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歷史文化的寫照,那麼齊河的歷史文化概括為“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河即黃河

她是齊河的母親河,流經縣境63公里,滋養了這片土地,哺育了這方人民;

"

如果說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歷史文化的寫照,那麼齊河的歷史文化概括為“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河即黃河

她是齊河的母親河,流經縣境63公里,滋養了這片土地,哺育了這方人民;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齊河縣名由來就與此河有關。

濟水發源於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因濟水得名。歷史上,齊河也曾因濟水流經而稱濟河。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隋唐時期,河南段至鉅野澤的濟水河道被淤塞,僅存鉅野澤東北至入海口的河道流暢,此後,該段濟水亦稱大清河。

兩宋之後,濟水不再,大清河從此流經齊河八百多年。 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從此消失。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和大清河的河道。


"

如果說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歷史文化的寫照,那麼齊河的歷史文化概括為“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河即黃河

她是齊河的母親河,流經縣境63公里,滋養了這片土地,哺育了這方人民;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齊河縣名由來就與此河有關。

濟水發源於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因濟水得名。歷史上,齊河也曾因濟水流經而稱濟河。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隋唐時期,河南段至鉅野澤的濟水河道被淤塞,僅存鉅野澤東北至入海口的河道流暢,此後,該段濟水亦稱大清河。

兩宋之後,濟水不再,大清河從此流經齊河八百多年。 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從此消失。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和大清河的河道。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千百年來,大河賦予了齊河生機與靈氣,留給齊河無數的歷史文化積澱。無論是大清河之大清橋,還是黃河之南坦,都是齊河歷史文化之大觀;無論是早清查慎行詩作 《大清橋》,還是晚清劉鶚《老殘遊記》之南坦觀凌,都成為描述齊河的傳世之作。

《大清橋》

風柔自覺輕衫便,

山近微嫌溼翠多。

日暮大清橋畔望,

一叢春樹擁齊河。

戰國時期,燕將樂毅率六國聯軍自此過濟水,攻破齊都臨淄。東漢開國名將耿弇在此渡濟水討張步,此地始稱耿濟,後稱耿濟鎮。宋時改稱濟河鎮,繼稱齊河鎮,“齊河”第一次作為地域名載入史冊。金天會八年(1130年)在齊河鎮的基礎上擴大而成齊河縣。

一陶即黑陶

她是齊河輝煌文明的象徵,齊河是中國重要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核心區域;

黑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製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

作為龍山文化發祥地之一,齊河黑陶久負盛名。齊河黑陶選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純淨細膩的膠土為原料,經手工淘洗、拉坯等數十道工藝,採用獨特的“封窯薰煙滲碳”法燒製而成,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磬,達到當代中國黑陶的最高境界。

"

如果說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歷史文化的寫照,那麼齊河的歷史文化概括為“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河即黃河

她是齊河的母親河,流經縣境63公里,滋養了這片土地,哺育了這方人民;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齊河縣名由來就與此河有關。

濟水發源於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因濟水得名。歷史上,齊河也曾因濟水流經而稱濟河。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隋唐時期,河南段至鉅野澤的濟水河道被淤塞,僅存鉅野澤東北至入海口的河道流暢,此後,該段濟水亦稱大清河。

兩宋之後,濟水不再,大清河從此流經齊河八百多年。 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從此消失。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和大清河的河道。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千百年來,大河賦予了齊河生機與靈氣,留給齊河無數的歷史文化積澱。無論是大清河之大清橋,還是黃河之南坦,都是齊河歷史文化之大觀;無論是早清查慎行詩作 《大清橋》,還是晚清劉鶚《老殘遊記》之南坦觀凌,都成為描述齊河的傳世之作。

《大清橋》

風柔自覺輕衫便,

山近微嫌溼翠多。

日暮大清橋畔望,

一叢春樹擁齊河。

戰國時期,燕將樂毅率六國聯軍自此過濟水,攻破齊都臨淄。東漢開國名將耿弇在此渡濟水討張步,此地始稱耿濟,後稱耿濟鎮。宋時改稱濟河鎮,繼稱齊河鎮,“齊河”第一次作為地域名載入史冊。金天會八年(1130年)在齊河鎮的基礎上擴大而成齊河縣。

一陶即黑陶

她是齊河輝煌文明的象徵,齊河是中國重要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核心區域;

黑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製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

作為龍山文化發祥地之一,齊河黑陶久負盛名。齊河黑陶選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純淨細膩的膠土為原料,經手工淘洗、拉坯等數十道工藝,採用獨特的“封窯薰煙滲碳”法燒製而成,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磬,達到當代中國黑陶的最高境界。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賢人即晏嬰

晏嬰是齊河賢人文化的奠基者和引領者。齊河在春秋時是齊國明相宴嬰的封地,故縣城駐地謂之“晏城”。


"

如果說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歷史文化的寫照,那麼齊河的歷史文化概括為“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河即黃河

她是齊河的母親河,流經縣境63公里,滋養了這片土地,哺育了這方人民;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齊河縣名由來就與此河有關。

濟水發源於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因濟水得名。歷史上,齊河也曾因濟水流經而稱濟河。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隋唐時期,河南段至鉅野澤的濟水河道被淤塞,僅存鉅野澤東北至入海口的河道流暢,此後,該段濟水亦稱大清河。

