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佔和 晨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杜山 攝影報道

因為組織《晨報》作家書畫家採風團的原因,曾經多次探訪穆稜市下城子鎮古榆樹村的東北抗聯密營教育基地。每次沿著抗聯的道路前行,都會受到新的啟迪。

紅旗廣場

探訪穆稜古榆樹村東北抗聯密營,當由紅旗廣場開始。之所以稱作紅旗廣場,是因為廣場主體是一面獵獵的抗聯戰旗雕塑。

雕塑展現的是“東北抗聯密營地”字樣,長31米,暗寓日寇1931年侵略東北的年份,也就是這一年,中華兒女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

雕塑基座上,有十一顆五角星,代表抗聯的十一個軍。

東北抗聯全稱是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九一八”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由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遊擊隊、農民暴動武裝、義勇軍等組成。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七十六萬日軍,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1948年1月1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曾專門做出決定,表彰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功績,稱讚東北抗日聯軍的英勇鬥爭“是中國共產黨光榮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5月,中共中央給東北局的電文中再次指出抗聯鬥爭是光榮的,稱“此種光榮鬥爭歷史應受到黨的承認和尊重。”


探訪穆稜古榆樹村東北抗聯密營(一)


在紅旗廣場西側,有五方石刻,展示的是抗聯五個不同時期的發展階段,依次是:

1931年9月至1934年10月,是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日遊擊隊階段。“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愛國官兵、東北民眾自發組織起了多支抗日義勇軍和抗日遊擊隊。其中中共穆稜縣委在1931年組建了鐵路工人抗日遊擊隊。

1934年10月至1936年1月,是東北人民革命軍階段。其中東北革命軍第一軍到第六軍的軍長依次是楊靖宇、王德泰、趙尚志、李延祿、周保中、夏雲傑。

1936年2月至1945年8月,屬於東北抗日聯軍階段,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指導下,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抗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等抗日武裝整合發展為東北抗聯,1936年初到1937年秋,東北抗聯已建立11個軍,4萬餘人。其中,在孤榆樹一帶活動的有第二、第四、第五軍,軍長分別是王德泰、李延祿、周保中。

1937年10月至1942年7月,是東北抗聯路軍階段。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楊靖宇,下轄一、二軍兩個軍;第二路總指揮周保中,下轄第四、五、七、八、十軍五個軍;第三路軍總指揮張壽籛(李兆麟),下轄三、六、九、十一軍四個軍。

其中1940年到1945年8月,為東北抗聯後期階段,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0年起東北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東北抗日遊擊戰爭進入極為艱苦階段,為保存力量,堅持抗日鬥爭,東北各抗聯部隊陸續離開了游擊區,成立了“東北抗日聯軍野營訓練總部”,分為南野營和北野營;第二階段:1942年初,進入蘇聯境內的東北抗聯部隊建立了“東北抗聯教導旅”(軍旗是蘇聯工農紅軍獨立步兵第88旅),堅持戰鬥至中國東北全境“光復”。

古榆樹村的名字

古榆樹村的東北抗聯密營教育基地在古榆樹村。但很多穆稜人會叫這個村子為“孤榆樹村”,還有一些稱之為“枯榆樹村”,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個村子曾經有不少百年老榆樹,小村因此得名“古榆樹村”。這個古當然是古老的古。

日本鬼子來了以後,抗聯在這裡經常和鬼子交戰,炮火中大部分古榆被毀,最後只剩下孤零零一棵,所以,小村又被叫成“孤榆樹村”。這個孤是孤獨的孤。

再後來這棵孤零零的古榆也枯死掉了,所以,它又有了另外一個名字:“枯榆樹”。這個枯是枯萎的枯。

如今,村民又恢復了最早的名字:“古榆樹”。

跨過“古榆樹”紅色的村門,就進入了東北抗聯密營區。順著前面的木廊道進入山林,裡面就隱藏著一處抗聯瞭望哨。


探訪穆稜古榆樹村東北抗聯密營(一)


紅旗廣場旁的石碑。

瞭望哨、將軍泉 、擀麵石

密林中的這個瞭望哨,是根據抗聯老戰士的描述復建的。瞭望哨對面,是晚清時期欽差大人吳大澂從吉林琿春到依蘭和密山督辦邊務的古驛路。日寇佔領東北前,這裡山深林密,松濤如海,盛產蘑菇、木耳、猴頭等山珍,百姓生活安樂祥和。日本入侵後,穆稜下城子作為牡丹江通往雞西、虎林、密山等東部地區的交通要道,成了日軍的重要據點,當年那條古驛路也成為下城子和上城子,也就是現在的興源鎮之間日寇來往的必經之路。抗聯瞭望哨設在這裡,便於密切觀察敵人的軍事動向,一旦發現敵情,哨兵可抄小路或通過密語通知密營地的戰友,以便及時應對,打擊敵人。

瞭望哨旁邊是個常年湧水的山泉,被命名為“將軍泉”。當年東北抗聯第五軍軍長周保中帶戰士們兩次途經此地,飲水打尖,泉名就是由此而來。穆稜地貌九山半水半分田,廣袤的丘陵地質多呈頁岩分佈,巖隙間常有山泉湧出。將軍泉甘甜清冽,通過專業機構檢測,可以直接飲用。

在將軍泉旁邊有一塊石頭,稱作“擀麵石”。

在“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艱苦戰爭年代,為避免暴露自己,抗聯白天不能生火做飯,常常將乾糧放在石頭上擀碎,用泉水泡了充飢。


探訪穆稜古榆樹村東北抗聯密營(一)


紅旗廣場雕塑。

抗聯浮雕牆

從林中的木廊道走下去,便是抗聯浮雕牆了。

浮雕牆分11幅畫面,前10幅展現的是東北抗聯各部將士戰鬥、生活的場景;最後一幅展現的是東北軍民歡慶抗戰勝利的喜慶場面。浮雕全長81.5米,暗合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日和抗戰勝利日。

東北抗聯共有11個軍的編制,人數最多時4萬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軍是在共產黨領導的反日遊擊隊基礎上建立的;第四、五兩軍是在王德林的救國軍、李杜的抗日自衛軍餘部基礎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軍是在義勇軍餘部和抗日山林隊的基礎上建立的。

活動在穆稜境內的抗聯主要是第二軍、第四軍和第五軍。

11幅浮雕畫面,每一幅之間以樹木加以隔斷,第一幅畫面表現的是東北抗聯第一軍軍長楊靖宇同志,帶領指戰員數九隆冬在白山黑水間查看地形的場景。

下期預告:抗聯浮雕牆分別講述了哪些抗聯故事,郝家大車店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敬請關注。

(部分資料由穆稜市下城子鎮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