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學霸:AI帶來的學習革命

人工智能 技術 不完美媽媽 英語 讀書 三聯生活週刊 2019-07-14

“當今教育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面對這些完全使用數字化語言的數字原住民,學校正在繼續使用過時的、非數字化的語言去向他們傳授知識。”

我一直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某一方面成績差的“問題孩子”,換個角度看可能擁有極高的學習稟賦。但很遺憾,當今的教育卻在剝奪這些孩子的學習機遇。

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學霸:AI帶來的學習革命

圖 | pixabay

就像約翰·庫奇在這本《學習的升級》中指出的,過去幾十年,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基層的教育一直在強調標準化,包括教學形式、流程和速度的。這種模式當然有出於成本和資源的無奈之處,但對孩子構成的傷害也極大,其中最大的傷害在於,它扼殺了每個人通過不同路徑獲得教育的權力。傳統的教育模式雖然強調公平教育,結果卻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平。

對於絕大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是一件枯燥而辛苦的事情,能夠發自內心熱愛既有教學模式的,只能是少數產生了學習優越感的人。學生在課堂中一旦有跟不上的情況,那麼在統一節奏的標準化課堂中一定步步跟不上。成人也是如此,技術強的人會越來越用心鑽研,技術越來越強,寫作強的會越來越擅長寫作,而自己沒有優越感的方面一定會越來越落後。學習是一個苦差事,儘管我們用盡辦法讓學習變得快樂,但是做不到因材施教,學習仍然是一個苦差事。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困境有可能被顛覆。書中描述的人機結合的學習方法,能夠實現因人而異的教學內容和速度,幫助學生補足短板,也許是一種新的選擇。

一鍵購買《學習的升級》

《學習的升級》提到了兩個概念,挑戰式學習以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也讓我有共鳴。如果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項目制,那麼創新的教學就是挑戰式。拿我個人在北大讀書學習英文的體驗來說,作為農村孩子,在高中時我對自己的英文水平特別是口語是很自卑的,但幸運的是,我在北大的英文老師會不斷糾正我的讀音,糾正到第6遍甚至第8遍。這給我帶來極大的挑戰,也觸動了一種羞恥感,會覺得自己如果還不能有進步,不如死了算了。

要知道,當薄弱的地方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每個學生都可以突破難關。我的最短板都可以變成我的強項,像小小的一個發音突破都可以給我帶來階段性的成就感,促進我成為一個優秀的英文老師。要知道,我們那個時候連錄音機都沒有。現在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老師能陪伴有困難的孩子不厭其煩地挑戰他的弱點,同時給予領先的學生富有挑戰性的新的任務和目標,通過交叉使用“最近發展區”和“挑戰式學習”的原理,帶著每一個孩子自信地成長。

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學霸:AI帶來的學習革命

圖 | 攝圖網

據我所知,人工智能智適應的學習系統在美國已經比較成熟,可以針對性地找到學生的不同用戶畫像和知識結構,給予個性化教學,幫助他們分數從60變成80分、80分變成100分。

在未來,機器教學會代替人的教學,特別是在知識點的教授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老師對各種知識點的講解和練習的部分很可能被替代,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我的直覺告訴我,說不定未來在中國能夠全面實現,而且比包括我在內的優秀老師本身講得還好。

近年來我也注意到一些技術改進教學的亮點理念,比如“千人千面”和智適應教育。現有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學習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總是犯錯為什麼沒有提升。教育就像一個黑盒子,沒有人知道里面的問題是什麼,而智適應學習系統可以幫助學生做清晰的診斷,發現萬千的知識點中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然後對症下藥,給他配置適應的內容,讓他解決自己的弱點。而且,智適應學習系統還能幫學生減負,節約大量時間,因為原來在已經學會的知識點上重複講解和重複刷題造成了很多無效時間。

我相信科技的力量,AI系統一定會使學習變得更加輕鬆,讓孩子輕鬆地解決他所面對的學習難題,提升學習能力,獲得高分,從而享受兩者同時滿足的那種成就感。

古語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貌似是件很苦的事情,但未來的趨勢一定是教育向快樂的方向進化,每個孩子都有極大的學習潛能需要被激發。除了父母和老師的鼓勵外,AI技術未來能夠改造千人一面的標準化教學模式,實現學習者的個性解放。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一鍵購買《學習的升級》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週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