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共351頁,精裝32開。在噹噹、京東自營平臺均有銷售。

互動話題

你是育兒焦慮的一份子嗎?在育兒生活中,你又怎樣的煩惱和問題?來留言區分享,我們一起討論吧。

拓展閱讀

12

田倩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共351頁,精裝32開。在噹噹、京東自營平臺均有銷售。

互動話題

你是育兒焦慮的一份子嗎?在育兒生活中,你又怎樣的煩惱和問題?來留言區分享,我們一起討論吧。

拓展閱讀

12

田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童行學院內容主編

畢業於法國高等商學院

正面管教講師

兒童發展和教育心理學博士在讀

育有三歲寶寶

相信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參考資料:《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格致出版社,2019年6月)

✏ 投稿 | 歡迎投遞原創稿件,來稿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 | 後臺回覆“轉載”,獲取授權方式

童行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

本文看點:在中國,中產階級的家長是最焦慮最愛“雞娃”的一個群體,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經濟原因?我們除了加入這場“育兒戰爭”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明天教師節,童行推出家長課特別福利活動,史上最大優惠,詳情請拉至文末了解。

週一

觀點

全文共8257字,閱讀時間8分鐘

01

密集育兒的全球趨勢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累了。前段時間跟一位朋友聊天,本來作為公務員的她,工作十分清閒,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的生活卻讓她感覺壓力大到崩潰。

最近,她不斷跟我吐槽說:“每天要刷十幾遍家長群,生怕錯過學校的通知;要幫孩子打印各種卷子資料,輔導孩子學習,改作業什麼的。你說,輔導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現在怎麼都變成了家長的任務了?”

除了吐槽派,還有一些勤奮到令人髮指的家長。

我最近瀏覽的一些文章裡有這樣一些故事:

某海淀區家長從孩子四歲開始,每天晚上加班回來,飯也不吃就開始給孩子講小學數學,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六歲以前刷完了小學的數學題目。

還有,某順義家長從孩子出生孩子,堅持跟孩子英語交流,每天中英文閱讀時間長達三個小時,在孩子六歲時已經能夠自己看《哈利波特》了。

還有山東家長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教她認字兒,孩子兩歲多就能自主閱讀了……

具體家長是哪裡的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但是這些事確實都是真的。

還有那些學而思課堂裡的家長,又是做筆記又是錄音,學得比孩子們還認真。

那些運動場上的孩子,旁邊總有幾位極其認真的家長在記錄動作要點,和教練溝通學習方案。

等等,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出現在我們身邊。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領跑,拿出了比當年高考還要拼的勁頭,讓一些平常佛系養娃的家長心裡也經不住跟著顫一顫:這樣下去,我們的孩子會不會被秒成渣?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些例子裡面的超前學習到底有害還是有益,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超前學習的優勢會不會持續保持等等。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的育兒活動越來越密集了。

這種密集體現在,我們花費了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孩子身上。我們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預和參與比我們父輩時代要多得多。

我們為孩子報音樂課、體育課,督促她們完成家庭作業,安排遊戲,和他們一起讀書,為他們創造適宜發展的環境,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幫助。

一些示範幼兒園和私立學校甚至要求母親是全職太太,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輔導。家長們還會通過QQ和微信群自發組織起來,相互交流,相互攀比,“別人家的孩子”和 “別人家的父母”給彼此帶來了巨大的群體壓力。

而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儘管學業也被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沒有人檢查我們的家庭作業,更別說輔導了。那時的父母最多也就是給孩子的卷子或者作業上寫個“已閱”。

有人說,美國的孩子可不這樣,他們過得輕鬆多了。但是看過《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的讀者也會知道,在美國也有一群“密集育兒”的家長。

“每天把圍繞孩子的時間表安排的滿滿,不是在烤蛋糕,就是在輔導孩子數學;

不僅如此,她們還密集式的‘育自己’,從學歷、妝容、衣服品牌到狂熱健身,決不讓生命有一秒無所事事。”

在育兒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全球許多國家似乎都有加強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6個國家中母親(上半部分)和父親(下半部分)每週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母親(上半部分)及父親(下半部分)每週在育兒上花費的小時數過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上升。

不論是養娃“佛系”派,還是“雞娃”派,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比幾十年前要多了。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顯著的變化和趨勢呢?

