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節節敗退,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軍全殲。次年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選擇屈服派李鴻章前往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並且賠償日本2億3千萬兩白銀。4年後,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人的勸說下,決定變法維新,此次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在上篇文章裡面我已經講解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始末,並且分析了明治維新成功的因素。而這篇文章我主要講解戊戌變法並在講解變法成敗的關鍵因素上會將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進行對比,並且本篇文章會講到一些很少人知道的變法具體經過已經詳細的失敗原因。

戊戌變法的背景

戊戌變法起因毫無疑問是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前敗給了各個西方列強的大清,依舊還有一個我中華文化制度仍舊先進,只需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奇巧淫技,來充實軍隊裝備即可,似乎有了洋槍洋炮大清就能反殺西方列強,而奇巧淫技這四個字其實就深深的反應出了,大清絕大多數文人對西方科學技術的蔑視。

與上面思想相匹配的其實是正是斷斷續續引進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而其實洋務運動這東西本質其實很簡單,各地官員總督巡撫根據自己需要官辦一些工廠,而其實整體來說,大清對於官辦工廠上心程度真的不高。李鴻章一度思想就是“造不如買”,其實這個思想可以聯想到當今中美貿易中被美國害慘的中興,以及自立獨生一切皆有備胎的華為兩者的區別。

而甲午的戰敗不是戰敗,而是慘敗。就說白了,別人列強一看,大清的軍隊不是很日本打的你死我活,雙方有來有往,相互拉鋸,最後日本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擊敗大清,而是兵敗如山倒,清軍根本沒有像樣一點的抵抗,就被日軍給按在地上打。

"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節節敗退,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軍全殲。次年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選擇屈服派李鴻章前往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並且賠償日本2億3千萬兩白銀。4年後,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人的勸說下,決定變法維新,此次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在上篇文章裡面我已經講解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始末,並且分析了明治維新成功的因素。而這篇文章我主要講解戊戌變法並在講解變法成敗的關鍵因素上會將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進行對比,並且本篇文章會講到一些很少人知道的變法具體經過已經詳細的失敗原因。

戊戌變法的背景

戊戌變法起因毫無疑問是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前敗給了各個西方列強的大清,依舊還有一個我中華文化制度仍舊先進,只需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奇巧淫技,來充實軍隊裝備即可,似乎有了洋槍洋炮大清就能反殺西方列強,而奇巧淫技這四個字其實就深深的反應出了,大清絕大多數文人對西方科學技術的蔑視。

與上面思想相匹配的其實是正是斷斷續續引進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而其實洋務運動這東西本質其實很簡單,各地官員總督巡撫根據自己需要官辦一些工廠,而其實整體來說,大清對於官辦工廠上心程度真的不高。李鴻章一度思想就是“造不如買”,其實這個思想可以聯想到當今中美貿易中被美國害慘的中興,以及自立獨生一切皆有備胎的華為兩者的區別。

而甲午的戰敗不是戰敗,而是慘敗。就說白了,別人列強一看,大清的軍隊不是很日本打的你死我活,雙方有來有往,相互拉鋸,最後日本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擊敗大清,而是兵敗如山倒,清軍根本沒有像樣一點的抵抗,就被日軍給按在地上打。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海軍在威海衛海戰中,北洋水師被全殲,濟遠,廣丙,鎮中,鎮東等10艦為日軍所俘。自此大清海面再無可靠的海軍力量。

而陸軍更節節敗退,先從朝鮮的平壤被日軍打退,後來被清軍經營了多年的堅城旅順又被日軍以僅僅數百人的傷亡便拿下了。最後日清雙方在田莊臺進行對決,清軍損失極為慘重,自此清廷無奈只能尋求議和。

說到這裡,1895年的《馬關條約》基本上也非簽不可了。

戊戌變法的始末

而當時這場戰敗對於整個華夏大地的震動巨大實在難以想象,而我們後來戊戌變法的主力——康有為便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歷史舞臺的,當時的康有為梁啟超正好在京師參加會試。當時,馬關條約的割地賠款讓京師群情激憤。這兩者正好藉此機會做出萬言書上述光緒,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可見聲勢之浩大。

之後的整個大清的朝野才算是真正明白變法維新的意義,不變法就等死。日本的一下狠擊幾乎打醒了整個整個讀書人階層,也大概是這個時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選擇更多瞭解西方文明,等到後來的各國陸續退還庚子賠款之後,出現大量利用賠款所給名額留洋的留學生,許多人都成了我們口中的民國大師,注意這是甲午之前沒有的風潮。

之後的事情便是光緒和慈禧的痛定思痛之下,加上朝中許多大臣的勸諫,其中不少大臣更是直接支持資助維新人士,比如翁同龢和張之洞兩人對康有為和梁啟超二人成立的強學會青睞有加。

"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節節敗退,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軍全殲。次年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選擇屈服派李鴻章前往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並且賠償日本2億3千萬兩白銀。4年後,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人的勸說下,決定變法維新,此次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在上篇文章裡面我已經講解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始末,並且分析了明治維新成功的因素。而這篇文章我主要講解戊戌變法並在講解變法成敗的關鍵因素上會將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進行對比,並且本篇文章會講到一些很少人知道的變法具體經過已經詳細的失敗原因。

