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年查出尿毒症沒做血透吃偏方 2年下來後果出人意料

尿毒症 中醫 中藥 朋友圈 都市快報 2017-06-09

都市快報

2017-06-07 16:48

作者: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王雪飛 編輯 王鋮傑

15歲男孩小林(化名)2年前被確診為尿毒症,當時沒做血透治療,而是在老家找土郎中開偏方吃。結果兩年下來,他的病情嚴重惡化,還出現多種併發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腎內科主

吃了2年偏方,尿毒症病情惡化

2年前,小林經常感到乏力,日漸消瘦,父母帶他到當地醫院檢查,沒想到,被確診為慢性腎病終末期,也就是“尿毒症"。

才13歲,就患上了這麼嚴重的病。診斷結果對小林父母來說,尤如晴天霹靂。父母帶他到浙大兒院腎臟內科就診,再次檢查的結果依然是尿毒症。

當時接診的

回到老家,他們找了個替代方案——找到當地一位土郎中開了治尿毒症的偏方,吃中藥。

兩年來,小林每天吃中藥,但身體越來越差:人瘦得皮包骨,最後連腿都伸不直,無法下地走路了。

上週五,父母帶他再次到浙大兒院就診。

當天,小林住進腎臟內科病房,並開始做血液透析治療。

“非常可惜,如果兩年前這個孩子能及時治療,現在就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併發症。"

家長要留心孩子小便變化

至少一年做一次尿常規和腎臟B

我國慢性腎病的發病率高達10.8%,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腎臟病。而對於青少年來說,慢性腎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

據統計,目前我國18歲以下青少年當中,大約有200萬的慢性腎臟病患者,每年新發的尿毒症兒童就有2000-3000人。

在浙大兒院,每年接診的尿毒症患兒有十多例。

很多人會問,慢性腎病是成年人容易得的疾病,為什麼青少年也會得慢性腎臟病甚至尿毒症?

“青少年的慢性腎臟病或尿毒症,往往是有先天基礎的。比如有些患兒有先天的腎臟發育不良、膀胱輸尿管反流、還有一些難治性腎病、免疫性疾病,後期都可能發展為尿毒症。"

此外,至少每年要給孩子做一次尿常規和腎臟B超檢查,這個很要緊。

浙大兒院開設兒童血液淨化中心

以後尿毒症患兒做血透更方便了

“慢性腎病分為五期,如果能夠在早期發現,對後期控制病情越有利,此外,也有部分孩子通過治療,還是有機會逆轉的。但如果等到發展到終末期,就只能通過透析治療和腎移植來治療了。"

目前,尿毒症的治療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臟移植三種方案。對於尿毒症患者來說,腎臟移植是最終選擇。但由於腎臟來源稀缺,很多患者在短時間內等不到腎源,可選用透析治療控制病情。

“以前我省沒有專門的兒童血液淨化中心,一些需要做血透的患兒,只能去綜合性醫院。但綜合性醫院裡,需要做血透的病人很多,醫療資源很緊張。有些年紀特別小的患兒,可能還要去上海、北京的兒童醫院做透析治療。家長來回奔波,非常不方便。"

沈醫生說,去年11月開始,浙大兒院開設了專門的兒童血液淨化中心,尿毒症患兒可在這裡做血液透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