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與祭祀活動相映襯的,是有關諸葛亮的民間傳說逐漸盛行。《晉書》五行志曾記載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陽到江州一帶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墜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間認為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預兆。 有一本叫《異苑》的雜著,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時火焰旺盛,到後漢桓、靈之際,國運漸衰,火勢也漸微。後來諸葛亮到這個地方看過一眼,火勢立即恢復了旺盛,諸葛亮死後,這口火井隨之漸弱,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年,人們把火投進去,火井反而滅了。

在大量民間傳說中,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數百上千年的後事,比如隋唐時期流行在滇、黔一帶的故事,說孔明逆知隋朝大將史萬歲遠征雲南的事。《蜀古蹟記》中記載了諸葛亮準確預見了800年後北宋曹彬入蜀欲毀武侯祠等離奇傳說。《蜀破獍》中記載諸葛亮竟能預知明末清初張獻忠拆毀成都東門鎖江橋塔而後殞命。這些傳說折射出一種心理傾向,表現出歷代百姓對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與民間私祭盛行一樣,歷代朝廷都給了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晉朝,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在唐朝,封諸葛亮為封武靈王,並賜廟。由於李靖等人的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認,唐朝官方設武廟,從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為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到了宋朝,賜諸葛亮英惠廟,加封號仁濟。宋朝官方沿襲唐朝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上述三國名將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還在定軍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戶,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初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從歷代選從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蹟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時以諸葛亮從祀。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與祭祀活動相映襯的,是有關諸葛亮的民間傳說逐漸盛行。《晉書》五行志曾記載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陽到江州一帶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墜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間認為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預兆。 有一本叫《異苑》的雜著,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時火焰旺盛,到後漢桓、靈之際,國運漸衰,火勢也漸微。後來諸葛亮到這個地方看過一眼,火勢立即恢復了旺盛,諸葛亮死後,這口火井隨之漸弱,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年,人們把火投進去,火井反而滅了。

在大量民間傳說中,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數百上千年的後事,比如隋唐時期流行在滇、黔一帶的故事,說孔明逆知隋朝大將史萬歲遠征雲南的事。《蜀古蹟記》中記載了諸葛亮準確預見了800年後北宋曹彬入蜀欲毀武侯祠等離奇傳說。《蜀破獍》中記載諸葛亮竟能預知明末清初張獻忠拆毀成都東門鎖江橋塔而後殞命。這些傳說折射出一種心理傾向,表現出歷代百姓對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與民間私祭盛行一樣,歷代朝廷都給了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晉朝,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在唐朝,封諸葛亮為封武靈王,並賜廟。由於李靖等人的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認,唐朝官方設武廟,從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為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到了宋朝,賜諸葛亮英惠廟,加封號仁濟。宋朝官方沿襲唐朝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上述三國名將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還在定軍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戶,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初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從歷代選從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蹟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時以諸葛亮從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三、擁有眾多重量級粉絲

在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評價方面,歷代以來也都有過熱烈的討論。有人做過統計,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關於諸葛亮的評論、考證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學者;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文學家;岳飛、文天祥等愛國將領。他們幾乎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對諸葛亮的評論,範圍之廣、規格之高在三國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較早也較為全面,肯定了諸葛亮的治政才能,對於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給予大力推崇。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是諸葛亮的崇拜者,司馬炎曾與屬下討論諸葛亮治國之策,對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欽佩,感嘆道:“我要是有此人來輔佐,哪能像現在這麼累?”

諸葛亮年輕時自比管仲、樂毅,《藝文類聚》收錄西晉張輔所作《樂葛優劣論》,對樂毅和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又恩澤佈於百姓,他的歷史地位不僅比樂毅高,更可以與伊尹、姜尚相比。東晉南渡,君臣常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所以心中常思念兩漢,對於諸葛亮輔弼蜀漢、抗拒北方曹魏政權的事蹟給予推崇,常產生“再生孔明”的願望。南朝因為與蜀漢同姓,又同屬偏安一隅,所以對諸葛亮的推崇又更進一步,前秦的符堅遇到王猛,曾以劉備與諸葛亮的遇合相比擬。

隋朝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國家重新走向一統,面對百廢待舉,渴望儘快恢復秩序,諸葛亮的治蜀經驗受到大家的重視,對諸葛亮的治國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唐朝雖然以曹魏為正統,但仍然把諸葛亮看作是忠臣、賢相,備受尊敬和稱頌。一向主張以史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與臣下討論諸葛亮,對他的治政、治軍才能給予很高評價,希望總結諸葛亮留下的經驗,對於當朝治政有所幫助。《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哪一個更優秀?”有人回答說諸葛亮才兼文武,魏徵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認為魏徵更勝一籌。李世民當然有褒舉當代人的意思,但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實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張重文輕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對諸葛亮又產生了新的關注,各種評價數量明顯增加,司馬光、程頣、朱熹等對諸葛亮多持推崇歌頌的態度。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時採用《三國志》《晉書》的記事和議論,對諸葛亮多有很高評價。程頣認為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滅掉魏國。朱熹更將把諸葛亮和禹、湯、顏子、孟子相提並論,認為諸葛亮“天資甚美,氣象宏大”。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與祭祀活動相映襯的,是有關諸葛亮的民間傳說逐漸盛行。《晉書》五行志曾記載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陽到江州一帶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墜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間認為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預兆。 有一本叫《異苑》的雜著,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時火焰旺盛,到後漢桓、靈之際,國運漸衰,火勢也漸微。後來諸葛亮到這個地方看過一眼,火勢立即恢復了旺盛,諸葛亮死後,這口火井隨之漸弱,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年,人們把火投進去,火井反而滅了。

