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恐怖?——讀《呼嘯山莊》有感

01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的作品,也是其唯一的一部小說,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雨水不停地灑落在曠野上,黑色的風灌滿了整個山丘,吞噬了所有美好與光明,空空蕩蕩的房間,只有希斯克利夫陰鬱的眼神,望著窗外無盡的黑暗。

閱讀《呼嘯山莊》,內心始終是壓抑的,那個荒涼的山莊,那些數百年前的愛恨情仇,就像英國北部陰冷潮溼的天氣一般,在人的心中飄起悽風冷雨。

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恐怖?——讀《呼嘯山莊》有感

02

仇恨的種子只能盛開惡之花

《呼嘯山莊》是一部很奇特的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顯得很特別,人們對其評述頗多,尤其是對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研究。

希斯克利夫本是一個流浪兒,風餐露宿,被呼嘯山莊老主人恩肖收養。起初,他還沒有表現出異常,但恩肖死後,家中的長子辛德雷對其長期虐待,家中其他人對他的歧視,使他徹底喪失了人性。

希斯克利夫從小就生長在冷漠、無愛的環境中,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使他在潛意識裡就覺得整個社會都是如此。他認定全社會都崇尚金錢,以富有為榮,以貧窮為恥。而他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孤兒,註定是一個被社會所拋棄的對象。因此,從小他就有一種自卑感,厭惡這個世界。

一個有著強烈的自卑感的人,要麼沉淪,要麼爆發。

後來他離家出走,三年後,帶著財富回到了山莊,同時,他也帶來了自己的復仇計劃,他要向過去所有虐待過、侮辱過他的人彰顯自己的價值。在他看來,人在社會上,只要有了財富,就有凌駕於他人的權力,也就有了了復仇的資本。

對於希斯克利夫的這種行為,我們可以用“心理生存”來解釋。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生存除了肉體上,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心理生存”就是人要在比較機制中確認自己的價值。如果一個人在財富、地位上被人們認為是失敗者,他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心理存在就會被否定。

希斯克利夫是從來到山莊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獲得周圍的人的認可,這使他在心理上不堪忍受。只有獲取財富,他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凱瑟琳,是唯一能讓希斯克利夫的世界有一絲光明的人。他們曾經深深的愛著對方,不帶一絲雜質。希斯克利夫曾說:“兩個詞就可以概括我的未來:死亡和地獄。失去了她,活著也在地獄裡。”

然而當他回到山莊後,他發現凱瑟琳嫁給了畫眉山莊的少莊主林頓,這越發證實了自己的想法的正確性,復仇的火焰在心中越燒越旺。

希斯克利夫報復的第一個對象是凱瑟琳的哥哥,也就是呼嘯山莊現在的莊主辛德雷,因為辛德雷曾經百般虐待他。希斯克利夫引誘他豪賭,使他輸光所有家產,並將整個呼嘯山莊抵押給自己。同時他還將辛德雷的兒子哈頓貶為奴僕。

他報復的第二個對象是林頓,因為他奪取了自己的初戀。希斯克利夫誘使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與自己結婚,然後以各種方式虐待她,甚至連他們的親生兒子小林頓,希斯克利夫也毫無感情,經常折磨他。

他的第三個復仇目標是林頓與凱瑟琳的女兒小凱瑟琳,他故意讓小凱瑟琳嫁給了已經病重的兒子小林頓,以獲取遺產。小林頓去世後,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山莊的主人,他將小凱瑟琳軟禁在呼嘯山莊,以各種手段虐待她,以報復林頓一家。

至此,希斯克利夫完全掌控了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兩大家族,但是同時,他也完全失去了人性,變成了一個怙惡不悛的魔鬼。

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恐怖?——讀《呼嘯山莊》有感

他的一生,活在無休止的仇恨中。但是,復仇成功的快感沒有帶給他快樂,當他打開凱瑟琳的棺蓋時,他終於醒悟了。最後,他通過自虐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再來看凱瑟琳。她外表活潑,但內心孤獨。在父親離世後,她經常受到哥哥辛德雷虐待。從小缺失親情,使得凱瑟琳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地位低下的希斯克利夫顯然不能使她獲得這種 安全感,所以她背叛了青梅竹馬的希斯克利夫,嫁給了有錢有地位的林頓。

弗洛伊德認為,在人的潛意識中,存在著本能的慾望,然而,這些本能慾望卻往往與社會道德、社會習俗等發生衝突。衝突的常見的結果有兩種:外化,帶來創造力 ;內化,心理產生扭曲。

在小說中,作者描寫了呼嘯山莊的周圍一排排被風雨吹打得東倒西歪的小樹,暗喻著那些受到壓抑變得扭曲的人。

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恐怖?——讀《呼嘯山莊》有感

03

小說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通過這部小說,可以看出,不同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命運大不相同。而所有問題孩子的身上,都有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子。

你給了別人什麼,別人就會回報你什麼。一個在父母的暴力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也多半會以這種方式對待他的子女;一個被關愛和尊重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教育子女的方式也多半會如此。

希斯克利夫從小被周圍的人虐待,長大以後也虐待著著周圍所有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兒子。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的物質世界,而忽視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在物質上拼命地滿足孩子,而在精神上卻拼命地壓抑孩子,對孩子說話只有發號施令,從不關注他們的內心。家長還總覺自己對孩子付出了很多,殊不知這種只有物質、沒有精神的愛是非常危險的,會將孩子引向歧途,造成人格上的缺陷。

家長要與孩子多點溝通,少點說教,要做他們的人生導師,也要做他們的朋友。

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多恐怖?——讀《呼嘯山莊》有感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在教育子女上,他也是高手,為人們做出了榜樣。他的9個子女個個品學兼優,長大後都成了人中俊傑。他認為,做家長一定要有有幾分孩子氣;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自己一定要永遠樂觀,孩子才能積極向上。

小說最後說:“在這片安寧的土地上,長眠的人並不安寧。”世界上,如果每個孩子都能被關愛,如果每個孩子都能被尊重,這些不安寧的人也許能永遠長眠了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