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葡萄酒 黑比諾 段智興 WINES紅酒日常 WINES紅酒日常 2017-08-31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新西蘭也有黑皮諾葡萄酒?”

如果你問一個美國人或者澳洲人對於新西蘭黑皮諾的看法,得到的答覆往往是這樣的。

可見新西蘭黑皮諾之於全世界,似乎是個隱形的存在。除了產量小、單價高等等原因以外,不得不承認,一個最年輕的釀酒國家和一個最古老的葡萄品種之間的“孽緣”是要花時間來讓世界承認的。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新西蘭

黑皮諾於上世紀70年代來到新西蘭,但是大規模種植的歷史不到20年。最早的黑皮諾葡萄藤來自法國勃艮第,而且過程很戲劇化。一個新西蘭酒莊莊主去勃艮第的羅馬尼康帝酒莊偷偷剪了一段羅馬尼康帝葡萄園(另一說法是拉塔希La Tache葡萄園)裡的葡萄藤,然後放在手提箱裡帶了回來。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 手提箱品系 Suitcase Clone

我曾經也幹過類似的事情,但最後居然把葡萄苗忘記在酒店了,不然我今天已經可以在我家的陽臺上做出“皮馬尼康師傅”葡萄酒了。

萬分激動的他到了新西蘭入鏡海關,開始驚歎祖國的安檢政策之嚴格(比中國現在查代購還嚴),於是他的寶貝葡萄藤便被罰沒了

數週之後一個叫 Malcom Abel的海關工作人員發現了這棵奄奄一息的葡萄苗,靈光一現的他悄悄的走了走“程序”,將葡萄苗帶出了海關,隨後種在了Ata Rangi酒莊。

這棵差點夭折的黑皮諾小苗特別的爭氣,長的壯實的不得了,釀出來的葡萄酒色深而濃厚,中後段的口感強勁,沒有印象中黑皮諾柔弱的櫻桃味,反而有著又黑又深的李子味。

為了紀念這位勇敢而英明的Abel先生,大家便將這棵葡萄藤的後代都稱為“Abel克隆”。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新西蘭的黑皮諾們

隨後數十年的發展證明了,晴好而涼爽的新西蘭簡直就是脆弱而矜貴的黑皮諾的後天堂,如今也就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形式。從北島“女王”馬丁堡(Martinborough)到南島“翹楚”的馬爾堡(Marlborough)再到“聖地”中奧塔哥(Central Otago),黑皮諾綿延而下,留下了段段佳話。

其間也誕生了諸多英雄人物,而有2位則是不能不提的糟(da)老(ren)頭(wu),我將他們戲稱為“南帝北丐”。他們所代表的不僅是他們自己的酒莊,更能代表黑皮諾在這個國家在種植和釀造上的風格所向

北丐

“北丐”叫Larry McKenna,他有很多頭銜,人們稱他是新西蘭的“黑皮諾教父”( Godfatherof Pinot Noir)、“黑皮諾傳奇” (Legend)、“黑皮諾宗師”(Maestro),但年近60的他私下和我說,他更喜歡被稱作“黑皮諾王子”(Prince of Pinot Noir),專治黑皮諾這個 “瘋丫頭” (minx)。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參見拉里王子

Larry是馬丁堡(Martinborough)產區的奠基人,這個新西蘭北島最冷、卻又擁有最長日照的產區在他的手中孵化了30年,成為了女王般高冷而優雅的產區。 Larry曾在當地的旗艦酒莊馬丁堡酒莊(Martinborough Vineyard)工作了13年,立下開天闢地的功勞,隨後創建了自己的酒莊愛斯卡門酒莊(Escarpment Vineyard)。

作為了教父,就必須要有幾把刷子,Larry的刷子是選一塊風水寶地然後高密度種植。Larry的愛斯卡門酒莊的字面意思就是斷崖、絕壁,如果你去到酒莊尋找斷崖,你會看見的就是古老的河床沖刷而成的一個小斷層,大概3米高。

還沒等你質疑這個斷崖的高度,Larry就會告訴你,這塊葡萄園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首先這裡的土壤裡面很多礫石成分,而且混合了黑皮諾最喜愛的石灰質土,讓葡萄又芳香又成熟,加上這片葡萄園沒有太多霜凍,簡直就是完美的風土。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你過來,我倒是看看你的頭硬還是我的石頭硬。”

有了完美的風土還不夠,Larry打破了新西蘭傳統的每公頃4000-5000棵葡萄樹的種植密度,在酒莊最好的一塊地上種了7000棵葡萄樹,多出了整整三分之一。這意味了多了三分之一的成本和工作,唯獨沒有多的是三分之一的產量。他把這塊地上的葡萄單獨釀造,取名Kupe。而正是這瓶酒得到了是年Wine Spectator雜誌年度百大葡萄酒的第7名,是新西蘭黑皮諾的歷史最好成績,也再次證明了王子的魅力。

南帝

說完北丐,說說南帝。

“南帝”名叫Grant Taylor,叫他南帝其實我是掙扎的,因為他更有丐的氣質,只是叫北帝南丐是在是不順口。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請問新西蘭老人都喜歡穿花襯衣嗎?