戊戌變法的背景

戊戌變法起因毫無疑問是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前敗給了各個西方列強的大清,依舊還有一個我中華文化制度仍舊先進,只需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奇巧淫技,來充實軍隊裝備即可,似乎有了洋槍洋炮大清就能反殺西方列強,而奇巧淫技這四個字其實就深深的反應出了,大清絕大多數文人對西方科學技術的蔑視。

與上面思想相匹配的其實是正是斷斷續續引進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而其實洋務運動這東西本質其實很簡單,各地官員總督巡撫根據自己需要官辦一些工廠,而其實整體來說,大清對於官辦工廠上心程度真的不高。李鴻章一度思想就是“造不如買”,其實這個思想可以聯想到當今中美貿易中被美國害慘的中興,以及自立獨生一切皆有備胎的華為兩者的區別。

而甲午的戰敗不是戰敗,而是慘敗。就說白了,別人列強一看,大清的軍隊不是很日本打的你死我活,雙方有來有往,相互拉鋸,最後日本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擊敗大清,而是兵敗如山倒,清軍根本沒有像樣一點的抵抗,就被日軍給按在地上打。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海軍在威海衛海戰中,北洋水師被全殲,濟遠,廣丙,鎮中,鎮東等10艦為日軍所俘。自此大清海面再無可靠的海軍力量。

而陸軍更節節敗退,先從朝鮮的平壤被日軍打退,後來被清軍經營了多年的堅城旅順又被日軍以僅僅數百人的傷亡便拿下了。最後日清雙方在田莊臺進行對決,清軍損失極為慘重,自此清廷無奈只能尋求議和。

說到這裡,1895年的《馬關條約》基本上也非簽不可了。

戊戌變法的始末

而當時這場戰敗對於整個華夏大地的震動巨大實在難以想象,而我們後來戊戌變法的主力——康有為便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歷史舞臺的,當時的康有為梁啟超正好在京師參加會試。當時,馬關條約的割地賠款讓京師群情激憤。這兩者正好藉此機會做出萬言書上述光緒,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可見聲勢之浩大。

之後的整個大清的朝野才算是真正明白變法維新的意義,不變法就等死。日本的一下狠擊幾乎打醒了整個整個讀書人階層,也大概是這個時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選擇更多瞭解西方文明,等到後來的各國陸續退還庚子賠款之後,出現大量利用賠款所給名額留洋的留學生,許多人都成了我們口中的民國大師,注意這是甲午之前沒有的風潮。

之後的事情便是光緒和慈禧的痛定思痛之下,加上朝中許多大臣的勸諫,其中不少大臣更是直接支持資助維新人士,比如翁同龢和張之洞兩人對康有為和梁啟超二人成立的強學會青睞有加。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1898年6月10日, 光緒頒佈《明定國是詔》,表明變革決心,戊戌變法由此開始。而此次變法過程中,本來朝中支持反對者參半,而慈禧也對於光緒許多行為予以支持,對於光緒裁撤多個反對者而表示默認。

但改革僅僅剛過月餘,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幾乎把朝中很多本來對維新抱著中立態度甚至支持態度的人給得罪了不少。

連大局一點數目都沒有的戊戌六君子,居然明知道現在大軍全掌握在慈禧手中,譚嗣同直接去找袁世凱,要求袁世凱起兵勤王,要知道他們前段時間還把李鴻章給懟了。袁世凱當時就那支軍隊,只要他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更維新派這群無能之輩走。

果不其然,袁世凱告發維新派,慈禧對此無比震驚(慈禧的態度我後面會好好分析),怒火中燒的她軟禁光緒於中南海瀛臺,追殺維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被殺,而康有為、梁啟超則逃亡日本,在日本人的保護下得以無事,為此日本洋洋得意地在國際宣揚自己為文明之幫,而滿清的國際名聲越發掃地。

戊戌變法一共維持了不過103天,便宣告結束,又稱百日維新。

失敗的原因

看過我對上一篇明治維新詳細分析的讀者,應該明白,分析一個變法,首先要從政治局面與軍事力量兩個方面分析,然後在分析維新者的根據本國國情設定的大局方向,以及維新者手上有沒有一批能擔當重任的官員將變法的措施,直接實行下去,並且能自行根據本地(本省本縣)的情況,自行調節法令的具體實行。

很遺憾,大清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無法像日本一樣實行徹底的變法維新,但大清的強項在於人口和國土的底子好,哪怕只要藉助全民維新的勁頭僅僅練出一隻有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西式新軍或者藉機將地方的稅收體制官僚機構重塑一遍提高大清的稅收或者行政效率也是對當時大清大為裨益,在不濟建立一個大清官方掌控金融體系,擁有本國發行的貨幣,而擁有自行貨幣發行權的大清可以說,在經濟上完全可以極大的寬裕起來。(還不明白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適量通貨膨脹對政府以及市場兩方面的益處)

以上的幾點,明治政府已經完全做到了,而正是憑藉我上面所說的,日本才能一舉挫敗大清,成為東亞第一強國。而大清如果操作得當5年內完成1、2個方面的變革,至少能對大清的國祚起到極大的延長的效果。

那大清為什麼沒有做到呢?

