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明朝 道教 龍虎山 張道陵 南北朝 善緣閣傳統文化 2018-12-03

正一天師道簡史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太上老君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祖天師

正一天師道簡稱天師道,此道派作為中國道教的主要流派在龍虎山地區已紮根1900餘年,影響很大,傳播範圍很廣。要寫龍虎山,必然要寫正一天師道。這裡山離不開道,道離不開山。本文概括記述正一天師道的創建和發展脈絡,使人們瞭解正一天師道的基本面貌。揭開正一天師道給龍虎山披上的這層神祕面紗.更增添了龍虎山的仙蹤風貌和引人魅力。

正一天師道自東漢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創建道教以來已有1900餘年的歷史,其沿革與發展,大致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祖天師

漢魏時期的正一天師道

漢魏時期是正一天師道初刨時期。該道派始創至第三代天師張魯掌教,曾建立了政教臺一政權,雄據巴漢近30年。由於它植根於中國古代社會,發源於中國古代文化,又是中華各民族自創的唯一宗教,因而不僅受到了漢族廣大民眾的信仰,同時也受到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崇拜。天師道的創建者張道陵早在宮崇詣闞獻書之前,就開始了他尋仙訪道、創建道教的一系列活動。他不僅三辭朝廷徵聘,遠離京師宮闕,而且長期活動於我國名山大川,將道教之根深深地紮在普通民眾之中。

張道陵創建中國道教主要有以下幾點貢獻:一是飄遊全國名山大川,尋仙訪道,收集天文、地理、圖書、讖緯之祕。尤其是他與弟子王長上江西龍虎山煉丹,為這座道教名山開創了基業。也為中國道教日後在江南地區的傳播、發展與興盛奠定了基礎。二是倡導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經》)作為道教的主要經典,並要求道徒們經常誦習。:三是以普通民眾為教民,組建了龐大的天師道教團,“弟子戶至數萬。”不僅建立了二十四個教區,而且設立了祭酒等道官以管理道民,初步形成了條理簡明的天師道教規。四是初步形成了一套天神地祗體系。除太上老君外,還包括天、地、水三官、東西南北中五帝、日月星君、風伯雨師、諸山神、諸水府等神。又奉燧人氏為灶神、祝融氏為火神、西王母為諸女仙之尊神等。

張道陵創建的天師道,是一個獨特的宗教組織體系,他初建二十四治(即二十四教區)時,葛洪在《神仙傳·張道陵》中就說:“弟子戶至數萬”。後又增設四治,共二十八治,以應上天二十八宿。因“三張”政行寬惠,此間關西又有數萬農戶因戰亂逃避而來,連當時的少數民族“夷”(責人或板楣蠻)也紛紛前來投奔教區落戶。這樣,到了張魯掌教時,道民戶數至少已經超過10萬。巴蜀山區和陝西漢中一帶大多成了天師道的轄地。

如此龐大的天師道教團,張道陵祖孫是怎樣管理的?除了盟威和清約之外,一年三會的宣令科戒,行德施功和考核功過,當為天師道管理教民的主要制度。陸修靜《道門科略》雲:“令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一年三會。民各投集本治。師當改治錄籍,落死上生,隱實口數,正定名簿。三宣五令,令民知之。其日天官地神成會師治,對校文書。師民皆當清靜肅然,不得飲酒食肉,喧譁言箋。會競,民還家。當以聞科禁威儀,教敕大小,務共奉行。”《猶龍傳·度漢天師篇》雲:“又三會日,以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十月五日名建功大會。此三會日,三官考核功過,受符籙契令經法者,宜依日齋戒,呈章賞會,以祈景福。”由此可知,一年三會的主要內容是:(1)核定戶口;(2)對校文書;(3)宣令科戒;(4)考核功過;(5)建功升遷。道民中有功德者將被授予策階,有過錯者將罰修道路或在靜室思過,以哀求神的寬恕。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正一天師道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一方面由於張魯在漢中的政教合一政權被曹操攻破,教團瓦解,教徒四散,原來的傳道秩序難以為繼;另一方面,又因張盛南遷龍虎山與眾弟子分頭傳道,正一派系出現了龍虎宗和李家道、清水道、杜子恭道團以及南北天師道等新的道派。這些道派自立教團,大膽整頓,力圖革新,促進了正一天師道在大江南北的廣泛傳播;

