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館長擺龍門陣(第三十二講)

明朝 王陽明 論語 孔子 青花瓷 成都圖書館 2019-06-24
聽館長擺龍門陣(第三十二講)

明正德元年(1506),35歲的兵部主事王陽明因“直節”被朝廷貶謫至貴州龍場驛任驛丞。在王陽明後來的記述中,龍場是個蛇虺出沒、瘴癘流行的荒蠻之地。所謂的驛站,也僅有“驛丞一員,吏一名,馬二十三匹,鋪陳二十三副”。王陽明不僅要管理驛站日常的軍情、奏摺傳遞等事務,而且還須種田、採蕨、砍柴、灌園、燒水、做飯,以維持日漸窘迫和艱難的生計。在寒風呼嘯的漫漫長夜,王陽明一言不發坐在驛站冰冷透風的屋子裡,苦苦探尋格物致知之旨,孜孜體察歷代聖人心燈。

一天夜裡,澄默靜坐的王陽明突然看見一輪皓皓明月從胸中升起,耳邊聽見悠遠縹緲的音樂聲,鼻子聞到一陣陣濃郁的花香,長久以來停滯在心中的困惑像一塊石頭落地,頓時感到身心通透,內外合一。他驚喜地抬頭仰望,發現明月的清輝正從窗縫照射進來,暖融融地灑滿全身。對於這次經歷,王陽明後來回憶說:“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從此意氣風發,講學授徒,聲名遠播,影響及於當今世界。

此刻,我正安靜地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一邊細細品味今年的新茶,一邊在互聯網上檢索近兩年有關王陽明的出版物。結果令我大吃一驚,短短兩年間,有關王陽明的中文出版物有:《心學大師王陽明》、《神奇聖人王陽明》、《明朝一哥王陽明》、《神一樣的男人王陽明》、《征服日本的聖人王陽明》、《王陽明教你讀心悟道》、《王陽明教你馭心術》、《一生伏首拜陽明:明朝心靈導師王陽明“心學”大傳》、《王陽明心學:修煉強大內心的神奇智慧》、《跟王陽明學心學》、《王陽明三部曲》、《傳奇王陽明》、《大儒王陽明》等數十種,似乎王陽明不該生於皇帝昏庸、宦官專權、朝政廢弛的明朝中葉,而應當生於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二十一世紀。

好在王陽明的價值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被重新認識,無論這種認識是膚淺的、歪曲的,甚至是錯誤的。讀王陽明心學,最好的入門書當屬《傳習錄》。這本書,是王陽明的弟子們根據他的講學問答和書信來往而編訂的一部書,體裁跟《論語》相似,都是語錄體,讀起來有明顯的現場感和真實感,如沐春風。在垂柳依依的泉邊林下,在夕陽西斜的古道長亭,在肅穆端莊的書院學堂,孜孜不倦的王陽明與他的學生和弟子們席地而坐,熱烈而歡快地探討宇宙人生的真理。跟先賢孔子一樣,王陽明顯示出一個聖人特有的豁達、睿智、包容和親切。在學生們看來,王陽明是一汪澄明的湖水,徹底敞開自己等待別人的汲取。

聽館長擺龍門陣(第三十二講)

中國明代先儒王陽明

為方便讀者瞭解王陽明心學大要,下面摘錄幾段《傳習錄》對話內容,以窺王陽明心學端倪。同時,為便於行文的暢曉,已將原文譯為白話。

1.陸澄問:“人心追求外物,該怎麼辦?”

先生說:“君王莊嚴肅穆端坐在朝堂之上,六卿在下面各司其職,天下才能太平。人心統攝五官也要如此。現在的情況則恰好相反:眼睛要看時,心就追逐在顏色上;耳朵要聽時,心就追逐在聲音上。這就好比君王要選拔官吏時,就跑到吏部去;要調動軍隊時,就跑到兵部去。這樣,不但失去了君王的身份,文武百官也不能履行其職責。”

2.有人請教知行合一的問題。

先生說:“這就必須知道我立言的宗旨。現今世人的學問,把知行看成兩件事,有一個不善的念頭產生,因為沒有付諸實踐,就不去禁止它、克服它。我現在說知行合一,正是要人知道一念萌生就是行動。如果萌生了不善的念頭,就要徹底根除它,不要使它潛伏在胸中。這就是我立言的宗旨。”

3.先生說:“現在的人吃飯時,即使沒有一件事來打擾,心裡也常常是亂七八糟的。這是因為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4.有人問:“良知原本是中正平和的,怎麼會有過分和不足的情況呢?”

先生說:“知道了過分和不足之處,就是中正平和。”

整部《傳習錄》,瀰漫著樸實無華的智慧和脈脈的溫情,好像王陽明正穿著一件寬大的布衣坐在我們中間,他的雙眼明亮有神,他的話語娓娓動聽,他的身軀如同一口青銅古鐘——隨便敲擊一下,洪亮清脆的聲音即可穿透幾個世紀的時光霧霾。

此刻,辦公桌上青花瓷杯裡的新茶已經涼了,但喝起來有一股心曠神怡的味道。

聽館長擺龍門陣(第三十二講)

本文作者:肖平 成都圖書館館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