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樂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六壩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2009年在六壩鎮五壩村發現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墓群,出土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將民樂歷史推前到4200~4300年之間

"

民樂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六壩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2009年在六壩鎮五壩村發現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墓群,出土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將民樂歷史推前到4200~4300年之間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考古資料證明,屬四壩文化類型的東、西灰山遺址所處的年代,應從新石器時代末期開始,屬早於青銅器的砷銅時期,具體年代為公元前近5000年。東灰山遺址木炭標本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碳14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4356±105年或4484±108年,樹輪校正年代為5000±159年;採集的半炭化小麥標本,經北京大學考古技術室中子加速器測定,結果為距今4230±250年,超出了夏紀年。東灰山人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採集和畜牧,農業生產水平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小麥、大麥、黑麥、高梁、慄(穀子)和稷(糜子)等五種農作物遺存,在同一遺址中發現,在全國還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屬罕見,意義十分重大。東灰山人主要生活在夏代,到商代隨著六壩灘逐漸斷水變為荒漠,大部東遷隴東環江流域(今慶陽地區),少部分遷至山丹四壩灘,到西周、東周、戰國時,史書已明確記為虞氏、禺知,即月氏了。在秦始皇病死前後,月氏最強,它攻滅烏孫,統一了河西,東部即以今永固城為月氏城,西部以今臨澤昭武為國都,建立了河西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著東起涼州西至沙洲(今敦煌)綿延2000公里的廣大地域。

"

民樂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六壩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2009年在六壩鎮五壩村發現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墓群,出土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將民樂歷史推前到4200~4300年之間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考古資料證明,屬四壩文化類型的東、西灰山遺址所處的年代,應從新石器時代末期開始,屬早於青銅器的砷銅時期,具體年代為公元前近5000年。東灰山遺址木炭標本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碳14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4356±105年或4484±108年,樹輪校正年代為5000±159年;採集的半炭化小麥標本,經北京大學考古技術室中子加速器測定,結果為距今4230±250年,超出了夏紀年。東灰山人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採集和畜牧,農業生產水平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小麥、大麥、黑麥、高梁、慄(穀子)和稷(糜子)等五種農作物遺存,在同一遺址中發現,在全國還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屬罕見,意義十分重大。東灰山人主要生活在夏代,到商代隨著六壩灘逐漸斷水變為荒漠,大部東遷隴東環江流域(今慶陽地區),少部分遷至山丹四壩灘,到西周、東周、戰國時,史書已明確記為虞氏、禺知,即月氏了。在秦始皇病死前後,月氏最強,它攻滅烏孫,統一了河西,東部即以今永固城為月氏城,西部以今臨澤昭武為國都,建立了河西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著東起涼州西至沙洲(今敦煌)綿延2000公里的廣大地域。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從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月氏人受匈奴冒頓單于的第一次打擊而西遷,史稱大月氏,少數留居祁連山未西遷移者史稱小月氏。後又連遭二次打擊,被迫進行了三次大遷徙,匈奴乘勢佔領了河西。從此,東起番和(今永昌縣)西至鹽澤(今羅布泊),南界祁連,北連居延,都成為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的分地,其最初的駐牧地即史家稱之為單于城的永固城,渾邪王統治張掖前後80餘年。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奔襲渾邪王,戰果輝煌。渾邪王殺休屠王,率眾四萬餘人歸漢,使整個河西空無匈奴。於是漢武帝在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張掖郡,境內始置氐池縣,屬張掖郡所轄10縣之一。西漢初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漢,改氐池為否武。王莽失敗後,淮陽王劉玄即位,張掖屬國都尉竇融掌管河西,今民樂境內仍置氐地縣。東漢設氐池縣。

"

