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二、重效率,輕效能

在有些企業中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又重視內部管控、重視提高效率。

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懂得,還有比效率更重要的事,就是效能

什麼是效能?效率?效能是關於做正確的事,靠戰略管理;效率是關於把事做正確,靠組織管控。

效能不好,有的效率也難以提高;或者說效能不好,效率提高了也沒用。

問題是,很多老闆重效率,輕效能。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調研,發現這公司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流程、薪酬機制、計劃、考核、人力資源開發等管控,做得真棒,該公司老闆又是博士畢業。但搞了十幾年,公司就是做不大。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二、重效率,輕效能

在有些企業中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又重視內部管控、重視提高效率。

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懂得,還有比效率更重要的事,就是效能

什麼是效能?效率?效能是關於做正確的事,靠戰略管理;效率是關於把事做正確,靠組織管控。

效能不好,有的效率也難以提高;或者說效能不好,效率提高了也沒用。

問題是,很多老闆重效率,輕效能。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調研,發現這公司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流程、薪酬機制、計劃、考核、人力資源開發等管控,做得真棒,該公司老闆又是博士畢業。但搞了十幾年,公司就是做不大。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這類老闆存在“重效率、輕效能”的思維:一看到員工績效與效率上不去,就只想到如何在管控上著力,在培訓、考核、激勵機制上、監督上想辦法;一想到企業發展,就只想到如何定目標、找錢、投資、招人、管控。實質上這些都是內部驅動思維。

這類老闆沉迷於公司內部問題的解決與內部矛盾的平衡,關注企業便利甚於用戶的便利,盲目樂觀,缺少憂患意識,即使是創新也是閉門造車,對外部市場變化與新思想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不關心、不學習。

而提升效率、績效與發展水平的更好辦法,就是靠效能,靠戰略與商業模式的優化、創新,靠關注與適應用戶需求,這些是外部驅動思維。

外部驅動思維比內部驅動思維更重要!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二、重效率,輕效能

在有些企業中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又重視內部管控、重視提高效率。

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懂得,還有比效率更重要的事,就是效能

什麼是效能?效率?效能是關於做正確的事,靠戰略管理;效率是關於把事做正確,靠組織管控。

效能不好,有的效率也難以提高;或者說效能不好,效率提高了也沒用。

問題是,很多老闆重效率,輕效能。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調研,發現這公司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流程、薪酬機制、計劃、考核、人力資源開發等管控,做得真棒,該公司老闆又是博士畢業。但搞了十幾年,公司就是做不大。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這類老闆存在“重效率、輕效能”的思維:一看到員工績效與效率上不去,就只想到如何在管控上著力,在培訓、考核、激勵機制上、監督上想辦法;一想到企業發展,就只想到如何定目標、找錢、投資、招人、管控。實質上這些都是內部驅動思維。

這類老闆沉迷於公司內部問題的解決與內部矛盾的平衡,關注企業便利甚於用戶的便利,盲目樂觀,缺少憂患意識,即使是創新也是閉門造車,對外部市場變化與新思想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不關心、不學習。

而提升效率、績效與發展水平的更好辦法,就是靠效能,靠戰略與商業模式的優化、創新,靠關注與適應用戶需求,這些是外部驅動思維。

外部驅動思維比內部驅動思維更重要!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三、兔子窩文化

巨人集團創始人史玉柱認為,他的企業內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兔子”,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窩,霸佔著崗位、資源和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佔,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因此,史玉柱要在巨人內部做出改革,提升人員效率。“趕走老白兔,把這部分股票再發到別的狼身上。把兔窩變狼群,核心是把每頭狼的利益與公司密切相關。”

形成兔子窩文化的公司,往往是老好人多,南郭先生與害群之馬得不到淘汰;員工缺少激情,工作效率低,得過且過;遇事找藉口,缺少責任心和擔當;跑冒滴漏,到處埋雷。

雷鋒得不到獎勵,受冤枉的人沒有人為他說話,人才得不到重視,就會劣幣驅逐良幣,使真正有激情、熱愛事業的人才流失掉。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二、重效率,輕效能

