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車輪裡的“大夾子”,你真的瞭解它嗎?

跑車 超級跑車 汽車 愛車兵團 2019-02-28

前段時間,歐洲經濟委員會公佈了歐盟與日本等40個國家,支持聯合國對新車標配緊急制動系統草案的新聞。兵哥也為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確實,我們國家的汽車消費者,對於汽車安全的關注程度並沒有其他地區的消費者來得高漲。同時,哪怕是關注安全的側重點,似乎也僅限於碰撞成績多少星的方面。

事實上,除了被動的碰撞測試成績以外,還有主動的安全裝備需要關注。而其中,最直接關乎於安全的功能裝備莫過於剎車系統。因為這是駕駛者在遇到危險情況時首先會想到並使用的功能。但是,對於直接與剎車盤接觸的剎車卡鉗大家又瞭解多少?


結構與分類

我們所說的卡鉗,指的是盤式制動系統當中,控制兩片剎車片去夾住輪子上的剎車碟盤的結構,便是統稱為剎車卡鉗的零件。工作原理就在於,大部分小型車都採用液壓制動,因為液體是不能被壓縮的,能夠幾乎100%的傳遞動力,基本原理是駕駛員踩下剎車踏板,向剎車總泵中的剎車油施加壓力,液體將壓力通過管路傳遞到每個車輪剎車卡鉗的活塞上,活塞驅動剎車卡鉗夾緊剎車盤從而產生巨大摩擦力令車輛減速。


關於這個車輪裡的“大夾子”,你真的瞭解它嗎?



所以現在的剎車卡鉗,還往下細分出不同種類,但基本都是按照裡面活塞數量的多少來決定。而在一般人的認識當中,都會認為“活塞越多、剎車力越大”的誤區。但是,活塞數量的多寡與剎車力度的強弱並沒有正相關。相反,活塞數量較多的卡鉗,其實只為提供細膩的操作腳感服務。


關於這個車輪裡的“大夾子”,你真的瞭解它嗎?


此外,為不同用途服務的剎車卡鉗,其製造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常見的民用產品多采用分體式設計,而比賽用卡鉗則多采用強度更高的一體式設計。分體式的卡鉗所使用的材質上也能達到很高的強度,但面對賽事中高強度、高負荷和高熱量的環境,出於設計上的差異,一體式剎車卡鉗會來得更加可靠。


擺放位置並不重要

還記得有位朋友就提起過,剎車卡鉗的擺放位置和驅動方式有關。FF前驅車型,剎車卡鉗則在前方;FR後驅車型則是放在後方。事實上,剎車卡鉗的擺放位置並不是用戶和玩家需要過多留意的。因為這絲毫不影響剎車系統的工作表現。


關於這個車輪裡的“大夾子”,你真的瞭解它嗎?



當然,一些性能出眾的跑車和超跑的剎車卡鉗,會佈置在剎車盤的後方。如此設計所考慮的因素,除了需要考量懸架結構、轉向系統部件的擺放等因素外,更在於能通過進入車底的氣流,能把剎車盤與剎車片、剎車卡鉗的熱量一併帶走。


關於這個車輪裡的“大夾子”,你真的瞭解它嗎?


反過來說,剎車卡鉗放置在前的性能車,其工程師設計的空氣導風散熱渠道,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推出市面。不然,就很容易造成導風散熱只吹走卡鉗和剎車片的熱量,而忽視了制動盤的熱量,令熱衰減過早出現。


還需要輔助才能事半功倍

制動系統是一整套技術的體現,單單改變剎車卡鉗的位置、結構分類,不一定就能完全解決剎車的問題。還需要對剎車盤進行升級,包括直徑大小、材質選擇、表面開孔還是開槽等等,都需要駕駛者親自選擇。


關於這個車輪裡的“大夾子”,你真的瞭解它嗎?



同時,還有摩擦係數高的剎車片都需要升級,以及傳遞剎車力量的剎車油和剎車油管。前者是剎車系統中傳遞動力的介質,後者降低油管內的摩擦係數,提高剎車油的通過性,從而提高剎車力的傳遞效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