在大量民間傳說中,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數百上千年的後事,比如隋唐時期流行在滇、黔一帶的故事,說孔明逆知隋朝大將史萬歲遠征雲南的事。《蜀古蹟記》中記載了諸葛亮準確預見了800年後北宋曹彬入蜀欲毀武侯祠等離奇傳說。《蜀破獍》中記載諸葛亮竟能預知明末清初張獻忠拆毀成都東門鎖江橋塔而後殞命。這些傳說折射出一種心理傾向,表現出歷代百姓對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與民間私祭盛行一樣,歷代朝廷都給了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晉朝,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在唐朝,封諸葛亮為封武靈王,並賜廟。由於李靖等人的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認,唐朝官方設武廟,從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為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到了宋朝,賜諸葛亮英惠廟,加封號仁濟。宋朝官方沿襲唐朝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上述三國名將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還在定軍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戶,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初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從歷代選從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蹟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時以諸葛亮從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三、擁有眾多重量級粉絲

在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評價方面,歷代以來也都有過熱烈的討論。有人做過統計,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關於諸葛亮的評論、考證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學者;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文學家;岳飛、文天祥等愛國將領。他們幾乎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對諸葛亮的評論,範圍之廣、規格之高在三國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較早也較為全面,肯定了諸葛亮的治政才能,對於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給予大力推崇。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是諸葛亮的崇拜者,司馬炎曾與屬下討論諸葛亮治國之策,對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欽佩,感嘆道:“我要是有此人來輔佐,哪能像現在這麼累?”

諸葛亮年輕時自比管仲、樂毅,《藝文類聚》收錄西晉張輔所作《樂葛優劣論》,對樂毅和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又恩澤佈於百姓,他的歷史地位不僅比樂毅高,更可以與伊尹、姜尚相比。東晉南渡,君臣常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所以心中常思念兩漢,對於諸葛亮輔弼蜀漢、抗拒北方曹魏政權的事蹟給予推崇,常產生“再生孔明”的願望。南朝因為與蜀漢同姓,又同屬偏安一隅,所以對諸葛亮的推崇又更進一步,前秦的符堅遇到王猛,曾以劉備與諸葛亮的遇合相比擬。

隋朝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國家重新走向一統,面對百廢待舉,渴望儘快恢復秩序,諸葛亮的治蜀經驗受到大家的重視,對諸葛亮的治國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唐朝雖然以曹魏為正統,但仍然把諸葛亮看作是忠臣、賢相,備受尊敬和稱頌。一向主張以史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與臣下討論諸葛亮,對他的治政、治軍才能給予很高評價,希望總結諸葛亮留下的經驗,對於當朝治政有所幫助。《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哪一個更優秀?”有人回答說諸葛亮才兼文武,魏徵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認為魏徵更勝一籌。李世民當然有褒舉當代人的意思,但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實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張重文輕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對諸葛亮又產生了新的關注,各種評價數量明顯增加,司馬光、程頣、朱熹等對諸葛亮多持推崇歌頌的態度。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時採用《三國志》《晉書》的記事和議論,對諸葛亮多有很高評價。程頣認為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滅掉魏國。朱熹更將把諸葛亮和禹、湯、顏子、孟子相提並論,認為諸葛亮“天資甚美,氣象宏大”。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元明清以後,由於話本、小說、戲劇等藝術的興起,諸葛亮的形象逐漸聖賢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崗評諸葛亮為古來賢相中第一奇人,說諸葛亮與管仲、樂毅比才能更強,與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們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讚歎道:“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為人臣,也就是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還親自撰文《蜀漢興亡論》,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由於有皇帝的的倡導,為諸葛亮編纂文集、以諸葛亮為題著書立說在清代成為風氣。

四、質疑聲也一直不斷

但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一樣。《三國志》在高度肯定諸葛亮的同時,也指出諸葛亮軍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關於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評價對後世影響很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30歲後到晉朝作官,作為晉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諱的顧慮,指出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華陽國志》評論諸葛亮雖然個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

晉朝人孫盛曾評論諸葛亮刑法峻急,但對於法正等人卻有失縱容,得出諸葛亮失於政刑的結論。南北朝時崔浩曾作《論諸葛武侯》,對諸葛亮提出全面批評:不僅認為他軍事才幹平平,而且不合時宜,看不清當時的大局,同時又嚴威切法,個人品德也無善可陳,崔浩認為諸葛亮不能與管仲、蕭何相提並論。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滿了論點,缺少論據和說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時,蘇軾、蘇轍父子在對諸葛亮稱頌的同時也有一些批評,主要集中在諸葛亮北伐決策失當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與祭祀活動相映襯的,是有關諸葛亮的民間傳說逐漸盛行。《晉書》五行志曾記載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陽到江州一帶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墜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間認為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預兆。 有一本叫《異苑》的雜著,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時火焰旺盛,到後漢桓、靈之際,國運漸衰,火勢也漸微。後來諸葛亮到這個地方看過一眼,火勢立即恢復了旺盛,諸葛亮死後,這口火井隨之漸弱,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年,人們把火投進去,火井反而滅了。

在大量民間傳說中,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數百上千年的後事,比如隋唐時期流行在滇、黔一帶的故事,說孔明逆知隋朝大將史萬歲遠征雲南的事。《蜀古蹟記》中記載了諸葛亮準確預見了800年後北宋曹彬入蜀欲毀武侯祠等離奇傳說。《蜀破獍》中記載諸葛亮竟能預知明末清初張獻忠拆毀成都東門鎖江橋塔而後殞命。這些傳說折射出一種心理傾向,表現出歷代百姓對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與民間私祭盛行一樣,歷代朝廷都給了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晉朝,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在唐朝,封諸葛亮為封武靈王,並賜廟。由於李靖等人的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認,唐朝官方設武廟,從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為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到了宋朝,賜諸葛亮英惠廟,加封號仁濟。宋朝官方沿襲唐朝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上述三國名將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還在定軍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戶,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初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從歷代選從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蹟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時以諸葛亮從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三、擁有眾多重量級粉絲

在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評價方面,歷代以來也都有過熱烈的討論。有人做過統計,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關於諸葛亮的評論、考證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學者;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文學家;岳飛、文天祥等愛國將領。他們幾乎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對諸葛亮的評論,範圍之廣、規格之高在三國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較早也較為全面,肯定了諸葛亮的治政才能,對於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給予大力推崇。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是諸葛亮的崇拜者,司馬炎曾與屬下討論諸葛亮治國之策,對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欽佩,感嘆道:“我要是有此人來輔佐,哪能像現在這麼累?”

