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當年古琴研究會的大門還在,如今裡面已是普通的民宅。

夏日的炎熱和潮溼使校過音的琴音變調,琴軫難擰,而手指又會粘在弦上。這個季節不僅讓人和動物煩躁,也讓樂器受損。所以,在夏天,最好不要把琴掛在牆上,而是把它平放在桌上。

冬天絕對更叫人偏愛,除了那些有沙塵暴的日子——而這種時候比較少——陽光燦爛,天空高遠,刺骨的西北風颳個不停。空氣清潔到能看見二十里以外的西山山頂。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北京人一年到頭只是偶爾才能有幸欣賞到這種風景。

冬天,我和王迪經常站在屋裡的火爐前暖手。傳統的中國房子沒有暖氣,除了那張大大的磚砌的床——暖炕以外。農村的家庭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張炕上。城市家庭裡則燒火爐。火爐上坐著一壺開水,我們時不時去那兒給茶杯續水。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當年古琴研究會的大門還在,如今裡面已是普通的民宅。

夏日的炎熱和潮溼使校過音的琴音變調,琴軫難擰,而手指又會粘在弦上。這個季節不僅讓人和動物煩躁,也讓樂器受損。所以,在夏天,最好不要把琴掛在牆上,而是把它平放在桌上。

冬天絕對更叫人偏愛,除了那些有沙塵暴的日子——而這種時候比較少——陽光燦爛,天空高遠,刺骨的西北風颳個不停。空氣清潔到能看見二十里以外的西山山頂。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北京人一年到頭只是偶爾才能有幸欣賞到這種風景。

冬天,我和王迪經常站在屋裡的火爐前暖手。傳統的中國房子沒有暖氣,除了那張大大的磚砌的床——暖炕以外。農村的家庭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張炕上。城市家庭裡則燒火爐。火爐上坐著一壺開水,我們時不時去那兒給茶杯續水。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在彈琴,王迪將曲子轉換為五線譜。她面前的是原譜。

有時,我們會留在那兒很久,不但談論古琴音樂,也講講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庭,像通常的女孩和女人那樣。王迪告訴我,她和她的五個兄弟姐妹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如何成了孤兒,講她又如何從收音機裡聽到了古琴音樂併為之打動,開始拜管平湖為師,講她現在如何幸運地與老師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共事。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當年古琴研究會的大門還在,如今裡面已是普通的民宅。

夏日的炎熱和潮溼使校過音的琴音變調,琴軫難擰,而手指又會粘在弦上。這個季節不僅讓人和動物煩躁,也讓樂器受損。所以,在夏天,最好不要把琴掛在牆上,而是把它平放在桌上。

冬天絕對更叫人偏愛,除了那些有沙塵暴的日子——而這種時候比較少——陽光燦爛,天空高遠,刺骨的西北風颳個不停。空氣清潔到能看見二十里以外的西山山頂。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北京人一年到頭只是偶爾才能有幸欣賞到這種風景。

冬天,我和王迪經常站在屋裡的火爐前暖手。傳統的中國房子沒有暖氣,除了那張大大的磚砌的床——暖炕以外。農村的家庭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張炕上。城市家庭裡則燒火爐。火爐上坐著一壺開水,我們時不時去那兒給茶杯續水。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在彈琴,王迪將曲子轉換為五線譜。她面前的是原譜。

有時,我們會留在那兒很久,不但談論古琴音樂,也講講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庭,像通常的女孩和女人那樣。王迪告訴我,她和她的五個兄弟姐妹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如何成了孤兒,講她又如何從收音機裡聽到了古琴音樂併為之打動,開始拜管平湖為師,講她現在如何幸運地與老師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共事。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汪孟舒在古琴研究會院內彈琴,王迪和許健立於左右。溥雪齋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腳下墊著塊小小的地毯。

我給她講我的成長、學業、旅行、瑞典的概況,講那架我五歲時得到的古鋼琴和那把卡爾·艾裡克·古默生(Karl Erik Gummeson)為我做的起源於中世紀的魯特琴,講我跟從魯特琴琴師瓦爾特·哥爾威(Walter Gerwig)的學習,講我上錫耶納的奇吉亞納音樂協會,以及和我哥哥約翰一起彈改編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圖式樂譜。

隨著我漢語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親密,能夠談論更多的話題。對我來說,那段時光是無價之寶。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當年古琴研究會的大門還在,如今裡面已是普通的民宅。

