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道20號」老包頭的腦包

原創: 薛飈

在包頭生活和工作的人都知道包頭舊城(今東河區)城區西部有一個西腦包,街道繁華熱鬧,是從西邊進入東河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烏蘭道20號」老包頭的腦包

西腦包大照壁是包頭市文物保護單位

鄂博、敖包,又譯作腦包,是蒙古族用石塊、黃土、雜草堆成的小山包,有劃界、立標(地界、標記)用的“界腦包”,也有祭祀用的“神腦包”。蒙古族人出門遠行圖個吉利,見了腦包都要拜一拜,在平川地帶它的目標顯著,青年男女便經常在“敖包相會”以訴衷腸。

西腦包位於現在西腦包大街西口菜市場大樓東鄰大照壁處(一說西腦包在照壁北的山坡下)。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接受朝廷冊封的烏拉特三公旗駐河套之後,在此建一座“神腦包”。乾隆年間,烏拉特西公(前)旗與土默特右翼前旗第六甲發生地界糾紛,官司打到北京的朝廷理藩院。北京派員前來調解,定此為兩旗界限標誌,自此向南劃一條直線作為旗界,因為這是經過朝廷官員判定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築南北長12米、寬1.5米、高6米的照壁一座作為紀念。

「烏蘭道20號」老包頭的腦包

殘存的西腦包大照壁

乾隆初年,山西祁縣喬家堡喬姓和榆次縣秦姓合夥人,在西腦包開設經營草料、豆芽、燒餅、雜貨小鋪,該地是包頭村的一個居民點。嘉慶年間,喬秦兩家已是著名商號“復盛公”的老闆。此地老話“先有西腦包,後有包頭城”,後就演變為“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的諺語,西腦包成為眾人皆知的地名。西腦包本身雖已不見,但大照壁成為它的見證,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薩拉齊廳西郊地設立五原廳,這裡又是兩廳的分界。大照壁距離西城鼻祖1公里,在習慣上起著“五里長亭,迎送貴賓”的作用。

1932年1月,早已下野的北洋軍閥吳佩孚攜眷屬、隨員百餘人由寧夏來包頭。當時在包的綏遠省要員省主席傅作義、包頭警備司令王靖國等,在大照壁處列隊迎接吳佩孚攜眷屬、隨員等,儀式極為隆重。

鮮為人知的是包頭舊城(今東河區),不僅僅有一個西腦包,在東河區城區東部還有一個東腦包。

東腦包位於現在包頭第三十中學東南壕賴溝村以東,腦包建在村道路旁。它出現的歷史比西腦包更為久遠,明朝後期就已經存在,是包頭蒙古族巴家等民戶建築的“神腦包”。他們在土堆上加築了磚砌方形標誌的小磚臺,使之不與其他土堆相混,後來又在旁邊用紅磚建一小房子,供作祭祀之用,也是尋找這座腦包的一個重要標誌。東腦包周圍是荒坡、田野、乾溝,遠比不上西腦包在城裡頭繁華熱鬧。因東腦包距東城牆將近5裡地,俗稱城東“五里腦包”。自從西腦包定為旗界以後,包頭的“巴氏家族”便把祭祀腦包的活動改在西腦包舉行。

巴氏家族是包頭舊城顯赫家族,其中一戶有五輩人同居一堂,稱為“五世同堂”戶,在舊城內擁有的土地(指清朝發放蒙古族兵丁的土地代作兵餉,後以戶為單位發放改稱戶口地,出租後,以蒙租收入作為生活來源)最多,出現不少對地方有影響的人物,巴文峒擔任過馬王廟小學堂堂長,巴文俊是周恩來的同學,解放後擔任內蒙古林學院副院長等職,巴增華曾在福徵寺土默特旗第五小學掩護過不少黨的地下工作者。

包頭舊城(今東河區)的東、西腦包,是蒙古民族生活歷史和走西口人士辛勤創業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文保意義。

作者:薛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