諸葛亮年輕時自比管仲、樂毅,《藝文類聚》收錄西晉張輔所作《樂葛優劣論》,對樂毅和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又恩澤佈於百姓,他的歷史地位不僅比樂毅高,更可以與伊尹、姜尚相比。東晉南渡,君臣常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所以心中常思念兩漢,對於諸葛亮輔弼蜀漢、抗拒北方曹魏政權的事蹟給予推崇,常產生“再生孔明”的願望。南朝因為與蜀漢同姓,又同屬偏安一隅,所以對諸葛亮的推崇又更進一步,前秦的符堅遇到王猛,曾以劉備與諸葛亮的遇合相比擬。

隋朝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國家重新走向一統,面對百廢待舉,渴望儘快恢復秩序,諸葛亮的治蜀經驗受到大家的重視,對諸葛亮的治國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唐朝雖然以曹魏為正統,但仍然把諸葛亮看作是忠臣、賢相,備受尊敬和稱頌。一向主張以史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與臣下討論諸葛亮,對他的治政、治軍才能給予很高評價,希望總結諸葛亮留下的經驗,對於當朝治政有所幫助。《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哪一個更優秀?”有人回答說諸葛亮才兼文武,魏徵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認為魏徵更勝一籌。李世民當然有褒舉當代人的意思,但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實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張重文輕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對諸葛亮又產生了新的關注,各種評價數量明顯增加,司馬光、程頣、朱熹等對諸葛亮多持推崇歌頌的態度。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時採用《三國志》《晉書》的記事和議論,對諸葛亮多有很高評價。程頣認為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滅掉魏國。朱熹更將把諸葛亮和禹、湯、顏子、孟子相提並論,認為諸葛亮“天資甚美,氣象宏大”。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元明清以後,由於話本、小說、戲劇等藝術的興起,諸葛亮的形象逐漸聖賢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崗評諸葛亮為古來賢相中第一奇人,說諸葛亮與管仲、樂毅比才能更強,與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們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讚歎道:“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為人臣,也就是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還親自撰文《蜀漢興亡論》,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由於有皇帝的的倡導,為諸葛亮編纂文集、以諸葛亮為題著書立說在清代成為風氣。

四、質疑聲也一直不斷

但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一樣。《三國志》在高度肯定諸葛亮的同時,也指出諸葛亮軍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關於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評價對後世影響很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30歲後到晉朝作官,作為晉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諱的顧慮,指出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華陽國志》評論諸葛亮雖然個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

晉朝人孫盛曾評論諸葛亮刑法峻急,但對於法正等人卻有失縱容,得出諸葛亮失於政刑的結論。南北朝時崔浩曾作《論諸葛武侯》,對諸葛亮提出全面批評:不僅認為他軍事才幹平平,而且不合時宜,看不清當時的大局,同時又嚴威切法,個人品德也無善可陳,崔浩認為諸葛亮不能與管仲、蕭何相提並論。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滿了論點,缺少論據和說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時,蘇軾、蘇轍父子在對諸葛亮稱頌的同時也有一些批評,主要集中在諸葛亮北伐決策失當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近代以來,諸葛亮始終是熱議的對象,隨著討論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以及新觀念和方法的引入,對諸葛亮又有了新的認識,甚至掀起了一股“重新認識”諸葛亮的潮流。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諸葛亮拉下所謂的“神壇”。

五、對諸葛亮的質疑

歸納一下,質疑諸葛亮的觀點主要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人生目標有誤。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但他們二人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周天子只是形式,諸侯割據,國家並未統一,管仲、樂毅的才能體現在幫助諸侯爭雄爭霸上。諸葛亮生活的時代是東漢,國家是統一的,即使後來出現割據稱雄的局面,但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諸葛亮助劉備割據,抗拒統一的潮流,所以他的政治方向從根本上就錯了。

二是隆中對策有天然缺陷。諸葛亮為劉備提出規劃,核心是跨有荊、益二州,之後兩路出擊曹魏,還需要等待曹魏內部發生變化,這些條件規定得太多,對於劉備來說很難達到。作為一份戰略規劃書,可操作性才是最重要的,蜀漢最終失敗,與諸葛亮的這種規劃上的缺陷有關。

三是北伐不自量力。以當時魏國和蜀國的實力進行對比,蜀國戰勝魏國是不可能的,諸葛亮無視這一現實,連年北伐,給蜀國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國國力因此更加衰弱。

四是北伐策略失誤。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主張奇兵突襲,這是弱國戰勝強國的有效手段,諸葛亮不予採納,而把攻擊的重點放在祁山和隴右,導致大功未成。

五是用人存在失誤。諸葛亮不注意新人的培養,平時又不會授權,事必躬親,不利於人才的成長,所以他死之後蜀漢人才凋落。具體的用人方面,劉備提醒他馬謖不能重用,他力排眾議給予重用,結果釀成大禍,魏延、李嚴等都是劉備生前欣賞的人,結果諸葛亮都不予以重視,有打擊對手、排斥他人的嫌疑。