夏日的炎熱和潮溼使校過音的琴音變調,琴軫難擰,而手指又會粘在弦上。這個季節不僅讓人和動物煩躁,也讓樂器受損。所以,在夏天,最好不要把琴掛在牆上,而是把它平放在桌上。

冬天絕對更叫人偏愛,除了那些有沙塵暴的日子——而這種時候比較少——陽光燦爛,天空高遠,刺骨的西北風颳個不停。空氣清潔到能看見二十里以外的西山山頂。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北京人一年到頭只是偶爾才能有幸欣賞到這種風景。

冬天,我和王迪經常站在屋裡的火爐前暖手。傳統的中國房子沒有暖氣,除了那張大大的磚砌的床——暖炕以外。農村的家庭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張炕上。城市家庭裡則燒火爐。火爐上坐著一壺開水,我們時不時去那兒給茶杯續水。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在彈琴,王迪將曲子轉換為五線譜。她面前的是原譜。

有時,我們會留在那兒很久,不但談論古琴音樂,也講講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庭,像通常的女孩和女人那樣。王迪告訴我,她和她的五個兄弟姐妹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如何成了孤兒,講她又如何從收音機裡聽到了古琴音樂併為之打動,開始拜管平湖為師,講她現在如何幸運地與老師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共事。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汪孟舒在古琴研究會院內彈琴,王迪和許健立於左右。溥雪齋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腳下墊著塊小小的地毯。

我給她講我的成長、學業、旅行、瑞典的概況,講那架我五歲時得到的古鋼琴和那把卡爾·艾裡克·古默生(Karl Erik Gummeson)為我做的起源於中世紀的魯特琴,講我跟從魯特琴琴師瓦爾特·哥爾威(Walter Gerwig)的學習,講我上錫耶納的奇吉亞納音樂協會,以及和我哥哥約翰一起彈改編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圖式樂譜。

隨著我漢語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親密,能夠談論更多的話題。對我來說,那段時光是無價之寶。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

[瑞典]林西莉 著

許嵐 、[瑞典]熊彪 譯

著名漢學家林西莉繼《漢字王國》之後又一部精心之作

闡釋古琴知識與文化,記錄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200餘幅全綵精美圖片,全面展現古琴大師口傳心授的技、藝、道

特別收錄管平湖、吳景略、査阜西、張子謙等十位古琴名家專門錄製的21首琴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當年古琴研究會的大門還在,如今裡面已是普通的民宅。

夏日的炎熱和潮溼使校過音的琴音變調,琴軫難擰,而手指又會粘在弦上。這個季節不僅讓人和動物煩躁,也讓樂器受損。所以,在夏天,最好不要把琴掛在牆上,而是把它平放在桌上。

冬天絕對更叫人偏愛,除了那些有沙塵暴的日子——而這種時候比較少——陽光燦爛,天空高遠,刺骨的西北風颳個不停。空氣清潔到能看見二十里以外的西山山頂。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北京人一年到頭只是偶爾才能有幸欣賞到這種風景。

冬天,我和王迪經常站在屋裡的火爐前暖手。傳統的中國房子沒有暖氣,除了那張大大的磚砌的床——暖炕以外。農村的家庭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張炕上。城市家庭裡則燒火爐。火爐上坐著一壺開水,我們時不時去那兒給茶杯續水。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在彈琴,王迪將曲子轉換為五線譜。她面前的是原譜。

有時,我們會留在那兒很久,不但談論古琴音樂,也講講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庭,像通常的女孩和女人那樣。王迪告訴我,她和她的五個兄弟姐妹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如何成了孤兒,講她又如何從收音機裡聽到了古琴音樂併為之打動,開始拜管平湖為師,講她現在如何幸運地與老師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共事。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汪孟舒在古琴研究會院內彈琴,王迪和許健立於左右。溥雪齋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腳下墊著塊小小的地毯。

我給她講我的成長、學業、旅行、瑞典的概況,講那架我五歲時得到的古鋼琴和那把卡爾·艾裡克·古默生(Karl Erik Gummeson)為我做的起源於中世紀的魯特琴,講我跟從魯特琴琴師瓦爾特·哥爾威(Walter Gerwig)的學習,講我上錫耶納的奇吉亞納音樂協會,以及和我哥哥約翰一起彈改編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圖式樂譜。

