ)』展現了明治年間,民眾在政策引導下吃牛肉蔚然成風的景象。

最先被日本人接受的是:明治天皇帶頭吃的炸雞、牛排,這種大油高熱西方菜餚。卻開始矯枉過正,從營養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上班族吃飯,也就就是幾樣來回組合:烤肉、油炸串燒、麵條、丼、鹹菜。基本都是這種樣式的高油碳水炸彈,極其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的補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品品日本上班族常吃的午餐店內菜單,你能看見多少菜葉子?

有些更過分的駅丼,甚至連鹹菜都沒有,葷到不講道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牛肉飯,確實好吃,但就是有點膩

Photo By Me

這種橫菜飲食對於遊客來說嚐嚐鮮還好,但是要是天天吃就不太行,相當之不健康,所以從明治到現在,日本消化道問題一直很嚴重。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根據日本消息顯示:因為飲食習慣,導致日本每7-8之中就有一人患有便祕,專家甚至直呼神國日本已成便祕大國

基於此,輔助消化的藥品、保健品成為很多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比如酵素,就是和外來料理開始大規模流入是同步開始研究的保健品。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二戰前就開始研究酵素茶

中餐也在這個時刻,開始走進日本社會。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1899年福建人陳平順在長崎創立廣味中餐館四海樓,現已成為日本百年老店

雖然當時但社會輿論瞧不起中國的一切,但只要是吃過中國菜的日本人都會對中國飲食大加褒獎,屬於吃過都說好的寶藏。

比如小說家芥川龍之介和小林愛雄在吃過中餐後,都認為日本料理跟醇香的中國菜比起來,有些索然無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雖然當時來中國的日本人都瞧不上麻木的中國人,但,他們都愛上了中國的飯

戰敗後歸國的日本人,把中國的餃子、麵條、大棒子骨之類的食物帶回國。

根據本地喜甜的口味重新融合製作,形成全新的中華料理,開始流行。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當年從東北開拓團流傳回來的東北料理中的靈魂啃大棒子骨,都能被電視臺做成一期節目,讓觀眾細細品味

另一方面,在日華僑作為勝利者則物資充沛,不少中國人開始以中華料理謀生:做出的料理美味、管飽且便宜,從此走進大眾生活,備受喜愛。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而後來的川菜,讓中華料理成為流行文化;麻婆豆腐和回鍋肉就是其中的Idol。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左邊是被譽為“日本中華料理の第一人者”的陳建民師傅 右側是他的兒子陳建一,是中國料理征服日本的另一個傳奇:獲得“料理の鉄人”十七連勝,是節目中最狠的連勝記錄擁有者

1960年,川菜師傅陳建民在NFK電視臺“今日の料理”這個電視節目上大秀川菜技能,烹飪技藝讓日本人看的眼花繚亂,被尊稱作建民川菜三十式。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真·廚神之奧義

破界的操作讓日本人紛紛進他的四川飯店嘗試回鍋肉與麻婆豆腐,從此發現珍味。1972年中日邦交恢復以後,開始走上中華料理狂熱之路。

從此,所有中國菜背後的廚藝,在日本人心中就成了魔法,化身烹飪手法的最高表現。

在東西料理軍的一期節目裡,日本嘉賓看見蠔油炒牛肉,厚厚的勾芡和料汁都香瘋了,咧著大嘴笑哈哈。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看著就餓

於是,我們常能在成長於那個時代創作者的作品中,看見中華料理的身影,因為中華料理就是當年日本的流行文化之一。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人對中華料理有多狂熱呢?

根據日本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甭管是在家做還是在外面吃,日本人最中意的食物都是中華料理。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在被中華料理征服的日本人中,最代表性是一個名叫小川悅司的漫畫家,在吃過麻婆豆腐外賣之後,就愛上了中華料理,開始調研並創作了一部漫畫《中華一番!》。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川悅司在創作《中華一番!》時把中國各個省份的食物典故全拔了一遍

這部漫畫,在中國有一個相當有回憶的名字:《中華小當家》。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每當看見《小當家》做的菜讓人垂仙欲死的時候,我就能想起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描寫生蠔多汁的畫面。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口味挑剔的李提督吃到魔幻麻婆豆腐時,那種帶有一絲隱忍與剋制的狼吞虎嚥與抽象魔幻口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味合一的魔幻麻婆豆腐征服李提督

一開始,感覺這種表現力有些滑稽,過於做作。

但當看到有些狂熱的日本人頓頓都吃麻婆豆腐的神遊表情時,我真正理解了“藝術高於生活,但來源於生活”的奧義:在日本綜藝節目的採訪中,就曾報道一個日本男星每天早飯都要吃自制的超辣麻婆豆腐,每次吃完都會擺出一副自我放逐的酷爽表情。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這並不是孤例,根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人外出就餐時,麻婆豆腐、煎餃是絕對不會出錯的菜品。拿麻婆豆腐舉例,他們都喜歡豆腐和黃牛肉粒混雜出的多層次口感。