我們的養育方式究竟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個人素養、社會環境、文化、習俗、性別、政策、原生家庭等等,都是我們經常聊到的方面,那麼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那就是——經濟。

最近我在讀一本耶魯大學教授法布里奇奧·齊利博蒂的“育兒經濟學”新書——《愛、金錢和孩子》解釋了這一現象。

這本書從經濟學的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的育兒行為和決策,通過大量的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統計數據,作者得出的結論是——經濟激勵是影響父母選擇教養方式的最大影響因素。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社會不平等加劇,父母花越來越多時間育兒,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

02

為什麼北歐父母寬容,

亞裔父母嚴苛?

北歐父母在我們看來大都是非常佛系的。

以瑞典為例,慈愛的瑞典父母認為,要求一個學齡前兒童安靜的坐在餐椅裡是有違人權的。

他們不贊同任何形式的紀律,包括恐嚇,更不必說體罰了。

大多數國家的父母認為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打擾陌生人,在瑞典會被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得到原諒。調皮搗蛋的孩子會被教導,但是很少會收到懲罰。

在瑞典,正式教育要到7歲才開始,小學生在滿13歲之前不會收到任何成績單。社會的共識是,讓孩子承受壓力和焦慮是罪惡的……

——《愛、金錢和孩子》

但是在亞洲,不論中國、韓國還是日本,儘管教養方式有所不同,但是總體上來看,亞裔父母都是偏嚴苛型的:教導孩子勤奮努力,重視成績,鼓勵競爭。

是什麼造成了國家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呢?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答案是文化差異。但是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以中國和瑞典為例。

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平均主義。而今天,中國是一個強調個性的社會,相信通過勤奮可以獲得成功。

瑞典多年來是一個平均主義價值觀倡導的低不平等社會。但是在20世紀前,瑞典的社會是高度不平等的。階級分明,等級森嚴。隨著工業的興起和農業的衰落,導致了社會的平等化,從而改變了權利分配機制。

中國和瑞典的例子都表明,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經濟轉型同步發展。在經濟變化的同時,文化也受經濟的影響和帶動而發生轉變。

所以,我們在討論教養風格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時候,經濟是不容忽視的考量因素。

當父母決定是否需要敦促孩子的學習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是:這件事情是否重要到要付出這麼多努力。

這時,經濟不平等就成了教養方式中的決定因素。

20世紀80年代是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經濟不平等情況也發生了急劇變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上圖展示了4個國家就業人群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10%(也稱為S90—S10比率)的總收入份額之比,從中可以看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平等水平的加劇趨勢。

1. 收入差距越大,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經濟不平等度,也就是一個社會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如何影響教育決策的呢?

舉個例子:

比如,一個孩子發現上學很無聊,想要輟學,找一份汽車修理師的工作。在競爭性較強、不平等度較高的社會,比如中國和美國,相比醫生、律師、大學教授,汽車修理師的工資低很多,而且享有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在這樣的社會中,父母一般不會同意孩子輟學,而是會盡全力讓孩子繼續讀書,以期在將來有機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益。

但是在一個低不平等社會,比如瑞典和芬蘭,一個輟學者的收入,僅僅比醫生律師低一點,父母承擔得起寬鬆教育的後果,因而放任型教養方式更加普遍。

北歐大多數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很低,這導致他們選擇一種繼續保持低不平等的教養方式。

也就是說,經濟不平等度越高,收入差距越大,父母越容易採用密集型,也就是“雞娃”的教育方式,比如中國。反之,經濟不平等度低,收入差距不大,教育回報率差距不顯著的國家,則會採取相對寬鬆的教育方式,比如北歐諸國。