在有些企業中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又重視內部管控、重視提高效率。

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懂得,還有比效率更重要的事,就是效能

什麼是效能?效率?效能是關於做正確的事,靠戰略管理;效率是關於把事做正確,靠組織管控。

效能不好,有的效率也難以提高;或者說效能不好,效率提高了也沒用。

問題是,很多老闆重效率,輕效能。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調研,發現這公司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流程、薪酬機制、計劃、考核、人力資源開發等管控,做得真棒,該公司老闆又是博士畢業。但搞了十幾年,公司就是做不大。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這類老闆存在“重效率、輕效能”的思維:一看到員工績效與效率上不去,就只想到如何在管控上著力,在培訓、考核、激勵機制上、監督上想辦法;一想到企業發展,就只想到如何定目標、找錢、投資、招人、管控。實質上這些都是內部驅動思維。

這類老闆沉迷於公司內部問題的解決與內部矛盾的平衡,關注企業便利甚於用戶的便利,盲目樂觀,缺少憂患意識,即使是創新也是閉門造車,對外部市場變化與新思想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不關心、不學習。

而提升效率、績效與發展水平的更好辦法,就是靠效能,靠戰略與商業模式的優化、創新,靠關注與適應用戶需求,這些是外部驅動思維。

外部驅動思維比內部驅動思維更重要!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三、兔子窩文化

巨人集團創始人史玉柱認為,他的企業內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兔子”,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窩,霸佔著崗位、資源和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佔,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因此,史玉柱要在巨人內部做出改革,提升人員效率。“趕走老白兔,把這部分股票再發到別的狼身上。把兔窩變狼群,核心是把每頭狼的利益與公司密切相關。”

形成兔子窩文化的公司,往往是老好人多,南郭先生與害群之馬得不到淘汰;員工缺少激情,工作效率低,得過且過;遇事找藉口,缺少責任心和擔當;跑冒滴漏,到處埋雷。

雷鋒得不到獎勵,受冤枉的人沒有人為他說話,人才得不到重視,就會劣幣驅逐良幣,使真正有激情、熱愛事業的人才流失掉。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四、失去創業精神

企業有一定發展之後,管理者和老員工在創業階段形成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平等團結、謙虛謹慎的作風,漸漸消失;等級觀念、攀比享受、鋪張浪費、驕傲自滿的習慣,開始滋生。

而有的創業公司,一開始就沒有形成艱苦奮鬥的創業文化。

張朝陽曾經反省搜狐的衰落,“我的管理模式也很有問題。一個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沒有創始人盯著就散架了,因為創新來自於創始人的衝動和激情。當時我對產品技術不夠重視,也不夠勤奮,只是飄飄然享受自己”。

有一天晚上,張朝陽在酒吧唱歌,馬雲因為收購雅虎也在北京,於是張就叫他出來玩。結果馬雲夜裡12點才過來,待了半小時就走了,因為他還要回去接著幹活。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二、重效率,輕效能

在有些企業中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又重視內部管控、重視提高效率。

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懂得,還有比效率更重要的事,就是效能

什麼是效能?效率?效能是關於做正確的事,靠戰略管理;效率是關於把事做正確,靠組織管控。

效能不好,有的效率也難以提高;或者說效能不好,效率提高了也沒用。

問題是,很多老闆重效率,輕效能。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調研,發現這公司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流程、薪酬機制、計劃、考核、人力資源開發等管控,做得真棒,該公司老闆又是博士畢業。但搞了十幾年,公司就是做不大。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這類老闆存在“重效率、輕效能”的思維:一看到員工績效與效率上不去,就只想到如何在管控上著力,在培訓、考核、激勵機制上、監督上想辦法;一想到企業發展,就只想到如何定目標、找錢、投資、招人、管控。實質上這些都是內部驅動思維。

這類老闆沉迷於公司內部問題的解決與內部矛盾的平衡,關注企業便利甚於用戶的便利,盲目樂觀,缺少憂患意識,即使是創新也是閉門造車,對外部市場變化與新思想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不關心、不學習。

而提升效率、績效與發展水平的更好辦法,就是靠效能,靠戰略與商業模式的優化、創新,靠關注與適應用戶需求,這些是外部驅動思維。

外部驅動思維比內部驅動思維更重要!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三、兔子窩文化

巨人集團創始人史玉柱認為,他的企業內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兔子”,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窩,霸佔著崗位、資源和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佔,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因此,史玉柱要在巨人內部做出改革,提升人員效率。“趕走老白兔,把這部分股票再發到別的狼身上。把兔窩變狼群,核心是把每頭狼的利益與公司密切相關。”

形成兔子窩文化的公司,往往是老好人多,南郭先生與害群之馬得不到淘汰;員工缺少激情,工作效率低,得過且過;遇事找藉口,缺少責任心和擔當;跑冒滴漏,到處埋雷。

雷鋒得不到獎勵,受冤枉的人沒有人為他說話,人才得不到重視,就會劣幣驅逐良幣,使真正有激情、熱愛事業的人才流失掉。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四、失去創業精神

