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有很多地名被冠以“馬廠”或“馬場”的名字,比如樂都的馬廠鄉、民和的馬場垣,還有更多關於“馬”的地名,像湟中的騸馬臺、貴南的過馬營等等。作為全國四大牧區之一,馬在青海似乎是司空見慣。歷史上,青海至少有過三大“名馬”,並且各自演繹出一個個傳奇故事。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有很多地名被冠以“馬廠”或“馬場”的名字,比如樂都的馬廠鄉、民和的馬場垣,還有更多關於“馬”的地名,像湟中的騸馬臺、貴南的過馬營等等。作為全國四大牧區之一,馬在青海似乎是司空見慣。歷史上,青海至少有過三大“名馬”,並且各自演繹出一個個傳奇故事。

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有很多地名被冠以“馬廠”或“馬場”的名字,比如樂都的馬廠鄉、民和的馬場垣,還有更多關於“馬”的地名,像湟中的騸馬臺、貴南的過馬營等等。作為全國四大牧區之一,馬在青海似乎是司空見慣。歷史上,青海至少有過三大“名馬”,並且各自演繹出一個個傳奇故事。

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

青海驄:哥不是個傳說

青海驄是被寫入史書的青海名馬,但其誕生卻被賦予神話色彩。據《隋書》記載:吐谷渾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動輒方牝馬與其上,言其龍種。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日行千里,故世稱青海駒。

《北史·吐谷渾傳》的記載也相差無幾:青海週迴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也。

從這些記載中不難看出,青海驄是典型的“千里馬”,是在青海湖的海心山誕生的,是吸收了天地精華自然受孕的龍種。正是因為身世過於傳奇,青海驄被不少人解讀為是駿馬的代名詞,而非一種馬的特指。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青海驄這個馬種呢?

我們不妨走進歷史,尋找青海驄的蛛絲馬跡。從目前的史料記載來看,青海驄始於吐谷渾時期。吐谷渾是青海歷史上的一個古老國家,也是一個遊牧民族,自然和馬息息相關。

歷史上,唐太宗特別喜歡馬,他自己的陵墓中,就有他生前所愛的6匹駿馬的壁畫。唐太宗不僅愛馬成癖,還有一套識別良馬的本領。在虎牢關戰役中,竇建德軍中有一個叫王琬的,騎著隋煬帝的御馬出來挑戰。唐太宗一看,讚不絕口,認為這是一匹真正的良馬,命令將士們衝入敵陣,將王琬連同駿馬一併擒獲歸來。唐太宗給這匹馬取名黃驃驄,晚年還帶著它遠征,不幸中途死亡。唐太宗非常哀傷,命樂工創作了《黃驄疊曲》,來慰藉自己的情懷。

唐太宗還留下了一些詠馬的詩篇,其《詠飲馬》雲:“驗骨飲長涇,奔流灑絡纓。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縈。水光鞍上側,馬影溜中橫。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從此篇“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詩句中不難看出,青海驄確實存在。

唐初,吐谷渾和大唐多有交集,甚至還迎娶了唐朝的弘化公主。青海有歷史記載以來,就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吐谷渾原是遼東鮮卑族慕容部落移牧青海而來,在這個過程中,吐谷渾吸收羌、鮮卑等民族的養馬知知識,養馬技術日漸成熟,馬匹成為和中原交易的主要產品。唐朝在赤嶺,也就是現在的日月山開闢茶馬互市,足以說明了這一點。赤嶺是青海湖的門戶,青海湖的青海驄肯定就在交易之列。

浩門馬:馬踏飛燕几千年?