道教龍虎宗與天師道一脈相承,乃天師道之別名。它以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自漢中遷還龍虎山為標誌,道派名稱與龍虎山的山名有關。張盛千里迢迢遷還龍虎山以後,不僅修治了祖天師當年的法壇和丹灶故址,而且承前啟後地堅持三元日向信徒傳道授籙。這對“天師”名號的代代承襲乃至整個江南地區道教的傳播與發展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南北朝時期,是正一天師道經歷整頓改革的重要時期。首先公開提出改革五斗米道的是北魏道士寇謙之(365—448)。他為了“政可為帝王師”,於神瑞二年(415)自稱太上老君親自授予他“天師”之位,賜給他《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命他以此來改革天師道。於是他宣佈“除去三張偽法”,改為“專以禮拜求度為首”。其實,他除去的所謂“偽法”,只不過是五斗信米和男女合氣之術,但仍然要信徒交納紙30張,筆l管,墨l錠,價值與漢末的五斗信米相差無幾。他又宣佈不再用“宅治”之號,旨在取消三張時期的二十四治。其實蜀漢二十四治隨著張魯政權的垮臺早已名存實亡。至於道教科儀中的禮拜求度,早期天師道已經推行,且巳粗具規模。:此外,寇謙之在改革天師道的過程中,還主張以儒家之“禮”為標準,以“忠孝”為原則,甚而提出廢除“天師”尊號的世襲制,以便使自己名正言順地戴上“天師”桂冠。寇謙之改頭換面的“新天師道”,後人稱之為“北天師道”。雖然在北魏王朝的支持下,該道派曾一度得到興盛發展,但一俟北魏王朝滅亡,北天師道亦隨之衰微,此後只有少數道士在民間行寇之法。

與北朝寇謙之相比,南朝劉宋時期的陸修靜(406~477)對早期天師道經典的總結與改革,就顯得比較紮實,也比較理性。他祖述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弘衍二葛(葛玄、葛洪),將天師道與金丹道匯歸一流,形成了道教經籙派。學術史稱“南天師道”。他廣集道書,撰定《三洞經書目錄》,為後來《道藏》的“三洞”分類奠定了基礎。

陸修靜多次提到正一盟威之道。所謂“正一盟威”,其實就是早期天師道授籙科儀的總稱。包括道教法事中的立壇、威儀、盟誓、齋醮、符法、戒律等系列儀程。它既源於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現象,又是天師道獨具特色的文化奇觀。但古代天子或諸侯間誓盟締約,除鑿方形土坎殺牲外,通常還築有誓盟方壇。張道陵繼承了這一遺風,在道教法事中也採用了誓盟的儀式。不同的是,古代天子或諸侯誓盟為的是各自利益而締結盟約;張天師的盟威清約之儀則是為信徒授籙或為道民治病、消災、勸善、祈福。不僅要與天誓盟,與地誓盟,與人誓盟,還要與神鬼誓盟。另一個不同點是不殺牲,不歃血。盟書也不入藏室留存,而是對天一燒了之,名日“焚章”。所行威儀則供奉眾多天神,周懸靈符道旗,加之法壇上下香花燈燭,法曲仙樂,以及眾道士的誦、白、吟、唱,且配之以劍舞踏鬥,比之古代諸侯誓盟又多了幾分神祕氣氛。