企業有一定發展之後,管理者和老員工在創業階段形成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平等團結、謙虛謹慎的作風,漸漸消失;等級觀念、攀比享受、鋪張浪費、驕傲自滿的習慣,開始滋生。

而有的創業公司,一開始就沒有形成艱苦奮鬥的創業文化。

張朝陽曾經反省搜狐的衰落,“我的管理模式也很有問題。一個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沒有創始人盯著就散架了,因為創新來自於創始人的衝動和激情。當時我對產品技術不夠重視,也不夠勤奮,只是飄飄然享受自己”。

有一天晚上,張朝陽在酒吧唱歌,馬雲因為收購雅虎也在北京,於是張就叫他出來玩。結果馬雲夜裡12點才過來,待了半小時就走了,因為他還要回去接著幹活。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五、浮躁擴張

1、投機式擴張

這種創業公司什麼業務什麼錢都想賺, 沒有專注,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盈利難持續 ,生存不穩定。

2、分散式擴張

業務專注,但沒有形成核心團隊,缺成熟與好的商業模式或全面平衡的專業能力。市場分散、狹小 ,沒有資源集中的優勢及競爭優勢。

3、葡匐式擴張

比較重視核心團隊建設, 有一套開發與激勵及管理核心人才的機制。但缺乏強有力的商業模式上的優勢。過早地多樣化、多元化。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二、重效率,輕效能

在有些企業中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又重視內部管控、重視提高效率。

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懂得,還有比效率更重要的事,就是效能

什麼是效能?效率?效能是關於做正確的事,靠戰略管理;效率是關於把事做正確,靠組織管控。

效能不好,有的效率也難以提高;或者說效能不好,效率提高了也沒用。

問題是,很多老闆重效率,輕效能。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調研,發現這公司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流程、薪酬機制、計劃、考核、人力資源開發等管控,做得真棒,該公司老闆又是博士畢業。但搞了十幾年,公司就是做不大。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這類老闆存在“重效率、輕效能”的思維:一看到員工績效與效率上不去,就只想到如何在管控上著力,在培訓、考核、激勵機制上、監督上想辦法;一想到企業發展,就只想到如何定目標、找錢、投資、招人、管控。實質上這些都是內部驅動思維。

這類老闆沉迷於公司內部問題的解決與內部矛盾的平衡,關注企業便利甚於用戶的便利,盲目樂觀,缺少憂患意識,即使是創新也是閉門造車,對外部市場變化與新思想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不關心、不學習。

而提升效率、績效與發展水平的更好辦法,就是靠效能,靠戰略與商業模式的優化、創新,靠關注與適應用戶需求,這些是外部驅動思維。

外部驅動思維比內部驅動思維更重要!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三、兔子窩文化

巨人集團創始人史玉柱認為,他的企業內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兔子”,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窩,霸佔著崗位、資源和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佔,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因此,史玉柱要在巨人內部做出改革,提升人員效率。“趕走老白兔,把這部分股票再發到別的狼身上。把兔窩變狼群,核心是把每頭狼的利益與公司密切相關。”

形成兔子窩文化的公司,往往是老好人多,南郭先生與害群之馬得不到淘汰;員工缺少激情,工作效率低,得過且過;遇事找藉口,缺少責任心和擔當;跑冒滴漏,到處埋雷。

雷鋒得不到獎勵,受冤枉的人沒有人為他說話,人才得不到重視,就會劣幣驅逐良幣,使真正有激情、熱愛事業的人才流失掉。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四、失去創業精神

企業有一定發展之後,管理者和老員工在創業階段形成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平等團結、謙虛謹慎的作風,漸漸消失;等級觀念、攀比享受、鋪張浪費、驕傲自滿的習慣,開始滋生。

而有的創業公司,一開始就沒有形成艱苦奮鬥的創業文化。

張朝陽曾經反省搜狐的衰落,“我的管理模式也很有問題。一個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沒有創始人盯著就散架了,因為創新來自於創始人的衝動和激情。當時我對產品技術不夠重視,也不夠勤奮,只是飄飄然享受自己”。

有一天晚上,張朝陽在酒吧唱歌,馬雲因為收購雅虎也在北京,於是張就叫他出來玩。結果馬雲夜裡12點才過來,待了半小時就走了,因為他還要回去接著幹活。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五、浮躁擴張