愛吃麻婆豆腐者甚眾,甚至由此延伸出了川菜狂熱者聯盟,每天琢磨怎麼在日本推廣中華川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手握辣椒,掀起飲食革命

這個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人流量達10萬人的川菜節,藉此推廣中華料理。還為硬核川菜狂熱信徒還組織了四川旅遊團,專門抱團去四川吃飯,大吃6天5夜。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四川美食節海報,四家川菜館比賽麻婆豆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37600-50000日元,就能飛四川吃地道中華料理

除了麻婆豆腐之外,在日本受歡迎的是餃子。

沒有日本人不愛吃餃子,《小當家》裡高湯煎餃的昇天口感就是他們品嚐時味蕾真實的反饋。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高湯煎餃讓饕客靈魂昇華

在日本,煎餃不是主食,而是配菜;人們對煎餃都不可以用狂熱來形容,只能用依賴來介紹他們的關係才算準確。

甚至,他們會因為怎麼吃餃子更好吃,而展開嘴炮聖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煎餃獲勝

雖然沒有準確的數字能說明日本人一年到底吃多少餃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了煎餃,他們午餐肯定吃不飽。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日本上班族套餐裡往往少不了餃子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餐在日本開店並迅速崛起,憑藉量大、便宜又好吃的特點,俘獲了日本上班族的胃。

比如被國人視為平淡無奇的國產快餐蘭州拉麵,就是日本人最新挖掘出的中華美食。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抖音上,有倆日本人吃過拉麵後就把碗倒扣,對中華廚藝致以respect(來自抖音@碧空翔雲)

從2018年開始,就連蘭州拉麵都成了日本網紅店。

在東京的10家蘭州麵館中,位於靖國通路上的馬子祿牛拉最受追捧,吸引了不少日本美食鑑賞家過來品嚐。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從2018年開始,蘭州拉麵已成日本網紅店,在他們看來,牛拉店除了人多沒啥毛病

在最高閱讀的評論中,食客Keputren說:

“蘭州拉麵比日本拉麵的口感更有活力,尤其是它的麵條,有稜有角吃起來非常帶勁兒,我最愛三角面。建議你們在吃之前放些黑醋,這樣麵湯口味會更鮮美。”

從他們天天排隊的架勢看:如果懷石料理真能讓高曉鬆吃丟了,那麼蘭州拉麵在2018年的侵略,估計讓能讓整個東京大半人口集體失蹤。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或許,你可能覺得《小當家》裡的表現,只是一個日本中餐愛好者的自嗨。

但,在動漫之外,日本人基本上什麼中華料理的都愛吃,而且吃過後的表情,就是這麼誇張。在b站上有個日本UP主,特別愛吃肉夾饃,每次吃完後,表情跟小當家裡的樣子一模一樣。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西安肉夾饃之魔力

於是,日本商家從這種狂熱中洞悉到了商機,開始佈局中華料理掙大錢。

為了方便在家也想吃到中國料理的人,日本食品製造商味之素,特別開發拳頭產品中華料理CookDo速成調料包,特別受家庭喜歡。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味の素株式會社 2018年3月期 決算補足資料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回鍋肉,日本家庭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社會輿論的推進下,越來越多潛心修煉中華廚藝的師傅也在增多,帶動著中國料理店向高端進軍,在城市的繁華鬧市區開業,開始跟過去高貴的西餐並駕齊驅。

從此,即便是小時候不愛吃中華料理、罵它垃圾的挑剔食客,在吃過正經八百的中國菜之後也會轉而對中國廚藝和口味讚不絕口,肅然起敬。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小學的時候配餐總是中華料理,特別難吃,所以總覺得中國菜是垃圾。當我吃過正經八百的中華料理之後,味蕾和內心都受到了衝擊,太他媽好吃了!

比如像在東京六本木的高級中餐館-虎峰,正憑藉精美的食物成為當地的網紅餐廳。門口的大招牌也成了日本名媛的拍照打卡地。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六本木虎峰創意中國料理,已經躋身日本人心中的牛逼餐館,名聲不輸小野次郎

翻開他們的用戶點評,看見的大多是回頭客,他們對中國菜的口味、裝修和審美都大加褒獎,甚至產生了去中國的痴想。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某日本姑娘的3回目點評

又到飯點了,三里屯日料店門口人群開始彙集,為了一碗丼飯爭先恐後;與此同時,隔壁東京有的中華料理店門口也排起了長龍;可能,介就是高中政治課上學說過的全球一體化吧。

不管你怎麼看,只要這頓飯能讓食客放下筷子,滿足的長呼一口氣,暫時放下今日繁重的工作:

那就夠了。

參考:

1.篠田統:『中國食物史の研究』

2.林史樹:「外來食の‘現地化’過程:韓國における中華料理」

3.張競:『中國人の胃袋 - 日中食文化考』

4.日本廚師靠做魯菜獲獎料理の鉄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C8gxUlcT4

5.中華料理神人:https://ja.wikipedia.org/wiki/陳建一

對戰表:https://nkmrf.wordpress.com/2006/05/05/_1997_ff3c/

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日本的中華料理狂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