六是對夷陵戰敗負有責任。夷陵之戰雖然是劉備發起和指揮的,但諸葛亮身為丞相,沒有竭力阻止,沒有盡到責任,結果造成慘敗。

七是借孫吳之手殺關羽。諸葛亮考慮到後主接班後關羽不好控制,所以一心除掉關羽,關羽兵敗,諸葛亮坐視不救,導致關羽被殺。關羽死後,諸葛亮又勸劉備殺劉封,意圖相同。

近年來對諸葛亮持非議、否定立場的觀點大體如上。其實,有相當多的觀點其實並無新意,只是對歷代以來在讚頌、褒揚諸葛亮的同時存在的一小部分批評觀點的重新提出。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與祭祀活動相映襯的,是有關諸葛亮的民間傳說逐漸盛行。《晉書》五行志曾記載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陽到江州一帶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墜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間認為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預兆。 有一本叫《異苑》的雜著,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時火焰旺盛,到後漢桓、靈之際,國運漸衰,火勢也漸微。後來諸葛亮到這個地方看過一眼,火勢立即恢復了旺盛,諸葛亮死後,這口火井隨之漸弱,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年,人們把火投進去,火井反而滅了。

在大量民間傳說中,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數百上千年的後事,比如隋唐時期流行在滇、黔一帶的故事,說孔明逆知隋朝大將史萬歲遠征雲南的事。《蜀古蹟記》中記載了諸葛亮準確預見了800年後北宋曹彬入蜀欲毀武侯祠等離奇傳說。《蜀破獍》中記載諸葛亮竟能預知明末清初張獻忠拆毀成都東門鎖江橋塔而後殞命。這些傳說折射出一種心理傾向,表現出歷代百姓對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與民間私祭盛行一樣,歷代朝廷都給了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晉朝,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在唐朝,封諸葛亮為封武靈王,並賜廟。由於李靖等人的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認,唐朝官方設武廟,從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為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到了宋朝,賜諸葛亮英惠廟,加封號仁濟。宋朝官方沿襲唐朝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上述三國名將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還在定軍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戶,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初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從歷代選從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蹟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時以諸葛亮從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三、擁有眾多重量級粉絲

在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評價方面,歷代以來也都有過熱烈的討論。有人做過統計,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關於諸葛亮的評論、考證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學者;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文學家;岳飛、文天祥等愛國將領。他們幾乎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對諸葛亮的評論,範圍之廣、規格之高在三國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較早也較為全面,肯定了諸葛亮的治政才能,對於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給予大力推崇。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是諸葛亮的崇拜者,司馬炎曾與屬下討論諸葛亮治國之策,對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欽佩,感嘆道:“我要是有此人來輔佐,哪能像現在這麼累?”

諸葛亮年輕時自比管仲、樂毅,《藝文類聚》收錄西晉張輔所作《樂葛優劣論》,對樂毅和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又恩澤佈於百姓,他的歷史地位不僅比樂毅高,更可以與伊尹、姜尚相比。東晉南渡,君臣常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所以心中常思念兩漢,對於諸葛亮輔弼蜀漢、抗拒北方曹魏政權的事蹟給予推崇,常產生“再生孔明”的願望。南朝因為與蜀漢同姓,又同屬偏安一隅,所以對諸葛亮的推崇又更進一步,前秦的符堅遇到王猛,曾以劉備與諸葛亮的遇合相比擬。

隋朝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國家重新走向一統,面對百廢待舉,渴望儘快恢復秩序,諸葛亮的治蜀經驗受到大家的重視,對諸葛亮的治國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唐朝雖然以曹魏為正統,但仍然把諸葛亮看作是忠臣、賢相,備受尊敬和稱頌。一向主張以史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與臣下討論諸葛亮,對他的治政、治軍才能給予很高評價,希望總結諸葛亮留下的經驗,對於當朝治政有所幫助。《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哪一個更優秀?”有人回答說諸葛亮才兼文武,魏徵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認為魏徵更勝一籌。李世民當然有褒舉當代人的意思,但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實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張重文輕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對諸葛亮又產生了新的關注,各種評價數量明顯增加,司馬光、程頣、朱熹等對諸葛亮多持推崇歌頌的態度。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時採用《三國志》《晉書》的記事和議論,對諸葛亮多有很高評價。程頣認為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滅掉魏國。朱熹更將把諸葛亮和禹、湯、顏子、孟子相提並論,認為諸葛亮“天資甚美,氣象宏大”。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元明清以後,由於話本、小說、戲劇等藝術的興起,諸葛亮的形象逐漸聖賢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崗評諸葛亮為古來賢相中第一奇人,說諸葛亮與管仲、樂毅比才能更強,與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們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讚歎道:“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為人臣,也就是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還親自撰文《蜀漢興亡論》,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由於有皇帝的的倡導,為諸葛亮編纂文集、以諸葛亮為題著書立說在清代成為風氣。

四、質疑聲也一直不斷

但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一樣。《三國志》在高度肯定諸葛亮的同時,也指出諸葛亮軍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關於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評價對後世影響很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30歲後到晉朝作官,作為晉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諱的顧慮,指出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華陽國志》評論諸葛亮雖然個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

晉朝人孫盛曾評論諸葛亮刑法峻急,但對於法正等人卻有失縱容,得出諸葛亮失於政刑的結論。南北朝時崔浩曾作《論諸葛武侯》,對諸葛亮提出全面批評:不僅認為他軍事才幹平平,而且不合時宜,看不清當時的大局,同時又嚴威切法,個人品德也無善可陳,崔浩認為諸葛亮不能與管仲、蕭何相提並論。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滿了論點,缺少論據和說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時,蘇軾、蘇轍父子在對諸葛亮稱頌的同時也有一些批評,主要集中在諸葛亮北伐決策失當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近代以來,諸葛亮始終是熱議的對象,隨著討論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以及新觀念和方法的引入,對諸葛亮又有了新的認識,甚至掀起了一股“重新認識”諸葛亮的潮流。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諸葛亮拉下所謂的“神壇”。

五、對諸葛亮的質疑

歸納一下,質疑諸葛亮的觀點主要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人生目標有誤。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但他們二人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周天子只是形式,諸侯割據,國家並未統一,管仲、樂毅的才能體現在幫助諸侯爭雄爭霸上。諸葛亮生活的時代是東漢,國家是統一的,即使後來出現割據稱雄的局面,但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諸葛亮助劉備割據,抗拒統一的潮流,所以他的政治方向從根本上就錯了。

