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為什麼有底氣說5G別人兩三年都追不上

“5G不會受到影響,不僅不影響,別人兩三年也不會追上我們的。”5月21日,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國內媒體群訪中這樣說道。

面對美國的打壓,任正非有足夠的自信。他說,我們的5G基本專利數量佔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

任正非在昨天的採訪中說:“大家今天講5G標準對人類社會有多麼厲害,怎麼會想到,5G標準是源於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Arikan教授發表這篇論文兩個月後,被我們發現了,我們就開始以這個論文為中心研究各種專利,一步步研究解體,共投入了數千人。十年時間,我們就把土耳其教授數學論文變成技術和標準。我們的5G基本專利數量佔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土耳其教授不是華為在編員工,但是我們拿錢支持他的實驗室,他可以去招更多的博士生,我們給博士生提供幫助。我們在日本支持一位大學教授,他的四個博士生全到我們公司來上班,上班地點就在他的辦公室,而且他又可以再招四個博士生,等於有八個博士幫做他研究,所有論文等一切都歸屬他,不歸屬我們。如果我們要用他的東西,需要商業交易,這就是美國的“拜杜法案”原則,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喇叭口”,延伸出更多的科學家。

他希望,拿著大量的錢,向全世界著名大學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麵”,使用美國“拜杜法案”原則,讓大學收益,這樣可以延伸出更多的科學家。從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強大動力。

今年1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公佈了《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華為以113.34億歐元排名第五,前四分別是韓國三星電子以134.37億歐元、美國谷歌母公司Alphabet133.88億歐元、德國大眾131.35億歐元、美國微軟122.79億歐元。

據瞭解,過去十年華為在科技研發上投入了4000億。華為的科研人員達到了8萬之多,而且這個人數還在增加。

科研上的投入帶給了華為在專利上的榮耀。

3月19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佈去年通過該組織提交的全部國際專利報告。

WIPO的數據顯示,華為去年提交了5405件國際專利申請,較2017年的4024件增加近1400件,創下WIPO歷史上由一家公司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的紀錄。排名第二的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提交2812件,第三的美國英特爾公司提交了2499件,華為申請的專利總數比第二、三之和還要多。

而在5G領域,根據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發布的全球5G核心必要專利數排名中,華為以1970件的專利數排名第一。

據報道,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發佈的最新的5G專利報告,揭示全球5G SEP(標準必要專利)排行榜中顯示,華為以1554件高居榜首。

所謂SEP,是指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essential patent),它是包含在標準之中,且在實施標準中必須使用的專利。

任正非為什麼有底氣說5G別人兩三年都追不上

這意味著華為在5G領域的標準方面目前處在絕對領先的地位。

5G針對個人而言,具體體現在5G的手機,5G上網卡,5G物聯網等產品,基本上一些5G成型的單一化產品通過5G基帶芯片發揮作用。

而針對運營商而言,可5G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接入網、傳輸網、核心網,華為正式在這個方面體現著毋庸置疑的實力,簡單的說,華為的實力體現在接入網、傳輸網和核心網。如用戶和基站之間的設備5G基站,5G的wifi站點等。

在昨天接受媒體群訪表示,“5G的容量是4G的20倍,是2G的1萬倍;耗電每個比特相比4G下降了10倍;體積下降到1/3,下降了70%。5G基站只有一點點大,20公斤,就像裝文件的手提箱那麼大,不需要鐵塔了,可以隨意地裝在杆子上、掛在牆上;我們還有耐腐蝕材料,幾十年不會腐蝕,可以把5G裝在下水道里。這樣的方便對歐洲最適合,歐洲有非常老的城區,不能像中國這樣安裝大鐵塔。當然中國的大鐵塔也不浪費,可以把5G基站掛在上面。但是不需要新建鐵塔了。每個站點不需要吊車等,在工程費用上在歐洲還可以降低一萬歐元。不僅是鐵塔,以前的基站大需要吊車,把吊車開進去還需要封路。現在5G基站我們用人手提就上去了,因此很簡單。

第二,5G帶寬的能量非常大,能提供非常多的高清內容,傳播8K電視很簡單。宣傳上說費用下降了10倍,實際上可以下降了100倍,這樣老百姓也能看高清電視,文化就會快速提升。國家發展要靠文化、哲學、教育,這是發展國家的基礎。因此,5G改變一個社會,它還有非常短的時延,可以用於工業的很多東西。”

他向董倩說“董老師關心的是發動機打掉沒有?我們是邊緣的翅膀有可能有洞,但核心部分我們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而且是真領先世界。越高端,‘備胎’越充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