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史學鉅著《古史辨》的作者,民國史學大家顧頡剛六七歲就已經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六歲上私塾還不會端碗,一輩子都不會挑刺吃魚。

錢偉長——

物理成績只有18分的物理學家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史學鉅著《古史辨》的作者,民國史學大家顧頡剛六七歲就已經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六歲上私塾還不會端碗,一輩子都不會挑刺吃魚。

錢偉長——

物理成績只有18分的物理學家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的侄子錢偉長早期受錢穆影響學的歷史,成績優異,報考清華時歷史滿分,但是物理只答了十八分。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一腔熱血想改學物理,走科學救國之路。

於是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一幕:一方面錢偉長求錢穆和顧頡剛為自己走後門,說服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收了自己,可吳有訓堅決不要這個低分考生;另一方面歷史系主任陳寅格滿世界在找這個歷史滿分的考生。這幾個民國響噹噹的人物開了個辯論會,決定讓錢偉長學習物理。

最終,錢偉長成為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回國後開創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時人將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錢玄同——

說大話被打臉,活著收輓聯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史學鉅著《古史辨》的作者,民國史學大家顧頡剛六七歲就已經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六歲上私塾還不會端碗,一輩子都不會挑刺吃魚。

錢偉長——

物理成績只有18分的物理學家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的侄子錢偉長早期受錢穆影響學的歷史,成績優異,報考清華時歷史滿分,但是物理只答了十八分。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一腔熱血想改學物理,走科學救國之路。

於是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一幕:一方面錢偉長求錢穆和顧頡剛為自己走後門,說服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收了自己,可吳有訓堅決不要這個低分考生;另一方面歷史系主任陳寅格滿世界在找這個歷史滿分的考生。這幾個民國響噹噹的人物開了個辯論會,決定讓錢偉長學習物理。

最終,錢偉長成為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回國後開創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時人將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錢玄同——

說大話被打臉,活著收輓聯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玄同有感於中年以上的人多固執而專制,曾經說過一句過激的話:“人到四十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等到了一九二七年,錢玄同四十歲了。他的朋友就揶揄他:“四十了哦!

既然你已經到了該死的年紀,我們就給你出一個“成仁”的專號。

錢玄同覺得十分有趣,不但沒有反對,甚至還同意他的幾個朋友在《語絲》週刊上發了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

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不明真相的學生朋友誤以為真,訃告輓聯輓詩寫了一大堆,紛紛寫信弔唁。錢玄同看到這些大笑不已。

章太炎——惟臭不破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史學鉅著《古史辨》的作者,民國史學大家顧頡剛六七歲就已經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六歲上私塾還不會端碗,一輩子都不會挑刺吃魚。

錢偉長——

物理成績只有18分的物理學家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的侄子錢偉長早期受錢穆影響學的歷史,成績優異,報考清華時歷史滿分,但是物理只答了十八分。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一腔熱血想改學物理,走科學救國之路。

於是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一幕:一方面錢偉長求錢穆和顧頡剛為自己走後門,說服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收了自己,可吳有訓堅決不要這個低分考生;另一方面歷史系主任陳寅格滿世界在找這個歷史滿分的考生。這幾個民國響噹噹的人物開了個辯論會,決定讓錢偉長學習物理。

最終,錢偉長成為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回國後開創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時人將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錢玄同——

說大話被打臉,活著收輓聯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玄同有感於中年以上的人多固執而專制,曾經說過一句過激的話:“人到四十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等到了一九二七年,錢玄同四十歲了。他的朋友就揶揄他:“四十了哦!

