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三年級了,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爸爸為了鼓勵萌萌取得好成績,答應她如果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都考100分,就獎勵萌萌300元,讓她自己支配。這對萌萌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所以臨近期末萌萌都十分認真地複習、讀書,最終也取得了好成績,如願拿到了獎勵。

爸爸十分欣慰,看到女兒能夠在激勵的作用下認真學習,所以如法炮製,為了讓萌萌學會生活技能,爸爸跟萌萌說,學做一道菜,獎勵20元、幫媽媽拖一次地,獎勵10元、自己洗衣服,獎勵5元……家裡立下了許多獎勵的辦法。

久而久之,萌萌的確成長了不少,做飯、做家務都信手拈來,但是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事情之前都會先與爸爸商量好條件,談好“價格”,爸爸媽媽一不獎勵,萌萌也不會想著動手做家務。

這讓爸爸感覺有些不對,在獎勵的作用下,孩子變得像“方形的輪胎”,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在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

許多家長也都有相同的困擾,有時候給孩子的獎勵變成了孩子前進的唯一動力,一旦失去獎勵,孩子就還是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內驅力。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三年級了,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爸爸為了鼓勵萌萌取得好成績,答應她如果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都考100分,就獎勵萌萌300元,讓她自己支配。這對萌萌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所以臨近期末萌萌都十分認真地複習、讀書,最終也取得了好成績,如願拿到了獎勵。

爸爸十分欣慰,看到女兒能夠在激勵的作用下認真學習,所以如法炮製,為了讓萌萌學會生活技能,爸爸跟萌萌說,學做一道菜,獎勵20元、幫媽媽拖一次地,獎勵10元、自己洗衣服,獎勵5元……家裡立下了許多獎勵的辦法。

久而久之,萌萌的確成長了不少,做飯、做家務都信手拈來,但是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事情之前都會先與爸爸商量好條件,談好“價格”,爸爸媽媽一不獎勵,萌萌也不會想著動手做家務。

這讓爸爸感覺有些不對,在獎勵的作用下,孩子變得像“方形的輪胎”,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在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

許多家長也都有相同的困擾,有時候給孩子的獎勵變成了孩子前進的唯一動力,一旦失去獎勵,孩子就還是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內驅力。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什麼是“德西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給兩組孩子分配了一些題目,給其中一些孩子施以獎勵,獎勵他們做完題目就可以得到一美元。另外一組孩子則什麼都沒有。

他發現,在同樣的條件下,得到獎勵的孩子做題速度更快,但是在空閒期間,得到獎勵的孩子不會再想著繼續學習和做題。反之,另一組孩子雖然沒有得到獎勵,但是他們在空閒時間也沒有放棄學習,有很強的自律力和內驅力。

從這個實驗,德西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外部動力使用不當時,會影響主體的本能和內驅力,影響他們從內心對事物獲得的快感。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三年級了,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爸爸為了鼓勵萌萌取得好成績,答應她如果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都考100分,就獎勵萌萌300元,讓她自己支配。這對萌萌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所以臨近期末萌萌都十分認真地複習、讀書,最終也取得了好成績,如願拿到了獎勵。

爸爸十分欣慰,看到女兒能夠在激勵的作用下認真學習,所以如法炮製,為了讓萌萌學會生活技能,爸爸跟萌萌說,學做一道菜,獎勵20元、幫媽媽拖一次地,獎勵10元、自己洗衣服,獎勵5元……家裡立下了許多獎勵的辦法。

久而久之,萌萌的確成長了不少,做飯、做家務都信手拈來,但是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事情之前都會先與爸爸商量好條件,談好“價格”,爸爸媽媽一不獎勵,萌萌也不會想著動手做家務。

這讓爸爸感覺有些不對,在獎勵的作用下,孩子變得像“方形的輪胎”,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在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

許多家長也都有相同的困擾,有時候給孩子的獎勵變成了孩子前進的唯一動力,一旦失去獎勵,孩子就還是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內驅力。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什麼是“德西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給兩組孩子分配了一些題目,給其中一些孩子施以獎勵,獎勵他們做完題目就可以得到一美元。另外一組孩子則什麼都沒有。