南北朝的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等從思想內容、組織形式到齋醮科儀,對五斗米道所作的改革、整頓,使處於渙散、衰頹中的道教得以重振,正式成為一種全國性的宗教,並向官方化蛻變,躋身於統治集團上層。而此時上清河畔的張天師卻是“居龍虎山中,巖棲谷隱,修煉以自壽”(張宇初天師語)。但南北天師道的改革、發展成果後來被龍虎山天師道所充分吸納,並與儒家經典融合,提出“忠、孝和佐國佑民”的宗旨,主張誠敬,併發揚祖傳齋醮符籙的獨特優勢,向更加完備、成熟的官方道教發展,從而能得到歷代帝王的賞識,特別是形成天師承襲須經朝廷批准制度,使天師道在封建社會得以長久興盛綿延。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隋唐五代時期的正一天師道

中國道教歷來以符籙派為主流。進人隋唐時期,道教從發展走向了鼎盛。雖然這一時期以龍虎山為中心的正一天師道在道教界還沒有顯示應有的祖庭地位,但由於正一天師道建教時間最早,傳道時間最長,其教理教義又最容易被普通民眾所接受,故正一法籙的傳授在隋唐至五代時期一直被奉行。

隋唐時期的道教界普遍認為:經戒法萊是無上元始天尊傳授的,是“道之宗尊”。戒和律在教門內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戒條主要以防範為目的,律文則主要以懲罰為手段。律文是根據戒條而建立的,所以道士法師除了遵循戒條外,還要熟悉律文規則。:在道教諸派中,正一派是唯一吸收教外兒童人教的,封為男生、女生、籙生弟子。16歲以後,授受戒法籙法,稱作正一弟子或盟威弟子,正式出家後,才可以稱作正一道士。

正一派以法萊為主體,除了傳授給友出家並具有一定道德修養的道士外,還注重向兒童、婦女、甚至奴婢、下人、四夷等人廣但籙牒,在民眾中廣開法門,給以種種方便,這是正一派經法籙牒得以深人民眾,有較好的社會基礎的保證,也是民間道教未成為官方御用道教時的特點之

龍虎山正一天師,自第四代張盛至第十四代張慈正,為遠離政治,掙脫世網,一直採取隱居修道,定期授萊,絕俗避世,屢徵不赴的超然脫凡態度,堅持在民間傳播祖天師所創之教,直到唐玄宗當朝,正一天師才開始走出山谷,活躍玄壇,並逐漸與封建王朝交往。唐皇帝姓李,尊老子為始祖,因而崇奉道教,超越先朝。唐高祖曾到終南山謁老子廟,高宗追贈老子“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更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地祟奉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期間,玄宗還在長安召見了第十五代天師張高,“命即京師置壇傳籙,賜金帛,免租稅”。天寶七年(748),玄宗冊贈後漢天師張道陵為“太師”,並御製《祖天師贊》:“邈矣真仙,孤高峻節。氣貫穹冥,元元示訣。落落神儀,亭亭皓月。誅邪斬精,魅驅鬼徹。漢代盟威,流傳奕葉。”唐肅宗除了降香帛,命第十五代天師張高建醮於龍虎山外,亦御製《祖天師贊》:“德自清虛,聖教之實。或隱或顯,是樸是質。:靜處瓊臺,焚香玉室。道心不二,是為正一。”唐朝後期的崇道活動,在政治上較有影響的是唐武宗和唐僖宗,這兩位皇帝對正一天師亦曾召見和賜封。如唐武宗曾於會昌中(841846)召見第二十代天師張諶,賜龍虎山傳籙壇額日:“真仙觀”。僖宗則於中和四年(884)封漢天師張道陵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三十代天師

宋元時期的正一天師道

宋元400年間,以龍虎山為中心的正一天師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改革階段,是以符萊為主流的中國道教又一個繁榮時期。正一天師道在這一時期的繁榮昌盛,植根於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土壤。期間宋遼金元交相陵替,漢族政權贏弱不振,空前尖銳的民族矛盾縱貫這一時代。戰亂、天災、饑荒、瘟疫及橫