在很多城市都有一個雕像,特別是旅遊城市,那就是馬踏飛燕。馬踏飛燕別稱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毫無疑問,馬踏飛燕是國寶,出土後引發強烈轟動,也引發學術界關注,有關馬踏飛燕中的馬到底是什麼品種,也引發爭議,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說是“天馬”。中國考古中發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頭大,頸粗,軀長,四肢短壯,但騎行速度相對不快。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馬、陝西秦兵馬俑出土的陶馬等。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則不同,它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

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

三說“紫燕騮”。騮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紅色駿馬,騎行速度快,如飛燕般。

四說是青海浩門馬,也就是“特勒驃”。特勒驃本是唐太宗所擁有的“六駿”之一,它與銅奔馬扯上關係是因為其奔跑的姿勢:一側前後腿同時凌空騰踔,這叫“對側步”;而常見的都是兩側前後腳同時抬起,稱為“對角步”。能跑“對側步”的馬是特種良馬,非常稀少,中國青藏高原的浩門、囊謙產這種馬。

浩門馬亦稱“大通馬”,主要分佈在祁連山南麓、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內,以產區在大通河流域而得名,是中國著名馬種之一,屬蒙古馬系。浩門馬挽乘兼用,體格中等,體質結實,步伐靈活敏捷,善於翻山越嶺,是優良的乘用戰馬,善走對側步,俗稱為”走馬”,是青海省農業生產的重要耕畜之一。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在青海,有很多地名被冠以“馬廠”或“馬場”的名字,比如樂都的馬廠鄉、民和的馬場垣,還有更多關於“馬”的地名,像湟中的騸馬臺、貴南的過馬營等等。作為全國四大牧區之一,馬在青海似乎是司空見慣。歷史上,青海至少有過三大“名馬”,並且各自演繹出一個個傳奇故事。

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

青海驄:哥不是個傳說

青海驄是被寫入史書的青海名馬,但其誕生卻被賦予神話色彩。據《隋書》記載:吐谷渾有青海,中有小山。其俗至動輒方牝馬與其上,言其龍種。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日行千里,故世稱青海駒。

《北史·吐谷渾傳》的記載也相差無幾:青海週迴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也。

從這些記載中不難看出,青海驄是典型的“千里馬”,是在青海湖的海心山誕生的,是吸收了天地精華自然受孕的龍種。正是因為身世過於傳奇,青海驄被不少人解讀為是駿馬的代名詞,而非一種馬的特指。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青海驄這個馬種呢?

我們不妨走進歷史,尋找青海驄的蛛絲馬跡。從目前的史料記載來看,青海驄始於吐谷渾時期。吐谷渾是青海歷史上的一個古老國家,也是一個遊牧民族,自然和馬息息相關。

歷史上,唐太宗特別喜歡馬,他自己的陵墓中,就有他生前所愛的6匹駿馬的壁畫。唐太宗不僅愛馬成癖,還有一套識別良馬的本領。在虎牢關戰役中,竇建德軍中有一個叫王琬的,騎著隋煬帝的御馬出來挑戰。唐太宗一看,讚不絕口,認為這是一匹真正的良馬,命令將士們衝入敵陣,將王琬連同駿馬一併擒獲歸來。唐太宗給這匹馬取名黃驃驄,晚年還帶著它遠征,不幸中途死亡。唐太宗非常哀傷,命樂工創作了《黃驄疊曲》,來慰藉自己的情懷。

唐太宗還留下了一些詠馬的詩篇,其《詠飲馬》雲:“驗骨飲長涇,奔流灑絡纓。細紋連噴聚,亂荇繞蹄縈。水光鞍上側,馬影溜中橫。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從此篇“翻似天池裡,騰波龍種生”詩句中不難看出,青海驄確實存在。

唐初,吐谷渾和大唐多有交集,甚至還迎娶了唐朝的弘化公主。青海有歷史記載以來,就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吐谷渾原是遼東鮮卑族慕容部落移牧青海而來,在這個過程中,吐谷渾吸收羌、鮮卑等民族的養馬知知識,養馬技術日漸成熟,馬匹成為和中原交易的主要產品。唐朝在赤嶺,也就是現在的日月山開闢茶馬互市,足以說明了這一點。赤嶺是青海湖的門戶,青海湖的青海驄肯定就在交易之列。

浩門馬:馬踏飛燕几千年?