隨著我漢語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親密,能夠談論更多的話題。對我來說,那段時光是無價之寶。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

[瑞典]林西莉 著

許嵐 、[瑞典]熊彪 譯

著名漢學家林西莉繼《漢字王國》之後又一部精心之作

闡釋古琴知識與文化,記錄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200餘幅全綵精美圖片,全面展現古琴大師口傳心授的技、藝、道

特別收錄管平湖、吳景略、査阜西、張子謙等十位古琴名家專門錄製的21首琴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當年古琴研究會的大門還在,如今裡面已是普通的民宅。

夏日的炎熱和潮溼使校過音的琴音變調,琴軫難擰,而手指又會粘在弦上。這個季節不僅讓人和動物煩躁,也讓樂器受損。所以,在夏天,最好不要把琴掛在牆上,而是把它平放在桌上。

冬天絕對更叫人偏愛,除了那些有沙塵暴的日子——而這種時候比較少——陽光燦爛,天空高遠,刺骨的西北風颳個不停。空氣清潔到能看見二十里以外的西山山頂。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北京人一年到頭只是偶爾才能有幸欣賞到這種風景。

冬天,我和王迪經常站在屋裡的火爐前暖手。傳統的中國房子沒有暖氣,除了那張大大的磚砌的床——暖炕以外。農村的家庭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張炕上。城市家庭裡則燒火爐。火爐上坐著一壺開水,我們時不時去那兒給茶杯續水。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在彈琴,王迪將曲子轉換為五線譜。她面前的是原譜。

有時,我們會留在那兒很久,不但談論古琴音樂,也講講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庭,像通常的女孩和女人那樣。王迪告訴我,她和她的五個兄弟姐妹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如何成了孤兒,講她又如何從收音機裡聽到了古琴音樂併為之打動,開始拜管平湖為師,講她現在如何幸運地與老師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共事。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汪孟舒在古琴研究會院內彈琴,王迪和許健立於左右。溥雪齋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腳下墊著塊小小的地毯。

我給她講我的成長、學業、旅行、瑞典的概況,講那架我五歲時得到的古鋼琴和那把卡爾·艾裡克·古默生(Karl Erik Gummeson)為我做的起源於中世紀的魯特琴,講我跟從魯特琴琴師瓦爾特·哥爾威(Walter Gerwig)的學習,講我上錫耶納的奇吉亞納音樂協會,以及和我哥哥約翰一起彈改編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圖式樂譜。

隨著我漢語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親密,能夠談論更多的話題。對我來說,那段時光是無價之寶。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

[瑞典]林西莉 著

許嵐 、[瑞典]熊彪 譯

著名漢學家林西莉繼《漢字王國》之後又一部精心之作

闡釋古琴知識與文化,記錄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200餘幅全綵精美圖片,全面展現古琴大師口傳心授的技、藝、道

特別收錄管平湖、吳景略、査阜西、張子謙等十位古琴名家專門錄製的21首琴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是當代人仍可彈奏的最古老的樂器。伯牙子期、嵇康撫琴,千百年來文人雅士賦予古琴的意義,讓它早已不再單純是樂器本身,至今仍被視為風雅的象徵。現代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古琴家,管平湖、溥雪齋、查阜西、汪孟舒等等,這些古琴大師們曾經在解放前成立了“北平琴學社”,在新中國成立後,古琴會獲得了政府的支持,改名為“北京古琴研究會”。

■ 古琴大師管平湖彈奏《春曉吟》,為1962年專門為林西莉演奏,收於文景版《古琴》。

1961年,年輕的瑞典姑娘林西莉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成為該會第一名、也是最後一名學員,她師從王迪,並得到管平湖等其他古琴名家的指導。畢業時,北京古琴研究會贈送給林西莉一把明代“鶴鳴秋月”古琴。

回國後,經過十二年的寫作,林西莉完成了《古琴》這部深入淺出的藝術著作,在西方掀起了古琴熱潮。書中除卻對於古琴知識與文化的闡釋,更記錄了她在六十年代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文景最新推出《古琴》,點擊文末書影即可購買。

北京古琴研究會

林西莉/文

(有刪節)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研究會畢業那天的合影。左起:王迪、曹安和、林西莉、溥雪齋、楊蔭瀏、管平湖和吳景略。