兩宋之後,濟水不再,大清河從此流經齊河八百多年。 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從此消失。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和大清河的河道。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千百年來,大河賦予了齊河生機與靈氣,留給齊河無數的歷史文化積澱。無論是大清河之大清橋,還是黃河之南坦,都是齊河歷史文化之大觀;無論是早清查慎行詩作 《大清橋》,還是晚清劉鶚《老殘遊記》之南坦觀凌,都成為描述齊河的傳世之作。

《大清橋》

風柔自覺輕衫便,

山近微嫌溼翠多。

日暮大清橋畔望,

一叢春樹擁齊河。

戰國時期,燕將樂毅率六國聯軍自此過濟水,攻破齊都臨淄。東漢開國名將耿弇在此渡濟水討張步,此地始稱耿濟,後稱耿濟鎮。宋時改稱濟河鎮,繼稱齊河鎮,“齊河”第一次作為地域名載入史冊。金天會八年(1130年)在齊河鎮的基礎上擴大而成齊河縣。

一陶即黑陶

她是齊河輝煌文明的象徵,齊河是中國重要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核心區域;

黑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製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

作為龍山文化發祥地之一,齊河黑陶久負盛名。齊河黑陶選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純淨細膩的膠土為原料,經手工淘洗、拉坯等數十道工藝,採用獨特的“封窯薰煙滲碳”法燒製而成,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磬,達到當代中國黑陶的最高境界。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賢人即晏嬰

晏嬰是齊河賢人文化的奠基者和引領者。齊河在春秋時是齊國明相宴嬰的封地,故縣城駐地謂之“晏城”。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齊河人傑地靈,賢人輩出。

晏嬰是齊河賢人文化的奠基者和引領者,也是大義精神的積極踐行者和率先垂範者。

晏嬰,春秋後期齊國國相,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受封於晏 (今齊河)。歷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內安社稷,外靖邦鄰”,實現齊國的復興。

晏子仁政愛民,清廉節儉,尊賢尚功,不辱國格。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為二人並列作傳。 《史記·管晏列傳》評價兩人:“晏子儉矣,夷吾則奢;齊桓以霸,景公以治。 ”後人在晏城北建晏嬰祠,南建晏公廟,以示紀念並歲時祭奉。

"

如果說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山東歷史文化的寫照,那麼齊河的歷史文化概括為“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河即黃河

她是齊河的母親河,流經縣境63公里,滋養了這片土地,哺育了這方人民;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齊河縣名由來就與此河有關。

濟水發源於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因濟水得名。歷史上,齊河也曾因濟水流經而稱濟河。隨著歷史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隋唐時期,河南段至鉅野澤的濟水河道被淤塞,僅存鉅野澤東北至入海口的河道流暢,此後,該段濟水亦稱大清河。

兩宋之後,濟水不再,大清河從此流經齊河八百多年。 1855年,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從此消失。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和大清河的河道。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千百年來,大河賦予了齊河生機與靈氣,留給齊河無數的歷史文化積澱。無論是大清河之大清橋,還是黃河之南坦,都是齊河歷史文化之大觀;無論是早清查慎行詩作 《大清橋》,還是晚清劉鶚《老殘遊記》之南坦觀凌,都成為描述齊河的傳世之作。

《大清橋》

風柔自覺輕衫便,

山近微嫌溼翠多。

日暮大清橋畔望,

一叢春樹擁齊河。

戰國時期,燕將樂毅率六國聯軍自此過濟水,攻破齊都臨淄。東漢開國名將耿弇在此渡濟水討張步,此地始稱耿濟,後稱耿濟鎮。宋時改稱濟河鎮,繼稱齊河鎮,“齊河”第一次作為地域名載入史冊。金天會八年(1130年)在齊河鎮的基礎上擴大而成齊河縣。

一陶即黑陶

她是齊河輝煌文明的象徵,齊河是中國重要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核心區域;

黑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製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

作為龍山文化發祥地之一,齊河黑陶久負盛名。齊河黑陶選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純淨細膩的膠土為原料,經手工淘洗、拉坯等數十道工藝,採用獨特的“封窯薰煙滲碳”法燒製而成,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磬,達到當代中國黑陶的最高境界。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一賢人即晏嬰

晏嬰是齊河賢人文化的奠基者和引領者。齊河在春秋時是齊國明相宴嬰的封地,故縣城駐地謂之“晏城”。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齊河人傑地靈,賢人輩出。

晏嬰是齊河賢人文化的奠基者和引領者,也是大義精神的積極踐行者和率先垂範者。

晏嬰,春秋後期齊國國相,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受封於晏 (今齊河)。歷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內安社稷,外靖邦鄰”,實現齊國的復興。

晏子仁政愛民,清廉節儉,尊賢尚功,不辱國格。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為二人並列作傳。 《史記·管晏列傳》評價兩人:“晏子儉矣,夷吾則奢;齊桓以霸,景公以治。 ”後人在晏城北建晏嬰祠,南建晏公廟,以示紀念並歲時祭奉。

齊河的歷史文化如何概括?一河一陶一賢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