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都會覺得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都是去玩兒了、看電視的,說白了,就是學不到東西。為什麼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很少正式的、系統的上課,導致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有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他們就會順應家長的要求,給孩子以小學化的形式上很多文化課,給孩子灌輸很多文化知識。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花的錢才是值得的。可是這樣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其實不然。

"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都會覺得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都是去玩兒了、看電視的,說白了,就是學不到東西。為什麼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很少正式的、系統的上課,導致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有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他們就會順應家長的要求,給孩子以小學化的形式上很多文化課,給孩子灌輸很多文化知識。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花的錢才是值得的。可是這樣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其實不然。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幼兒園小學化不可取

近年來,有一些幼兒園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為了保護孩子的身心發展,國家教育局一直強調幼兒園不能夠“小學化”。

"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都會覺得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都是去玩兒了、看電視的,說白了,就是學不到東西。為什麼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很少正式的、系統的上課,導致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有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他們就會順應家長的要求,給孩子以小學化的形式上很多文化課,給孩子灌輸很多文化知識。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花的錢才是值得的。可是這樣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其實不然。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幼兒園小學化不可取

近年來,有一些幼兒園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為了保護孩子的身心發展,國家教育局一直強調幼兒園不能夠“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在幼兒園時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上了小學以後學習方面也很少讓家長操心。一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各拿100分是常有的事兒。二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依然在90分以上。可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降到了80多分。到了四、五年級,孩子的分數一降再降。

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明明很好的,為什麼到後來變得如此糟糕呢?其實這一點很多家長都會忽略。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在幼兒園是已經學過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到了小學二年級,學科內容雖然說有所加深,但是對於在“小學化”的幼兒園學習過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依然不需要努力學習就能夠掌握的。

孩子一年、兩年,都是以這樣傲慢的學習態度來學習,長期以往他們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在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不謙虛,甚至是傲慢。

所以,孩子到了三年級、四年級,成績就會慢慢的下降。因此,國家也是出了有關的政策,杜絕幼兒園“小學化”。

"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都會覺得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都是去玩兒了、看電視的,說白了,就是學不到東西。為什麼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很少正式的、系統的上課,導致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有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他們就會順應家長的要求,給孩子以小學化的形式上很多文化課,給孩子灌輸很多文化知識。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花的錢才是值得的。可是這樣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其實不然。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幼兒園小學化不可取

近年來,有一些幼兒園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為了保護孩子的身心發展,國家教育局一直強調幼兒園不能夠“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在幼兒園時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上了小學以後學習方面也很少讓家長操心。一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各拿100分是常有的事兒。二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依然在90分以上。可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降到了80多分。到了四、五年級,孩子的分數一降再降。

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明明很好的,為什麼到後來變得如此糟糕呢?其實這一點很多家長都會忽略。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在幼兒園是已經學過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到了小學二年級,學科內容雖然說有所加深,但是對於在“小學化”的幼兒園學習過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依然不需要努力學習就能夠掌握的。

孩子一年、兩年,都是以這樣傲慢的學習態度來學習,長期以往他們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在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不謙虛,甚至是傲慢。

所以,孩子到了三年級、四年級,成績就會慢慢的下降。因此,國家也是出了有關的政策,杜絕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就是在幼兒階段,以填鴨式的方式灌輸孩子一系列的文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灌輸,這是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能夠以自發的讀寫,才能夠讓他們的記憶更加深刻;以遊戲的學習方式,孩子才能夠自然領會;當然,孩子的教育也少不了家庭的教育。

"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都會覺得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都是去玩兒了、看電視的,說白了,就是學不到東西。為什麼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很少正式的、系統的上課,導致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有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他們就會順應家長的要求,給孩子以小學化的形式上很多文化課,給孩子灌輸很多文化知識。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花的錢才是值得的。可是這樣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其實不然。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幼兒園小學化不可取

近年來,有一些幼兒園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為了保護孩子的身心發展,國家教育局一直強調幼兒園不能夠“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在幼兒園時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上了小學以後學習方面也很少讓家長操心。一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各拿100分是常有的事兒。二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依然在90分以上。可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降到了80多分。到了四、五年級,孩子的分數一降再降。

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明明很好的,為什麼到後來變得如此糟糕呢?其實這一點很多家長都會忽略。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在幼兒園是已經學過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到了小學二年級,學科內容雖然說有所加深,但是對於在“小學化”的幼兒園學習過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依然不需要努力學習就能夠掌握的。