民樂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六壩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2009年在六壩鎮五壩村發現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墓群,出土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將民樂歷史推前到4200~4300年之間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考古資料證明,屬四壩文化類型的東、西灰山遺址所處的年代,應從新石器時代末期開始,屬早於青銅器的砷銅時期,具體年代為公元前近5000年。東灰山遺址木炭標本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碳14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4356±105年或4484±108年,樹輪校正年代為5000±159年;採集的半炭化小麥標本,經北京大學考古技術室中子加速器測定,結果為距今4230±250年,超出了夏紀年。東灰山人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採集和畜牧,農業生產水平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小麥、大麥、黑麥、高梁、慄(穀子)和稷(糜子)等五種農作物遺存,在同一遺址中發現,在全國還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屬罕見,意義十分重大。東灰山人主要生活在夏代,到商代隨著六壩灘逐漸斷水變為荒漠,大部東遷隴東環江流域(今慶陽地區),少部分遷至山丹四壩灘,到西周、東周、戰國時,史書已明確記為虞氏、禺知,即月氏了。在秦始皇病死前後,月氏最強,它攻滅烏孫,統一了河西,東部即以今永固城為月氏城,西部以今臨澤昭武為國都,建立了河西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著東起涼州西至沙洲(今敦煌)綿延2000公里的廣大地域。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從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月氏人受匈奴冒頓單于的第一次打擊而西遷,史稱大月氏,少數留居祁連山未西遷移者史稱小月氏。後又連遭二次打擊,被迫進行了三次大遷徙,匈奴乘勢佔領了河西。從此,東起番和(今永昌縣)西至鹽澤(今羅布泊),南界祁連,北連居延,都成為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的分地,其最初的駐牧地即史家稱之為單于城的永固城,渾邪王統治張掖前後80餘年。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奔襲渾邪王,戰果輝煌。渾邪王殺休屠王,率眾四萬餘人歸漢,使整個河西空無匈奴。於是漢武帝在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張掖郡,境內始置氐池縣,屬張掖郡所轄10縣之一。西漢初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漢,改氐池為否武。王莽失敗後,淮陽王劉玄即位,張掖屬國都尉竇融掌管河西,今民樂境內仍置氐地縣。東漢設氐池縣。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三國時境內屬魏國,到西晉一直設氐池縣。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境內首置三郡四縣:張掖郡轄氐池縣,祁連郡轄祁連縣、漢陽縣,臨鬆郡轄臨鬆縣。跨越前秦、後涼,建制不變。北涼時仍置三郡四縣,除金山郡領氐池縣外,餘同前涼。北魏時設漢陽縣,設臨鬆郡轄安平縣、和平、民樂縣縣。西魏時單設臨鬆郡,轄安平縣、和平縣。北周設金山縣,屬張掖郡。隋大業初,撤金山縣入刪(山)丹縣,唐不變,其後和五代十國時,境內隨張掖先後建立的沙陀、吐蕃、張儀潮政權和甘州回鶻等政權而變更隸屬關係。北宋政權未及張掖。1028年,西夏李元昊奪取甘州,稱帝后,境內屬治所甘州的鎮夷郡、宣化府。西夏統治張掖長達199年。1226年成吉思汗攻陷甘州,縣境歸元,設甘肅行中書省,省會為甘州,境內屬甘州路。明代,甘州置甘肅鎮和陝西都指揮使司的派出機構陝西行都指揮使司。今民樂縣境屬分巡西寧道的甘州前後左中右5衛。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甘州府,曾置東樂廳。前隆八年(1743年)遷張掖縣丞駐東樂堡,置東樂分縣,又稱東樂縣丞,隸甘州府。轄一驛十四堡。民國2年(1913年)東樂縣丞升格為東樂縣,屬甘涼道,民國18年(1929年)遷縣址於洪水城,12月19日更名民樂縣,取“人民安居樂業”之意。童子壩、大小堵麻河流域的村堡都劃歸民樂縣管轄,是為民樂縣歷史上縣域面積最大的時期。民國16年起屬更名的甘涼行政區,民國29年(1940年)又屬更名的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9月17日民樂縣解放,到1958年底,先後隸屬陝甘寧邊區張掖分區、甘肅省行政公署張掖分區、武威專區、張掖專區,1958年12月--1961年12月,民樂與山丹縣合併,1962年1月1日,恢復民樂縣建制,先後隸屬張掖專區、張掖區、張掖地區、張掖市。

"