二是隆中對策有天然缺陷。諸葛亮為劉備提出規劃,核心是跨有荊、益二州,之後兩路出擊曹魏,還需要等待曹魏內部發生變化,這些條件規定得太多,對於劉備來說很難達到。作為一份戰略規劃書,可操作性才是最重要的,蜀漢最終失敗,與諸葛亮的這種規劃上的缺陷有關。

三是北伐不自量力。以當時魏國和蜀國的實力進行對比,蜀國戰勝魏國是不可能的,諸葛亮無視這一現實,連年北伐,給蜀國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國國力因此更加衰弱。

四是北伐策略失誤。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主張奇兵突襲,這是弱國戰勝強國的有效手段,諸葛亮不予採納,而把攻擊的重點放在祁山和隴右,導致大功未成。

五是用人存在失誤。諸葛亮不注意新人的培養,平時又不會授權,事必躬親,不利於人才的成長,所以他死之後蜀漢人才凋落。具體的用人方面,劉備提醒他馬謖不能重用,他力排眾議給予重用,結果釀成大禍,魏延、李嚴等都是劉備生前欣賞的人,結果諸葛亮都不予以重視,有打擊對手、排斥他人的嫌疑。

六是對夷陵戰敗負有責任。夷陵之戰雖然是劉備發起和指揮的,但諸葛亮身為丞相,沒有竭力阻止,沒有盡到責任,結果造成慘敗。

七是借孫吳之手殺關羽。諸葛亮考慮到後主接班後關羽不好控制,所以一心除掉關羽,關羽兵敗,諸葛亮坐視不救,導致關羽被殺。關羽死後,諸葛亮又勸劉備殺劉封,意圖相同。

近年來對諸葛亮持非議、否定立場的觀點大體如上。其實,有相當多的觀點其實並無新意,只是對歷代以來在讚頌、褒揚諸葛亮的同時存在的一小部分批評觀點的重新提出。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六、站在歷史角度看諸葛亮

必須說,諸葛亮不可能十全十美,加之歷史的侷限性,要求他的一生完全符合現代人的標準和要求是無法做到的。

關於諸葛亮的政治選擇,很難要求諸葛亮在當時就看出來誰是歷史發展的動力、誰又是阻力。諸葛亮生活的時代,國家名義上統一,實質上割據,與春秋戰國並無兩樣。某種程度上,諸葛亮追隨劉備致力於興復漢室,也是渴望國家走向統一的一種實際行動。

關於隆中對策,其總體上是科學的,前人已有很多評論,如果不是荊州意外丟失,其實現的可能性也相當高。不能從結果倒推,歷史除了必然性之外,還充滿了各種偶然性。

關於北伐的決策和戰略,歷代以來有許多不同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繼續爭鳴。但是,作為蜀漢的託孤大臣,諸葛亮繼承先帝遺志,不貪圖安逸享受,勵精圖治,竭盡全力進行北伐,無論成績如何,其精神和毅力都是應該稱讚的。

關於蜀漢的人才不如曹魏,根本在於其人口規模不在一個等量級,選才的範圍首先小很多。諸葛亮的一生,還是很重視人才培養的,發現了一批人才,這些人的能力在實踐中也得到了印證。諸葛亮治蜀其實開始於劉備死後,劉備生前,諸葛亮未開府,重要事情包括人事安排取決於劉備,諸葛亮是參謀和助手。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府治事,但很快就去北伐了,一駐漢中就是8年,中間再未回成都,成都方面主持的日常事務的,前期是張裔,後期是蔣琬,雖然他們都能貫徹諸葛亮的治政精神,但對諸葛亮來說,當時畢竟北伐是首要任務,其他都為此讓路,在那種情況下,人才發掘培養難免受到一定影響。

關於夷陵之戰,諸葛亮其實能發揮的作用有限,劉備那時已正在氣頭上,誰勸都沒用,其責任不能由諸葛亮來負。關於借刀殺關羽之事,根本經不起推敲。

仔細分析對諸葛亮的批評觀點,有一部分還是有些道理的,因為諸葛亮不可能不存在缺點和不足,但是在批評的方法上,有的人有意無意地混淆了宏觀和微觀,往往通過一件事就徹底否定一個人,不夠科學。還有不少批評者,對史籍瞭解不夠準確全面,一會兒引用史料,一會兒說的是演義和傳說,這種批評有失嚴肅。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與祭祀活動相映襯的,是有關諸葛亮的民間傳說逐漸盛行。《晉書》五行志曾記載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陽到江州一帶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墜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間認為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預兆。 有一本叫《異苑》的雜著,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時火焰旺盛,到後漢桓、靈之際,國運漸衰,火勢也漸微。後來諸葛亮到這個地方看過一眼,火勢立即恢復了旺盛,諸葛亮死後,這口火井隨之漸弱,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年,人們把火投進去,火井反而滅了。

在大量民間傳說中,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數百上千年的後事,比如隋唐時期流行在滇、黔一帶的故事,說孔明逆知隋朝大將史萬歲遠征雲南的事。《蜀古蹟記》中記載了諸葛亮準確預見了800年後北宋曹彬入蜀欲毀武侯祠等離奇傳說。《蜀破獍》中記載諸葛亮竟能預知明末清初張獻忠拆毀成都東門鎖江橋塔而後殞命。這些傳說折射出一種心理傾向,表現出歷代百姓對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與民間私祭盛行一樣,歷代朝廷都給了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晉朝,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在唐朝,封諸葛亮為封武靈王,並賜廟。由於李靖等人的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認,唐朝官方設武廟,從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為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到了宋朝,賜諸葛亮英惠廟,加封號仁濟。宋朝官方沿襲唐朝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上述三國名將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還在定軍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戶,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初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從歷代選從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蹟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時以諸葛亮從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三、擁有眾多重量級粉絲

在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評價方面,歷代以來也都有過熱烈的討論。有人做過統計,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關於諸葛亮的評論、考證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學者;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文學家;岳飛、文天祥等愛國將領。他們幾乎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對諸葛亮的評論,範圍之廣、規格之高在三國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較早也較為全面,肯定了諸葛亮的治政才能,對於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給予大力推崇。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是諸葛亮的崇拜者,司馬炎曾與屬下討論諸葛亮治國之策,對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欽佩,感嘆道:“我要是有此人來輔佐,哪能像現在這麼累?”

