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探祕:邳州人家族的構成、姓氏、班輩、譜牒與家庭成員

一 家族構成 邳州的家族,從過去到現今是典型的“九族”制,九族制的重要標誌是喪服的“五服”。按“五服”制,喪服可分“斬”,穿生麻布做成而不縫邊的喪服,服3年;“齊”,穿熟麻布做縫邊整齊的喪服,服3年至3月;“大功”,穿精細熟麻布喪服,服9個月;“小功”,服5個月;“思麻”,服3個月。以此確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孫之間九代血親系統,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兒、孫、曾孫、玄孫。以出不出五服來論親族遠近,“五服”之內稱為本家,又稱為“本家本當”,然後才推而及之同宗同姓,同宗同姓稱為“一家子”、“當家子”。

二 姓氏 一個姓氏一個家族,也稱一姓或一族。在族譜中先標名“×氏家譜”、“×氏祖譜”。姓氏最早源於炎帝和黃帝,炎帝居姜水為姜姓,黃帝居姬水為姬姓,“姬”字多帶女旁,這是母系氏社會的痕跡。

民俗探祕:邳州人家族的構成、姓氏、班輩、譜牒與家庭成員

邳州最早的姓氏是夏邳國國君奚仲,即任姓的後代,其子孫有薛氏、且氏、祖氏、奚氏、仲氏、摯氏、疇氏、伾氏、姬氏、李氏。

古代取姓設氏,多以封地、祖父之名和官爵為氏。自奚仲以後子孫分封邳地姓氏繁多起來,在貴族有姓有氏,平民無姓無氏的封建氏族時代,史籍所載的盡是貴族著姓。邳地在漢代著姓有翼氏、嚴氏、周氏、龔氏、李氏、徐氏、皮氏、陳氏、到氏、石氏、張氏等。據《百家姓》記載,唐宋以來,邳地著姓有餘氏、皮氏、葉氏、國氏、闕氏。據《太平寰宇記載》宋時尚有著姓陳氏、祁氏、谷氏。明嘉靖《邳州志》載,邳地著姓有嚴、於、翼、趙、周、徐、吳、陳、劉、王、袁、索、楊、沈、閆、岑、朱、唐、魏、盛、何、鹿、胡、李、老、潘、馬、宋、史、尹、車、戶、荀、汪、許、高、孫、鄒、顏等。

明洪武二年(1369)大移民,邳地人口增多,姓氏增多,邳州共308姓,除神、者、郎、賢、法、飛、樂、訾、強、徑、羿、、聞、榮、靖、籍、俞、宮、闞、甯(寧)等稀姓外,其餘280餘個為常用姓,約佔全國常用姓的8.8%。1987年5月30日《人民日報》報道全國人口最多的大姓有李、王、張三姓,分別佔全國人口總數7.9%、7.4%、7.1%。2006年報上又報道全國人口大姓前四位名列為王、李、張、劉。邳州人口最多的大姓是張、王、劉、李、陳五姓。從邳州姓氏的源流看,土著姓氏佔大多數,他們是以封地賜姓,祖父世襲,官任居住,駐軍,親族投靠等方面,其餘都是外遷戶。外遷戶多是逃荒戶、避難戶、投親靠友戶、逃兵戶等。有時一個姓氏就源出多處,如陳姓邳州有四個支系,陳樓地區李陳、泇口地區邱陳、白埠地區王陳,還有距山陳等。張姓更為繁雜,而支系達八支之多,《百家姓》是宋代不知名儒者編的,共收468姓,邳州姓佔百家姓三分之二以上,中國姓文獻共收入6362個姓。姓氏的形成有它的歷史因素、社會因素、民族因素、民俗因素等,也就關係到歷史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眾多學科。

姓氏,以血緣關係為紐帶,根據血緣遠近區分嫡庶親疏的不同等級。同一始祖的嫡長子孫為大宗,即長房,是按宗法制度來正父子兄弟之道,明長幼貴賤嫡庶之序,明男女之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各守其道。其內容一是尊親,即愛戴和崇敬父母,立身行道以揚名顯和傳宗接代;二是不辱,即不虧身體,不辱自身和為親復仇;三是養親,即養口體侍疾病,順其意,樂其心,重其喪。在宗法制度下,男子稱氏,以明貴賤,女子稱姓,以別婚姻。男子20歲時在祖廟舉行隆重的冠禮,結髮加冠,表示成人;女子15歲舉行笄禮,結髮加笄可以許嫁;同時根據其本名的含義取一表字,讓人稱呼,以表示尊重。作為成年人,必須實施孝悌忠信的道德規範,承擔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天子之妻稱後,諸侯之妻稱夫人,卿大夫之妻稱儒人,士之妻稱婦人,庶人之妻稱妻。妻之子稱嫡子,妾之子稱庶子。據統計,我國現文獻的姓氏就有5660個,單姓3484個,複姓2030個,三字姓146個,另外還有四字姓,五字姓等。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過去是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秦漢後,姓氏不別,或言姓或言氏或言姓氏。邳州姓氏複姓稀少,單姓居多。