民樂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六壩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2009年在六壩鎮五壩村發現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墓群,出土彩陶器距今4000多年,將民樂歷史推前到4200~4300年之間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考古資料證明,屬四壩文化類型的東、西灰山遺址所處的年代,應從新石器時代末期開始,屬早於青銅器的砷銅時期,具體年代為公元前近5000年。東灰山遺址木炭標本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碳14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4356±105年或4484±108年,樹輪校正年代為5000±159年;採集的半炭化小麥標本,經北京大學考古技術室中子加速器測定,結果為距今4230±250年,超出了夏紀年。東灰山人以農業為主,兼營狩獵、採集和畜牧,農業生產水平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小麥、大麥、黑麥、高梁、慄(穀子)和稷(糜子)等五種農作物遺存,在同一遺址中發現,在全國還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屬罕見,意義十分重大。東灰山人主要生活在夏代,到商代隨著六壩灘逐漸斷水變為荒漠,大部東遷隴東環江流域(今慶陽地區),少部分遷至山丹四壩灘,到西周、東周、戰國時,史書已明確記為虞氏、禺知,即月氏了。在秦始皇病死前後,月氏最強,它攻滅烏孫,統一了河西,東部即以今永固城為月氏城,西部以今臨澤昭武為國都,建立了河西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著東起涼州西至沙洲(今敦煌)綿延2000公里的廣大地域。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從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月氏人受匈奴冒頓單于的第一次打擊而西遷,史稱大月氏,少數留居祁連山未西遷移者史稱小月氏。後又連遭二次打擊,被迫進行了三次大遷徙,匈奴乘勢佔領了河西。從此,東起番和(今永昌縣)西至鹽澤(今羅布泊),南界祁連,北連居延,都成為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的分地,其最初的駐牧地即史家稱之為單于城的永固城,渾邪王統治張掖前後80餘年。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奔襲渾邪王,戰果輝煌。渾邪王殺休屠王,率眾四萬餘人歸漢,使整個河西空無匈奴。於是漢武帝在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張掖郡,境內始置氐池縣,屬張掖郡所轄10縣之一。西漢初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漢,改氐池為否武。王莽失敗後,淮陽王劉玄即位,張掖屬國都尉竇融掌管河西,今民樂境內仍置氐地縣。東漢設氐池縣。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三國時境內屬魏國,到西晉一直設氐池縣。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境內首置三郡四縣:張掖郡轄氐池縣,祁連郡轄祁連縣、漢陽縣,臨鬆郡轄臨鬆縣。跨越前秦、後涼,建制不變。北涼時仍置三郡四縣,除金山郡領氐池縣外,餘同前涼。北魏時設漢陽縣,設臨鬆郡轄安平縣、和平、民樂縣縣。西魏時單設臨鬆郡,轄安平縣、和平縣。北周設金山縣,屬張掖郡。隋大業初,撤金山縣入刪(山)丹縣,唐不變,其後和五代十國時,境內隨張掖先後建立的沙陀、吐蕃、張儀潮政權和甘州回鶻等政權而變更隸屬關係。北宋政權未及張掖。1028年,西夏李元昊奪取甘州,稱帝后,境內屬治所甘州的鎮夷郡、宣化府。西夏統治張掖長達199年。1226年成吉思汗攻陷甘州,縣境歸元,設甘肅行中書省,省會為甘州,境內屬甘州路。明代,甘州置甘肅鎮和陝西都指揮使司的派出機構陝西行都指揮使司。今民樂縣境屬分巡西寧道的甘州前後左中右5衛。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甘州府,曾置東樂廳。前隆八年(1743年)遷張掖縣丞駐東樂堡,置東樂分縣,又稱東樂縣丞,隸甘州府。轄一驛十四堡。民國2年(1913年)東樂縣丞升格為東樂縣,屬甘涼道,民國18年(1929年)遷縣址於洪水城,12月19日更名民樂縣,取“人民安居樂業”之意。童子壩、大小堵麻河流域的村堡都劃歸民樂縣管轄,是為民樂縣歷史上縣域面積最大的時期。民國16年起屬更名的甘涼行政區,民國29年(1940年)又屬更名的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9月17日民樂縣解放,到1958年底,先後隸屬陝甘寧邊區張掖分區、甘肅省行政公署張掖分區、武威專區、張掖專區,1958年12月--1961年12月,民樂與山丹縣合併,1962年1月1日,恢復民樂縣建制,先後隸屬張掖專區、張掖區、張掖地區、張掖市。

民樂縣的歷史概況,火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