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人生第一份工作 社會保險 花散人 2019-08-19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1 年休假工資

1、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後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1 年休假工資

1、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後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2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如何計算及支付?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當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平均工資標準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用人單位在與職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按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年休假工資,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年休假工資

雙方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或者用人單位相關制度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於上述標準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的標準執行。如雙方的約定或者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低於上述標準,由於約定或者規定本身違規不具有法律效力,應當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給予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日常工作期間的日工資(即日平均工資的100%),該部分收入隨日常工資支付。另一部分為日平均工資的200%未休年休假實際工資,該部分報酬用人單位應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或者在職職工最遲在當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1 年休假工資

1、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後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2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如何計算及支付?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當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平均工資標準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用人單位在與職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按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年休假工資,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年休假工資

雙方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或者用人單位相關制度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於上述標準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的標準執行。如雙方的約定或者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低於上述標準,由於約定或者規定本身違規不具有法律效力,應當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給予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日常工作期間的日工資(即日平均工資的100%),該部分收入隨日常工資支付。另一部分為日平均工資的200%未休年休假實際工資,該部分報酬用人單位應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或者在職職工最遲在當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一起來看一個例子↓

某職工2004年1月1日參加工作,2008年10月8日與公司終止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前享受年休假1天。其前十二個月平均應得工資為2000元,其中加班工資為200元。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是多少?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五條 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答:該職工未享受年休假天數計算公式為:(281天÷365天)×5天-1天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的時間為2.85天。由於年休假時間是按整數計算,不足1天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其實際未休年休假的時間為2天。

該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計算公式為:(2000元-200元)/21.75天×2天×300%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工資為496.6元,其中165.5元(2天工資)已在日常工資中支付,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實際為331元.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1 年休假工資

1、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後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2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如何計算及支付?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當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平均工資標準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用人單位在與職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按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年休假工資,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年休假工資

雙方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或者用人單位相關制度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於上述標準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的標準執行。如雙方的約定或者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低於上述標準,由於約定或者規定本身違規不具有法律效力,應當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給予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日常工作期間的日工資(即日平均工資的100%),該部分收入隨日常工資支付。另一部分為日平均工資的200%未休年休假實際工資,該部分報酬用人單位應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或者在職職工最遲在當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一起來看一個例子↓

某職工2004年1月1日參加工作,2008年10月8日與公司終止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前享受年休假1天。其前十二個月平均應得工資為2000元,其中加班工資為200元。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是多少?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五條 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答:該職工未享受年休假天數計算公式為:(281天÷365天)×5天-1天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的時間為2.85天。由於年休假時間是按整數計算,不足1天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其實際未休年休假的時間為2天。

該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計算公式為:(2000元-200元)/21.75天×2天×300%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工資為496.6元,其中165.5元(2天工資)已在日常工資中支付,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實際為331元.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1 年休假工資

1、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後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2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如何計算及支付?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當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平均工資標準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用人單位在與職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按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年休假工資,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年休假工資

雙方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或者用人單位相關制度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於上述標準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的標準執行。如雙方的約定或者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低於上述標準,由於約定或者規定本身違規不具有法律效力,應當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給予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日常工作期間的日工資(即日平均工資的100%),該部分收入隨日常工資支付。另一部分為日平均工資的200%未休年休假實際工資,該部分報酬用人單位應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或者在職職工最遲在當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一起來看一個例子↓

某職工2004年1月1日參加工作,2008年10月8日與公司終止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前享受年休假1天。其前十二個月平均應得工資為2000元,其中加班工資為200元。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是多少?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五條 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答:該職工未享受年休假天數計算公式為:(281天÷365天)×5天-1天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的時間為2.85天。由於年休假時間是按整數計算,不足1天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其實際未休年休假的時間為2天。

該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計算公式為:(2000元-200元)/21.75天×2天×300%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工資為496.6元,其中165.5元(2天工資)已在日常工資中支付,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實際為331元.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3 職工書面要求不享受年休假的工資標準是多少?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職工基於種種原因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在職工正常上班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只需支付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而不額外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

來源| 勞動法寶網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1 年休假工資

1、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後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 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2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如何計算及支付?

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當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按照其日平均工資標準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用人單位在與職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於應休天數,應按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年休假工資,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年休假工資

雙方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或者用人單位相關制度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高於上述標準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的標準執行。如雙方的約定或者規定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低於上述標準,由於約定或者規定本身違規不具有法律效力,應當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給予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

應休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日常工作期間的日工資(即日平均工資的100%),該部分收入隨日常工資支付。另一部分為日平均工資的200%未休年休假實際工資,該部分報酬用人單位應在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或者在職職工最遲在當年度12月31日前支付。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一起來看一個例子↓

某職工2004年1月1日參加工作,2008年10月8日與公司終止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前享受年休假1天。其前十二個月平均應得工資為2000元,其中加班工資為200元。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是多少?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根據《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五條 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答:該職工未享受年休假天數計算公式為:(281天÷365天)×5天-1天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的時間為2.85天。由於年休假時間是按整數計算,不足1天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其實際未休年休假的時間為2天。

該職工未休年休假工資計算公式為:(2000元-200元)/21.75天×2天×300%具體計算下來,其享受年休假工資為496.6元,其中165.5元(2天工資)已在日常工資中支付,該職工在終止勞動合同時可領取的未休年休假工資實際為331元.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03 職工書面要求不享受年休假的工資標準是多少?

用人單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職工基於種種原因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在職工正常上班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只需支付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而不額外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

未休年休假工資,這筆錢該怎麼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