Grant Taylor是新西蘭南島上的一朵奇葩,釀了整整40年的酒,他是中奧塔哥(Central Otago)產區的啟蒙者,為產區內的諸多知名酒莊(例如 Gibbston Valley, Felton Road, Mt Difficulty等)釀過酒,199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酒莊Valli,便開始專注於自己的心肝寶貝。

Grant是一個瘋狂的愛因斯坦式人物,一頭爆炸式的白髮,永遠的大花襯衣,說話根爆米花似的,噼裡啪啦炸人一臉,而且開(夜)車超級快(祕訣是:忘記剎車)。

他釀造的黑皮諾獲得了基本上數的出來的國際大獎,然後自己也多次獲得釀酒師大獎。Grant的祕訣就是“隨心所欲,方顯唯一”,例如他的Valli葡萄園中有幾排頗有點稀拉,你問Grant,他說因為有一些根瘤蚜蟲(一種咬食葡萄根部,導致葡萄樹感染死亡的蟲子)咬死了一些葡萄樹。

如果你接著問他為什麼不補種一下這個葡萄園,他會很認真的告訴你:“經過我的研究,如果一個葡萄園裡面有3%的葡萄樹感染了根瘤蚜,那麼你的酒會變的非常的獨特。” 自詡專業的我,內心自然瞬間就奔潰掉了。

他還希望嘗試各種新的釀造方式,比如整串發酵(Whole Bunch),就是把葡萄連著梗一起扔進缸子發酵。Grant認為這樣不但會得到更為純淨的葡萄汁,還會讓酒增加一種獨特的辛辣感,因此他的葡萄酒很多都用了20%-35比例的整串發酵。

除此之外,Grant還喜歡單一葡萄園的概念,以葡萄園分開釀製,單獨成瓶,比如Gibbston Vineyard, Bannockburn Vineyard, Wahaki Vineyard等,哪怕明知道某個葡萄園的葡萄酒缺一些結構或者果味,Grant依然堅持保持他們的個性。

問他原因,他說:“羅馬尼康帝酒莊會把羅馬尼康帝和拉塔希葡萄園的酒混在一起嗎?”

我盡TMD無言以對。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不賣萌會死星人

瘋狂的Grant還創建了一個自己的“部落”(Grant Tribe),加入部落的條件很簡單,只需要2部。

一是有緣分,看著對眼,聊的來;

第二步就比較麻煩,Grant會給一個特製的哨子,你必須在10分鐘之內吹響這個哨子。感覺有沒有武俠小說裡面的橋段?你也許會覺得吹哨子很簡單,但是這個哨子需要先含在嘴裡,然後蜷曲舌頭從哨子的上部往下吹氣,方能吹響,而我!吹!了!1!個!小!時!都!沒!有!成!功!無緣加入Grant的瘋狂部落。

這兩個糟老頭居然把新西蘭黑皮諾鬧了個翻天覆地

圖:玉哨-Grant部落的象徵

假如你成功了,第三步就是學習哨子語言,因為部落成員每個季度會開電話會議,但是大家不說話,只吹哨子交流。簡直就是一個“Grant邪教”啊。

Grant的最新傑作是他為一箇中國小姑娘釀了一瓶酒,叫Crown Wine Cellar。這個叫宋靜的重慶小姑娘住他家對門,陪他釣魚嘮嗑,然後還在2分鐘之內便吹響了部落的哨子,把老頑童Grant高興壞了,於是便破例出山為她做了一款酒。

結果,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款酒在2015年的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IWSC)上一舉摘得年度最佳黑皮諾獎項!重慶姑娘勇奪世界大獎,成為一段佳話,老爺子不經意間又成就了一段傳奇。

有了南帝北丐這樣的骨灰級人物,還有一堆新秀在後面追趕,加上對於黑皮諾克隆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果串的長度和粗細的程度,新西蘭的黑皮諾自然不會差,而且還大有反撲歐洲大陸的架勢。

我突然記起2015年我參加新西蘭黑皮諾大會的時候,好萊塢演員 (侏羅紀公園主演) 、也是新西蘭Two Paddocks酒莊莊主的Sam Neill作為演講嘉賓時候說的一句話:“只有黑皮諾配做酒給人喝,其他葡萄品種都是餵豬的。

有這樣“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勇氣,新西蘭還愁釀不出頂級的黑皮諾?

-END-

文章來源:小皮葡萄酒講堂

更多葡萄酒問題

可以在留言找我

也可以加WINE'S微信

風花雪月美酒人生

聊天找WINE'S:wines2017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來源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請聯繫WINE'S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WINE'S為您分享好文章 為您解說 努力做好您的品酒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