既然你已經到了該死的年紀,我們就給你出一個“成仁”的專號。

錢玄同覺得十分有趣,不但沒有反對,甚至還同意他的幾個朋友在《語絲》週刊上發了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

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不明真相的學生朋友誤以為真,訃告輓聯輓詩寫了一大堆,紛紛寫信弔唁。錢玄同看到這些大笑不已。

章太炎——惟臭不破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章太炎十分喜好吃臭東西,以臭味為美味。有一次畫家錢化佛帶來一包紫黑色臭鹹蛋,章太炎樂的像個孩子,直接開口說:“你想讓我寫什麼,只管講。”後來錢化佛又帶來一罐極臭的莧菜梗,章太炎高興地近乎癲狂,錢化佛藉機讓他寫“五族共和”四個字,他居然一口氣寫了四十多張。再後來有一次錢化佛帶來一罐祕製臭花生,臭冬瓜,章太炎一高興寫了一百多張紙。甚至每一張的落款都按照錢的要求寫上了“章太炎”,而不是“章炳麟”。

所以說,投其所好是個技術活。

辜鴻銘——帶把的是茶壺

辜鴻銘最經常被提起的是“婚姻茶壺理論”,辜鴻銘公開主張一夫多妻,他說“人家家裡只有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哪有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的?”

可非常諷刺的是,現實生活中辜鴻銘是一個非常懼內的人,他還有一句名言:“老婆不怕,還有王法嗎?”

有人曾經辯論過“為什麼要把男人比作茶壺女人卻是茶杯?女人就不可以是茶壺嗎?”辜鴻銘一句“帶把兒的是茶壺”終結對話。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史學鉅著《古史辨》的作者,民國史學大家顧頡剛六七歲就已經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六歲上私塾還不會端碗,一輩子都不會挑刺吃魚。

錢偉長——

物理成績只有18分的物理學家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的侄子錢偉長早期受錢穆影響學的歷史,成績優異,報考清華時歷史滿分,但是物理只答了十八分。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一腔熱血想改學物理,走科學救國之路。

於是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一幕:一方面錢偉長求錢穆和顧頡剛為自己走後門,說服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收了自己,可吳有訓堅決不要這個低分考生;另一方面歷史系主任陳寅格滿世界在找這個歷史滿分的考生。這幾個民國響噹噹的人物開了個辯論會,決定讓錢偉長學習物理。

最終,錢偉長成為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回國後開創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時人將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錢玄同——

說大話被打臉,活著收輓聯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玄同有感於中年以上的人多固執而專制,曾經說過一句過激的話:“人到四十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等到了一九二七年,錢玄同四十歲了。他的朋友就揶揄他:“四十了哦!

既然你已經到了該死的年紀,我們就給你出一個“成仁”的專號。

錢玄同覺得十分有趣,不但沒有反對,甚至還同意他的幾個朋友在《語絲》週刊上發了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

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不明真相的學生朋友誤以為真,訃告輓聯輓詩寫了一大堆,紛紛寫信弔唁。錢玄同看到這些大笑不已。

章太炎——惟臭不破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章太炎十分喜好吃臭東西,以臭味為美味。有一次畫家錢化佛帶來一包紫黑色臭鹹蛋,章太炎樂的像個孩子,直接開口說:“你想讓我寫什麼,只管講。”後來錢化佛又帶來一罐極臭的莧菜梗,章太炎高興地近乎癲狂,錢化佛藉機讓他寫“五族共和”四個字,他居然一口氣寫了四十多張。再後來有一次錢化佛帶來一罐祕製臭花生,臭冬瓜,章太炎一高興寫了一百多張紙。甚至每一張的落款都按照錢的要求寫上了“章太炎”,而不是“章炳麟”。

所以說,投其所好是個技術活。

辜鴻銘——帶把的是茶壺

辜鴻銘最經常被提起的是“婚姻茶壺理論”,辜鴻銘公開主張一夫多妻,他說“人家家裡只有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哪有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的?”

可非常諷刺的是,現實生活中辜鴻銘是一個非常懼內的人,他還有一句名言:“老婆不怕,還有王法嗎?”