1. 政治派系方面

大清的政局基本分為維新派和頑固派兩派旗鼓相當那麼根據政治變革必然需要力量更強的一方推動才能讓變法變的更加輕鬆可行,那關鍵就在於維新派能不能來攏朝中最大的一個派系——中立派。

那當時的維新派是怎麼對待朝中其他勢力的呢?我以李鴻章這位淮軍大佬來說,作為甲午戰爭的主要負責人,戰敗簽訂條約之後仍然在朝中活躍,黨羽相當之眾,其在朝中的影響力之大,我舉一個例子: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之後,盛宣懷致電各地要求為了保障東南地區安穩,各地決定單獨和列強達成協議,東南不參與對八國聯軍宣戰,並在其他條件上與各國友好,甚至考慮了慈禧等人不幸死亡後,應該改制共和,由李鴻章擔任大總統。可見其朝野勢力之強,關鍵是李鴻章當時還是心向維新派,只因為李籤《馬關條約》名聲不好,維新派就仍性的排斥李鴻章。是真把政治大腿往往敵方陣營推呀。所以我說維新八人要是真是絲毫不懂政治。還有康有為當別人面誇誇而談,變法只需殺一兩位一二品大員即可成。說實在的要是朝中一二品大員能對這樣的人有好感真是見了鬼了。

"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節節敗退,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軍全殲。次年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選擇屈服派李鴻章前往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並且賠償日本2億3千萬兩白銀。4年後,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人的勸說下,決定變法維新,此次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在上篇文章裡面我已經講解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始末,並且分析了明治維新成功的因素。而這篇文章我主要講解戊戌變法並在講解變法成敗的關鍵因素上會將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進行對比,並且本篇文章會講到一些很少人知道的變法具體經過已經詳細的失敗原因。

戊戌變法的背景

戊戌變法起因毫無疑問是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前敗給了各個西方列強的大清,依舊還有一個我中華文化制度仍舊先進,只需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奇巧淫技,來充實軍隊裝備即可,似乎有了洋槍洋炮大清就能反殺西方列強,而奇巧淫技這四個字其實就深深的反應出了,大清絕大多數文人對西方科學技術的蔑視。

與上面思想相匹配的其實是正是斷斷續續引進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而其實洋務運動這東西本質其實很簡單,各地官員總督巡撫根據自己需要官辦一些工廠,而其實整體來說,大清對於官辦工廠上心程度真的不高。李鴻章一度思想就是“造不如買”,其實這個思想可以聯想到當今中美貿易中被美國害慘的中興,以及自立獨生一切皆有備胎的華為兩者的區別。

而甲午的戰敗不是戰敗,而是慘敗。就說白了,別人列強一看,大清的軍隊不是很日本打的你死我活,雙方有來有往,相互拉鋸,最後日本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擊敗大清,而是兵敗如山倒,清軍根本沒有像樣一點的抵抗,就被日軍給按在地上打。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海軍在威海衛海戰中,北洋水師被全殲,濟遠,廣丙,鎮中,鎮東等10艦為日軍所俘。自此大清海面再無可靠的海軍力量。

而陸軍更節節敗退,先從朝鮮的平壤被日軍打退,後來被清軍經營了多年的堅城旅順又被日軍以僅僅數百人的傷亡便拿下了。最後日清雙方在田莊臺進行對決,清軍損失極為慘重,自此清廷無奈只能尋求議和。

說到這裡,1895年的《馬關條約》基本上也非簽不可了。

戊戌變法的始末

而當時這場戰敗對於整個華夏大地的震動巨大實在難以想象,而我們後來戊戌變法的主力——康有為便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歷史舞臺的,當時的康有為梁啟超正好在京師參加會試。當時,馬關條約的割地賠款讓京師群情激憤。這兩者正好藉此機會做出萬言書上述光緒,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可見聲勢之浩大。

之後的整個大清的朝野才算是真正明白變法維新的意義,不變法就等死。日本的一下狠擊幾乎打醒了整個整個讀書人階層,也大概是這個時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選擇更多瞭解西方文明,等到後來的各國陸續退還庚子賠款之後,出現大量利用賠款所給名額留洋的留學生,許多人都成了我們口中的民國大師,注意這是甲午之前沒有的風潮。

之後的事情便是光緒和慈禧的痛定思痛之下,加上朝中許多大臣的勸諫,其中不少大臣更是直接支持資助維新人士,比如翁同龢和張之洞兩人對康有為和梁啟超二人成立的強學會青睞有加。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1898年6月10日, 光緒頒佈《明定國是詔》,表明變革決心,戊戌變法由此開始。而此次變法過程中,本來朝中支持反對者參半,而慈禧也對於光緒許多行為予以支持,對於光緒裁撤多個反對者而表示默認。

但改革僅僅剛過月餘,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幾乎把朝中很多本來對維新抱著中立態度甚至支持態度的人給得罪了不少。

連大局一點數目都沒有的戊戌六君子,居然明知道現在大軍全掌握在慈禧手中,譚嗣同直接去找袁世凱,要求袁世凱起兵勤王,要知道他們前段時間還把李鴻章給懟了。袁世凱當時就那支軍隊,只要他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更維新派這群無能之輩走。

