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了十五年的廠子,生無可戀地終於要把它關了

朋友圈 創業 工程師 美文 製造業福星高趙 2017-04-07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甲、乙、丙三人合計在深圳開廠。

後來丙退出,剩下甲、乙苦苦支撐了三年,倒閉!

而丙用合資開廠退出來的資金買了房子。

今年春節,甲、乙、丙回到老家,只有丙賺了200萬。

這個故事中的甲是我的表弟,而乙是我表弟的同學,丙是表弟的戰友。

每次見到表弟,表弟就碎碎念:我傻逼,開個毛的工廠,當初要是在深圳買房子,三年時間,該吃吃該喝喝,完了也能和丙一樣帶200萬回家。

我開了十五年的廠子,生無可戀地終於要把它關了

而我,開了十五年工廠,現在真的都不想開了,這幾年只夠養家,累的像狗一樣。這種情況,我情願關了去打工。

現在開廠子,一年的利潤還沒有工人兩夫妻一年的工資高,連養活自己家三個人都不夠。

真是越來越難開了,工價上漲,產品掉價,所有供應商都要現金交易,但做出去的貨客戶要半年才結賬,還沒有定金,工廠成了夾心餅乾。

大環境是客觀原因,這一兩年對於大部分實業確實是非常嚴峻的挑戰,一般的員工或工作職能不涉及到決策領域的人,可能沒有太多的感觸。但我是開廠的,我覺得自身的主觀原因才是值得深究和探討的,一路回顧,細細想來,挑戰與機遇並存,淪落到今天這一步,又何嘗不是自己自作自受啊!不得不承認我是敗給了自己,沒有大局觀,眼光不長遠,不居安思危,對待問題和機會不夠認真,處理關係不恰當。不得不承認此刻的自己是迷茫的,彷徨的,我甚至都還沒有想好接下來的路要如何去走……

關於他的迷茫,我們來聽聽聯盟裡的一些朋友的說法:

公司副總李某:

行情好的時候,是個人都在掙錢,

行情不好的時候,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照樣虧損。

我身邊開廠的朋友虧損的多了去了,少的年虧損50-100萬,多的年虧損200萬+,連續幾年,每年都虧損10%的本金的都有。

某CNC設備銷售張某:

我們這一個幾千人的大公司,從去年3月份開始就是半停工狀態,已經是在支撐度日了。國外的訂單全部消失,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國外訂單都做不完的,今年以來,每月放假10-15天的休息啊...老總開會也是熬得人都瘦了,沒辦法,無可奈何,看著這麼大一個公司的員工,每天高高興興來上班,然後只是在這裡混日子熬時間,看到心都痛了。然而財務說政府卻一分錢稅收都不肯削減。周邊幾個公司也都是這種狀態,維持生存...不死就行。

某線路板廠員工趙某:

我們工業園裡,一千多人的線路板廠已經放假了...做機械的幾個小公司也連續幾天沒有工人進入了。只有保安在門口和小狗懶洋洋的耍著...

我們該怎麼辦?大家以後怎麼面對每月2000的房貸和生活開支?-到處的廠子都不招人啊,去飯店都找不到兼職。大街上的店鋪各種心酸的樣子。失業對我們來說簡直如大禍臨頭。

我開了十五年的廠子,生無可戀地終於要把它關了

某自動化設備廠工程師謝某:

我在上海做機器人自動化,公司的情況也是不容樂觀。有的員工甚至直接在公司群裡@老闆,問什麼時候發工資發加班費,逼得老闆說抱歉。

每個人活著都有責任,堅持下去,看看下面的員工,還是有願意和老闆、企業同甘共苦的。企業,不能倒,人心,不能散。老闆自己都拿不定注意了,我們下面的人,還怎麼相信你咬緊牙關挺下去?

鈑金廠華某:

同感,我也是13年開廠的,14年搭上了最後一班車,掙到了一些錢。但去年下半年直線下降。現在 工廠已經放假半個多月了。我裡這倒閉的廠多了去了,堅持到明年如果還是這樣也準備回老家種地去了。

五金廠老闆凌某:

我是11年創業,生意在增長,但就是利潤這幾年下降了很多,還算穩定吧。這兩年總體感悟是市場真的在萎縮,所以得開發更多的客戶,比較累,利潤也拼的越來越低。所以準備明年收掉一部分賬期時間比較長的客戶,這樣自己時間多點。有時間好好做做未來的打算,再出去各地走走看看是否有其它的門路。總結就是形勢比人強,知道自己不是高人的話。儘量不要逆勢而行,那樣太累。順勢而為,才能一日千里。

我開了十五年的廠子,生無可戀地終於要把它關了

工業者聯盟寄語:

首先在一個行業做精、做專很多年。因為經驗專業知識這種東西在打工時候比較容易獲取,等你做了老闆,再犯錯誤的成本就太高了,必須如履薄冰,哪兒還容你去慢慢學。

再次,在一個行業創業,之前最好做過研發生產,也做過銷售,更懂財務,對行業有個端到端的認識。這樣你自己就是專家,同時也知道怎麼賣,這樣才能有效領導你的團隊。

時時刻刻去思考一個問題:自己公司和產品的“護城河”在哪兒?為什麼能生存下去。在這個行業打工期間,努力積累上下游的資源,這樣你創業時候,無非把以前的資源平移一下,至少活下來沒問題。

未來這個時代,生產簡單產品的工廠本身是沒有競爭力的,除非產品有非常深的技術護城河,否則一般產品生產太容易,容易陷入低價競爭。就比如一家公司經常山寨別家產品,產品同質化,價格透明的要死,沒有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又有多少超額利潤呢?利潤的大頭都被掌握銷售渠道的賺去了。

低端製造業除非在管理和工藝技術上有所創新,否則註定是死路一條,靠壓榨資源和勞動力賺取利潤已是昨日黃花了。

我開了十五年的廠子,生無可戀地終於要把它關了

小微製造企業要想永續經營,老闆最少要明白以下幾點:

1、我有什麼優勢;比如:技術、渠道、資金、上下游產業、人際關係等等,但是絕對不能開了多少年廠,只有一個想法,一個點子,因為太容易被別人複製了。

2、清楚你每一個決定的最終目標,並根據最終目標的達成情況去檢查每一個步驟的正確性。舉個很簡單例子:你認為制度很重要,那麼做制度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加大生產效率;是減少開支;還是減少誤差?如果你連做制度的具體目標都不懂,你拿什麼去衡量?

3、老闆最重要的能力是有分辨能力,如果你什麼都不懂,那最少你能分辨真話或者假話;如果這個也不會,那最少智商要高,隨時隨地去驗證別人的話。如果這也做不到,那至少要清楚一點:你是真的什麼都不懂。不懂就別瞎指揮,不懂就快點去學。

4、一定要花時間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並堅持不懈的執行,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什麼時候不能做什麼事,公私、賞罰分明,寧做黑臉關公,不做親善大使,打你一開始決定做老闆,階層關係就理所當然形成,把公司做成慈善機構的思維是置生死存亡於不顧的混蛋行為,註定失敗。公司逐漸滅亡,員工把公司逐漸滅亡當做理所當然,滅亡以後拍屁股走人另謀高就,更有甚者做白眼狼反咬你一口!

5、即使是家族企業,也要慎用親戚,慎用親戚,慎用親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6、賬務賬目精準,精打細算,切忌鋪張浪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