民俗探祕:邳州人家族的構成、姓氏、班輩、譜牒與家庭成員

邳州姓氏有:

二畫:丁、卜、刁

三畫:於、萬、馬、衛、飛、山。

四畫:王、卞、木、尹、牛、車、方、毛、尤、仇、僕、韋、鄧、戶、化、鬥、公。

五畫:丕、石、主、馮、丘、皮、白、甘、葉、史、申、蘭、邊、田、艾、古、龍、左、東、司、尼、包、盧、召。

六畫:莊、劉、湯、華、齊、許、成、任、閆、邱、孫、朱、米、畢、伏、安、呂、伍、鞏、江、仲、鄔、紀、喬、向、阮、邢、權、全、祁、堯、如、池、慶、牟。

七畫:宋、張、李、沙、蘇、吳、邵、杜、楊、沈、鄒、陳、芮、何、汪、佟、餘、陸、閔、邰、谷、辛、岑、時、嚴、束、君、縱、冷、花、連。

八畫:泉、龐、歐、郇、鄭、苗、周、孟、林、居、金、羅、季、屈、武、尚、嶽、房、單、京、範、郅、郎、法、駒、賢、杲、茅、虎、迮(ze)、呼、澤、卓、經、苑。

九畫:費、鍾、洪、晏、項、姜、段、侯、郗、虺、饒、姚、胡、駱、郝、婁、趙、賀、施、宮、薦、荊、榮、俞、聞、欽、查、柏、革、羿、彥、鹹、拾、郜、柳、荀、茹、胥、昝、柯。

十畫:郭、柴、展、索、倪、秦、徐、錢、高、殷、夏、賈、唐、耿、桑、聶、陶、桂、顧、都、袁、席、塗、桓、神、荷、慄、凌、欒、黨。

十一畫:龔、閻、蕭、崔、章、梅、曹、黃、扈、常、康、盛、屠、戚、樑、寇、尉、鹿、隋、蓋、基。

十二畫:謝、智、樓、董、韓、程、彭、傅、焦、魯、惠、景、童、嵇、曾、溫、敬、喻、普、提、蔣、葛。

十三畫: 解、褚、路、竇、雷、甄、滿、鮑、廉、詹、訾(zǐ)、靖、靳、蒲。

十四畫:翟、熊、裴、臧、管、藺、譚、繆、蔡、闞(kán )、樓、禚(zhuó)、鑾。

十五畫:樊、潘、顏、鶴(hè )、滕。

十六畫:薄、霍、冀、薛、穆、衡。

十八畫:瞿

二十畫:籍

複姓:歐陽

三 堂號 堂號是一個家族的名號,堂號興盛於唐宋,如王姓的“三槐堂”即北宋兵部侍郎王祜、宰相王旦的一段故事。王祜在開封京城庭院栽了三棵家槐,對人說“我之子孫,必有三公者”。望子成龍的願望終於實現,王旦做了宰相,並以“三槐”為堂號,蘇東坡並作了“三槐堂記”,名聲大振,後為琅琊王姓“三槐堂”作號。堂號有一定的源由和意義,如李姓的“隴西堂”、鄭氏的“榮陽堂”以示氏族地理位置的紀念。劉姓的“建國堂”以示劉邦的直系或支系。張氏的“百忍堂”,一曰唐代張公藝書百忍字進獻高宗,受高宗稱讚,而以此為堂號。二曰“張”即“弓”拉“長”合體,以忌止戈之意,以示平安。三曰,秦代張良刺秦始皇未隨逃難,三國張飛性暴死於剪刀之下,以詔示後人“萬事皆忍,以和為貴”,奉守“百忍堂”。再如邳州的何氏,《何氏譜充》言明“邳州何韓不分,不忘其末也”,均因張良擊殺秦始皇未成而遭“天下大索”,造成韓人和張良氏族外逃避難,幸得水划船逃至下邳,求得生存,並在邳內生活十年。據筆者考證,張良隱居岔河境內漢時稱張家樓的村中(今稱西橋頭),村東牧豬河、圯橋、讀書山、子房村、圯下村、討飯山等河、村、山、橋名,均為百姓紀念張良而命名,名稱仍沿稱至今,並有很多有關張良的故事留傳至今。現雲壇山後仍有當時名為“何家窪”村落遺址。其隨從及後人為紀念這一事件均聚居在平川之地的河邊或山邊的窪地。張良改韓姓為張,名良,其族人韓人改姓為何,(古時河何荷相通),但堂號避窪,以“三高堂”為堂號。又一說:“三高”源於張良事件,一是張良逃難後,“圮橋得黃石公兵書”為高人相助;二是率兵西征遇劉邦封軍師為高人任用;三是棄官隱居官高名就兩全齊美為高謀遠慮,故後人以此為“三高堂”。從邳州何氏現今居住情況調查,仍是居住河邊為多,居住山邊的也是平川窪地,這說明宗譜詔示後人的作用。在邳州常用的姓氏堂號有:王,三槐堂;張,百忍堂;劉,黎照堂;李,摘仙堂、隴西堂;馬,扶風堂、降紗堂、銅柱堂;吳,延陵堂;陳,三恪堂;朱,折檻堂;崔,三戟堂;趙,半部堂、完壁堂;杜,浣花堂;徐,東海堂;周:細柳堂;魏,藹和堂;饒,正隆堂;孫,映雪堂、中山堂;歐,三禮堂;楊,四知堂;邵,安樂堂;祝,修善堂、敦繼堂;何,三高堂、梅花堂;樑,武義堂;曹,文昭堂;溫,忠善堂;秦,三賢堂;梅,保善堂,鄧,信義堂;丁,月照堂、夢鬆堂;韋,易經堂;孔,至聖堂;馮,大樹堂;安,文思堂;蔡,倫書堂;孟,三遷堂、亞聖堂;閻,分隱堂,郝,晒書堂。堂號因支別不同而堂號也不同,如劉氏劉徹後裔為“黎閣”為堂號,陳氏以“郡望”為堂號,還有“德星、德聚”命名堂號,謝氏堂號有“陳郡”、“會稽”、“東山”、“寶樹”四個堂號。