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的數據也檢驗了教養方式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圖片來自澎湃研究所, 製圖龔唯

上圖的調查問卷從想象力、獨立性和勤奮三個角度,詢問了人們認為最重要的孩子在家中需要學習的態度或價值觀。

在高不平等國家,許多父母會強調勤奮是孩子需要學習的重要價值觀,而在低不平等國家,父母則更重視獨立性和想象力。

從圖三中看出,中國是收入高度不平等的國家,90%的中國受訪者稱頌勤奮,而只有23%的中國人青睞想象力。

總之,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給出了一個強有力的結果,即經濟不平等確實是各國選擇更寬鬆或更密集的教養方式的關鍵決定因素。

2. 教育回報率越高,父母對教育的投入越大

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的激增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教育回報率上升導致的。在美國,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者工資與僅受過高中教育的勞動者工資之比從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報率也急劇上升。

英國經濟學家喬安妮·林德利和史蒂夫·梅欽表示,在英國和美國,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的勞動者相對於只有大學本科學位的勞動者而言,工資溢價增加了。在70年代早期,這兩個群體的平均工資大致相當;而在2009年,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者平均獲得的收入比本科畢業生多1/3(比高中畢業生多出136%)。

隨著學歷增加所帶來的教育回報率的增加,也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03

為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

是最焦慮的群體?

當我們瞭解了經濟因素對養育風格產生的影響,也能更好的把它拿來解釋中國最近幾十年來養育風格的轉變,以及為什麼中產階級會成為最焦慮的群體。

跟過去幾百年相比,我們現在的階級劃分的界限遠不如過去明顯,但是根據財富和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劃分出大致的階層,並且在對不同階層育兒方式的縱向觀察中依然能夠看出明顯的差異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姑且粗略的把社會階層劃分為精英階層、中產階層和底層。

當今中國,中產階級是最為焦慮的群體。為什麼呢?

對於上層精英而言,他們也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壓力並沒有那麼大。即便孩子不努力,也不是特別出色,大概率也能繼承父輩的財產和地位,所以不用像中產階層那樣瘋狂地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並且,精英階層的教育投入即便數額巨大,但與其總資產相比微不足道。所以總體而言不會像中產階級那麼焦慮。

對於底層群體而言,他們往往有心無力,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財力用於孩子的人力資本投資。底層群體的大部分收入被用於勞動力的再生產,能用於教育投資的剩餘相對有限。

我曾經在孩子兩歲以前請過一位阿姨幫忙照顧家務,我們也會聊一些家常。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學期間輟學,對此她表示沒有什麼遺憾,她說:“我有一個侄女,家裡千辛萬苦一直供她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現在工作了,一個月也就是賺5000多塊錢,跟我兒子打工賺的錢差不多。你看讀書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早早出來打工,還能多賺一些錢給家裡。”

可能有人會說她目光短淺,沒有考慮到高學歷人群的一些非貨幣福利,比如聲望、研究自由和工作保障。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去考慮,讓自己的孩子輟學的選擇,其實符合他們的經濟考量的。

作為打工者,他們自身沒有接受高等教育,自然也不是教育的獲益者,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會比較低。他們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財力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並且這種付出的回報率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讓孩子早早去打工多賺些錢,的確是風險最低的,並且是能夠獲得相對穩定回報的決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所以,精英層和底層,對待教育的態度是相對鬆弛的。只有中產階層,對教育問題尤其敏感。

相比底層,中產階級有一定的財力為孩子的教育支出。但是相比精英階層,中產階級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佔到家庭支出總比重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投入可能帶來巨大的潛在收益,但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相比過去,中產階級對待教育的態度呈現焦慮大幅度上升的態勢。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們這代父母還在上小學中學的年紀,我們的父母大部分在企事業單位,家庭收入差距都不大。社會分層的主要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社會財富收入分配基本呈現扁平化。那時的基礎教育資源也相對平均。所以無需花大價錢投入教育,因為每個人都差不多是一樣的。