1、投機式擴張

這種創業公司什麼業務什麼錢都想賺, 沒有專注,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盈利難持續 ,生存不穩定。

2、分散式擴張

業務專注,但沒有形成核心團隊,缺成熟與好的商業模式或全面平衡的專業能力。市場分散、狹小 ,沒有資源集中的優勢及競爭優勢。

3、葡匐式擴張

比較重視核心團隊建設, 有一套開發與激勵及管理核心人才的機制。但缺乏強有力的商業模式上的優勢。過早地多樣化、多元化。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4、爆炸式擴張

這類企業在商業模式與管理模式及風險管理上存在致命隱患, 最終導致高速增長失敗, 大起大落, 甚至倒閉。這類失敗主要有以下幾種 : 資本構成不合理, 短融長投;存在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或誠信問題;遭遇意外攻擊性事件及媒體大肆炒作;合夥人爭端。

5、膨脹式擴張

指那些融資快、人員擴張快但銷售與利潤增長 (因為盈利模式有問題) 沒有相應跟上的方式, 如燒線模式。

以上談了小公司的“大企業病”幾個主要問題。所謂“大企業病”,其實企業的初衷是好的,想要發展,想幹大事,只是過程有點走歪了,姿態有點變形了。

在企業成長中“大企業病”在所難免,但也不可怕,只要管理者們學習正確的價值觀與系統的管理理論,堅守理想,經常覆盤,經常反省,就能夠實現自我調整、自我糾偏,最終回到正確的路上。小公司需要的則是適合自己現階段發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大企業的管理模式,需要找到問題癥結,從根本上避免大企業病的發生。

"

“大企業病”不是隻有大企業才有,小公司雖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種組織架構全有,更容易犯“大企業病”,而且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這種問題實質是一種“失控性成長”。就是說,企業在追求成長與管理擴張中,由於不懂得系統的、長遠的、實事求是的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與混亂,而導致一定程度的管理失控。久而久之,便會積重難返,給企業帶來大麻煩。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我曾就小公司的“大企業病”這個問題,斷斷續續調查過多個行業267家公司。我發現小企業的“大企業病”都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追求高大上的管理

1、創業階段過早正規化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在世界500強做過管理工作,後來自己創業時,籌到了一大筆錢。於是乎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參考大公司組織架構把自己創業公司的部門與職位設計很正規,然後照此大肆招兵買馬,組建團隊。折騰了一年,才發現不符合實際情況。但為時己晚,因為資金已經燒完了。

2、機構臃腫,不賺錢的人太多

由於以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照搬大公司架構,使機構逐漸變得臃腫。

這些問題表現在:部門設置過多,層次增加,多重領導,流程繁瑣,二線人員人浮於事。導致不賺錢的人太多,且職責不明,審批繁雜,行動緩慢,效率降低,內耗嚴重;並且高層所獲信息失真,反應遲鈍,管控弱化,執行走偏。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3、過度管理

一方面,是員工填表多,考核指標多,公司會多,上級講話多,準備PPT耗時多,搞得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幹實事、去賺錢了。

另一方面,規章制度堆積,形式主義,照搬照抄,只管頒佈,不講落實。

4、管理趕時髦

前一陣子,一些創業公司連盈利模式都沒找到,生存問題也沒解決,就燒著投資人的錢,追求某些大公司提出的時髦理念,不打卡,不考核,豪華辦公,健身娛樂空間設置,但最終下場很慘。

如果管理者不明白管理真諦,不能理論結合實際,那些時髦管理觀點只會迷亂經理人心智,徒增管理成本,帶來管理混亂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二、重效率,輕效能

在有些企業中存在一個矛盾: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又重視內部管控、重視提高效率。

這些企業管理者不懂得,還有比效率更重要的事,就是效能

什麼是效能?效率?效能是關於做正確的事,靠戰略管理;效率是關於把事做正確,靠組織管控。

效能不好,有的效率也難以提高;或者說效能不好,效率提高了也沒用。

問題是,很多老闆重效率,輕效能。

我曾到一家公司去調研,發現這公司的企業文化、組織結構、流程、薪酬機制、計劃、考核、人力資源開發等管控,做得真棒,該公司老闆又是博士畢業。但搞了十幾年,公司就是做不大。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這類老闆存在“重效率、輕效能”的思維:一看到員工績效與效率上不去,就只想到如何在管控上著力,在培訓、考核、激勵機制上、監督上想辦法;一想到企業發展,就只想到如何定目標、找錢、投資、招人、管控。實質上這些都是內部驅動思維。