他發現,在同樣的條件下,得到獎勵的孩子做題速度更快,但是在空閒期間,得到獎勵的孩子不會再想著繼續學習和做題。反之,另一組孩子雖然沒有得到獎勵,但是他們在空閒時間也沒有放棄學習,有很強的自律力和內驅力。

從這個實驗,德西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外部動力使用不當時,會影響主體的本能和內驅力,影響他們從內心對事物獲得的快感。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長期依賴外部動力,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 自律性差

“被引導”的孩子往往都是“趕鴨子上架”,缺少主動性,正如萌萌一樣,學習和做家務對於她來說只是為了得到獎勵、得到父母的認可,她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勞動的快樂,所以一旦失去外部獎勵,萌萌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棄原先的行為。

正如驅動力專家丹尼爾.平克所言:“獎勵的效果只是短期的,它會逐漸遞減直至消失。”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十分被動,會十分依賴於外部的管控和引導,自己不知道如何管理生活,缺少自律性。

正如《無問西東》裡沈母對沈光耀所說的話:“我最怕的就是你沒有想好怎麼過自己的一生。”對於孩子,父母在做獎勵刺激時,根本目的應該是引導孩子培養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讓孩子擁有直面生活和困難的勇氣,幫助他們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三年級了,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爸爸為了鼓勵萌萌取得好成績,答應她如果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都考100分,就獎勵萌萌300元,讓她自己支配。這對萌萌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所以臨近期末萌萌都十分認真地複習、讀書,最終也取得了好成績,如願拿到了獎勵。

爸爸十分欣慰,看到女兒能夠在激勵的作用下認真學習,所以如法炮製,為了讓萌萌學會生活技能,爸爸跟萌萌說,學做一道菜,獎勵20元、幫媽媽拖一次地,獎勵10元、自己洗衣服,獎勵5元……家裡立下了許多獎勵的辦法。

久而久之,萌萌的確成長了不少,做飯、做家務都信手拈來,但是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事情之前都會先與爸爸商量好條件,談好“價格”,爸爸媽媽一不獎勵,萌萌也不會想著動手做家務。

這讓爸爸感覺有些不對,在獎勵的作用下,孩子變得像“方形的輪胎”,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在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

許多家長也都有相同的困擾,有時候給孩子的獎勵變成了孩子前進的唯一動力,一旦失去獎勵,孩子就還是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內驅力。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什麼是“德西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給兩組孩子分配了一些題目,給其中一些孩子施以獎勵,獎勵他們做完題目就可以得到一美元。另外一組孩子則什麼都沒有。

他發現,在同樣的條件下,得到獎勵的孩子做題速度更快,但是在空閒期間,得到獎勵的孩子不會再想著繼續學習和做題。反之,另一組孩子雖然沒有得到獎勵,但是他們在空閒時間也沒有放棄學習,有很強的自律力和內驅力。

從這個實驗,德西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外部動力使用不當時,會影響主體的本能和內驅力,影響他們從內心對事物獲得的快感。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長期依賴外部動力,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 自律性差

“被引導”的孩子往往都是“趕鴨子上架”,缺少主動性,正如萌萌一樣,學習和做家務對於她來說只是為了得到獎勵、得到父母的認可,她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勞動的快樂,所以一旦失去外部獎勵,萌萌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棄原先的行為。

正如驅動力專家丹尼爾.平克所言:“獎勵的效果只是短期的,它會逐漸遞減直至消失。”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十分被動,會十分依賴於外部的管控和引導,自己不知道如何管理生活,缺少自律性。

正如《無問西東》裡沈母對沈光耀所說的話:“我最怕的就是你沒有想好怎麼過自己的一生。”對於孩子,父母在做獎勵刺激時,根本目的應該是引導孩子培養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讓孩子擁有直面生活和困難的勇氣,幫助他們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 減弱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