我們當年在南邊的主屋上課。沿牆是漂亮的雕花窗櫺,牆邊放著一張夠擱兩張琴的桌子。我們就在那兒練琴。我的老師王迪,比我大幾歲,背朝東,我背朝西,琴就擺在我們的面前。

王迪彈的是一張唐代(618—907)的琴。那琴自唐代陸續有人彈它,寬寬的,紅紅的,豔而不俗,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歷經修繕。琴音既高亮又渾厚,當她彈《流水》這樣比較激烈的曲子時,整個房間都在顫動。我從北京古琴研究會借來的那張琴也是紅色的,但更纖細優雅些,甚至包括音調在內,與宋代(960—1279)的那種風格都完全吻合。這張琴也是隻需輕碰一下琴絃,就能發出讓整個房間共鳴的奇妙聲音。

第一個星期,我僅學了四個小節。我們開始彈《春曉吟》,描寫的是冬去春來自然界的變化,溪水開始流淌,萬物包括聲音都在轉換,越來越柔和,越來越開闊。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在古琴研究會裡上課,我的老師王迪指正我的指法。

古琴樂曲往往開始時有一段帶泛音的前奏,直接進入一種意境,也對樂曲中後面將出現的音調做一交代說明。這些音調往往用來描述縹緲遙遠的東西——一段記憶、一個機遇、一座海市蜃樓,就像春曉那樣。開始的時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遠遠地就能聽見春天輕快的旋律,漸漸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轉換成明快的情緒。這首樂曲很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

小事一樁,我想,反正我彈了二十多年古鋼琴(鋼琴的前身),又彈了六年中世紀的雙弦魯特琴。其實不然。每個音都必須彈到聽上去完美無缺為止。很多是泛音,右手食指的指甲必須急促地撥絃使其顫動,左手則要同時微撫琴絃阻斷顫音使泛音滑出來。我回家練習,再回到北京古琴研究會的時候又重新開始學。如此這般地持續著。當我們後來終於開始彈些古琴曲片段的時候,我如釋重負。但學習進度仍是難以描述的緩慢。我們摸索著前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林西莉1961年在北京古琴研究所

幾個星期之後,我問王迪是否可以將幾個音階或其他的練習帶回家彈。她不明白我的意思,這不只是因為我的中文蹩腳——我試圖解釋:和絃、音階、練習曲、大調小調、整個鍵盤,練習所有的指頭,像彈鋼琴那樣。她無比震驚地盯著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樂器!在你的國家你們真的是這樣做的嗎?你們難道不尊重你們的樂器?我想,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用古琴來練音階當然是對它的褻瀆。這種樂器的品性可謂獨一無二,它發出的音能讓人類與大自然溝通,觸及人的靈魂深處。如果能夠把它在恰當的時候恰如其分地彈出來的話,其實一個音也就夠了。但完美地彈出一個音絕不是目的,關鍵在於彈琴者通過音樂達到對人生的領悟。古琴不單是一件樂器,更是一面心靈的鏡子。

經過很長時間,我才逐漸體會到這種態度如何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就像書法一樣。這是一種再創的文化,追求強烈的投入感,輕鬆的和諧與祥和,通過模仿、迎合和放棄自我,從而達到得心應手、駕馭自如的境界。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20世紀50年代末古琴研究會的人員。中間身著淺色中山裝的是溥雪齋,兩旁是管平湖(穿長袍者)和查阜西。他們身後是汪孟舒、楊葆元,都是優秀的古琴師。前排左起第二人是王迪,後排最右邊是許健。

北京古琴研究會裡的氣氛靜謐,儘管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研究會裡事務繁雜,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我卻從未有過被幹擾的感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並學會了在狹小的空間裡與人相安無事地共處。

緊挨著我們的那間屋子裡坐的是溫文儒雅的溥雪齋。他穿著那件帶有絲綢裡子的藍布長衫,有時會輕手輕腳有點好奇地走過來,評點一下我手的姿勢。琴的各個流派彈法各異,對音調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象。據說有經驗的琴師僅從手的姿勢便可判斷出彈奏者所屬的流派。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1961年古琴研究會星期天音樂會。溥雪齋和管平湖彈琴,查阜西(右前)吹簫。