徵暴斂、貪官汙吏、民族仇隙等,沉重地壓在人們頭上,在苦難中呻吟掙扎的民眾,不得不寄一線希望於冥冥中的神靈。以符籙祈禳祓除、度亡濟死為職事的符籙道教便盛行於民間,活躍於朝野。正一、上清、靈寶三大符籙道派在繼續傳衍中派生出天心、太一、東華等支派。神霄、清微、淨明等新符籙道派硬先後應運而生。這些林林總總的道派,五花八門的符法,在經過200多年的傳衍,至宋末元初則統統彙集於以張天師為教主的正一道,並由此形成正一、全真兩大道派。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宋朝正一天師道的興盛,與封建統治者的扶植利用密切相關。北宋自真宗開始仿效李唐,推尊道教以神化皇權。如唐代尊奉老子李耳為皇室宗祖,而宋代皇帝姓趙,自然不能將老子李耳當祖宗供奉,於是便抬出了一個道教神仙趙公明,即世俗所稱的“財神菩薩”或“趙公元帥”。正式追封趙公明為“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由此,宋皇室所祟奉的神仙與張天師所宣揚的神仙,也就達到了統一與吻合的境地。宋代崇奉道教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原因,就是邊境屢屢遭到侵擾。但宋真宗不修武備,卻與樞密使王欽若定計:大興祥瑞以“誇示外國”。這樣一來,道教也就從中得到了不少好處。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詔召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至闕,賜號“真靜先生”,為其在京師立授籙院。此後宋朝歷代皇帝都賜封正一天師為不同名號的“先生”。如天聖八年(103{)),宋仁宗詔召第二十五代天師張乾曜,賜號“澄素先生”,張請蠲賦役,詔從之。紹聖四年(1097),宋哲宗對江南三大符萊道派頒發救命:“敕江寧府句容縣:茅山經策宗壇與信州龍虎山、靈寶閣皁山三山鼎峙,輔化皇圖”。這便是江南道教著名的三大符籙道派,又稱“三山符籙”。但“三山鼎峙”的局面至多隻維持了一二十年,徽宗祟寧年間(1102~1106),三山符籙(或日“三山經籙”)又混之為一。直到南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賜封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觀妙先生、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至此,江南三大符策道派(龍虎正一、茅山上清、閣皁靈寶)才正式宣告屬龍虎山張天師統領。:

宋代正一天師道的地位之所以迅速上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號虛靖天師)頗能順應時代思潮,廣攝儒釋道諸家之學,全面革新並發展了正一天師道的傳統學說的結果。在他的主持下,龍虎山道教由一般而進人中興時期。虛靖天師亦被譽為中興教主而為後世道眾所敬仰。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張繼先撰《大道歌》日:“道不遠,在身中,物則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氣住,氣歸元海壽無窮。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靈臺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損筋骨。神馭氣,氣留形,不須雜術自長生。術則易知道難悟,既然悟得不專行,所以千人萬人學,畢竟終無一二成。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氣自回。: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產真胎;,”

此歌有題序日:“(宋徽宗)大觀元年(“)77)丁亥,遣使問道要,且言神仙可學,長生可致。乃作是歌,授之以進。”皇上既然遣使問道,全國各地的信道者自然紛至沓來。他們或朝拜,或學道,或相互交流道法,或在福地建造道觀。但更多的修道者則希望能得到天師授予的“正一盟威籙”。虛靖天師在《開壇法語》中說:“吾家法籙,上可以動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龍虎,幽可以攝鬼神。動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脫死生。大可以鎮邦家,小可以卻災禍。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墮。”由於當時道教界視天師的“正一盟威籙”為祕寶,授籙必舉行盛大科儀。故修道者一旦授予“正一盟威籙”,頓時就會身價百倍。因此,這一時期的龍虎山,高道頻訪,弟子秀異,一派興旺景象。其中著名者有:神霄派雷