果不其然,袁世凱告發維新派,慈禧對此無比震驚(慈禧的態度我後面會好好分析),怒火中燒的她軟禁光緒於中南海瀛臺,追殺維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被殺,而康有為、梁啟超則逃亡日本,在日本人的保護下得以無事,為此日本洋洋得意地在國際宣揚自己為文明之幫,而滿清的國際名聲越發掃地。

戊戌變法一共維持了不過103天,便宣告結束,又稱百日維新。

失敗的原因

看過我對上一篇明治維新詳細分析的讀者,應該明白,分析一個變法,首先要從政治局面與軍事力量兩個方面分析,然後在分析維新者的根據本國國情設定的大局方向,以及維新者手上有沒有一批能擔當重任的官員將變法的措施,直接實行下去,並且能自行根據本地(本省本縣)的情況,自行調節法令的具體實行。

很遺憾,大清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無法像日本一樣實行徹底的變法維新,但大清的強項在於人口和國土的底子好,哪怕只要藉助全民維新的勁頭僅僅練出一隻有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西式新軍或者藉機將地方的稅收體制官僚機構重塑一遍提高大清的稅收或者行政效率也是對當時大清大為裨益,在不濟建立一個大清官方掌控金融體系,擁有本國發行的貨幣,而擁有自行貨幣發行權的大清可以說,在經濟上完全可以極大的寬裕起來。(還不明白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適量通貨膨脹對政府以及市場兩方面的益處)

以上的幾點,明治政府已經完全做到了,而正是憑藉我上面所說的,日本才能一舉挫敗大清,成為東亞第一強國。而大清如果操作得當5年內完成1、2個方面的變革,至少能對大清的國祚起到極大的延長的效果。

那大清為什麼沒有做到呢?

1. 政治派系方面

大清的政局基本分為維新派和頑固派兩派旗鼓相當那麼根據政治變革必然需要力量更強的一方推動才能讓變法變的更加輕鬆可行,那關鍵就在於維新派能不能來攏朝中最大的一個派系——中立派。

那當時的維新派是怎麼對待朝中其他勢力的呢?我以李鴻章這位淮軍大佬來說,作為甲午戰爭的主要負責人,戰敗簽訂條約之後仍然在朝中活躍,黨羽相當之眾,其在朝中的影響力之大,我舉一個例子: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之後,盛宣懷致電各地要求為了保障東南地區安穩,各地決定單獨和列強達成協議,東南不參與對八國聯軍宣戰,並在其他條件上與各國友好,甚至考慮了慈禧等人不幸死亡後,應該改制共和,由李鴻章擔任大總統。可見其朝野勢力之強,關鍵是李鴻章當時還是心向維新派,只因為李籤《馬關條約》名聲不好,維新派就仍性的排斥李鴻章。是真把政治大腿往往敵方陣營推呀。所以我說維新八人要是真是絲毫不懂政治。還有康有為當別人面誇誇而談,變法只需殺一兩位一二品大員即可成。說實在的要是朝中一二品大員能對這樣的人有好感真是見了鬼了。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東南互保格局

而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光緒的態度非常明確支持變法,並且力求速成。這個沒有問題,接下來則是我們的慈禧太后,她的態度在前期也很明確,希望變法但擔心操之過急。對於光緒過於急切的罷免大量官員予以適當制止。而慈禧態度的變化則在於後來得知維新派要密謀軟禁(殺害)她的時候,才下定狠心用流血手段來終止變法。

哎,和明治政府裡面,維新派明明佔據了上風,也很原先的幕府人士一併政治合理協商的差距不要太大了。

2. 軍事力量掌握方面

軍事方面,我直說了吧。當時慈禧的親信是直隸總督手握軍政大權,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建銳營等當時京師附近人馬全都是慈禧老佛爺任命的。而維新派要拉攏的袁世凱算是淮軍派系的人,但淮軍大佬李鴻章已經被他們維新派氣成那樣了,加上袁世凱本身新軍未經多仗,兵力未必敵得過京師的兵力,加上糧餉被卡在清廷,以及維新派那個朝中大多數人巴不得他們死的情況(變法失敗之後北京城裡面官員那是一個喜笑顏開呀),我感覺維新派康、譚等人的夢可能還沒醒。

還有一點,這幫人立足不穩之時,發佈一堆政令,也不考慮能不能實際執行下去,但其中裁汰綠營、明顯可能停發鐵桿莊稼讓旗人自謀生計的政令你也能在這個點發。真是一群人才,滅國之才。

"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節節敗退,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軍全殲。次年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選擇屈服派李鴻章前往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並且賠償日本2億3千萬兩白銀。4年後,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人的勸說下,決定變法維新,此次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在上篇文章裡面我已經講解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始末,並且分析了明治維新成功的因素。而這篇文章我主要講解戊戌變法並在講解變法成敗的關鍵因素上會將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進行對比,並且本篇文章會講到一些很少人知道的變法具體經過已經詳細的失敗原因。

戊戌變法的背景

戊戌變法起因毫無疑問是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前敗給了各個西方列強的大清,依舊還有一個我中華文化制度仍舊先進,只需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奇巧淫技,來充實軍隊裝備即可,似乎有了洋槍洋炮大清就能反殺西方列強,而奇巧淫技這四個字其實就深深的反應出了,大清絕大多數文人對西方科學技術的蔑視。