諸葛亮年輕時自比管仲、樂毅,《藝文類聚》收錄西晉張輔所作《樂葛優劣論》,對樂毅和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又恩澤佈於百姓,他的歷史地位不僅比樂毅高,更可以與伊尹、姜尚相比。東晉南渡,君臣常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所以心中常思念兩漢,對於諸葛亮輔弼蜀漢、抗拒北方曹魏政權的事蹟給予推崇,常產生“再生孔明”的願望。南朝因為與蜀漢同姓,又同屬偏安一隅,所以對諸葛亮的推崇又更進一步,前秦的符堅遇到王猛,曾以劉備與諸葛亮的遇合相比擬。

隋朝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國家重新走向一統,面對百廢待舉,渴望儘快恢復秩序,諸葛亮的治蜀經驗受到大家的重視,對諸葛亮的治國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唐朝雖然以曹魏為正統,但仍然把諸葛亮看作是忠臣、賢相,備受尊敬和稱頌。一向主張以史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與臣下討論諸葛亮,對他的治政、治軍才能給予很高評價,希望總結諸葛亮留下的經驗,對於當朝治政有所幫助。《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哪一個更優秀?”有人回答說諸葛亮才兼文武,魏徵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認為魏徵更勝一籌。李世民當然有褒舉當代人的意思,但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實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張重文輕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對諸葛亮又產生了新的關注,各種評價數量明顯增加,司馬光、程頣、朱熹等對諸葛亮多持推崇歌頌的態度。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時採用《三國志》《晉書》的記事和議論,對諸葛亮多有很高評價。程頣認為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滅掉魏國。朱熹更將把諸葛亮和禹、湯、顏子、孟子相提並論,認為諸葛亮“天資甚美,氣象宏大”。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元明清以後,由於話本、小說、戲劇等藝術的興起,諸葛亮的形象逐漸聖賢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崗評諸葛亮為古來賢相中第一奇人,說諸葛亮與管仲、樂毅比才能更強,與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們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讚歎道:“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為人臣,也就是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還親自撰文《蜀漢興亡論》,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由於有皇帝的的倡導,為諸葛亮編纂文集、以諸葛亮為題著書立說在清代成為風氣。

四、質疑聲也一直不斷

但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一樣。《三國志》在高度肯定諸葛亮的同時,也指出諸葛亮軍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關於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評價對後世影響很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30歲後到晉朝作官,作為晉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諱的顧慮,指出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華陽國志》評論諸葛亮雖然個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

晉朝人孫盛曾評論諸葛亮刑法峻急,但對於法正等人卻有失縱容,得出諸葛亮失於政刑的結論。南北朝時崔浩曾作《論諸葛武侯》,對諸葛亮提出全面批評:不僅認為他軍事才幹平平,而且不合時宜,看不清當時的大局,同時又嚴威切法,個人品德也無善可陳,崔浩認為諸葛亮不能與管仲、蕭何相提並論。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滿了論點,缺少論據和說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時,蘇軾、蘇轍父子在對諸葛亮稱頌的同時也有一些批評,主要集中在諸葛亮北伐決策失當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近代以來,諸葛亮始終是熱議的對象,隨著討論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以及新觀念和方法的引入,對諸葛亮又有了新的認識,甚至掀起了一股“重新認識”諸葛亮的潮流。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諸葛亮拉下所謂的“神壇”。

五、對諸葛亮的質疑

歸納一下,質疑諸葛亮的觀點主要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人生目標有誤。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但他們二人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周天子只是形式,諸侯割據,國家並未統一,管仲、樂毅的才能體現在幫助諸侯爭雄爭霸上。諸葛亮生活的時代是東漢,國家是統一的,即使後來出現割據稱雄的局面,但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諸葛亮助劉備割據,抗拒統一的潮流,所以他的政治方向從根本上就錯了。

二是隆中對策有天然缺陷。諸葛亮為劉備提出規劃,核心是跨有荊、益二州,之後兩路出擊曹魏,還需要等待曹魏內部發生變化,這些條件規定得太多,對於劉備來說很難達到。作為一份戰略規劃書,可操作性才是最重要的,蜀漢最終失敗,與諸葛亮的這種規劃上的缺陷有關。

三是北伐不自量力。以當時魏國和蜀國的實力進行對比,蜀國戰勝魏國是不可能的,諸葛亮無視這一現實,連年北伐,給蜀國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國國力因此更加衰弱。

四是北伐策略失誤。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主張奇兵突襲,這是弱國戰勝強國的有效手段,諸葛亮不予採納,而把攻擊的重點放在祁山和隴右,導致大功未成。

五是用人存在失誤。諸葛亮不注意新人的培養,平時又不會授權,事必躬親,不利於人才的成長,所以他死之後蜀漢人才凋落。具體的用人方面,劉備提醒他馬謖不能重用,他力排眾議給予重用,結果釀成大禍,魏延、李嚴等都是劉備生前欣賞的人,結果諸葛亮都不予以重視,有打擊對手、排斥他人的嫌疑。