法創始人之一的王文卿、全真道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等常年在龍虎山訪仙研祕。虛靖天師弟子中則有王道堅、石自方、祝永佑、薩守堅等精雷法。又有王襲明精內丹,李鈺習金丹,李德光精修煉,呂惟一煉丹砂,王洞章博經史,薛洞真精符藥,徐處尚善佔h等;稍後還有留用光及其弟子蔣叔輿通科儀。這一時期還有許多文人雅士前來龍虎山遊覽觀光。他們或賦詩,或著文,或作記傳,進一步豐富了龍虎山道教文化。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正一天師道的興盛雖始自宋代,但正一道真正發展至鼎盛卻與蒙元政權關係極大。據《元史·釋老傳》和清《龍虎山志》等古文獻記載:早在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忽必烈率蒙軍攻宋之鄂州(今湖北武昌),戰前曾派遣王一清為間使潛至江西貴溪龍虎山,請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預h統一大業。張可大審時度勢,縱橫推測之後相告:“善事,爾主後20年當混一天下。”到了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基本統一了中國,為收拾民心,答謝張可大天師當年預測的靈驗,特遣武略將軍、兵部郎中王世英與武略將軍、刑部郎中蕭鬱齎詔至龍虎山,禮請天師赴京。時張可大已故,其子張宗演嗣任第三十六代天師。朝廷優詔札請,世祖近臣相迎,天師自然不便推辭。遂於當年秋八月攜法官張留孫等數十隨從赴京覲見。世祖命坐賜宴,特賜玉芙蓉冠,組金無縫服,賜二品銀印,命主江南道教。又頒制封張宗演為第三十六代天師,演道靈應沖和真人。準其自行給牒度人為道士。命路設道籙司,州設道正司,縣設威儀司,皆置天師屬下。世祖還命京師創建正一祠,賜額日“崇真萬壽宮”,供天師進京朝覲時居住,日常則由天師駐京法官張留孫主之。至元十八年和二十五年,天師張宗演又兩次赴闕覲見。

此後,元朝歷代皇帝基本上都是按元世祖忽必烈之例賜封張天師的。但真正圓滿完成對“天師世家”封典的當屬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的大贈封。:這次贈封對“天師世家”而言,可謂千年夙願得以實現。唐代雖然對“天師世家”有過兩次贈封,但僅限於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宋代自真宗開始賜天師以“先生”號,此後諸帝沿封,但也只限於宋代的12位天師。到了元代,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首先得到元世祖敕封,此後元代諸帝對天師相沿封贈。元貞二年,元成宗叉首封天師夫人,武宗則首封第二代天師張衡和第三代天師張魯。但第四代天師張盛至第二十三代天師張季文的封號千百年來一直空缺,這對“天師世家”說來就不能不算是一大缺憾了。元順帝至正十三年的這次大贈封,不僅授當時的第四十一代張正言為天師、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籙和江南道教事,而且自第四代張盛至第三十四代張慶先一律封為“天師”並追加“真君”號。也就是說,除了元成宗和元武宗對東漢創教初期的“三張”誥封外,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兩宋時期的3l位天師都得到了元順帝的贈封。此等殊榮除山東曲阜的“}L子世家”外,南方則僅有“天師世家”,這在我國宗教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天師符

元代龍虎山道教的另一件盛事是正一道的正式形成。該道派的組建與形成以元成宗封張與材“正一教主”為標誌。《漢天師世家》卷三雲:元大德八年(1301),成宗加封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兼領三山符籙”。當時正一道所屬道派主要有:龍虎宗、茅山宗、閣皁宗以及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淨明道、太一道等和上述道派的支系,包括全真道在南方的修道者亦無例外地屬張天師管領。