但是在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的起步,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一部分人富裕起來,收入差距開始拉大,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優秀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的向大城市、省會城市流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學校將全省的優質生源幾乎一網打盡,導致了教育資源的進一步不平衡。

而優秀的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和集中性,引發了中產階級對這些資源的搶奪。斥巨資購買名校學區房,追逐學而思等教育機構的課外輔導班等等,也是在經濟不平狀態下自然發生的。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投資越多,也可能意味著回報越大。

對於中產階層而言,進一步上升非常困難,但下降非常容易,它可能因為一場大病,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或者孩子高考的失利。這使得他們充滿了不安全感。中產階層迫切希望為孩子創造向上流動的通道或防止跌落的安全網。對於既無資本又無特權的中產階層而言,教育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社會地位投資方式。

最終,在中產階級之間,育兒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4

我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嗎?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可能會意識到,原來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焦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與社會和經濟大環境不無關係。身處時代的洪流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自身的一絲無力和渺小。

我們是否應該加入這場育兒戰爭?

說到超前教育,我們都是痛恨的,因為它剝奪了孩子童年的歡樂。對於奧數班和各種培訓班的追逐也一直被批判。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退出,因為擔心會掉隊,擔心會被淘汰。

但是,我們真的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嗎?

誠然,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和經濟趨勢,在經濟不平等和教育投資回報率的增大的情況下,那些在育兒戰爭中拼命“雞娃”的人,似乎也是基於生存本能,依據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做出的“最優”選擇。

但是,別忘記了,我們在育兒方面的選擇,將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永遠不能像投資一支股票一樣,只考慮收益的最大化,而不考慮人性的部分。

如果只是按照經濟思維,拼命的“推娃”,超過孩子的身心承受限度,那最終收穫的是什麼,那這是否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結果?

的確,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必然會面對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社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相比80,90年代,未來也會更加多元和豐富的社會。在我們父母那一代,被認可的職業大多是公務員或者在國企。

而在未來,我們的孩子,職業選擇的範圍會更加寬廣:各種新型職業的湧現,多樣化的辦公方式,可以讓他們去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在《願你一生勇敢,不負聰明》和《如何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天賦》這兩篇文章裡,我們都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狄更斯的《雙城記》中這句用來描述19世紀的這段話,現在拿來用來看待現代社會依然不過時。任何一個時代,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能從中看到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究竟決定孩子未來的是什麼?

是階級嗎?

的確,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未來,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是大概率事件。

但也有例外。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

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哈佛畢業典禮上致辭中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無論白天農活兒幹得多累、多苦,父親都會在睡前給他講故事。在他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在讀書。

而富人家庭的孩子也有一些因為養育方式的不當,而出現各種問題。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紀錄片《我和我的富豪父親》

出生於夫人家庭的兩個孩子奧斯本與薩弗隆,從小便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他們家坐落在英國艾塞克斯一處茂密蔥鬱的森林裡。這裡安靜又隱祕,自帶游泳池、烤肉小屋和按摩浴缸,還有兩個私人生活助理,幫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16歲的奧斯本與薩弗隆就讀於當地最好的私立貴族學校,每年學費超過10萬英鎊。

過慣了舒適安逸毫無負擔的生活,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習無用,只要有錢就行,學習上不求上進,並且拒絕走出舒適區,只想著與富二代朋友混日子。

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家庭的孩子即便不求上進、渾渾噩噩,他們的生活也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只貪圖享樂而不願意付出努力。紀錄片中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因此感到心痛,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們真的是寵愛孩子太過了”。

財富和階級並不是決定孩子未來表現的決定因素。比這些更重要,也更關鍵的是父母的眼界、見識、格局和養育的思維。

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育兒,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階級,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與其感嘆和傷感那些無法改變的,不如想想,我們能改變的部分是什麼吧。

當看清了這一切之後,才更不容易焦慮,內心才更容易明澈和堅定。接納我們自身的侷限,但是相信有些東西可以改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是什麼?是作為養育者的自我成長部分。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態勢”和“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如何理性“推娃”,如何從容的養育心態不崩?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核心能力?