當孩子面對獎勵時,他的目標會變得十分單一,其努力的過程只會為了完成目標而去做事情,失去了探索、創造、犯錯的勇氣的和信心。

在考試時,孩子對於考題有不一樣的理解時,為了追求絕對正確,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犯錯,只會按照作文要求、按照考試大綱去寫,長期下來,就失去了對於知識探索的勇氣,對於想法求真的好奇,逐漸地降低了自己的創造力和好奇心。

  • 對人生失去主動權

在孩子還小時,如果父母慣於用獎勵刺激孩子,那麼等到了孩子長大後,孩子一旦失去了外部動力,也會一併失去了人生的主動權。

上大學之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許多既定的獎勵標準,例如像萌萌一般,考試考到多少分可以給予多少物質獎勵。但是到了大學之後的生活,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規劃,父母不再能夠以既定的標準刺激、引導孩子,孩子面對的選擇也會是多種多樣的。

這時,依賴於外部動力的孩子會十分迷惘,因為從小到大,孩子都以外部動力為奮鬥標準,從未自發地思考過人生的方向,有外界動力後,孩子面對諸多的選擇和路口不知道該如何走,不知道該如何把控,孩子被父母的“獎勵”剝奪掉了選擇人生方向的能力。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三年級了,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爸爸為了鼓勵萌萌取得好成績,答應她如果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都考100分,就獎勵萌萌300元,讓她自己支配。這對萌萌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所以臨近期末萌萌都十分認真地複習、讀書,最終也取得了好成績,如願拿到了獎勵。

爸爸十分欣慰,看到女兒能夠在激勵的作用下認真學習,所以如法炮製,為了讓萌萌學會生活技能,爸爸跟萌萌說,學做一道菜,獎勵20元、幫媽媽拖一次地,獎勵10元、自己洗衣服,獎勵5元……家裡立下了許多獎勵的辦法。

久而久之,萌萌的確成長了不少,做飯、做家務都信手拈來,但是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事情之前都會先與爸爸商量好條件,談好“價格”,爸爸媽媽一不獎勵,萌萌也不會想著動手做家務。

這讓爸爸感覺有些不對,在獎勵的作用下,孩子變得像“方形的輪胎”,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在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

許多家長也都有相同的困擾,有時候給孩子的獎勵變成了孩子前進的唯一動力,一旦失去獎勵,孩子就還是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內驅力。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什麼是“德西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給兩組孩子分配了一些題目,給其中一些孩子施以獎勵,獎勵他們做完題目就可以得到一美元。另外一組孩子則什麼都沒有。

他發現,在同樣的條件下,得到獎勵的孩子做題速度更快,但是在空閒期間,得到獎勵的孩子不會再想著繼續學習和做題。反之,另一組孩子雖然沒有得到獎勵,但是他們在空閒時間也沒有放棄學習,有很強的自律力和內驅力。

從這個實驗,德西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外部動力使用不當時,會影響主體的本能和內驅力,影響他們從內心對事物獲得的快感。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長期依賴外部動力,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 自律性差

“被引導”的孩子往往都是“趕鴨子上架”,缺少主動性,正如萌萌一樣,學習和做家務對於她來說只是為了得到獎勵、得到父母的認可,她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勞動的快樂,所以一旦失去外部獎勵,萌萌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棄原先的行為。

正如驅動力專家丹尼爾.平克所言:“獎勵的效果只是短期的,它會逐漸遞減直至消失。”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十分被動,會十分依賴於外部的管控和引導,自己不知道如何管理生活,缺少自律性。

正如《無問西東》裡沈母對沈光耀所說的話:“我最怕的就是你沒有想好怎麼過自己的一生。”對於孩子,父母在做獎勵刺激時,根本目的應該是引導孩子培養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讓孩子擁有直面生活和困難的勇氣,幫助他們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 減弱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

當孩子面對獎勵時,他的目標會變得十分單一,其努力的過程只會為了完成目標而去做事情,失去了探索、創造、犯錯的勇氣的和信心。

在考試時,孩子對於考題有不一樣的理解時,為了追求絕對正確,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犯錯,只會按照作文要求、按照考試大綱去寫,長期下來,就失去了對於知識探索的勇氣,對於想法求真的好奇,逐漸地降低了自己的創造力和好奇心。