如此眾多的道派歸屬於正一道,張天師不僅成了江南道教各派的首領與共主,也使龍虎宗的發展獲得了良好的條件。各道派之間相互交流和參與融合,進一步豐富和提高了天師道的道法,也進一步豐富和提高了龍虎山道教文化的品位,由此造就的效應是:龍虎山的魅力越來越大,龍虎宗的向心力越來越強。“龍虎之山仙所寰,我昔夢寐遊其間。”元代陳旅的這兩句詩,由衷地表達了當時江南各道派和修道者嚮往龍虎仙山,敬仰正一天師的心聲。與此同時,各道派為了朝拜祖庭,宗事正一,學習和交流道法,也紛紛在龍虎山擇地建觀。據史料記載,宋元以來,龍虎山區前後建有10大道宮,81座道觀,36座道院。這些宮觀道院,除了一部分是龍虎宗自建外,其餘皆為其他道派新建,道教福地龍虎山因此被譽為“晝夜常明羽人國”。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六十三代天師

明清時期的正一天師道

明代道教地位不如宋代,而且從整體看,道教在明代只處於繼承階段,甚至出現了衰微的趨勢。但朱元璋稱帝前後,為了提高漢族地位,以激發漢族的民族自尊心,對漢族為主的道教,尤其是對龍虎山張天師還是比較尊重的。早在元順帝至正辛丑年(1361),朱元璋克南昌,旋稱吳王,就曾懸張“招聘榜文”,訪求天師,札請八山,依前主持道教。

同年五月六日,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晉見吳王,朱元璋喜日:“捧至箋文,並奇香素羅之獻,誠意甚厚,足見名山文物之盛。”又對天師道法大加稱讚:“吾聞漢祖天師道德,…得鬼神之助,一噓一吸間,天道為之晦冥,雷霆諸神莫不受命。”當時由於戰亂多年,庶民百姓長期惶惶不安。至正丙午年(1365),南京的庶民百姓聽說天師抵京且橫息於朝天宮內,每日都有成千庶民上門求符。張天師一雙手如何畫得了這麼多符?宮門侍衛遂關閉大門,但仍然不能阻止蜂擁而來的求符者。朱元璋得知這一情況後,便命天師作巨符投入朝天宮水井,並立亭井上,號“太乙泉”。庶民聞訊,又蜂擁而爭汲符水,須臾,井水枯竭,連井底帶土的泥水也有許多人爭搶。沒有汲到井中符水的仍不甘心,競日夜守侯在井旁,盼望天師再施符水。朱元璋見庶民百姓如此信奉天師符水,只好准予天師辭歸江西龍虎山。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六十三代天師

此後,吳王朱元璋多次召見天師張正常,言談之中對祖天師充滿傾慕之情。他稱帝以後,命張正常水掌天下道教事,賜號“護國闡祖通誠祟道弘德大真人”,給銀印,秩視二品。並御製第一代至第二十代天師像贊,又賜白金十五鎰修建龍虎山天師府第。諭日:“卿乃祖天師有功於國,所以家世與孔子並傳,以迄於今,卿宜體之,以清靜無為輔予至治,則予汝嘉。”所謂“北孔南張”,兩大世家,概出於明太祖之口。也是他對待道教的第一手:尊重與褒揚;他對道教的另一手則是:檢束與控制。:洪武元年(13年),天師張正常人賀太祖登極,太祖日:“天有師乎?”遂改授張正常為正一嗣教大真人。這樣,元初所賜封的“嗣漢天師”尊號,連同他在“招聘榜文”中使用的“訪求天師”的稱謂便一概被他否定了。只是在“真人”的前面加恩賜了個“大”字,算是比一般道派的首領略高一頭。他還在禮部設道策司,以檢束天下道士品行。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授張宇初嗣任第四十三代大真人。所頒制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朕聞上古之君天下者,民從者四,日士、農、工、商而已。始漢至今,率民以六,加釋道焉。”這就是說,無論佛教徒還是道教徒,都是皇上的臣民,都必須隸於帝王的統治之下。朱元璋以下的明朝歷代皇帝對道教和張天師的政策,大都是按太祖之制行事的。

正一天師道簡史敘說

天師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