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是清新怡人的綠色寶地,是書香誘人的文化高地,是風景醉人的旅遊勝地,是環境引人的創業福地……11日上午,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南平專場新聞發佈會在榕舉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福建日報、香港商報、香港經濟導報等境內外41家媒體的近百名記者齊聚一堂,為南平70年來在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改革開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點贊和喝彩。

“南平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綠色。”新華社記者王成經常到南平採訪,對南平的綠色生態感受頗深。他認為,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南平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非常具有典型意義的一塊“試驗田”。近年來,南平選優做優七大綠色產業,包括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城市”建設,激活了綠色新動能、新活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新華社福建分社將繼續把南平作為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一個重要的觀測點、一個調研基地,通過我們紮實有力新視端的報道,為富美新南平建設鼓與呼。”

南平是閩江之源、福建的生態屏障,有“中國竹鄉”“南方林海”之美譽。“別人一講到南平,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綠水青山,想到良好的生態環境,但是我想到的卻是機制創新!”中央電視臺記者林舟說。他在南平出生、南平成長,工作後也經常到南平採訪,在他的印象裡,家鄉除了山清水秀外,機制創新也是一大亮點。“從早期的科技特派員制度到醫患糾紛調解機制,再到目前的‘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城市’等,都是發源於南平,這些創新的機制讓南平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科技特派員制度發軔於南平,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新農村工作機制進行的一種有益探索,20年的探索實踐證明,科特派制度對南平的“三農”工作、脫貧攻堅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林曉麗點贊科特派制度,“實現高質量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這些年,南平不斷引進人才、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加快城鄉發展,成績有目共睹。”她希望南平繼續深化科特派制度改革,創新科技人才引進、培養機制,激勵更多人才服務基層、紮根基層,以科技助力產業發展,以產業轉型帶動鄉村振興,助推南平實現跨越發展。

“南平風光秀美,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尤其是武夷山的大紅袍,讓人陶醉。”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檯記者萬存靈說,她多次到南平,武夷茶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將茶文化與休閒養生文化結合,讓習慣快節奏生活的都市遊客有了慢遊體驗。另外,印象大紅袍演出更是豐富了遊客的‘夜生活’,帶動了當地‘夜經濟’發展。”

南平歷史悠久、人文薈萃,10個縣(市、區)建縣都在千年以上,閩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建盞建本文化發源於此。“南平的文化底蘊深厚,特別是朱子文化和武夷茶文化,目前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光明日報記者張詩瑤說,“武夷茶在福建、在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許多人因為茶而到南平來,這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品牌。南平是‘朱子故里’,在朱子文化的挖掘、弘揚上還有更多的潛力可挖。”

“這些年來,南平歷屆領導秉持交通先行的理念,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創新融資建設的方式,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又快又好突破交通瓶頸,現在南平的鐵路、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均居全省首位。”長期關注南平基礎設施建設的福建日報記者趙錦飛說,隨著交通體系的完善,南接“珠三角”、北聯“長三角”的戰略通道作用日益凸顯,南平迎來了跨越發展、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基礎設施突飛猛進,是南平全市上下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生動實踐。”

“我覺得現在的南平是充滿希望和機遇的發展熱土,是一片適宜投資創業的綠色寶地。”香港經濟導報記者許國璽說,古語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平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城市,生態好、資源好、政策好、氛圍好。在他看來,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實現“青山”向“金山”轉變,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關鍵在創新、關鍵在保護環境。他建議南平在做強綠色經濟過程中,多借助外力,利用好港商、港企以及“一帶一路”資源平臺。

“一說到南平,我腦子裡就冒出武夷山。風景秀麗的武夷山令人心馳神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新聞中心記者潘鈞說,武夷山每年都吸引了非常多的遊客,不僅增加了旅遊收入,打響知名度,更為南平的特色農產品展銷提供一個很好的窗口,“綠色是南平的底色,南平要把綠色生態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創新‘武夷品牌’建設,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本報採訪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