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都是理想主義者

農民 三農 小麥 渤海 中國青年網 2017-06-09

到李振聲院士家採訪的那天,天氣很熱,進門就見到茶几上擺的水和果盤,讓人心中一陣清涼。但最醒目的,還是他手邊放的一張準備接受採訪的提綱,寫得密密麻麻,顯然已經做了大量準備。

講到特別專業的地方,他怕記者聽不懂,就慢慢地站起來,拿來紙筆,邊畫邊講。而對書櫃上金燦燦的國家最高科技獎證書,老人隻字沒提。

採訪過程中,李振聲院士說得最多的話是:“渤海糧倉”是團隊的努力,今天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市縣各級科技人員,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甚至直到村幹部的推動……

早在提出“渤海糧倉”項目之前,李振聲就已享譽中外。作為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他從上世紀50年代起,用小麥和偃麥草雜交,選育出持久性抗病、抗旱、豐產的“小偃”系列品種小麥。他培育的“小偃6號”作為陝西省小麥骨幹品種推廣長達16年以上,成為我國推廣時間最長的自育小麥品種。如今,“小偃”系列又被選出耐鹽鹼的品種,在環渤海地區推廣。

他也常說,“渤海糧倉”的建成,依靠的是群眾的力量。

從春,到夏,今年上半年,記者兩度到黃驊、海興、南皮等地田間地頭走訪。曾經,在海興白花花、鹽分高達20%的鹽鹼地裡,能長出一根草都很稀罕,可如今,這裡不僅種出了蔬菜和樹苗,小麥畝產也提高到250多公斤。而曾與李振聲一道最早提出“渤海糧倉”項目的劉小京,在這裡耗時七八年之久研究開發了“冬季鹹水結冰灌溉改良鹽鹼地技術”,直接解決了濱海重鹽鹼地由於淡水缺乏難於改良的問題,用含鹽量小於15克/升的鹹水結冰灌溉,可使土壤鹽分降低到千分之三以下,當年可正常種植農作物。

從1996年起擔任南皮站站長的劉小京,是位在美國和日本都待過的農業博士,在這片鹽鹼地上卻已紮根26年。常年勞作于田間地頭,他黝黑得和當地農民沒什麼區別。為了掌握更多的科研數據,他走遍了滄州各縣,對南皮的熟悉程度早已超過自己的老家寧晉。但說到成績,劉小京首先說要感謝當地政府和幹部。“白坊子村的村幹部很支持我們的工作,也有組織能力。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再好的技術也很難開展。”

對進入豐收季節的“渤海糧倉”而言,這樣的致謝名單可以拉出很長。

在這場鹽鹼地變新糧倉的宏大工程裡,政府與科研共同推進的力量顯而易見。而在技術層面衝鋒陷陣的,既有中科院這樣的國家最高研究機構,也有最基層的農技研究推广部門,既有李振聲這樣的國家頂級科學家,也有省市縣各級農業專家、農技推廣人員。

他們,幾乎都長著一張又黑又粗糙的臉,從相貌上,一點都看不出科學家、知識分子的氣質。但正是他們,完成了鹹水利用、鹽鹼地治理、土壤改良、旱作增產、節水灌溉、品種篩選等各類試驗,形成了河北環渤海低平原不同途徑的節水增糧8大主推技術模式,為增糧節水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也是他們,大冷的天,拿著喇叭,站在返青的麥子地裡,抓一把土給前來觀摩的農民看成效,手把手地教農民新技術……

他們,本身就是帶來豐收的一粒粒種子。

“科學家都是理想主義者。”劉小京說,正是幾代科學家共同的理想和心血,凝結出今天的“渤海糧倉”。

文/記者 白 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