與上面思想相匹配的其實是正是斷斷續續引進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而其實洋務運動這東西本質其實很簡單,各地官員總督巡撫根據自己需要官辦一些工廠,而其實整體來說,大清對於官辦工廠上心程度真的不高。李鴻章一度思想就是“造不如買”,其實這個思想可以聯想到當今中美貿易中被美國害慘的中興,以及自立獨生一切皆有備胎的華為兩者的區別。

而甲午的戰敗不是戰敗,而是慘敗。就說白了,別人列強一看,大清的軍隊不是很日本打的你死我活,雙方有來有往,相互拉鋸,最後日本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擊敗大清,而是兵敗如山倒,清軍根本沒有像樣一點的抵抗,就被日軍給按在地上打。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海軍在威海衛海戰中,北洋水師被全殲,濟遠,廣丙,鎮中,鎮東等10艦為日軍所俘。自此大清海面再無可靠的海軍力量。

而陸軍更節節敗退,先從朝鮮的平壤被日軍打退,後來被清軍經營了多年的堅城旅順又被日軍以僅僅數百人的傷亡便拿下了。最後日清雙方在田莊臺進行對決,清軍損失極為慘重,自此清廷無奈只能尋求議和。

說到這裡,1895年的《馬關條約》基本上也非簽不可了。

戊戌變法的始末

而當時這場戰敗對於整個華夏大地的震動巨大實在難以想象,而我們後來戊戌變法的主力——康有為便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歷史舞臺的,當時的康有為梁啟超正好在京師參加會試。當時,馬關條約的割地賠款讓京師群情激憤。這兩者正好藉此機會做出萬言書上述光緒,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可見聲勢之浩大。

之後的整個大清的朝野才算是真正明白變法維新的意義,不變法就等死。日本的一下狠擊幾乎打醒了整個整個讀書人階層,也大概是這個時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選擇更多瞭解西方文明,等到後來的各國陸續退還庚子賠款之後,出現大量利用賠款所給名額留洋的留學生,許多人都成了我們口中的民國大師,注意這是甲午之前沒有的風潮。

之後的事情便是光緒和慈禧的痛定思痛之下,加上朝中許多大臣的勸諫,其中不少大臣更是直接支持資助維新人士,比如翁同龢和張之洞兩人對康有為和梁啟超二人成立的強學會青睞有加。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1898年6月10日, 光緒頒佈《明定國是詔》,表明變革決心,戊戌變法由此開始。而此次變法過程中,本來朝中支持反對者參半,而慈禧也對於光緒許多行為予以支持,對於光緒裁撤多個反對者而表示默認。

但改革僅僅剛過月餘,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幾乎把朝中很多本來對維新抱著中立態度甚至支持態度的人給得罪了不少。

連大局一點數目都沒有的戊戌六君子,居然明知道現在大軍全掌握在慈禧手中,譚嗣同直接去找袁世凱,要求袁世凱起兵勤王,要知道他們前段時間還把李鴻章給懟了。袁世凱當時就那支軍隊,只要他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更維新派這群無能之輩走。

果不其然,袁世凱告發維新派,慈禧對此無比震驚(慈禧的態度我後面會好好分析),怒火中燒的她軟禁光緒於中南海瀛臺,追殺維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被殺,而康有為、梁啟超則逃亡日本,在日本人的保護下得以無事,為此日本洋洋得意地在國際宣揚自己為文明之幫,而滿清的國際名聲越發掃地。

戊戌變法一共維持了不過103天,便宣告結束,又稱百日維新。

失敗的原因

看過我對上一篇明治維新詳細分析的讀者,應該明白,分析一個變法,首先要從政治局面與軍事力量兩個方面分析,然後在分析維新者的根據本國國情設定的大局方向,以及維新者手上有沒有一批能擔當重任的官員將變法的措施,直接實行下去,並且能自行根據本地(本省本縣)的情況,自行調節法令的具體實行。

很遺憾,大清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無法像日本一樣實行徹底的變法維新,但大清的強項在於人口和國土的底子好,哪怕只要藉助全民維新的勁頭僅僅練出一隻有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西式新軍或者藉機將地方的稅收體制官僚機構重塑一遍提高大清的稅收或者行政效率也是對當時大清大為裨益,在不濟建立一個大清官方掌控金融體系,擁有本國發行的貨幣,而擁有自行貨幣發行權的大清可以說,在經濟上完全可以極大的寬裕起來。(還不明白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適量通貨膨脹對政府以及市場兩方面的益處)

以上的幾點,明治政府已經完全做到了,而正是憑藉我上面所說的,日本才能一舉挫敗大清,成為東亞第一強國。而大清如果操作得當5年內完成1、2個方面的變革,至少能對大清的國祚起到極大的延長的效果。

那大清為什麼沒有做到呢?