這類老闆沉迷於公司內部問題的解決與內部矛盾的平衡,關注企業便利甚於用戶的便利,盲目樂觀,缺少憂患意識,即使是創新也是閉門造車,對外部市場變化與新思想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不關心、不學習。

而提升效率、績效與發展水平的更好辦法,就是靠效能,靠戰略與商業模式的優化、創新,靠關注與適應用戶需求,這些是外部驅動思維。

外部驅動思維比內部驅動思維更重要!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三、兔子窩文化

巨人集團創始人史玉柱認為,他的企業內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兔子”,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兔子人緣好,討大家喜歡,但它不出業績;兔子最愛繁殖,比誰都愛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類,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窩,霸佔著崗位、資源和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大量核心崗位被兔子霸佔,形成了'兔子窩’文化,就失去戰鬥力,失去市場機會。”

因此,史玉柱要在巨人內部做出改革,提升人員效率。“趕走老白兔,把這部分股票再發到別的狼身上。把兔窩變狼群,核心是把每頭狼的利益與公司密切相關。”

形成兔子窩文化的公司,往往是老好人多,南郭先生與害群之馬得不到淘汰;員工缺少激情,工作效率低,得過且過;遇事找藉口,缺少責任心和擔當;跑冒滴漏,到處埋雷。

雷鋒得不到獎勵,受冤枉的人沒有人為他說話,人才得不到重視,就會劣幣驅逐良幣,使真正有激情、熱愛事業的人才流失掉。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四、失去創業精神

企業有一定發展之後,管理者和老員工在創業階段形成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平等團結、謙虛謹慎的作風,漸漸消失;等級觀念、攀比享受、鋪張浪費、驕傲自滿的習慣,開始滋生。

而有的創業公司,一開始就沒有形成艱苦奮鬥的創業文化。

張朝陽曾經反省搜狐的衰落,“我的管理模式也很有問題。一個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沒有創始人盯著就散架了,因為創新來自於創始人的衝動和激情。當時我對產品技術不夠重視,也不夠勤奮,只是飄飄然享受自己”。

有一天晚上,張朝陽在酒吧唱歌,馬雲因為收購雅虎也在北京,於是張就叫他出來玩。結果馬雲夜裡12點才過來,待了半小時就走了,因為他還要回去接著幹活。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五、浮躁擴張

1、投機式擴張

這種創業公司什麼業務什麼錢都想賺, 沒有專注,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盈利難持續 ,生存不穩定。

2、分散式擴張

業務專注,但沒有形成核心團隊,缺成熟與好的商業模式或全面平衡的專業能力。市場分散、狹小 ,沒有資源集中的優勢及競爭優勢。

3、葡匐式擴張

比較重視核心團隊建設, 有一套開發與激勵及管理核心人才的機制。但缺乏強有力的商業模式上的優勢。過早地多樣化、多元化。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4、爆炸式擴張

這類企業在商業模式與管理模式及風險管理上存在致命隱患, 最終導致高速增長失敗, 大起大落, 甚至倒閉。這類失敗主要有以下幾種 : 資本構成不合理, 短融長投;存在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或誠信問題;遭遇意外攻擊性事件及媒體大肆炒作;合夥人爭端。

5、膨脹式擴張

指那些融資快、人員擴張快但銷售與利潤增長 (因為盈利模式有問題) 沒有相應跟上的方式, 如燒線模式。

以上談了小公司的“大企業病”幾個主要問題。所謂“大企業病”,其實企業的初衷是好的,想要發展,想幹大事,只是過程有點走歪了,姿態有點變形了。

在企業成長中“大企業病”在所難免,但也不可怕,只要管理者們學習正確的價值觀與系統的管理理論,堅守理想,經常覆盤,經常反省,就能夠實現自我調整、自我糾偏,最終回到正確的路上。小公司需要的則是適合自己現階段發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大企業的管理模式,需要找到問題癥結,從根本上避免大企業病的發生。

公司越小,越容易得“大公司病”!5大症狀,不改只能作死!深思

要想避免大企業病,把企業做大,就要不斷學習更多更有效的企業管理知識。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涵蓋“管理、運營、 營銷、激勵、領導力、團隊、戰略、商業、業績、文案”等,實用落地。如果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 鏈接,助你2019,變更好!

如感興趣,點擊"瞭解更多" 鏈接,2019,會更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