孩子一年、兩年,都是以這樣傲慢的學習態度來學習,長期以往他們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在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不謙虛,甚至是傲慢。

所以,孩子到了三年級、四年級,成績就會慢慢的下降。因此,國家也是出了有關的政策,杜絕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就是在幼兒階段,以填鴨式的方式灌輸孩子一系列的文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灌輸,這是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能夠以自發的讀寫,才能夠讓他們的記憶更加深刻;以遊戲的學習方式,孩子才能夠自然領會;當然,孩子的教育也少不了家庭的教育。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自發的讀寫,孩子的記憶更加深刻

其實很多私人幼兒園,都會有小學化的現象。他們每天都會安排幾節課,對孩子進行讀、寫、算的學習訓練,但是這樣填鴨式的學習方式並不適合幼兒。那麼小的孩子,他們並不適合一整天的、規規矩矩的坐在那裡上課。

很多家長也有所發現,很多幼兒園都在逐漸改變這樣的教學方式,以玩為主,這就令一些不解的家長不滿。其實,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

我們會看到幼兒園的班級裡會開設有很多個區域,比如,超市區、美髮區、醫院區等等。很多家長都認為這只是玩玩而已其實不然,這裡邊還存有很多奧祕呢!

我們就拿假裝的超市來說一說吧!在超市區裡,架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品、生活用品等,上面還會貼著貨品的名字和價格標籤,還會在收銀臺寫支票。在超市的門口,還有個小黑板,上面寫著當天特價的廣告:牛奶一塊錢一瓶,蘋果五塊錢一斤。

在這個假裝的遊戲裡,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在超市裡買東西,還在玩耍中認識一些字寶寶和數字寶寶。無形中,還會參與到營銷策略之中。

這個遊戲顯示,幼兒遠在以正規方式學習讀寫之前,就已經對書面語言有了很多知識。這毫不奇怪,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孩子生活在充滿著書面符號的環境中,他們會經常去超市逛一逛,看到超市的清單,家裡的日曆和街上各種6各樣的鋪面牌匾等。

作為這些非正式經驗的一部分,他們想知道書面符號是怎樣傳達意義的,這種積極的努力叫做自發的讀寫。

正是他們這種發自內心的努力讀寫,他們對身邊的書面符號非常的感興趣,自然而然也就會發自內心的努力去讀寫,這樣孩子就會更容易的把他們記在腦子裡,而且這種記憶也會更加的深刻。

"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都會覺得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都是去玩兒了、看電視的,說白了,就是學不到東西。為什麼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很少正式的、系統的上課,導致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有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他們就會順應家長的要求,給孩子以小學化的形式上很多文化課,給孩子灌輸很多文化知識。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花的錢才是值得的。可是這樣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其實不然。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幼兒園小學化不可取

近年來,有一些幼兒園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為了保護孩子的身心發展,國家教育局一直強調幼兒園不能夠“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在幼兒園時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上了小學以後學習方面也很少讓家長操心。一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各拿100分是常有的事兒。二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依然在90分以上。可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降到了80多分。到了四、五年級,孩子的分數一降再降。

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明明很好的,為什麼到後來變得如此糟糕呢?其實這一點很多家長都會忽略。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在幼兒園是已經學過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到了小學二年級,學科內容雖然說有所加深,但是對於在“小學化”的幼兒園學習過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依然不需要努力學習就能夠掌握的。

孩子一年、兩年,都是以這樣傲慢的學習態度來學習,長期以往他們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在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不謙虛,甚至是傲慢。

所以,孩子到了三年級、四年級,成績就會慢慢的下降。因此,國家也是出了有關的政策,杜絕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就是在幼兒階段,以填鴨式的方式灌輸孩子一系列的文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灌輸,這是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能夠以自發的讀寫,才能夠讓他們的記憶更加深刻;以遊戲的學習方式,孩子才能夠自然領會;當然,孩子的教育也少不了家庭的教育。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自發的讀寫,孩子的記憶更加深刻

其實很多私人幼兒園,都會有小學化的現象。他們每天都會安排幾節課,對孩子進行讀、寫、算的學習訓練,但是這樣填鴨式的學習方式並不適合幼兒。那麼小的孩子,他們並不適合一整天的、規規矩矩的坐在那裡上課。

很多家長也有所發現,很多幼兒園都在逐漸改變這樣的教學方式,以玩為主,這就令一些不解的家長不滿。其實,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

我們會看到幼兒園的班級裡會開設有很多個區域,比如,超市區、美髮區、醫院區等等。很多家長都認為這只是玩玩而已其實不然,這裡邊還存有很多奧祕呢!

