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朋友圈 墨子 屠呦呦 文化 溫州日報 溫州日報 2017-09-24

當我們為“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的無厘頭式喜劇捧腹,夢想的輪廓當時仍是模糊,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時光裡,我們是做過夢的,夢想過成為一代文豪,青春作賦,皓首窮經;夢想過成為天文學家,寄情蒼穹,觀盡宇宙;夢想過做書法大家,丹青妙筆,渾然天成。只是歲月的波瀾讓這些夢輾轉走失,亦或是被甘於平庸的我們埋在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尷尬角落,積塵落灰。

“青年人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習總書記質樸卻充滿力量的話語振聾發聵,在那片埋著夢想的皸裂荒地裡潤之以甘露,也喚醒了那些被忽略的畫面:我們曾有那樣艱辛的歲月,遍體鱗傷,滿目瘡痍,僅憑一雙手,兩條腿,便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地上從零開始築夢,構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尤記得里約的狂歡,從吉祥物“維尼修斯”到位奧運提供服務的地鐵列車,無一不印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製造”;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鐵網絡和全球最完整的技術和產業配套體系之國的頭銜花落中華家;再看由中國主倡的“一帶一路”峰會,“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從無到有,在世界的冷眼旁觀中,沉睡的雄獅甦醒,我們站了起來,只因我們“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墨翟喻人為素絲,那麼時間,便是最好的染料。豆蔻青春為綠,桃李朱夏為赤,不惑白秋為金,古稀玄冬為墨,人生便在這一個個階段裡被賦予色彩,而夢想,便將這一切串聯起來,染成一匹好布。每個年齡的人,都有做夢的權利,有李政道、丁俊暉頭角崢嶸之際,便有諸如姜尚、齊白石等大器晚成之時。敢於有夢,便不負年華。

若夢被桎梏,到哪兒均是牢籠,我們總喜歡賦予夢想定語--“遙不可及”,不過是為停滯的步伐讓我們難以望其項背所找的藉口。夢想可以遙遠,但因勇於追夢,因邁出的每一個堅定的腳步,也能觸手可及。流淌著華夏血液、承載著這個國家未來的青年們,不應被現實的枷鎖桎梏,我們平凡但不願平庸,我們少語但不願沉默,我們不爭但不願懦弱,重拾被深埋的夢想,將勇氣與恆心化為我們最強大的武器。

追求極致而甘於孤獨,吳元新傳承非遺花布,織染藍白人生;司馬遷幽於縲紲忍辱負重,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000餘個中草藥方,640種抗瘧疾藥方集,190次失敗,屠呦呦發現了拯救千千萬萬生命的青蒿素。夢想不是自行成熟便掉落的果實,它需要勤勞、執著、耐心凝成的汗水精心灌溉。人們看到了圓夢成功的光鮮,卻不曾想背後的披荊斬棘。圓夢者們心無旁騖,風雨兼程,用一句“我能行”應對了所有艱難困苦,在圓夢的路上踽踽前行。勤於圓夢,腳踏實地,用實際行動讓夢照進現實,命運永遠不吝將成功給予有準備、肯努力的人。

有夢方做,有夢方追,有夢方圓,當是華夏人的果決。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只願圓夢歸來,鮮衣怒馬,你我仍是灼灼少年。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