有人曾經辯論過“為什麼要把男人比作茶壺女人卻是茶杯?女人就不可以是茶壺嗎?”辜鴻銘一句“帶把兒的是茶壺”終結對話。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辜鴻銘堪稱外語萬花筒。一次在上海乘坐電車,有兩個英俊的洋人見他穿著土相,便故意用英文嘲笑他。辜鴻銘聽後十分惱火,立刻用英語罵了回去。兩個少年大吃一驚,改用法文吐槽,辜鴻銘又用流利的法文給他們一頓臭罵。那兩個洋人狼狽而逃,在下一站就下車了。

梁啟超——

告誡徐志摩陸小曼“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史學鉅著《古史辨》的作者,民國史學大家顧頡剛六七歲就已經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六歲上私塾還不會端碗,一輩子都不會挑刺吃魚。

錢偉長——

物理成績只有18分的物理學家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的侄子錢偉長早期受錢穆影響學的歷史,成績優異,報考清華時歷史滿分,但是物理只答了十八分。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一腔熱血想改學物理,走科學救國之路。

於是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一幕:一方面錢偉長求錢穆和顧頡剛為自己走後門,說服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收了自己,可吳有訓堅決不要這個低分考生;另一方面歷史系主任陳寅格滿世界在找這個歷史滿分的考生。這幾個民國響噹噹的人物開了個辯論會,決定讓錢偉長學習物理。

最終,錢偉長成為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回國後開創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時人將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錢玄同——

說大話被打臉,活著收輓聯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玄同有感於中年以上的人多固執而專制,曾經說過一句過激的話:“人到四十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等到了一九二七年,錢玄同四十歲了。他的朋友就揶揄他:“四十了哦!

既然你已經到了該死的年紀,我們就給你出一個“成仁”的專號。

錢玄同覺得十分有趣,不但沒有反對,甚至還同意他的幾個朋友在《語絲》週刊上發了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

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不明真相的學生朋友誤以為真,訃告輓聯輓詩寫了一大堆,紛紛寫信弔唁。錢玄同看到這些大笑不已。

章太炎——惟臭不破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章太炎十分喜好吃臭東西,以臭味為美味。有一次畫家錢化佛帶來一包紫黑色臭鹹蛋,章太炎樂的像個孩子,直接開口說:“你想讓我寫什麼,只管講。”後來錢化佛又帶來一罐極臭的莧菜梗,章太炎高興地近乎癲狂,錢化佛藉機讓他寫“五族共和”四個字,他居然一口氣寫了四十多張。再後來有一次錢化佛帶來一罐祕製臭花生,臭冬瓜,章太炎一高興寫了一百多張紙。甚至每一張的落款都按照錢的要求寫上了“章太炎”,而不是“章炳麟”。

所以說,投其所好是個技術活。

辜鴻銘——帶把的是茶壺

辜鴻銘最經常被提起的是“婚姻茶壺理論”,辜鴻銘公開主張一夫多妻,他說“人家家裡只有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哪有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的?”

可非常諷刺的是,現實生活中辜鴻銘是一個非常懼內的人,他還有一句名言:“老婆不怕,還有王法嗎?”

有人曾經辯論過“為什麼要把男人比作茶壺女人卻是茶杯?女人就不可以是茶壺嗎?”辜鴻銘一句“帶把兒的是茶壺”終結對話。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辜鴻銘堪稱外語萬花筒。一次在上海乘坐電車,有兩個英俊的洋人見他穿著土相,便故意用英文嘲笑他。辜鴻銘聽後十分惱火,立刻用英語罵了回去。兩個少年大吃一驚,改用法文吐槽,辜鴻銘又用流利的法文給他們一頓臭罵。那兩個洋人狼狽而逃,在下一站就下車了。

梁啟超——

告誡徐志摩陸小曼“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未果,轉而追求已婚的陸小曼,直到陸小曼與王守慶離婚,兩人一九二六年十月結婚。在胡適的再三勸說下,梁啟超才答應在徐陸二人的婚禮上當證婚人。梁啟超是徐志摩的老師,但更是樑思成的父親,林徽因的公公。他對徐志摩瘋狂追求林徽因的事早有耳聞,更對他迅速轉向陸小曼而不恥。所以在徐志摩的婚禮上,梁啟超對二位新人說出了史上最溫馨最深情的祝福:“願以後務必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