民俗探祕:邳州人家族的構成、姓氏、班輩、譜牒與家庭成員

四 班輩 過去氏族無班輩排序字,多為姓和名二個字,班輩排序字的使用僅從明末興起,清代廣泛流行。帶有班輩字的名字,一見便知道其人是本姓或某姓宗族中的長輩或是晚輩,以免失禮亂宗。班輩主要作用是便於區分長幼宗親的,班輩的選字很重要,它體現了氏族的祈福臻祥和延嗣耀祖夙願。故爾在選字上多推敲:一是有意義的字,二是蘊含吉祥字,三是便於組成詩句的字。如邳城石姓班輩字是:“洪宗秉漢昌,九德齊榮祥,基業傳修遠,相化步朝堂,增桂連登廣,忠義愛華良,耀立恆雅志,禮和福自長”,上下四十代,以五言詩排成,詔示了夙願的含義,也充滿韻味。大部分班輩字都排成三言、五言、七言的詩體,便於朗頌和記憶。

邳北王姓,班輩字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選字,如:“堂、錫、淑、樂、榮、志、欽、滋、棟、詔、語、錦、鴻、樹、煒、坤、銘、清、桂、炳、均、鍾、浩、林、煥、增、金、澄”共二十八代,單排列,不成句子,難以記憶。

有的姓氏的班輩字循環使用,幾十代班輩字用到最後再從頭開始如孔、馮、孟、曾等;也有的班輩是二姓氏反覆循環共用,如孔、孟、曾等姓。家族輩譜通常都是一段詩文,如孔府: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行,興毓傳繼廣,照憲慶繁祥,令德惟重佑,欽紹念顯揚。

選排班輩字,多在增寫家譜時進行,由族譜編寫組請各支系代表或長輩,或有文化者共同選字、共同審議字義、共同排序編詩句,然後印發徵求意見,大家都覺著很好了,印在譜中,各支系按此班輩起名字。班輩因人口多,易重名時,班輩字可放在名末個字上。因按班輩起名的多為三字名。邳州三字名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前佔75%,八十年代後佔85%左右。

一個家族有遠房、近房、親近、自己家。遠房有“五服”外、“五服”沿;近房有“五服”內、本支人:親近有從堂兄弟;自己家為堂兄弟、胞兄弟,胞兄弟有長、次(仲)之分。本支人;親近的有老幼之別,家庭的和睦、家族的團結關係到家業的興盛、家族的興衰。俗語云:“家和萬事興”就是這個道理。

五 譜牒 譜牒,又稱宗譜,譜書、家譜、祖譜。古稱家牒或譜牒。家譜是一家族祖譜,多裝釘成冊,邳州家譜有序、譜系表,五服表、世系、支系、家訓、祠宇、墓圖、家訓、恩榮等內容,也有記家族成員生平事蹟、及後記等。家譜世系按輩序排列,各系家族成員的分佈很廣,可跨越幾個省市區以至全國各地。瞭解了祖譜,也就瞭解了自己的家庭,瞭解了家庭的生存繁衍的世系及輩份和家族的血緣系統、姓祖來源、世代遷徒歷程、家風、家制等,同樣瞭解了家族的歷史。譜寫家譜,邳州30年至50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才譜寫一次,多為續譜,因此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成立寫譜委員會,以已知的支系中的名望、長老者組成,而後推選出寫譜小組,寫譜小組按各地支系統計的情況進行梳理成文,打印分支分冊而後分發存查。邳州大姓家族都已續譜,如劉、張、王、陳、鄒等姓,續譜姓氏佔40%左右。