怎樣的養育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如何在一次次“被刺激”到的牛娃案例中,從中學到一些真正適合自己去提升的東西?

家長思維和教育理念的提升,最終會轉化為孩子最有利的競爭力。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教師節特別獻禮

瞭解童行學院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除了在做兒童教育之外,也一直在致力於家長教育,我們相信家長就是孩子的起點。

很多父母可能都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也很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啟蒙,但是工作忙、壓力大,又覺得家庭教育太難,沒法自己開展,因此需要非常簡便易懂的操作指南。

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成長,童行為年輕一代家長研發了兩套不同形式的家長賦能課程:

  1. 音頻課《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2. 書籍《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幫助大家撥開教育路上的層層迷霧,化解焦慮,期望讓家庭教育不再困難,更不會再造成令家庭抱憾終身的教育缺失和錯位。

這兩門課程的大綱基本一致,具體根據書和音頻的不同形式做了一些適應各自特點的改編。音頻課考慮大家收聽習慣以單集為章節,方便家長隨時隨地碎片時間學習;書補全了一些邏輯跳躍更加系統。有很多家長把書籍當作教材,兩門課程搭配學習。

01

《0-7歲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南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點擊音頻收聽景芳對課程的介紹

課程由雨果獎得主、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運用前瞻思維,讓你的孩子贏在未來。

4大兒童啟蒙模塊、25大教育實戰方法,500分鐘大師音頻課,從常識迭代、科學啟蒙法、基礎啟蒙法、軟實力啟蒙法4大模塊,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每堂課約15分鐘。收聽完整個系列500分鐘音頻之後,你將獲得:

  1. 一張完整的教育地圖;

  2. 清晰瞭解對於2-7歲的孩子,什麼才是迫切需要的教育;

  3. 在找到正確路徑同時,也找到正確的實現方法;

  4. 明確未來20年,究竟該幫助孩子做哪些準備;

  5. 世界再亂,也不再焦慮,因為在不確定的未來你掌握了確定的要素。

一起來看看,聽過課程的朋友們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教師節特別獻禮 ,原價118元,現半價59元拼團價,3人即可成團,歷史最低價。

活動時間:9月9日-11日3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02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人的能力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影響未來三四十年的命運。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本書在關注未來的同時,針對當下令中國家長頭痛的教育難點,如:數學啟蒙難、幼升小銜接難、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難等方面,提供科學實操方法,讓育兒變得更輕鬆,讓親子關係變得更親密。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通過閱讀本書,你將獲得:

  1. 瞭解兒童大腦發育特點,用新近科研成果培養未來世界看重的能力。

  2. 全面解決數學學習障礙、“幼升小”焦慮、性格培養困難等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3. 順應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新型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思維能力。

  4. 培養軟實力,塑造內心充盈、高情商,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幸福成長的孩子。

一起來看看,閱讀過這本書的朋友怎麼說?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如何購買?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共351頁,精裝32開。在噹噹、京東自營平臺均有銷售。

互動話題

你是育兒焦慮的一份子嗎?在育兒生活中,你又怎樣的煩惱和問題?來留言區分享,我們一起討論吧。

拓展閱讀

12

田倩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童行學院內容主編

畢業於法國高等商學院

正面管教講師

兒童發展和教育心理學博士在讀

育有三歲寶寶

相信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參考資料:《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格致出版社,2019年6月)

✏ 投稿 | 歡迎投遞原創稿件,來稿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 | 後臺回覆“轉載”,獲取授權方式

童行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為什麼中國中產階級家長最喜歡“雞娃”?

景芳攜手重量級大咖,領域導師,為家長們打造一整套完備的家庭教育通關密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