魯迅——

諾貝爾賞金,

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當時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他很喜歡魯迅,強烈建議把魯迅的文集翻譯之後拿去參選諾貝爾文學獎。臺靜農,劉半農等人非常開心,雖然魯迅稿費頗豐不差錢,可如果得了獎,拿些多餘的錢回來辦文學文化事業也是好的,再說評委都極力推薦,獲獎的可能性很大。

他們給魯迅去信徵求意見,魯迅回覆說:“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梁啟超得知此事,表示很受傷,你不想參加就說你自己好了,幹嘛還順帶著提我一句,什麼叫“梁啟超自然不配”……

沈從文——

我第一次上課,

見你們人多,怕了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到中國公學當現代文學選修課的講師,開學第一天,當他走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大學生,居然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就這樣一直呆呆地站在講臺上十分鐘。

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簡直不能再萌了!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反映給校長鬍適,胡適的回答也相當有趣:“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沈從文不知道,就在他站在講臺上出糗的時候,臺下坐著自己日後的妻子張兆和,當時只有十八歲。

朱自清——絕不拖堂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朱自清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講課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打鈴就進教室,再打鈴就下課”。(呼籲現在的老師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傅斯年——“北大的功狗”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傅斯年曾經說過:蔣夢麟學問不如蔡孑民,但辦事比蔡孑民高明;自己學問不如胡適,但辦事卻比胡適高明。蔣夢麟接過話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去過歐洲好幾個國家,進過幾個大學,讀了七八年,卻沒有拿過一個學位。因為在他的心裡,能力比學歷重要,什麼有用就學什麼,哪裡有名師就去哪裡聽課。

在留學的七八年裡,他從倫敦大學到柏林大學再到法國圖書館,先後學習了生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相對論,比較語言學,地質學,德國哲學,敦煌史等等。

他回國在中山大學赴職的時候,很多人見他沒有學位,都以為他在歐洲這幾年吃喝玩樂荒廢了學業,是個海歸騙子,所以總有人拿這件事暗諷傅斯年。

結果傅斯年在中山大學的第一年,就籌辦了語言歷史研究所,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尚書,詩經,陶淵明詩,心理學等等一系列課程。

最重要的是他還利用在法國圖書館的那段經歷,領導了河南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使中國信史向前推進了幾百年。

他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用的時間還不及別人的十分之一。那些起初看不起傅斯年的人,都被現實啪啪打了臉。

傅斯年病逝於臺灣,年僅五十五歲。蔣介石親臨主祭,並送一副挽幛:“國失師表”。

馮友蘭——

手臂為什麼不能放在車窗外?

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抗戰初期,幾位清華教授從長沙往昆明,途經鎮南關,當時司機提醒大家不要把手伸到窗外,要過城門了。

金嶽霖他們很聽話,只有哲學大師馮友蘭聽到司機的話,不禁陷入了思索:“為什麼不能放在窗外?放在窗外和不放在窗外的區別是什麼?其普遍意義和特別意義是什麼?...”

還沒考慮完,手臂就骨折了。

錢穆——

判了學生不及格,

又追著學校要反悔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剛到燕大教學,批卷十分嚴格。第一次考試有好幾個同學都被判了六十分以下。他原以為那幾個同學可以通過補考過關,不料燕大的規定是一次不及格就開除,不許補考。

錢穆聽後馬上找到學校,要求重批試卷,學校以向無先例為由拒絕了。錢穆急得火冒三丈,一定要重新批卷,最後學校破例讓他重新批了卷子,那幾個學生也就及格留了下來。自此以後,錢穆批卷大方多了。

燕大園中有一湖,所有提名都未得到認可,於是錢穆提議:就叫“未名湖”吧。然後未名湖就誕生了。


司徒雷登問錢穆初到燕京大學的感覺,錢穆指著燕大的“SM”樓說:“原以為燕大是最中國化的,十分嚮往,來了才發現這兩座樓居然還寫著SM,完全名不符實,也不相宜。”後來,學校開校務會,把“SM”樓改為了:“適”樓和“穆”樓。