六 家族成員 封建社會為宗法社會,家族倫理觀念是中國封建禮教的典型內容。即正父子兄弟之道,明長幼貴賤之序,嚴男女之別;一家之內,子必從父,婦必從夫,弟必從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可破壞這種禮制。至今家庭中父母在,還是以父母為主,家庭婦女還是聽從丈夫的安排,兄長在,以長兄為領導人。尤其是男女不同席這方面,農村大多家庭招待客人,婦人還是不沾桌子邊,只當主婦人,婦女的地位及自卑感仍存在。農村大多數婦女回答門外人問話或辦事:如別人問“家有人嗎”,還是回答:“孩他爸不在家!”“我不當家,等他來再說吧!”或“當家的不在家”還有婦人回答:“沒有人。”可見自卑感和封建禮教的影響尤深。邳州家族成員一般指家族本族的宗親:祖父母、父母、己身、妻、子、孫,是構成家庭的主要成員,也是構成家族主要成員。家族成員其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其中因情況不同而入家居室的包括過房子、螟蛉子、童養媳、養女、招夫、招婿、妾等。

民俗探祕:邳州人家族的構成、姓氏、班輩、譜牒與家庭成員

 過房子 過房子有三種情況:一是沒有兒子的夫婦,為了這一房香火不絕,從其他房中要一子過來作為養子,多迎立侄子為子。二是無子寡婦守節時,為了使這一房香火不絕,就迎立一個過房子繼承家業,一般立侄子為過房子的為同宗同姓。三是夫妻二人結婚多年未生育,怕自己以後無子,就迎立一個過房子來“招小弟”,如果以後生子女,過房子仍為長子,生養子為次子,家產 平分,過房子一般是親兄弟或叔伯之間的事,必須如親生子女一般。不招外姓人作過房子。

 螟蛉子 螟蛉子是收養異宗異姓之子為養子,原則和過房子不同,過房子父母知道其子過房,其子也知道父母,兩家仍保持良好的宗親關係及往來。螟蛉子以越小越好,越小越不知道其生父母及住址,越大越不收養。其家產是按“嫡全庶半螟蛉子又半”的原則,也就是隻能分到四分之一家產。

 童養媳 童養媳就是收養他人年幼的女兒為養女,長大後給自己兒子作妻子為目的童養媳有出生後抱來的,有其家長送來的較大的女子,一般不超過15歲。童養媳是貧苦人家的女兒,有的要糧錢,有的不要,有的是感情好送來的,有的基於人口上、人力上的理由,才把女兒送給他人家中的。

 養女 養女就是把他人的女孩當作自己女兒撫養,並非作為兒子的媳婦。養女有三種,一是作為自己女兒為目的養的長大後可以嫁人:一種是以圖利為目的收養的;一種是以此女兒招婿傳宗接代為目的收養的。

 招婿 招婿沒有兒子的父母,為女兒迎娶夫婿,目的是繼承家業和傳宗接代。

招夫 招夫寡婦不易嫁,俗話說:坐家招夫。丈夫去逝後仍留在前夫家招一個丈夫進門,來撫養前夫子女或繼承家業,或再生子女繼承前夫家業香火。

 妾 妾俗言有:“一晝一夜為一日,一男一女為一室”,這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原則。過去富有家庭和官宦人家主人,除娶正室妻子外,又娶幾個老婆或叫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和沒有正式結婚手續的,一般稱為“妾”。納妾有多種原因,一是大妻子不生子,丈夫又納的妾;二是大妻子沒生子,大妻子為了有後人繼承家業和香火,給丈夫納的妾;三是富貴人家從女婢中挑選寵愛者為妾;四是髮妻的“陪嫁女”,捨不得讓其出嫁,而勸丈夫納為侍妾等。

 私生子 私生子有三種情況:一是無妻妾身份的女子同居或婦女所生的子女;二是與未婚女子同居而後不納為妻妾所生的子女;三是娼妓所生不知何人為父的子女。

 婢生子 婢生子主人和女婢私通所生子女,叫婢生子。如受主人寵愛可升格為妾,她所生的子女也可升格為庶子。女婢就是家奴,在家庭中沒有人格的存在,女俾是主人用錢買來的,當主人女兒出嫁時,她可以做女兒的“陪嫁丫環”,女俾也可以由主人隨便出賣或送人。

這些都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新中國成立後,除招婿、招夫外,其餘幾種情況均以消失。

【本文作者:王如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