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青島有八個棉紡廠(不包括華新),是日本侵佔時,為掠奪中國的人力和物質資源而建,八個廠都是日本名,(七廠是“富士”)。當時我姊妹八個,為了全家生活,我哥、姐們剛十來歲就進廠做童工,受盡資本家剝削虐待,那段歷史永記難忘!七廠的整個建築南北約一公里,東西半公里,佈局緊湊便利,因那時上學,沒有現在的條件,沒能留下關於七廠的老照片,下邊是根椐記憶畫的平面圖――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原青島第七棉紡織廠廠址及宿舍區示意草圖(王知新提供)


已經消失的青島國棉七廠

1921年10月,日本第一次佔領青島期間,富士經理人請準日本佔領當局民政署,辦理在青建廠的營建執照,隨後在滄口選定廠址青島滄口區四流中路187號,僱傭大批民工,大興土木,建築廠房,全稱“日本富士瓦斯紡績株式會社青島工場”。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日本在滄口開設的富士紗廠


一年後場房建成,安裝細紗機31360錠,含股機1600錠,並安裝鍋爐4座,自行發電,開工生產。廠長為友田久雄,僱傭日本職員26名,中國工人1800名。年產棉紗2.9萬件,商標為“五彩星”牌號。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被炸燬的富士紗廠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南京國民政府青島市政當局下令炸燬包括該廠在內的日商紗廠,1938年,日商又著手重建並於次年恢復生產。重修後,廠長為中西喜一。該廠機器設備除紗錠3.27萬枚外,並添設織布機600臺,年產棉紗1.67萬件,棉布49.05萬匹,棉布商標為“五星”牌號。

1945年日本投降後,該廠由中國紡織公司青島分公司接收,改名中紡青島第七紡織廠,廠長蔡定武,職工1212人。該廠有紗錠3.27萬枚,織布機700臺,年產棉紗1.04萬件,棉布30萬件。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五十年代鳥瞰圖,鐵路線左邊就是國棉七廠,右邊是橡膠二廠。(文史愛好者楊義寬提供)

解放後,1951年1月改為“國營青島第七棉紡織廠”,1980年1月至1985年完成“棉改毛”工程。期間,青島市經委批准該廠實行“兩塊牌子(青島國棉七廠、青島第二毛紡織廠)一套班子一個核算單位”的經營體制。1985年5月1日,更名為“青島第二毛紡織廠”。此後,又一度改名為“青島毛紡織股份公司”,隨後破產,其中南部部分土地已經被改造成商品房。

以上僅是本人根據多年的記憶草繪位置圖,比例、方位均不盡準確,僅可大體參考示意。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改名三十餘年的國棉七廠早已不見昔日蹤影,舊址十分難尋,詢問後才得知,興華路華泰新苑以北、四流南路以東的部分就是國棉七廠老廠址,這裡早於2007年就已建成一處名為翠海依居的住宅小區。如今除四流中路第三小學(原七廠子弟小學)校址外,已難覓原國棉七廠的蹤跡。

下面是論壇網友及網絡的部分老照片及實物資料,以此再次回憶曾經的老國棉七廠。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中紡建青島七廠四九年初春(解放前)護廠隊,背景是中紡建青島七廠(國棉七廠)廠長辦公室大樓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1961年國棉七廠修建科東床甲班第一季度先進小組及四月份“五紅”小組留念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1961年共青團國棉七廠修建科全體團員青年遊園留念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國棉七廠細紗乙班勞動競賽先進工區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1957年國棉七廠食堂糧票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1966年青島國棉七廠花園留影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華東紡織管理局青島分公司國棉七廠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1975年青島國棉七廠革委會獎狀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青島國棉七廠毛紡樣品吊牌標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1977年國棉七廠創建大慶式企業稱號紀念


我們可謂“國棉世家”。父親和大姐、二姐、哥哥分別在國棉八、六、七、五廠退休,大姐夫先後在青島軍管處和紡織局任職。當年紡織廠女工很辛苦,雖是三八班,但八小時內看紡紗織布機很緊張,工作量與環境那有現在好!所以說老一代工人們的辛勞為新中國建設付出了可貴的代價。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七廠宿舍最北端的老水塔(王知新提供)


我的童年和中小學時光都是在國棉七廠宿舍度過,對此有著難忘的感情,那裡有我的同學,鄰居家的小夥伴,每到夏天,是孩子們最活躍的時候,上北邊婁山去摘黃花、鬆菇,趕海、洗海澡,在稱“北山”的宿舍北邊抓蟋蟀,挖野菜,割草,正個暑價忙的不亦樂乎。

如今六十多年過去,鄰居和小夥伴們已各奔東西,相濡以沫,那段難忘的童年時光,老國棉七廠的記憶已遠離了今天的輝煌,願那些艱難奮進的歲月永遠激勵我們鍥而不捨,砥礪前行!

老廠址已無跡可尋,國棉七廠徒留回憶

曾經的國棉七廠的舊址已然是蹤跡難覓,老廠區早已被成片的高樓所替代。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老廠區的現址為“翠海依居”與“翠海宜居”兩個小區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四流中路187號住宅項目翠海宜居,建設單位:青島華泰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單位:青島海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開工日期:2011年1月;竣工日期:2012年9月。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現在小區旁邊的興義支路僅剩下當年的二毛(青島第二毛紡織廠)三座宿舍樓。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四流中路三小,曾經的國棉七廠子弟小學,如今也已不是從前的模樣了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唯一有點印跡的,就是這座小超市,上面還有“七廠店”的字樣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從四流中路上看,那些老青島記憶中的國棉七廠已無任何影蹤。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這張照片是2007年一場大雨後的四流中路,左邊即是國棉七廠的院牆。(文史愛好者楊義寬提供)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已消失了的老水塔,你們還記得嗎?(楊義寬提供)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2007年,國棉七廠的南端就已建起一片商品房(楊義寬提供)

國棉七廠的發小、老鄰居,你們好嗎!

當年的國棉七廠儼然一個小社會,廠區南北各有南、北宿舍;北宿舍又分為裡宿舍和一、二、三、四分會以及自建、單身宿舍。宿舍有守衛室、百貨小賣部、糧店菜店、衛生室及大食堂;大食堂東側有燈光藍球場;北宿舍與廠區之間是廠子弟小學和四中二小。

那個年代我們就出生、成長在這裡,同學之間、鄰里之間其樂融融,整個宿舍就是一個小國家。儘管當時物質精神生話匱乏,但生活很充實充滿歡樂!

當年的老鄰居老同學老朋友,當年的你、我、他、她……現在還好嗎?

國棉七廠,後改為第二毛紡廠,再後來改造為居民小區……我們當年的家園已蕩然無存!這裡有我們美好的童年、這裡有我們辛酸而充實、艱難而幸福、茫然而歡樂的永遠的回憶……

青島記憶:國棉七廠舊影尋蹤,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


我們期待國棉七廠的發小們重逢歡聚!

我們期待當年的老鄰居老朋友重新團聚……

本文作者:

王知臣,1941年生於青島市,現居濰坊市,愛好書法、文學。

王知新,1950年生於青島國棉七廠宿舍,山東省委黨校高級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 畢業,曾任青島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總公司總經理。(來源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整理:何良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