顧頡剛——

一輩子學不會挑刺吃魚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史學鉅著《古史辨》的作者,民國史學大家顧頡剛六七歲就已經認識幾千個字了,可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六歲上私塾還不會端碗,一輩子都不會挑刺吃魚。

錢偉長——

物理成績只有18分的物理學家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穆的侄子錢偉長早期受錢穆影響學的歷史,成績優異,報考清華時歷史滿分,但是物理只答了十八分。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一腔熱血想改學物理,走科學救國之路。

於是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一幕:一方面錢偉長求錢穆和顧頡剛為自己走後門,說服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收了自己,可吳有訓堅決不要這個低分考生;另一方面歷史系主任陳寅格滿世界在找這個歷史滿分的考生。這幾個民國響噹噹的人物開了個辯論會,決定讓錢偉長學習物理。

最終,錢偉長成為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回國後開創了中國大學裡第一個力學專業,為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時人將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並稱“三錢”。

錢玄同——

說大話被打臉,活著收輓聯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錢玄同有感於中年以上的人多固執而專制,曾經說過一句過激的話:“人到四十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等到了一九二七年,錢玄同四十歲了。他的朋友就揶揄他:“四十了哦!

既然你已經到了該死的年紀,我們就給你出一個“成仁”的專號。

錢玄同覺得十分有趣,不但沒有反對,甚至還同意他的幾個朋友在《語絲》週刊上發了一期“錢玄同先生成仁專號”。

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不明真相的學生朋友誤以為真,訃告輓聯輓詩寫了一大堆,紛紛寫信弔唁。錢玄同看到這些大笑不已。

章太炎——惟臭不破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章太炎十分喜好吃臭東西,以臭味為美味。有一次畫家錢化佛帶來一包紫黑色臭鹹蛋,章太炎樂的像個孩子,直接開口說:“你想讓我寫什麼,只管講。”後來錢化佛又帶來一罐極臭的莧菜梗,章太炎高興地近乎癲狂,錢化佛藉機讓他寫“五族共和”四個字,他居然一口氣寫了四十多張。再後來有一次錢化佛帶來一罐祕製臭花生,臭冬瓜,章太炎一高興寫了一百多張紙。甚至每一張的落款都按照錢的要求寫上了“章太炎”,而不是“章炳麟”。

所以說,投其所好是個技術活。

辜鴻銘——帶把的是茶壺

辜鴻銘最經常被提起的是“婚姻茶壺理論”,辜鴻銘公開主張一夫多妻,他說“人家家裡只有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哪有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的?”

可非常諷刺的是,現實生活中辜鴻銘是一個非常懼內的人,他還有一句名言:“老婆不怕,還有王法嗎?”

有人曾經辯論過“為什麼要把男人比作茶壺女人卻是茶杯?女人就不可以是茶壺嗎?”辜鴻銘一句“帶把兒的是茶壺”終結對話。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辜鴻銘堪稱外語萬花筒。一次在上海乘坐電車,有兩個英俊的洋人見他穿著土相,便故意用英文嘲笑他。辜鴻銘聽後十分惱火,立刻用英語罵了回去。兩個少年大吃一驚,改用法文吐槽,辜鴻銘又用流利的法文給他們一頓臭罵。那兩個洋人狼狽而逃,在下一站就下車了。

梁啟超——

告誡徐志摩陸小曼“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未果,轉而追求已婚的陸小曼,直到陸小曼與王守慶離婚,兩人一九二六年十月結婚。在胡適的再三勸說下,梁啟超才答應在徐陸二人的婚禮上當證婚人。梁啟超是徐志摩的老師,但更是樑思成的父親,林徽因的公公。他對徐志摩瘋狂追求林徽因的事早有耳聞,更對他迅速轉向陸小曼而不恥。所以在徐志摩的婚禮上,梁啟超對二位新人說出了史上最溫馨最深情的祝福:“願以後務必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民國大師們的傻氣、痴氣與呆氣


對於徐志摩的愛慕,林徽因後來向兒子樑從誡分析道:“徐志摩當時愛的並不是正真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並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來源:網絡 | 編輯:阿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