我們就拿假裝的超市來說一說吧!在超市區裡,架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品、生活用品等,上面還會貼著貨品的名字和價格標籤,還會在收銀臺寫支票。在超市的門口,還有個小黑板,上面寫著當天特價的廣告:牛奶一塊錢一瓶,蘋果五塊錢一斤。

在這個假裝的遊戲裡,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在超市裡買東西,還在玩耍中認識一些字寶寶和數字寶寶。無形中,還會參與到營銷策略之中。

這個遊戲顯示,幼兒遠在以正規方式學習讀寫之前,就已經對書面語言有了很多知識。這毫不奇怪,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孩子生活在充滿著書面符號的環境中,他們會經常去超市逛一逛,看到超市的清單,家裡的日曆和街上各種6各樣的鋪面牌匾等。

作為這些非正式經驗的一部分,他們想知道書面符號是怎樣傳達意義的,這種積極的努力叫做自發的讀寫。

正是他們這種發自內心的努力讀寫,他們對身邊的書面符號非常的感興趣,自然而然也就會發自內心的努力去讀寫,這樣孩子就會更容易的把他們記在腦子裡,而且這種記憶也會更加的深刻。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以遊戲的學習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地領會

曾經有位老教師就跟我抱怨說,以前的家長有多難纏,說是一個學前班的女孩子,平時在班上也挺聰明的,當時班裡邊教了20以內的加減法,並且佈置了一頁的作業回家寫(大概有20道題)。當時這個小孩只錯了一道題,但是她爸爸卻不依不撓的糾結,打電話給園長告狀,說為什麼孩子會錯一道題?

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為什麼這個小朋友他會錯一道題呢?無非就是她做題的時候粗心了。而且“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不一定是適合的。

那麼,在學齡前的孩子,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更適合孩子的身心發展。

三四歲的孩子大多是能夠理解十以內的數的含義,能夠正確地數出來,且懂得重要的基數原則,也就是計數序列中的最後一個數代表整個集合的量。那麼我們可以利用遊戲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而然的領會。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桌子上面放五個蘋果(或者其它吸引孩子的東西),當孩子從一個數到五個時,他們就知道蘋果總共有五個。

五六歲的孩子,他們對算算術也是能夠理解的。比如說在超市區裡買兩瓶牛奶,應該付多少錢呢?一塊錢一瓶,兩瓶就是“一塊錢+一塊錢=兩塊錢”。或者說某某小朋友買了一斤蘋果,付了十塊錢,應該找對方多少錢呢?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運用到“十塊錢-五塊錢=五塊錢”

其實孩子在這樣的遊戲中,很自然的就把數數算術領會了。

"

在很多人眼裡,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都會覺得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都是去玩兒了、看電視的,說白了,就是學不到東西。為什麼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發現幼兒園都是以玩為主很少正式的、系統的上課,導致了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然而有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他們就會順應家長的要求,給孩子以小學化的形式上很多文化課,給孩子灌輸很多文化知識。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花的錢才是值得的。可是這樣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對孩子真的好嗎?其實不然。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幼兒園小學化不可取

近年來,有一些幼兒園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強化知識技能訓練,“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為了保護孩子的身心發展,國家教育局一直強調幼兒園不能夠“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對孩子的危害

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在幼兒園時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上了小學以後學習方面也很少讓家長操心。一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各拿100分是常有的事兒。二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依然在90分以上。可是到了三年級,孩子的語文、數學降到了80多分。到了四、五年級,孩子的分數一降再降。

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明明很好的,為什麼到後來變得如此糟糕呢?其實這一點很多家長都會忽略。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在幼兒園是已經學過的,所以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到了小學二年級,學科內容雖然說有所加深,但是對於在“小學化”的幼兒園學習過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依然不需要努力學習就能夠掌握的。

孩子一年、兩年,都是以這樣傲慢的學習態度來學習,長期以往他們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在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不謙虛,甚至是傲慢。

所以,孩子到了三年級、四年級,成績就會慢慢的下降。因此,國家也是出了有關的政策,杜絕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小學化”就是在幼兒階段,以填鴨式的方式灌輸孩子一系列的文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灌輸,這是不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能夠以自發的讀寫,才能夠讓他們的記憶更加深刻;以遊戲的學習方式,孩子才能夠自然領會;當然,孩子的教育也少不了家庭的教育。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自發的讀寫,孩子的記憶更加深刻