1. 政治派系方面

大清的政局基本分為維新派和頑固派兩派旗鼓相當那麼根據政治變革必然需要力量更強的一方推動才能讓變法變的更加輕鬆可行,那關鍵就在於維新派能不能來攏朝中最大的一個派系——中立派。

那當時的維新派是怎麼對待朝中其他勢力的呢?我以李鴻章這位淮軍大佬來說,作為甲午戰爭的主要負責人,戰敗簽訂條約之後仍然在朝中活躍,黨羽相當之眾,其在朝中的影響力之大,我舉一個例子: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之後,盛宣懷致電各地要求為了保障東南地區安穩,各地決定單獨和列強達成協議,東南不參與對八國聯軍宣戰,並在其他條件上與各國友好,甚至考慮了慈禧等人不幸死亡後,應該改制共和,由李鴻章擔任大總統。可見其朝野勢力之強,關鍵是李鴻章當時還是心向維新派,只因為李籤《馬關條約》名聲不好,維新派就仍性的排斥李鴻章。是真把政治大腿往往敵方陣營推呀。所以我說維新八人要是真是絲毫不懂政治。還有康有為當別人面誇誇而談,變法只需殺一兩位一二品大員即可成。說實在的要是朝中一二品大員能對這樣的人有好感真是見了鬼了。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東南互保格局

而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光緒的態度非常明確支持變法,並且力求速成。這個沒有問題,接下來則是我們的慈禧太后,她的態度在前期也很明確,希望變法但擔心操之過急。對於光緒過於急切的罷免大量官員予以適當制止。而慈禧態度的變化則在於後來得知維新派要密謀軟禁(殺害)她的時候,才下定狠心用流血手段來終止變法。

哎,和明治政府裡面,維新派明明佔據了上風,也很原先的幕府人士一併政治合理協商的差距不要太大了。

2. 軍事力量掌握方面

軍事方面,我直說了吧。當時慈禧的親信是直隸總督手握軍政大權,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建銳營等當時京師附近人馬全都是慈禧老佛爺任命的。而維新派要拉攏的袁世凱算是淮軍派系的人,但淮軍大佬李鴻章已經被他們維新派氣成那樣了,加上袁世凱本身新軍未經多仗,兵力未必敵得過京師的兵力,加上糧餉被卡在清廷,以及維新派那個朝中大多數人巴不得他們死的情況(變法失敗之後北京城裡面官員那是一個喜笑顏開呀),我感覺維新派康、譚等人的夢可能還沒醒。

還有一點,這幫人立足不穩之時,發佈一堆政令,也不考慮能不能實際執行下去,但其中裁汰綠營、明顯可能停發鐵桿莊稼讓旗人自謀生計的政令你也能在這個點發。真是一群人才,滅國之才。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3. 維新的手段

維新變法,要說具體留了什麼,我只能說,或許京師大學堂算一個,其他的哎,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句話,他頒佈的政令,根本無法推行下去,光緒帝從小在慈禧的要求下學習《孝經》不明帝王之術,還真信康有為的,罷免不少一二品大員,就可以把政令執行下去了。單純的我都不想說什麼了。

維新變法期間詔令如雪片般下達,但一無法與驅動地方官員實行,二沒有側重點蘇聯的一五計劃二五計劃也是一段時間一段時間的側重點,三、政令亂髮,把八旗整體、綠營老兵全都給得罪的明明白的。

和明治維新的差距

明治維新在政局局面上的微妙關係正好有助於明治政府形成有力的中央政權,並且因為內部派系不一但能有效的溝通協調,反而避免了像大清這樣,正事不管只管撈錢的窘境。

分析下來比較棘手的事情,就是撤銷地方大名的地方管轄權歸於明治政府中央,居然也有能幹的仁人志士直接幫政府搞定。

長州的木戶孝允和薩摩的大久保利通擔心政府會就此瓦解,因此決定武裝起義,廢除所有的藩。他們從薩摩、長州、土佐等地調集了8千兵力(御親兵)到東京。1871年7月,在軍隊的鎮守下,政府宣佈“廢藩置縣,罷免知藩事,派遣縣令(或府知事)作為縣的管理者”。還將知藩事召集到東京,命令他們居住在當地。

好了地方財權戶籍不費吹灰之力到了中央,很快執行效率奇高的中央便順帶把牢牢握在自子手中的軍隊給搞好了。一切權利盡歸中央。

"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節節敗退,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軍全殲。次年慈禧太后在面臨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選擇屈服派李鴻章前往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並且賠償日本2億3千萬兩白銀。4年後,光緒皇帝在康有為等人的勸說下,決定變法維新,此次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在上篇文章裡面我已經講解了日本明治維新的始末,並且分析了明治維新成功的因素。而這篇文章我主要講解戊戌變法並在講解變法成敗的關鍵因素上會將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進行對比,並且本篇文章會講到一些很少人知道的變法具體經過已經詳細的失敗原因。

戊戌變法的背景

戊戌變法起因毫無疑問是甲午戰爭的慘敗,以前敗給了各個西方列強的大清,依舊還有一個我中華文化制度仍舊先進,只需要引進一些西方的奇巧淫技,來充實軍隊裝備即可,似乎有了洋槍洋炮大清就能反殺西方列強,而奇巧淫技這四個字其實就深深的反應出了,大清絕大多數文人對西方科學技術的蔑視。

