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原創:林英明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 中國著名的古建築保護與研究專家 杜仙洲


杜仙洲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古建築保護與研究專家、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文物、博物館事業傑出人物”。他在中國古代建築保護與修繕工程實踐、中國建築文化遺產資源整理與學術研究、中國建築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人才培養等諸多方面所取得的業績,以及其學術成就和為古建築研究保護事業奉獻終身的精神境界令人歎服。2007年國家民委授予杜仙洲先生中國民族建築事業終身成就獎。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泉州的古建築

杜先生長期從事古建築勘察設計與研究工作,他奉行知行合一,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大江南北。這期間,他對泉州的古建築情有獨鍾,曾作詩嘆曰:“泉南多勝蹟,甲剎復重光。古建多奇巧,文修貫李唐。”

他先後十幾次來過泉州,成為泉州人民的老朋友。

他與泉州的感情,緣起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對古建築的摸底踏勘工作中,他認識了時任泉州市的市長王今生,兩人情意投合,對古代建築文化遺產的熱愛和傾心相護,使他們成為莫逆之交。

2010年初,王今生長子建平遵照父親生前之囑,到北京探望杜仙洲先生,九十六歲高齡的杜老告訴他,與王今生的結識起於五十年代,但接觸時間較長的,卻是在文革後泉州修復開元寺、承天寺之時。其時,王今生請他當顧問,他也將修復這些古建築,當作他的收官之作。他認為:“王老雖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正規教育,但他能虛心傾聽專家意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我和王老相識相知五十多年,君子之交淡如水。”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1994年王今生(左)與著名古建築專家杜仙洲(右)、方擁(中)

杜先生說:“泉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文化積澱深厚,記得在一次政協委員和地方各界知名人士的座談會上,大家對修復古建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王老說,杜先生你是專家,請你來當鍾魁,把把關,只要有你在,修建的事就好辦。”當時,市文管會提出修復古建築必須有設計圖紙,擬請華僑大學建築系搞個設計方案。華大提出設計費需60多萬元。王老認為費用太高,這是華僑捐資舉辦的公益事業,這項開支似可節約。此時王老問杜先生,如果沒有設計圖紙,你有把握修嗎?“我告訴他,我們做古建築,以前就沒有什麼圖紙,修舊如舊,當然有把握。取得共識後,我們一起做了大落架設計方案,對開元寺進行修復。”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開元寺桑蓮法界


開元寺桑蓮法界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泉州開元寺是福建省著名的四大叢林之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建於明洪武年間,為歇山重簷殿堂式的木構建築。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的精華集於木材構架,從這一方面著眼,明代遺留的這座木構大殿,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在現存的閩南建築古蹟中,開元寺大殿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體量最大、構件最繁的一座。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大殿既保存著唐宋中原官式建築的種種特徵,同時融匯了福建南部民間建築匠人的獨特手法。它所代表的閩南建築風格,在中國大陸同日本及東南亞的長期文化交流中,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開元寺大殿,還明白地揭示了古代泉州經由海上絲綢之路與阿拉伯、印度等國家的密切交流。殿前拜庭中一對刻有佛教故事的寶篋印石塔、月臺須彌座壺門上浮雕的獅身人面像、南北兩下簷的多邊形石柱、上簷的伽林頻伽(俗稱“飛天”)、以及不太引人注意的細部雕刻如塔飾拱頭、卷草託月、蓮花坐鬥等,均散發出濃郁異國情調。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這樣一座具有很高歷史和文物價值的古建築,由於年代久遠,木材幹腐加之白蟻齧咬,木構件受損極為嚴重,肉眼即可觀察到構架大幅度的歪扭閃曲現象,通樑、爪柱等許多受力構件已出現空洞,屋蓋桷木表層幾乎全部朽爛。經杜老等專家鑑定,必須儘早對大殿進行落架大修。

海外愛國僑僧聞訊,表示願意負責大修經費。為此,泉州市人民政府於1987年初成立以王今生同志為主任委員、由各界知名人士30多人組成的開元寺修建委員會,負責這一重大工程。開元寺大殿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維修工作就必須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其中主要一條就是“不改變文物原狀”。開元寺大殿曾於元代遭焚,現存上簷部分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重建,下簷部分則為崇楨十年(1632)增擴,後又經數次維修,但主體基本保持洪武年間原貌。在閩南木構古建築中,現存明代遺物已不多見,開元寺大殿規模之大、工藝之精,更屬罕見。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為了把修建工作搞好,修建委員會聘請了國內一流的古建專家杜仙洲、郭湖生等為顧問。他們先後兩次來泉州對修建方案進行論證,擬定出施工計劃,同時成立以杜仙洲為首的技術專家小組,負責監督施工並就重大技術問題隨時提出意見。1989年3月,在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的情況下,陸續開始進行施工。整個施工工程,包括拆卸、修配、安裝三個主要環節。修建工作基本按原定施工計劃要求進行,杜仙洲等專家幾次親臨現場,保證了開元寺大修工程獲得各界滿意的效果。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杜仙洲先生對泉州承天寺的修復也傾注較大的心力。他曾寫有《承天寺即事》詩:

“蕭瑟秋風到古城,市廛喧譁招提清。

雕樑畫棟梓工筆,溢彩流金塑匠心。

堂下窗扉映夕照,欄邊榕樹動秋聲。

承天八景何時現?且看古剎獲新生。”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承天寺為泉郡“三大叢林”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可惜這座千年古剎在十年浩劫中慘遭厄運,佛像被毀,寺僧星散,寺中建築遭受嚴重破壞。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改革開放後,為保護宗教史蹟,弘揚民族文化,1982年3月,泉州市八屆人大二次會議作出修復承天寺的決議,當即得到海內外人士的熱情支持。1983年6月,自星洲回鄉拜謁祖庭承天寺的宏船法師,發願重修,新加坡華僑何居士慨然解囊,獨資承擔第一期修建工程的費用。

1984年10月,福建省政府《關於修復泉州承天寺的批覆》下達後,泉州市政府著手修復承天寺的工作。王今生出任修建委員會主任。1985年2月7日,杜仙洲先生應王今生邀請並受全國佛協趙樸初會長委託,蒞泉協助修訂修建方案。修建方案通過後,修建委員會邀請趙樸初擔任名譽主任,杜仙洲任顧問。

在此期間,杜仙洲特別闡明修復承天寺的重大意義,他指出:“此次復建的承天寺,根據清康熙三十三年《敕建月臺承天禪林勝境全圖》進行設計。各座殿堂均以殘跡原構為依據,以尊重歷史、尊重傳統為設計指導方針,強調採用傳統材料和傳統技術。在結構、材料、色彩及工藝方面均有嚴格的規範要求,不能隨意而為。既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技術傳統和群眾的審美習慣,又要忠實於原作,儘量體現原作的工藝特點與藝術風格,力求再現康熙時代的歷史風貌。”復建過程中,他對招聘一批熟悉古建工程,營造技術傳統深厚的老師傅精心施工,一切製造工藝悉遵祖傳舊法的作法大為稱道。尤其對大木構架、細木作工藝、瓦作工藝、油漆彩畫、雕塑佛像、仿古壁畫等採用的傳統手法給予了熱情而又充分的肯定。

經過幾年的努力,1990年10月23日,承天寺舉行重建落成暨開光典禮。杜仙洲不僅親臨祝賀,還筆述兩千餘言,將他個人幾年來參與修建活動的經歷及心得體會訴諸文字,作為一份慶祝承天寺復建落成的獻禮。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對於泉州少林寺的復建,杜仙洲先生同樣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關切。他不僅參與和泉州文史界諸先生前往實地踏勘選址,還於1993年10月專門從北京寄來了一份親筆簽名的《對泉州少林寺復建工程規劃方案的意見》,分別從復建少林寺的意義,以及總體佈局、環境規劃和營建特色等,都明確提出了他的看法。

這份寄給泉州少林寺修建委員會的意見書,從四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意見書的主要內容如下:“1、根據學者專家的研究考證,確定少林寺是一座禪宗寺院,結合遺址現存情況複核結果,確信無疑。2、自北宋以來,典型的禪宗寺院,其總體格局應為伽藍七堂,該方案佈道區的平面佈局基本上符合歷史傳統,根據充足,佈局合理,有可行性。3、本寺依山就勢而建,背山面水、前低後高、錯落有致、景觀幽美,是一座具有遊賞價值的山林寺廟,無疑將為古城泉州增加了一處旅遊休假勝地。4、結合旅遊開發,建議作好環境總體規劃,並應全面考慮作好道路、停車場、供水、排汙、通信、照明、小賣、餐點等服務設施和必備的市政工程建設。”事實證明,這些有前瞻性的寶貴意見,對後來少林寺的復建工程產生很好的指導作用。

泉州清淨寺九十年代在修復明善堂時,由於不諳文物法曾經走過一段彎路。杜仙洲先生得悉情況後,請國家文物局派出人員與工程師專程到泉州作現場勘查。他特別寫信指出:“文物保護法嚴格規定,凡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都必須保持原狀,不能改變老樣,更不許妄加創新。”在他的堅持下,清淨寺明善堂得以仍照原狀修復起來。


杜仙洲與泉州古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

杜仙洲先生臨終之前最後所寫的一本書《中國古代建築》,這是由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一套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系列叢書中之一冊,在這本談話式的向青年一代普及古建築的讀物中,他還多次談到了泉州的開元寺、洛陽橋等,可見他對泉州的古建築感情有多深。

泉州文史專家、當時的市文管會主任陳泗東與杜仙洲在泉州古建築的修建過程中交為好朋友,他曾戲稱其為“杜工部”,他在一首《致杜仙洲》的即事詩中寫到:泉州承天寺之重建,開元寺之重修,少林寺之復建規劃,均得國家文物局杜仙洲高級工程師之指導,厥功甚偉。賦此以志泉人之感謝與仰慕。

“版築溫陵古已工,禪林簇立海之東。

何堪千載蓮宮圮,忍說十年梵宇空。

盛世重新修勝蹟,才人依舊振文風。

深緣能感杜工部,僕僕京閩白髮翁。”

這首詩當可為本文作結,也可以表達我們對杜仙洲先生的尊敬與緬懷。

(本文部分資料由郭景仁、尤連江先生提供)

(作者:原泉州晚報副總編,高級編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