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國屢次怒懟白宮發言人,這位美國記者什麼來頭?

南海 加拿大 聯合國 金燦榮 海軍 長安街知事 2018-12-15

戰鬥力爆表的美聯社記者馬修·李又開始當場打臉美國務院發言人了,從他與發言人的對話中彷彿可以聽見“啪啪”的聲音。

為了中國屢次怒懟白宮發言人,這位美國記者什麼來頭?

日前,加拿大前外交官、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高級顧問康明凱在中國被依法拘留。在美國國務院記者會上,馬修·李就此事與發言人展開交鋒,直把發言人問得裝作聽不懂。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馬修·李以常年當面戳穿美國“雙標”而聞名,在不同場合尤其是涉及中國話題的場合,總能用完美的邏輯將美方發言人問得面紅耳赤。

“我沒聽懂”

馬修·李是著名的美聯社記者,有名到什麼程度?美國媒體評價他有這麼一句話:這世界上沒有什麼能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無語,除了這位美聯社記者。

12日,美國國務院照常召開新聞發佈會,美國務院副發言人帕拉迪諾主持。馬修·李就中國和加拿大之間發生的事情對發言人進行了一番緊追不捨的追問。鏡頭前,才幾個回合,帕拉迪諾便招架不住,說話也變得邏輯漏洞百出。

馬修·李上來直接發問,很多人認為這是對加拿大拘留中國公司華為高管的報復,“你如何評價?”

為了中國屢次怒懟白宮發言人,這位美國記者什麼來頭?

帕拉迪諾第一次回答問題時做了一個撇嘴的動作:“美利堅合眾國對報道中加拿大公民被中國拘留的消息感到擔憂,我們敦促中國結束一切形式的無禮拘留,尊重所有個人在中國國際人權和領事承諾下受到的保護和自由。”

馬修·李繼續追問第二個問題:“那你會不會敦促加拿大政府做同樣的事?還是說,你就是支持加政府的逮捕拘留行為?”

帕拉迪諾一下被問懵了,他表情凝重地說:“額…我…額…我,不好意思,我沒聽懂你的問題,能再重複一遍麼?”

馬修·李的第三個問題開始反問:“剛才聽你說,好像暗示了這個意思:加拿大拘押中國公司高管,你就覺得OK,但是中國就不行。”

帕拉迪諾已經亂了陣腳,開始答非所問,說了一通被拘孟晚舟的“罪名”。

馬修·李聽不下去了,於是直接懟了第四個問題:“我知道了,但你不覺得中國也有正當的理由拘留加拿大前外交官嗎?”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帕拉迪諾已經開始出洋相了,他直接甩了一句:“我建議你最好去問問加拿大和中國政府拘押的理由,謝謝,下一個問題!”

多次碾壓

馬修·李是一個以犀利著稱的記者,也是美國國務院記者會的常客。他的一連串發問總是碾壓美方發言人的邏輯,讓其下不來臺。而他嗆美方發言人的問題,不乏與中國相關。

2016年上半年,美國政府不斷為即將出爐的所謂南海仲裁案造勢。當年2月的一次記者會上,國務院發言人柯比一本正經地抨擊“中國將南海軍事化”,馬修·李聽不下去了,問了一句:“你們不是在做著同樣的事嗎?”

沒等柯比回答,馬修·李又問一句:“我知道你們沒有在南海島礁上建導彈發射井,但是你們派遣大型海軍艦船執行軍事任務,難道這都不算軍事化?”

柯比當時的表情就好像個洩了氣的皮球:“不算,那隻算自由航行!”

為了中國屢次怒懟白宮發言人,這位美國記者什麼來頭?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事過後,次日的記者會上,馬修·李再次向柯比提問:“美國派軍艦或者軍機到南海地區,這無助於緩和局勢。為何還要求中國人接受你們的說法?”

而柯比無言以對,只得回答:你替中國政府說話還挺自在的嘛……

看著鏡頭裡的柯比,不難發現,他第頭一天回答問題的時候,馬修·李聽了哈哈大笑,第二天聽了之後則笑而不語。碰見這種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回答,還能說什麼,笑而不語可能只是保持紳士應有的禮貌。

為了中國屢次怒懟白宮發言人,這位美國記者什麼來頭?

在2016年5月的美國國務院舉行例行記者會,女發言人伊麗莎白·特魯多無端指責中國“對南海主權的聲索過分”。

馬修·李用手撐著臉頰,悠閒地問了一句:“誰決定這是‘過分的’?女發言人幾秒沒反應過來:“這……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相一致。”馬修·李姿勢不變,回懟了一句:“美國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是嗎?”弄得女發言人下不來臺。

其實,潛臺詞已經很明白了,美國有什麼資格決定中國的要求過分呢?這是馬修·裡提前給美方女發言人挖好的坑。

他是何人?

​作為一位美國記者,馬修·李為什麼老“幫中國說話”?其實,從他的姓氏上就能看出一點端倪來。原來,他的曾祖父是中國留美幼童李恩富。

馬修·李身上的確有一點中國血統,但如果憑這一點就說他“幫中國說話”,這跟他懟過的那些美方發言人一樣沒有邏輯。

從新聞專業主義角度講,馬修·李問的都是站得住腳的事實,美方發言人往往用不了幾個回合就露出馬腳。

知事注意到,馬修·李在提問時不只幫中國說話,俄羅斯、敘利亞等問題,他都會站在正確的立場上。

回顧馬修•李針尖對麥芒的連環提問,不難發現,他只是以事實為依據,讓美國式“雙重標準”表露無遺。

針對美國國務院多次發言人多次無法自圓其說的表現,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曾表示,美方發言人聽起來好像有點罔顧常識,但更多不是知識問題。

“戰略上有需要,要論證美國的立場,所以有時候發言人會講一些很奇怪的邏輯。這不是知識問題,而是利益問題。”

看得出來,不管美國發言人站什麼立場,“站正義”的記者,還是大有人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