與上面思想相匹配的其實是正是斷斷續續引進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而其實洋務運動這東西本質其實很簡單,各地官員總督巡撫根據自己需要官辦一些工廠,而其實整體來說,大清對於官辦工廠上心程度真的不高。李鴻章一度思想就是“造不如買”,其實這個思想可以聯想到當今中美貿易中被美國害慘的中興,以及自立獨生一切皆有備胎的華為兩者的區別。

而甲午的戰敗不是戰敗,而是慘敗。就說白了,別人列強一看,大清的軍隊不是很日本打的你死我活,雙方有來有往,相互拉鋸,最後日本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擊敗大清,而是兵敗如山倒,清軍根本沒有像樣一點的抵抗,就被日軍給按在地上打。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海軍在威海衛海戰中,北洋水師被全殲,濟遠,廣丙,鎮中,鎮東等10艦為日軍所俘。自此大清海面再無可靠的海軍力量。

而陸軍更節節敗退,先從朝鮮的平壤被日軍打退,後來被清軍經營了多年的堅城旅順又被日軍以僅僅數百人的傷亡便拿下了。最後日清雙方在田莊臺進行對決,清軍損失極為慘重,自此清廷無奈只能尋求議和。

說到這裡,1895年的《馬關條約》基本上也非簽不可了。

戊戌變法的始末

而當時這場戰敗對於整個華夏大地的震動巨大實在難以想象,而我們後來戊戌變法的主力——康有為便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歷史舞臺的,當時的康有為梁啟超正好在京師參加會試。當時,馬關條約的割地賠款讓京師群情激憤。這兩者正好藉此機會做出萬言書上述光緒,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可見聲勢之浩大。

之後的整個大清的朝野才算是真正明白變法維新的意義,不變法就等死。日本的一下狠擊幾乎打醒了整個整個讀書人階層,也大概是這個時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選擇更多瞭解西方文明,等到後來的各國陸續退還庚子賠款之後,出現大量利用賠款所給名額留洋的留學生,許多人都成了我們口中的民國大師,注意這是甲午之前沒有的風潮。

之後的事情便是光緒和慈禧的痛定思痛之下,加上朝中許多大臣的勸諫,其中不少大臣更是直接支持資助維新人士,比如翁同龢和張之洞兩人對康有為和梁啟超二人成立的強學會青睞有加。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1898年6月10日, 光緒頒佈《明定國是詔》,表明變革決心,戊戌變法由此開始。而此次變法過程中,本來朝中支持反對者參半,而慈禧也對於光緒許多行為予以支持,對於光緒裁撤多個反對者而表示默認。

但改革僅僅剛過月餘,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幾乎把朝中很多本來對維新抱著中立態度甚至支持態度的人給得罪了不少。

連大局一點數目都沒有的戊戌六君子,居然明知道現在大軍全掌握在慈禧手中,譚嗣同直接去找袁世凱,要求袁世凱起兵勤王,要知道他們前段時間還把李鴻章給懟了。袁世凱當時就那支軍隊,只要他稍微有點腦子都不會更維新派這群無能之輩走。

果不其然,袁世凱告發維新派,慈禧對此無比震驚(慈禧的態度我後面會好好分析),怒火中燒的她軟禁光緒於中南海瀛臺,追殺維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被殺,而康有為、梁啟超則逃亡日本,在日本人的保護下得以無事,為此日本洋洋得意地在國際宣揚自己為文明之幫,而滿清的國際名聲越發掃地。

戊戌變法一共維持了不過103天,便宣告結束,又稱百日維新。

失敗的原因

看過我對上一篇明治維新詳細分析的讀者,應該明白,分析一個變法,首先要從政治局面與軍事力量兩個方面分析,然後在分析維新者的根據本國國情設定的大局方向,以及維新者手上有沒有一批能擔當重任的官員將變法的措施,直接實行下去,並且能自行根據本地(本省本縣)的情況,自行調節法令的具體實行。

很遺憾,大清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無法像日本一樣實行徹底的變法維新,但大清的強項在於人口和國土的底子好,哪怕只要藉助全民維新的勁頭僅僅練出一隻有效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西式新軍或者藉機將地方的稅收體制官僚機構重塑一遍提高大清的稅收或者行政效率也是對當時大清大為裨益,在不濟建立一個大清官方掌控金融體系,擁有本國發行的貨幣,而擁有自行貨幣發行權的大清可以說,在經濟上完全可以極大的寬裕起來。(還不明白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適量通貨膨脹對政府以及市場兩方面的益處)

以上的幾點,明治政府已經完全做到了,而正是憑藉我上面所說的,日本才能一舉挫敗大清,成為東亞第一強國。而大清如果操作得當5年內完成1、2個方面的變革,至少能對大清的國祚起到極大的延長的效果。

那大清為什麼沒有做到呢?

