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拜訪50趟,攻下日本百年企業


施盛大在開拓企業客戶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三和’和哪些企業在合作?”施盛大說,“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日本企業習慣於憑藉一家企業的合作方判斷其信譽。與一家知名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遠勝於與幾十家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拜訪50趟,攻下日本百年企業


施盛大在開拓企業客戶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三和’和哪些企業在合作?”施盛大說,“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日本企業習慣於憑藉一家企業的合作方判斷其信譽。與一家知名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遠勝於與幾十家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改變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生態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拜訪50趟,攻下日本百年企業


施盛大在開拓企業客戶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三和’和哪些企業在合作?”施盛大說,“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日本企業習慣於憑藉一家企業的合作方判斷其信譽。與一家知名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遠勝於與幾十家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改變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拜訪50趟,攻下日本百年企業


施盛大在開拓企業客戶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三和’和哪些企業在合作?”施盛大說,“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日本企業習慣於憑藉一家企業的合作方判斷其信譽。與一家知名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遠勝於與幾十家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改變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拜訪50趟,攻下日本百年企業


施盛大在開拓企業客戶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三和’和哪些企業在合作?”施盛大說,“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日本企業習慣於憑藉一家企業的合作方判斷其信譽。與一家知名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遠勝於與幾十家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改變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將“減塑”作為社會責任


施盛大領導的“三和”,是求變、求新的企業。在兢兢業業經營企業的同時,他關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近年來,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社會意識正在朝著“環保”的方向發展。2018年,海洋塑料汙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和日本也不例外。

施盛大第一反應是,企業作為產品生產商,必須帶頭做出改變,從源頭提供“減塑”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環境保護”既是企業未來必須走的道路,也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很快,“三和”就推出了紙質吸管產品,受到大量商家的追捧。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拜訪50趟,攻下日本百年企業


施盛大在開拓企業客戶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三和’和哪些企業在合作?”施盛大說,“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日本企業習慣於憑藉一家企業的合作方判斷其信譽。與一家知名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遠勝於與幾十家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改變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將“減塑”作為社會責任


施盛大領導的“三和”,是求變、求新的企業。在兢兢業業經營企業的同時,他關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近年來,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社會意識正在朝著“環保”的方向發展。2018年,海洋塑料汙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和日本也不例外。

施盛大第一反應是,企業作為產品生產商,必須帶頭做出改變,從源頭提供“減塑”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環境保護”既是企業未來必須走的道路,也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很快,“三和”就推出了紙質吸管產品,受到大量商家的追捧。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在以“待客之道”著稱的日本,酒店行業飽受讚譽,而這聲聲讚譽的背後,與一名在日華僑、泉州商人的奮鬥史息息相關。

福建泉州晉江人施盛大創立的株式會社三和,自成立以來為日本70%左右的酒店供應酒店用品,其中包括創建於1887年的帝國飯店等日本頂級酒店。

小到客房的牙膏、毛巾、拖鞋,大到客房沙發、客房清潔車等等,任何一家酒店需要的備品,只有酒店叫不出名字的備品,沒有“三和”不能提供的。可以這麼說,從沖繩到北海道,“三和”提供的酒店用品遍佈日本。如果有人說不知道“三和”,那就不能被稱為酒店用品行內人。

因為,“三和”不僅僅是“獨善其身”的企業,而是改變了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企業。在此事業成就之餘,他也不忘社會責任,助力減塑環保、捐資助學。

金剛狼獨闖東瀛


施盛大是福建泉州晉江人,出生於1964年。年輕時,他曾經在家鄉開過服裝廠,對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門兒清”。1980年代,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服裝行業走在亞洲時尚最前端,可謂是全球服裝行業的夢之地。1988年,他來到日本讀語言學校,1989年考入東京的專門學校學習服裝設計。

1991年,他先在一家酒店找了一份服務生的工作,後來又進入顯微鏡工廠擔任研磨技師。但是,他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符合家庭責任需要和自己性格的工作。“我當時認真思考自己有什麼特長,最終只得出一個答案:我只會中文和日語。所以,我決定下一份工作一定要是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的工作。”於是,施盛大選擇了一家需要自己特長的企業:跨國貿易公司。在這裡,僅就職一年,他就掌握了除財會外的貿易知識和公司運作流程。上世紀90年代留給外國人的機會並不多,在諸多嘗試和挑戰後,1996年,施盛大憑藉學習到的貿易知識,在日本創建了株式會社三和。

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其實,日本任何一個行業的准入門檻都非常高,入行後也面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激烈競爭。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社會,更是一個在日外國人機會十分有限的時代。然而,株式會社三和在創建的第一年,就接下曾由稻盛和夫擔任社長的日本航空公司的生產訂單,營業額直接飆升到2億8千萬日元。這個奇蹟要從一個“戳穿騙局”的小插曲說起。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拜訪50趟,攻下日本百年企業


施盛大在開拓企業客戶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三和’和哪些企業在合作?”施盛大說,“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日本企業習慣於憑藉一家企業的合作方判斷其信譽。與一家知名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遠勝於與幾十家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改變日本酒店用品供應行業的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將“減塑”作為社會責任


施盛大領導的“三和”,是求變、求新的企業。在兢兢業業經營企業的同時,他關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近年來,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社會意識正在朝著“環保”的方向發展。2018年,海洋塑料汙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和日本也不例外。

施盛大第一反應是,企業作為產品生產商,必須帶頭做出改變,從源頭提供“減塑”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環境保護”既是企業未來必須走的道路,也是企業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很快,“三和”就推出了紙質吸管產品,受到大量商家的追捧。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這個晉江人真不簡單:在日本打拼30年,竟然改變了一個行業生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