  • 對人生失去主動權

在孩子還小時,如果父母慣於用獎勵刺激孩子,那麼等到了孩子長大後,孩子一旦失去了外部動力,也會一併失去了人生的主動權。

上大學之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許多既定的獎勵標準,例如像萌萌一般,考試考到多少分可以給予多少物質獎勵。但是到了大學之後的生活,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規劃,父母不再能夠以既定的標準刺激、引導孩子,孩子面對的選擇也會是多種多樣的。

這時,依賴於外部動力的孩子會十分迷惘,因為從小到大,孩子都以外部動力為奮鬥標準,從未自發地思考過人生的方向,有外界動力後,孩子面對諸多的選擇和路口不知道該如何走,不知道該如何把控,孩子被父母的“獎勵”剝奪掉了選擇人生方向的能力。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父母應該如何利用外部動力提升孩子內驅力?

  • 不要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

尹建莉老師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有這樣一個觀點:“家長教育孩子時,給孩子買玩具、買東西不要和其他事情聯繫起來,不要告訴孩子背完古詩才可以買玩具。吃飯、玩樂、學習都是獨立的,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聯繫。”這樣的觀點在長期教育中是對的。

因為短時間的物質引導也許此刻有用,但是長期以往會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對孩子的心理引導、行為引導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利於孩子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也不利於孩子發現事情本身的快樂。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三年級了,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爸爸為了鼓勵萌萌取得好成績,答應她如果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都考100分,就獎勵萌萌300元,讓她自己支配。這對萌萌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所以臨近期末萌萌都十分認真地複習、讀書,最終也取得了好成績,如願拿到了獎勵。

爸爸十分欣慰,看到女兒能夠在激勵的作用下認真學習,所以如法炮製,為了讓萌萌學會生活技能,爸爸跟萌萌說,學做一道菜,獎勵20元、幫媽媽拖一次地,獎勵10元、自己洗衣服,獎勵5元……家裡立下了許多獎勵的辦法。

久而久之,萌萌的確成長了不少,做飯、做家務都信手拈來,但是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事情之前都會先與爸爸商量好條件,談好“價格”,爸爸媽媽一不獎勵,萌萌也不會想著動手做家務。

這讓爸爸感覺有些不對,在獎勵的作用下,孩子變得像“方形的輪胎”,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在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

許多家長也都有相同的困擾,有時候給孩子的獎勵變成了孩子前進的唯一動力,一旦失去獎勵,孩子就還是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內驅力。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什麼是“德西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給兩組孩子分配了一些題目,給其中一些孩子施以獎勵,獎勵他們做完題目就可以得到一美元。另外一組孩子則什麼都沒有。

他發現,在同樣的條件下,得到獎勵的孩子做題速度更快,但是在空閒期間,得到獎勵的孩子不會再想著繼續學習和做題。反之,另一組孩子雖然沒有得到獎勵,但是他們在空閒時間也沒有放棄學習,有很強的自律力和內驅力。

從這個實驗,德西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外部動力使用不當時,會影響主體的本能和內驅力,影響他們從內心對事物獲得的快感。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長期依賴外部動力,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 自律性差

“被引導”的孩子往往都是“趕鴨子上架”,缺少主動性,正如萌萌一樣,學習和做家務對於她來說只是為了得到獎勵、得到父母的認可,她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勞動的快樂,所以一旦失去外部獎勵,萌萌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棄原先的行為。

正如驅動力專家丹尼爾.平克所言:“獎勵的效果只是短期的,它會逐漸遞減直至消失。”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十分被動,會十分依賴於外部的管控和引導,自己不知道如何管理生活,缺少自律性。

正如《無問西東》裡沈母對沈光耀所說的話:“我最怕的就是你沒有想好怎麼過自己的一生。”對於孩子,父母在做獎勵刺激時,根本目的應該是引導孩子培養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讓孩子擁有直面生活和困難的勇氣,幫助他們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 減弱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