1. 政治派系方面

大清的政局基本分為維新派和頑固派兩派旗鼓相當那麼根據政治變革必然需要力量更強的一方推動才能讓變法變的更加輕鬆可行,那關鍵就在於維新派能不能來攏朝中最大的一個派系——中立派。

那當時的維新派是怎麼對待朝中其他勢力的呢?我以李鴻章這位淮軍大佬來說,作為甲午戰爭的主要負責人,戰敗簽訂條約之後仍然在朝中活躍,黨羽相當之眾,其在朝中的影響力之大,我舉一個例子: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之後,盛宣懷致電各地要求為了保障東南地區安穩,各地決定單獨和列強達成協議,東南不參與對八國聯軍宣戰,並在其他條件上與各國友好,甚至考慮了慈禧等人不幸死亡後,應該改制共和,由李鴻章擔任大總統。可見其朝野勢力之強,關鍵是李鴻章當時還是心向維新派,只因為李籤《馬關條約》名聲不好,維新派就仍性的排斥李鴻章。是真把政治大腿往往敵方陣營推呀。所以我說維新八人要是真是絲毫不懂政治。還有康有為當別人面誇誇而談,變法只需殺一兩位一二品大員即可成。說實在的要是朝中一二品大員能對這樣的人有好感真是見了鬼了。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東南互保格局

而當時的最高統治者,光緒的態度非常明確支持變法,並且力求速成。這個沒有問題,接下來則是我們的慈禧太后,她的態度在前期也很明確,希望變法但擔心操之過急。對於光緒過於急切的罷免大量官員予以適當制止。而慈禧態度的變化則在於後來得知維新派要密謀軟禁(殺害)她的時候,才下定狠心用流血手段來終止變法。

哎,和明治政府裡面,維新派明明佔據了上風,也很原先的幕府人士一併政治合理協商的差距不要太大了。

2. 軍事力量掌握方面

軍事方面,我直說了吧。當時慈禧的親信是直隸總督手握軍政大權,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建銳營等當時京師附近人馬全都是慈禧老佛爺任命的。而維新派要拉攏的袁世凱算是淮軍派系的人,但淮軍大佬李鴻章已經被他們維新派氣成那樣了,加上袁世凱本身新軍未經多仗,兵力未必敵得過京師的兵力,加上糧餉被卡在清廷,以及維新派那個朝中大多數人巴不得他們死的情況(變法失敗之後北京城裡面官員那是一個喜笑顏開呀),我感覺維新派康、譚等人的夢可能還沒醒。

還有一點,這幫人立足不穩之時,發佈一堆政令,也不考慮能不能實際執行下去,但其中裁汰綠營、明顯可能停發鐵桿莊稼讓旗人自謀生計的政令你也能在這個點發。真是一群人才,滅國之才。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3. 維新的手段

維新變法,要說具體留了什麼,我只能說,或許京師大學堂算一個,其他的哎,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句話,他頒佈的政令,根本無法推行下去,光緒帝從小在慈禧的要求下學習《孝經》不明帝王之術,還真信康有為的,罷免不少一二品大員,就可以把政令執行下去了。單純的我都不想說什麼了。

維新變法期間詔令如雪片般下達,但一無法與驅動地方官員實行,二沒有側重點蘇聯的一五計劃二五計劃也是一段時間一段時間的側重點,三、政令亂髮,把八旗整體、綠營老兵全都給得罪的明明白的。

和明治維新的差距

明治維新在政局局面上的微妙關係正好有助於明治政府形成有力的中央政權,並且因為內部派系不一但能有效的溝通協調,反而避免了像大清這樣,正事不管只管撈錢的窘境。

分析下來比較棘手的事情,就是撤銷地方大名的地方管轄權歸於明治政府中央,居然也有能幹的仁人志士直接幫政府搞定。

長州的木戶孝允和薩摩的大久保利通擔心政府會就此瓦解,因此決定武裝起義,廢除所有的藩。他們從薩摩、長州、土佐等地調集了8千兵力(御親兵)到東京。1871年7月,在軍隊的鎮守下,政府宣佈“廢藩置縣,罷免知藩事,派遣縣令(或府知事)作為縣的管理者”。還將知藩事召集到東京,命令他們居住在當地。

好了地方財權戶籍不費吹灰之力到了中央,很快執行效率奇高的中央便順帶把牢牢握在自子手中的軍隊給搞好了。一切權利盡歸中央。

戊戌變法、明治維新最終造成了日本凌駕與中華之上長達50年之久

而地方民眾的輿論,真的是一面倒的期待變法強國。人才像伊藤博文之類的可以說,之前倒幕四藩的自身變革時期,他們便有了一次成功的變法經歷,有這麼一批有實踐功績,一心為國的人才。

各地民眾自發捐款更是厲害,隨便說一例在明治天皇發佈《合衷共同》詔書的當月,日本民眾就捐款103萬日元支援海軍,戰爭期間日本民間前後募集了295萬日元。當時日本幾乎拼了老命嚴重赤字的一年國防預算也就8000萬日元哦。人家一次民眾自法捐款就有這麼多,大清怎麼比。

戊戌變法之敗,敗的倒也合乎情理。日本勝的也是他萬眾一心的結果。只可惜中華民族要因為這樣一次次的錯失機會而沉淪瞭如此長的歲月。

相關文章:

如果想要深入瞭解明治維新可以看下我下面第一篇

日本憑什麼能超越中國率先脫亞入歐,原因皆在此

甲午戰爭,日本踩著大清的屍骸站了起來

甲午的炮聲後終究還是敲響了清朝的喪鐘,但真正的原因還在自身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更新一篇。有什麼想看的歷史內容也可以關注後,私信。我每天在線可以及時回覆。您的鼓勵就是我更新的動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