其實很多私人幼兒園,都會有小學化的現象。他們每天都會安排幾節課,對孩子進行讀、寫、算的學習訓練,但是這樣填鴨式的學習方式並不適合幼兒。那麼小的孩子,他們並不適合一整天的、規規矩矩的坐在那裡上課。

很多家長也有所發現,很多幼兒園都在逐漸改變這樣的教學方式,以玩為主,這就令一些不解的家長不滿。其實,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

我們會看到幼兒園的班級裡會開設有很多個區域,比如,超市區、美髮區、醫院區等等。很多家長都認為這只是玩玩而已其實不然,這裡邊還存有很多奧祕呢!

我們就拿假裝的超市來說一說吧!在超市區裡,架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品、生活用品等,上面還會貼著貨品的名字和價格標籤,還會在收銀臺寫支票。在超市的門口,還有個小黑板,上面寫著當天特價的廣告:牛奶一塊錢一瓶,蘋果五塊錢一斤。

在這個假裝的遊戲裡,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在超市裡買東西,還在玩耍中認識一些字寶寶和數字寶寶。無形中,還會參與到營銷策略之中。

這個遊戲顯示,幼兒遠在以正規方式學習讀寫之前,就已經對書面語言有了很多知識。這毫不奇怪,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孩子生活在充滿著書面符號的環境中,他們會經常去超市逛一逛,看到超市的清單,家裡的日曆和街上各種6各樣的鋪面牌匾等。

作為這些非正式經驗的一部分,他們想知道書面符號是怎樣傳達意義的,這種積極的努力叫做自發的讀寫。

正是他們這種發自內心的努力讀寫,他們對身邊的書面符號非常的感興趣,自然而然也就會發自內心的努力去讀寫,這樣孩子就會更容易的把他們記在腦子裡,而且這種記憶也會更加的深刻。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以遊戲的學習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地領會

曾經有位老教師就跟我抱怨說,以前的家長有多難纏,說是一個學前班的女孩子,平時在班上也挺聰明的,當時班裡邊教了20以內的加減法,並且佈置了一頁的作業回家寫(大概有20道題)。當時這個小孩只錯了一道題,但是她爸爸卻不依不撓的糾結,打電話給園長告狀,說為什麼孩子會錯一道題?

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為什麼這個小朋友他會錯一道題呢?無非就是她做題的時候粗心了。而且“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不一定是適合的。

那麼,在學齡前的孩子,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更適合孩子的身心發展。

三四歲的孩子大多是能夠理解十以內的數的含義,能夠正確地數出來,且懂得重要的基數原則,也就是計數序列中的最後一個數代表整個集合的量。那麼我們可以利用遊戲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而然的領會。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桌子上面放五個蘋果(或者其它吸引孩子的東西),當孩子從一個數到五個時,他們就知道蘋果總共有五個。

五六歲的孩子,他們對算算術也是能夠理解的。比如說在超市區裡買兩瓶牛奶,應該付多少錢呢?一塊錢一瓶,兩瓶就是“一塊錢+一塊錢=兩塊錢”。或者說某某小朋友買了一斤蘋果,付了十塊錢,應該找對方多少錢呢?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運用到“十塊錢-五塊錢=五塊錢”

其實孩子在這樣的遊戲中,很自然的就把數數算術領會了。

幼兒園以玩為主,以非正規形式的學習方式,更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想要孩子成為聰明的寶貝,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實孩子在學步期的時候(一歲到兩歲)他們就已經開始理解數序或所與數之間的順序關係。也就是說,他們能夠用言語說明不同的數量和大小。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教導孩子,在吃蘋果的時候,我們拿一個大的蘋果,讓孩子拿給家裡的長輩吃,就說:“爺爺是大人,就應該吃大的蘋果”。然後我們再拿一個小的蘋果遞給孩子說:“寶寶是小孩,就應該吃小蘋果”。這就是一個很平常的分蘋果的事件,卻教會了孩子如何區分大小

大家都知道,孩子處於學步期的時候,他們是非常的喜歡爬樓梯的,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家長可以帶領著孩子一邊走樓梯一邊數數。在孩子能夠很順溜的爬樓梯時,他早已學會了數數。

你還覺得孩子上幼兒園都只是在玩嗎?你還會給孩子選擇一些系統的、正式上課的幼兒園嗎?別傻了,快給孩子選擇一些以玩為主的幼兒園吧,這樣才更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