當孩子面對獎勵時,他的目標會變得十分單一,其努力的過程只會為了完成目標而去做事情,失去了探索、創造、犯錯的勇氣的和信心。

在考試時,孩子對於考題有不一樣的理解時,為了追求絕對正確,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犯錯,只會按照作文要求、按照考試大綱去寫,長期下來,就失去了對於知識探索的勇氣,對於想法求真的好奇,逐漸地降低了自己的創造力和好奇心。

  • 對人生失去主動權

在孩子還小時,如果父母慣於用獎勵刺激孩子,那麼等到了孩子長大後,孩子一旦失去了外部動力,也會一併失去了人生的主動權。

上大學之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許多既定的獎勵標準,例如像萌萌一般,考試考到多少分可以給予多少物質獎勵。但是到了大學之後的生活,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規劃,父母不再能夠以既定的標準刺激、引導孩子,孩子面對的選擇也會是多種多樣的。

這時,依賴於外部動力的孩子會十分迷惘,因為從小到大,孩子都以外部動力為奮鬥標準,從未自發地思考過人生的方向,有外界動力後,孩子面對諸多的選擇和路口不知道該如何走,不知道該如何把控,孩子被父母的“獎勵”剝奪掉了選擇人生方向的能力。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父母應該如何利用外部動力提升孩子內驅力?

  • 不要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

尹建莉老師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有這樣一個觀點:“家長教育孩子時,給孩子買玩具、買東西不要和其他事情聯繫起來,不要告訴孩子背完古詩才可以買玩具。吃飯、玩樂、學習都是獨立的,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聯繫。”這樣的觀點在長期教育中是對的。

因為短時間的物質引導也許此刻有用,但是長期以往會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對孩子的心理引導、行為引導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利於孩子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也不利於孩子發現事情本身的快樂。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 以更高級的方式激勵孩子

性格學家樂嘉教育自己的女兒十分有方法,他趁暑假把女兒送到少林寺學武術,第一年女兒因為新鮮感答應了。第二年,女兒體會到了其中的苦和累以後說什麼都不願意去了。樂嘉和女兒說:“你要是去少林寺,我答應你在那裡陪你一整天。”他的女兒聽了之後,十分高興地答應了。

對於樂嘉而言,在教育女兒時,他沒有采用物質教育的方法,而是以陪伴獎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了溫暖。和物質鼓勵相比,這樣的方式更高級也更值得眾多家長借鑑。

"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萌萌三年級了,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爸爸為了鼓勵萌萌取得好成績,答應她如果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功課都考100分,就獎勵萌萌300元,讓她自己支配。這對萌萌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所以臨近期末萌萌都十分認真地複習、讀書,最終也取得了好成績,如願拿到了獎勵。

爸爸十分欣慰,看到女兒能夠在激勵的作用下認真學習,所以如法炮製,為了讓萌萌學會生活技能,爸爸跟萌萌說,學做一道菜,獎勵20元、幫媽媽拖一次地,獎勵10元、自己洗衣服,獎勵5元……家裡立下了許多獎勵的辦法。

久而久之,萌萌的確成長了不少,做飯、做家務都信手拈來,但是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做事情之前都會先與爸爸商量好條件,談好“價格”,爸爸媽媽一不獎勵,萌萌也不會想著動手做家務。

這讓爸爸感覺有些不對,在獎勵的作用下,孩子變得像“方形的輪胎”,推一下走一下,不推就在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產生很好的效果。

許多家長也都有相同的困擾,有時候給孩子的獎勵變成了孩子前進的唯一動力,一旦失去獎勵,孩子就還是原地不動,似乎這樣的獎勵沒有給孩子形成良好的內驅力。

在心理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之為“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什麼是“德西效應”?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給兩組孩子分配了一些題目,給其中一些孩子施以獎勵,獎勵他們做完題目就可以得到一美元。另外一組孩子則什麼都沒有。

他發現,在同樣的條件下,得到獎勵的孩子做題速度更快,但是在空閒期間,得到獎勵的孩子不會再想著繼續學習和做題。反之,另一組孩子雖然沒有得到獎勵,但是他們在空閒時間也沒有放棄學習,有很強的自律力和內驅力。