六是對夷陵戰敗負有責任。夷陵之戰雖然是劉備發起和指揮的,但諸葛亮身為丞相,沒有竭力阻止,沒有盡到責任,結果造成慘敗。

七是借孫吳之手殺關羽。諸葛亮考慮到後主接班後關羽不好控制,所以一心除掉關羽,關羽兵敗,諸葛亮坐視不救,導致關羽被殺。關羽死後,諸葛亮又勸劉備殺劉封,意圖相同。

近年來對諸葛亮持非議、否定立場的觀點大體如上。其實,有相當多的觀點其實並無新意,只是對歷代以來在讚頌、褒揚諸葛亮的同時存在的一小部分批評觀點的重新提出。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六、站在歷史角度看諸葛亮

必須說,諸葛亮不可能十全十美,加之歷史的侷限性,要求他的一生完全符合現代人的標準和要求是無法做到的。

關於諸葛亮的政治選擇,很難要求諸葛亮在當時就看出來誰是歷史發展的動力、誰又是阻力。諸葛亮生活的時代,國家名義上統一,實質上割據,與春秋戰國並無兩樣。某種程度上,諸葛亮追隨劉備致力於興復漢室,也是渴望國家走向統一的一種實際行動。

關於隆中對策,其總體上是科學的,前人已有很多評論,如果不是荊州意外丟失,其實現的可能性也相當高。不能從結果倒推,歷史除了必然性之外,還充滿了各種偶然性。

關於北伐的決策和戰略,歷代以來有許多不同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繼續爭鳴。但是,作為蜀漢的託孤大臣,諸葛亮繼承先帝遺志,不貪圖安逸享受,勵精圖治,竭盡全力進行北伐,無論成績如何,其精神和毅力都是應該稱讚的。

關於蜀漢的人才不如曹魏,根本在於其人口規模不在一個等量級,選才的範圍首先小很多。諸葛亮的一生,還是很重視人才培養的,發現了一批人才,這些人的能力在實踐中也得到了印證。諸葛亮治蜀其實開始於劉備死後,劉備生前,諸葛亮未開府,重要事情包括人事安排取決於劉備,諸葛亮是參謀和助手。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府治事,但很快就去北伐了,一駐漢中就是8年,中間再未回成都,成都方面主持的日常事務的,前期是張裔,後期是蔣琬,雖然他們都能貫徹諸葛亮的治政精神,但對諸葛亮來說,當時畢竟北伐是首要任務,其他都為此讓路,在那種情況下,人才發掘培養難免受到一定影響。

關於夷陵之戰,諸葛亮其實能發揮的作用有限,劉備那時已正在氣頭上,誰勸都沒用,其責任不能由諸葛亮來負。關於借刀殺關羽之事,根本經不起推敲。

仔細分析對諸葛亮的批評觀點,有一部分還是有些道理的,因為諸葛亮不可能不存在缺點和不足,但是在批評的方法上,有的人有意無意地混淆了宏觀和微觀,往往通過一件事就徹底否定一個人,不夠科學。還有不少批評者,對史籍瞭解不夠準確全面,一會兒引用史料,一會兒說的是演義和傳說,這種批評有失嚴肅。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七、一生忠貞,萬世景仰

儘管有雜音,但難掩諸葛亮的光彩。諸葛亮已經成為公認的封建時代第一忠臣,這個忠,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而是“公忠”“大忠”。

諸葛亮忠於國家,他致力北伐,渴望統一,是對國家的大忠;

諸葛亮忠於人民,他愛護民生,珍惜民力,雖然不得已用兵,但時刻注意減輕百姓負擔,因此才會在當時就受到人民的愛戴;

諸葛亮忠於事業,他一生勤懇,孜孜以求。

諸葛亮生前罷黜了一批人,原因各不相同,其中的是非曲直後人還可以繼續評說,但因此說他是實施權謀,並沒有說服力。

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隨他入蜀,名不見經傳,事蹟湮沒無聞,沒有活躍於政壇。諸葛亮的養子諸葛喬和其他官員子弟一樣到前線服役,獨子諸葛瞻在諸葛亮死後雖然任要職,但能為國盡忠,受到讚揚。如果諸葛亮另有企圖,成為司馬懿那樣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響力是不難做到的。要是那樣,諸葛均、諸葛喬、諸葛攀早就被培養成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那樣的接班人了。

諸葛亮以節儉治家,在寫給李嚴的一封信裡,諸葛亮說說:“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諸葛亮臨終前向後主最後上表,說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以諸葛亮的權力、官職和爵位,只要稍多一些私心,就不會只有這麼一點兒財產。

"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作者:我方專欄專家南門太守

諸葛亮被稱為封建時代的第一忠臣,這個“忠”,內容其實很豐富,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事業,這是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諸葛亮,蜀漢丞相,史書中稱他為“伏龍”,小說中稱他為“臥龍”。龍,《說文解字》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諸葛亮已經離世近1800年了,世人對他的紀念和評論從未間斷。《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歸葬定軍山不久,蜀漢各地民間祭祀諸葛亮活動便開始,各地紛紛向朝廷請求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但這與禮制不符,所以朝廷沒有批准。根據漢朝禮制,臣子當配享太廟,也就是列席於帝王廟堂裡,祭祀應前往太廟。諸葛亮不是帝王,為他立廟不符合禮儀。