在很多城市都有一個雕像,特別是旅遊城市,那就是馬踏飛燕。馬踏飛燕別稱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毫無疑問,馬踏飛燕是國寶,出土後引發強烈轟動,也引發學術界關注,有關馬踏飛燕中的馬到底是什麼品種,也引發爭議,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說是“天馬”。中國考古中發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頭大,頸粗,軀長,四肢短壯,但騎行速度相對不快。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馬、陝西秦兵馬俑出土的陶馬等。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則不同,它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

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

三說“紫燕騮”。騮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紅色駿馬,騎行速度快,如飛燕般。

四說是青海浩門馬,也就是“特勒驃”。特勒驃本是唐太宗所擁有的“六駿”之一,它與銅奔馬扯上關係是因為其奔跑的姿勢:一側前後腿同時凌空騰踔,這叫“對側步”;而常見的都是兩側前後腳同時抬起,稱為“對角步”。能跑“對側步”的馬是特種良馬,非常稀少,中國青藏高原的浩門、囊謙產這種馬。

浩門馬亦稱“大通馬”,主要分佈在祁連山南麓、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內,以產區在大通河流域而得名,是中國著名馬種之一,屬蒙古馬系。浩門馬挽乘兼用,體格中等,體質結實,步伐靈活敏捷,善於翻山越嶺,是優良的乘用戰馬,善走對側步,俗稱為”走馬”,是青海省農業生產的重要耕畜之一。

青海三大“名馬”今何在

河曲馬:“汗馬功勞”說的就是它

河曲馬主要屬於挽乘兼用型,體質結實幹燥或顯粗糙,頭較大,多直頭及輕微的兔頭或半兔頭,耳長,形如竹葉,鼻孔大,顎凹較寬,頸長中等,多斜頸,頸肩結合較好,毛色以黑毛、騮毛、青毛較多,其他毛色較少,部分馬頭和四肢下部有白章。

河曲馬並不是青海獨有,甘肅、四川、青海三省交界處的黃河第一彎曲部,就是它的出生地。在青海,河曲馬又被稱為河南馬、貴南馬等,即集中於黃南州的河南縣、海南州的貴南縣。

河曲馬挽力強,能持久耐勞,對高寒多變的氣候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與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被譽為中國三大名馬。據史料記載,河曲馬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因其分佈區處在黃河河曲地帶,1954年由西北軍政委員會正式定名為“河曲馬”。

河曲馬在我國戰爭史上戰功赫赫。漢朝時,朝廷為改良中原地區的馬種,曾引西域的優良馬種汗血馬放牧於青海一帶,這些馬的後代為漢朝征討匈奴立下“汗馬功勞”。在蒙古大軍南征大理時,忽必烈指揮大軍在水草豐美的河曲地帶大量牧養軍馬。

河曲馬是一個古老的馬種,歷史上曾稱之為吐谷渾馬。古羌人以遊牧為生,逐水草而居,他們在黃河九曲之地,培養出了一種良馬。當年秦人從羌人那裡得到了河曲馬,運用於軍事,並訓練組織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沒有羌人河曲馬裝備起來的秦國騎兵,就沒有中國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今天,我們從秦始皇的兵馬俑中還可以看到秦人河曲馬部隊的風采:滿身鎧甲的武士坐在高大的馬上,威風凜凜。

據貴南縣文聯幹部許少海介紹,貴南歷來是養馬的集中地,曾有專門的軍馬場,所養的就是當地的河曲馬,也被當地人稱為貴南藏馬。記者不久前在貴南縣舉辦的一次賽馬會上看到,當地馬匹雖然個頭不高,跑起來卻疾如閃電,很多從北京等地買來的“大長腿”完全不是它們的對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