從這個實驗,德西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外部動力使用不當時,會影響主體的本能和內驅力,影響他們從內心對事物獲得的快感。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長期依賴外部動力,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 自律性差

“被引導”的孩子往往都是“趕鴨子上架”,缺少主動性,正如萌萌一樣,學習和做家務對於她來說只是為了得到獎勵、得到父母的認可,她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勞動的快樂,所以一旦失去外部獎勵,萌萌就會自然而然地放棄原先的行為。

正如驅動力專家丹尼爾.平克所言:“獎勵的效果只是短期的,它會逐漸遞減直至消失。”久而久之,在這樣的引導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十分被動,會十分依賴於外部的管控和引導,自己不知道如何管理生活,缺少自律性。

正如《無問西東》裡沈母對沈光耀所說的話:“我最怕的就是你沒有想好怎麼過自己的一生。”對於孩子,父母在做獎勵刺激時,根本目的應該是引導孩子培養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讓孩子擁有直面生活和困難的勇氣,幫助他們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 減弱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

當孩子面對獎勵時,他的目標會變得十分單一,其努力的過程只會為了完成目標而去做事情,失去了探索、創造、犯錯的勇氣的和信心。

在考試時,孩子對於考題有不一樣的理解時,為了追求絕對正確,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犯錯,只會按照作文要求、按照考試大綱去寫,長期下來,就失去了對於知識探索的勇氣,對於想法求真的好奇,逐漸地降低了自己的創造力和好奇心。

  • 對人生失去主動權

在孩子還小時,如果父母慣於用獎勵刺激孩子,那麼等到了孩子長大後,孩子一旦失去了外部動力,也會一併失去了人生的主動權。

上大學之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許多既定的獎勵標準,例如像萌萌一般,考試考到多少分可以給予多少物質獎勵。但是到了大學之後的生活,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規劃,父母不再能夠以既定的標準刺激、引導孩子,孩子面對的選擇也會是多種多樣的。

這時,依賴於外部動力的孩子會十分迷惘,因為從小到大,孩子都以外部動力為奮鬥標準,從未自發地思考過人生的方向,有外界動力後,孩子面對諸多的選擇和路口不知道該如何走,不知道該如何把控,孩子被父母的“獎勵”剝奪掉了選擇人生方向的能力。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父母應該如何利用外部動力提升孩子內驅力?

  • 不要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

尹建莉老師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有這樣一個觀點:“家長教育孩子時,給孩子買玩具、買東西不要和其他事情聯繫起來,不要告訴孩子背完古詩才可以買玩具。吃飯、玩樂、學習都是獨立的,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聯繫。”這樣的觀點在長期教育中是對的。

因為短時間的物質引導也許此刻有用,但是長期以往會陷入“物質獎勵”的怪圈,對孩子的心理引導、行為引導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利於孩子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也不利於孩子發現事情本身的快樂。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 以更高級的方式激勵孩子

性格學家樂嘉教育自己的女兒十分有方法,他趁暑假把女兒送到少林寺學武術,第一年女兒因為新鮮感答應了。第二年,女兒體會到了其中的苦和累以後說什麼都不願意去了。樂嘉和女兒說:“你要是去少林寺,我答應你在那裡陪你一整天。”他的女兒聽了之後,十分高興地答應了。

對於樂嘉而言,在教育女兒時,他沒有采用物質教育的方法,而是以陪伴獎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了溫暖。和物質鼓勵相比,這樣的方式更高級也更值得眾多家長借鑑。

父母越獎勵孩子越不自律?德西效應:獎勵應避免陷入“物質怪圈”

父母對於孩子的獎勵引導本意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讓孩子更努力奮鬥,但是有時會陷入怪圈,讓孩子產生“德西效應”,越獎勵越不自律。所以,家長們應該學會用更科學、合理的辦法引導孩子,避免“物質怪圈”,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到事物本身的快樂,擁有強大的自律力。

————————————

我是爸媽識堂,家有一對雙胞胎寶寶,兩口子齊心協力帶娃,每天分享育兒經驗。

父母的教育可是孩子的第一堂課,關注我瞭解更多育兒知識,上好“家庭教育”這門課!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動動手指,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