管平湖自然也因此有理由關注我的進步,時不時地過來看看我的手指和彈法,並鼓勵地點點頭。他不過一米五的樣子,瘦弱矮小,滿頭灰白的頭髮。他把那雙又大又黑像樹根一樣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絃上攤開時,會給人特別不協調的感覺。他的彈奏如此有力,彷彿整幢樓都要倒塌一般。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常進來詢問我們學習的情況,他坐在王迪的唐代大紅琴邊,就用這張他自己錄唱片時使用過的琴,彈我們正練習的曲子。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些老先生是何許人也。含蓄、友善、溫和,有著那種只有智慧的長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臉。我原來只是看見他們安安靜靜地從我的屋前走過,但時間久了,王迪慢慢地將他們都介紹給我。

北京的夏天炎熱難耐,不管你是瑞典人還是中國人。6月,白天的氣溫就已高過體溫,到了晚上房子就站在那兒散發著整個白天聚集在灰色石頭和泥土裡的熱量。鬆散的泥土保溫良好,整個華北平原躺在那兒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直到9月才開始涼爽起來。雲層像一床厚實的棉被,覆蓋著天空。最熱的幾個月,人們晚上就帶著凳子、椅子和小桌子到街邊乘涼。他們穿著內衣、內褲坐在那兒打發時間,打撲克;補衣服;把床單鋪在地上,給躺在床單上的孩子扇扇子,哄他們入睡。大家都等著熱浪稍微退去才回屋上床睡覺。

人們有幾個對付炎熱的訣竅:在老一點的住宅區,往往讓長有大葉的南瓜藤爬滿牆壁和屋頂,我們北京古琴研究會就是這樣做的;或者在窗上掛著竹簾或溼浴巾——它們一邊風乾一邊散發出一股清新的涼意;還有就是像其他熱帶地區的人常做的那樣,在院子裡灑水,也管點用。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當年古琴研究會的大門還在,如今裡面已是普通的民宅。

夏日的炎熱和潮溼使校過音的琴音變調,琴軫難擰,而手指又會粘在弦上。這個季節不僅讓人和動物煩躁,也讓樂器受損。所以,在夏天,最好不要把琴掛在牆上,而是把它平放在桌上。

冬天絕對更叫人偏愛,除了那些有沙塵暴的日子——而這種時候比較少——陽光燦爛,天空高遠,刺骨的西北風颳個不停。空氣清潔到能看見二十里以外的西山山頂。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北京人一年到頭只是偶爾才能有幸欣賞到這種風景。

冬天,我和王迪經常站在屋裡的火爐前暖手。傳統的中國房子沒有暖氣,除了那張大大的磚砌的床——暖炕以外。農村的家庭往往一家人都睡在一張炕上。城市家庭裡則燒火爐。火爐上坐著一壺開水,我們時不時去那兒給茶杯續水。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管平湖在彈琴,王迪將曲子轉換為五線譜。她面前的是原譜。

有時,我們會留在那兒很久,不但談論古琴音樂,也講講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家庭,像通常的女孩和女人那樣。王迪告訴我,她和她的五個兄弟姐妹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如何成了孤兒,講她又如何從收音機裡聽到了古琴音樂併為之打動,開始拜管平湖為師,講她現在如何幸運地與老師在北京古琴研究會共事。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 汪孟舒在古琴研究會院內彈琴,王迪和許健立於左右。溥雪齋坐在一把舒適的椅子上,腳下墊著塊小小的地毯。

我給她講我的成長、學業、旅行、瑞典的概況,講那架我五歲時得到的古鋼琴和那把卡爾·艾裡克·古默生(Karl Erik Gummeson)為我做的起源於中世紀的魯特琴,講我跟從魯特琴琴師瓦爾特·哥爾威(Walter Gerwig)的學習,講我上錫耶納的奇吉亞納音樂協會,以及和我哥哥約翰一起彈改編後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圖式樂譜。

隨著我漢語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關係越來越親密,能夠談論更多的話題。對我來說,那段時光是無價之寶。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古琴

[瑞典]林西莉 著

許嵐 、[瑞典]熊彪 譯

著名漢學家林西莉繼《漢字王國》之後又一部精心之作

闡釋古琴知識與文化,記錄與古琴大師交遊的傳奇經歷

200餘幅全綵精美圖片,全面展現古琴大師口傳心授的技、藝、道

特別收錄管平湖、吳景略、査阜西、張子謙等十位古琴名家專門錄製的21首琴曲

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這個最後的古琴大師們組成的協會,只招收過一名外國學生

-大事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