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明朝第一硬漢”,用破碗刮骨割肉,獄卒都看不下去

明朝 楊繼盛 嚴嵩 中國歷史 歷史吐槽怪 2017-05-16

楊繼盛,即使再過五百年,這個名字仍將光耀史冊。

楊繼盛,字仲芳,河北容城人,正德五年(1510)生,家裡很窮。

楊繼盛不但窮,還很苦,因為他七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也沒閒著,給他找了個繼母,更不幸的是,這位繼母也不是省油的燈,缺少博愛精神,沒把他當兒子,只讓他做雜役。

在苦難的童年中,楊繼盛開始成長。

他被稱為“明朝第一硬漢”,用破碗刮骨割肉,獄卒都看不下去

童工楊繼盛的主要工作是放牛,他沒有父母的疼愛,也沒有零花錢,犯了錯還要捱打,然而楊繼盛沒有辦法,日子只能這樣一天天地過。

突然有一天,他牽著牛回家的時候,對家裡人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想讀書。”

在他的堅持下,父母最終准許他去私塾旁聽,但前提是必須幹好本職工作(放牛)。

於是每天放牛之後,楊繼盛都會把牛系在學堂門前,然後站在窗外,或是躲到角落裡,忍受著那些交過學費的學生鄙視的目光,認真地聽著課。

這對他而言,已經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站了六年之後,楊繼盛的熱情終於感動了他的父母,於是他們把十三歲的兒子送進了私塾。在這裡楊繼盛努力學習,不負眾望,先後考中了秀才和舉人。

可是舉人楊繼盛依然是個窮人,雖然不用再交賦稅,但他不會鑽營,生活依然窘迫,為了節省費用備考,他進入了有國家補貼的國子監。

當權貴子弟為了那幾個可憐的名額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楊繼盛卻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科舉中一舉中第,成為了一名進士。

楊繼盛的運氣實在一般,他被分配到冷衙門南京吏部,當上了六品主事,之後又改任兵部員外郎。和他的同學相比,既沒有庶吉士的光輝前景,也沒有地方官的油水實惠。

然而楊繼盛沒有怨言,他只是默默地工作,努力地幹活。

他被稱為“明朝第一硬漢”,用破碗刮骨割肉,獄卒都看不下去

他不是一個聰明人,至少比張居正還差得遠,雖然他很勤奮,但勤奮是永遠無法彌補天分的。他缺乏大局觀,不會搞同事關係,不會拉幫結派,政務能力也很一般。

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但他不以為意,因為對於出身貧寒的他而言,這一切已經足夠了。

雖然這個世界很複雜,官場很狡詐,但在楊繼盛那裡卻十分簡單,因為他的為官之道只有一條:報效國家、體恤百姓。

這是大多數新官員們口頭禪和必喊口號,很多人喊得比他更響亮,卻沒有記住。

楊繼盛記住了,而且他照做了。作為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他很知足,很感恩,他所期望的,只是踏踏實實地為國為民做幾件事而已。

所以當“庚戌之變”後,仇大將軍要開“馬市”再次妥協退讓的時候,楊繼盛當即站出來,憤然上書,反對馬市。

仇鸞十分惱火,就告了楊繼盛的黑狀,將其關進詔獄,並貶官發配偏遠地區狄道。

狄道十分荒涼,少數民族聚居,本地人不愛好讀書,只喜歡鬧事,到這裡做官基本相當於勞改。

然而楊繼盛毫無畏懼,因為他是一個簡單的人,用簡單的方式,過簡單的生活。

他吃粗茶淡飯,住簡陋的房子,教當地人識字讀書,解決紛爭,不收一文不取一物,連蠻夷之地的鄉民也被他感化,大家都稱他為“楊父”。

居廟堂之上,處江湖之遠,皆憂其民者,方可為官。

不久後,仇鸞密謀敗亡,嘉靖想起了楊繼盛的忠言,便詔令他復官,先升他為知縣,一月後升南京戶部主事,三天後升刑部員外郎。

坐著直升飛機的楊繼盛還沒有到頂,很快他又回到了京城,這一次他的任職地點是兵部武選司。

兵部最窮的地方是職方司,而最富的無疑是武選司。武將升遷謫降,手中大筆一揮即可,又閒又富,肥得流油。

而毫無背景的楊繼盛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職位,完全是因為嚴嵩的推薦。

嚴嵩之所以保舉楊繼盛,自然不是欣賞他的正直無私,只是因為仇鸞是他的敵人,而楊繼盛曾經反對仇鸞,在他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可是嚴嵩並不知道,在楊繼盛的敵人名單上,仇鸞只排第二,第一名的位置一直是留給他老人家的。

楊繼盛就是奔著死來的。

他不受嚴嵩的收買,不聽朋友的勸告,明知毫無勝利的希望,卻依然押上自己的一切,以死罪彈劾嚴嵩,因為他的目的很明確:

只求一死

用死來表達他的憤怒,用死來喚醒膽怯的人們,如同春秋時的鑄劍師那樣,楊繼盛用他的生命鑄就了那柄斬殺奸邪的利劍。

事實證明,楊繼盛的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圈套,而嚴嵩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

嘉靖三十四年(1555)九月,正如嚴嵩所預料的那樣,憤怒的嘉靖批示了這封奏疏: 秋後處決。

消息傳出之後,一個女人在自己簡陋的房中,完成了另一封奏疏。

這個女人是楊繼盛的妻子,偉人的老婆自然也不是常人,在上書裡,這個弱女子提出了一個公平的交換條件——倘以罪重,必不可赦,願即斬臣妾首,以代夫誅。

一命換一命,很公平。

嚴嵩看到了這封奏疏,然後扔進了文書堆裡。

楊繼盛的妻子文化不高,這封文書是她口述,由王世貞代寫的,在臨刑前,他再次來到獄中,去向他的同年兼好友告別。

王世貞是個講義氣的人,之前他曾多次探監,給楊繼盛送來湯藥,幫助他熬了下來。

可是事已至此,回天乏術,於是在詔獄中,王世貞和他的朋友見了最後一面。

眼前的楊繼盛已經不成人形了,他沒有父母的疼愛,眾人的追捧,他很平凡,即使在那支光榮的進士隊伍中,他也只是一個為人忽視、沉默寡言的人,輝煌顯赫從未屬於過他。

他被稱為“明朝第一硬漢”,用破碗刮骨割肉,獄卒都看不下去

而今的他,只剩下了殘肢破衣、遍體鱗傷,還有即將到來的死亡命運。

楊繼盛卻只是平靜地提出了最後的要求:

“我的後事,就勞煩你了。”

楊繼盛沒有錢,他的妻子也沒有錢,對他而言,要想找口棺材入土為安,是比較困難的。

王世貞用力地點了點頭,這已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完了,楊繼盛即將走向他人生的最後舞臺——刑場。

在這最後訣別的時候,王世貞終於不禁放聲大哭:

“椒山,事情怎麼會到這個地步啊!”

然而此時的楊繼盛笑了,他倚著牆壁,用殘腿支撐著自己的身體:

“元美(王世貞字元美),不必如此,”在昏暗的牢房中,他的臉上映射出無比自豪的光芒:

“死得其所,死又何懼!”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十月初一日,楊繼盛英勇就義。

在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中,手無寸鐵的楊繼盛,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只憑借他的信念和勇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