太廟莊嚴,普通百姓又去不了。於是,當時有很多百姓在清明節以及諸葛亮祭日等節令時在道路邊私祭。《襄陽記》記載:“百姓遂園時節私祭於陌道。”這種民間祭祀活動越來越多,蜀漢步兵校尉習隆、尚書郎向充便上表後主,再次請為諸葛亮立廟祭祀。蜀漢景耀六年(263),後主劉禪下詔為諸葛亮立廟於沔陽,這就是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武侯祠,也是全國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陽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鎮西將軍鍾會便率軍攻佔了漢中。雖是敵對的雙方,鄧艾對諸葛亮也相當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軍將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後來,為諸葛亮立廟祭祀之風由沔陽傳到漢水中游的襄陽以及蜀中各地,諸葛亮曾生活過、去過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這在古代名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西晉泰始十年(274),《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向晉武帝進呈《諸葛氏集》,其中說到百姓對諸葛亮的追思,說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粱、益之民,諮述亮者,富猶在耳。”這種風氣一直沿續到以後歷代,晚唐時孫樵雲曾說,諸葛亮已經死了500年,百姓對他的思念和紀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節漢中等地對諸葛亮的民間祭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與祭祀活動相映襯的,是有關諸葛亮的民間傳說逐漸盛行。《晉書》五行志曾記載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陽到江州一帶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墜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間認為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預兆。 有一本叫《異苑》的雜著,說蜀郡臨邛縣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時火焰旺盛,到後漢桓、靈之際,國運漸衰,火勢也漸微。後來諸葛亮到這個地方看過一眼,火勢立即恢復了旺盛,諸葛亮死後,這口火井隨之漸弱,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年,人們把火投進去,火井反而滅了。

在大量民間傳說中,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數百上千年的後事,比如隋唐時期流行在滇、黔一帶的故事,說孔明逆知隋朝大將史萬歲遠征雲南的事。《蜀古蹟記》中記載了諸葛亮準確預見了800年後北宋曹彬入蜀欲毀武侯祠等離奇傳說。《蜀破獍》中記載諸葛亮竟能預知明末清初張獻忠拆毀成都東門鎖江橋塔而後殞命。這些傳說折射出一種心理傾向,表現出歷代百姓對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官方地位崇高

與民間私祭盛行一樣,歷代朝廷都給了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晉朝,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在唐朝,封諸葛亮為封武靈王,並賜廟。由於李靖等人的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認,唐朝官方設武廟,從歷代軍事家中選出10位,稱為十哲,入祀於武廟,整個漢末三國乃至兩晉只有諸葛亮一人入選。

到了宋朝,賜諸葛亮英惠廟,加封號仁濟。宋朝官方沿襲唐朝設武廟的做法並擴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陣容,把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等漢末三國名將擴充進來。但上述三國名將的等級為七十二將,而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官方還在定軍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戶,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諸葛亮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初年,朱元璋欽定帝王廟,從歷代選從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將許多紀念諸葛亮的勝蹟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廟時以諸葛亮從祀。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三、擁有眾多重量級粉絲

在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評價方面,歷代以來也都有過熱烈的討論。有人做過統計,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關於諸葛亮的評論、考證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學者;李白、杜甫、蘇軾、陸游等文學家;岳飛、文天祥等愛國將領。他們幾乎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對諸葛亮的評論,範圍之廣、規格之高在三國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較早也較為全面,肯定了諸葛亮的治政才能,對於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給予大力推崇。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是諸葛亮的崇拜者,司馬炎曾與屬下討論諸葛亮治國之策,對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欽佩,感嘆道:“我要是有此人來輔佐,哪能像現在這麼累?”

諸葛亮年輕時自比管仲、樂毅,《藝文類聚》收錄西晉張輔所作《樂葛優劣論》,對樂毅和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又恩澤佈於百姓,他的歷史地位不僅比樂毅高,更可以與伊尹、姜尚相比。東晉南渡,君臣常嘆“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所以心中常思念兩漢,對於諸葛亮輔弼蜀漢、抗拒北方曹魏政權的事蹟給予推崇,常產生“再生孔明”的願望。南朝因為與蜀漢同姓,又同屬偏安一隅,所以對諸葛亮的推崇又更進一步,前秦的符堅遇到王猛,曾以劉備與諸葛亮的遇合相比擬。

隋朝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國家重新走向一統,面對百廢待舉,渴望儘快恢復秩序,諸葛亮的治蜀經驗受到大家的重視,對諸葛亮的治國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唐朝雖然以曹魏為正統,但仍然把諸葛亮看作是忠臣、賢相,備受尊敬和稱頌。一向主張以史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與臣下討論諸葛亮,對他的治政、治軍才能給予很高評價,希望總結諸葛亮留下的經驗,對於當朝治政有所幫助。《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哪一個更優秀?”有人回答說諸葛亮才兼文武,魏徵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認為魏徵更勝一籌。李世民當然有褒舉當代人的意思,但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實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張重文輕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對諸葛亮又產生了新的關注,各種評價數量明顯增加,司馬光、程頣、朱熹等對諸葛亮多持推崇歌頌的態度。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時採用《三國志》《晉書》的記事和議論,對諸葛亮多有很高評價。程頣認為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滅掉魏國。朱熹更將把諸葛亮和禹、湯、顏子、孟子相提並論,認為諸葛亮“天資甚美,氣象宏大”。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元明清以後,由於話本、小說、戲劇等藝術的興起,諸葛亮的形象逐漸聖賢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崗評諸葛亮為古來賢相中第一奇人,說諸葛亮與管仲、樂毅比才能更強,與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們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讚歎道:“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為人臣,也就是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還親自撰文《蜀漢興亡論》,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由於有皇帝的的倡導,為諸葛亮編纂文集、以諸葛亮為題著書立說在清代成為風氣。

四、質疑聲也一直不斷

但是,人無完人,諸葛亮也一樣。《三國志》在高度肯定諸葛亮的同時,也指出諸葛亮軍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關於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評價對後世影響很大。《三國志》的作者陳壽30歲後到晉朝作官,作為晉臣,他自然有政治忌諱的顧慮,指出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華陽國志》評論諸葛亮雖然個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

晉朝人孫盛曾評論諸葛亮刑法峻急,但對於法正等人卻有失縱容,得出諸葛亮失於政刑的結論。南北朝時崔浩曾作《論諸葛武侯》,對諸葛亮提出全面批評:不僅認為他軍事才幹平平,而且不合時宜,看不清當時的大局,同時又嚴威切法,個人品德也無善可陳,崔浩認為諸葛亮不能與管仲、蕭何相提並論。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滿了論點,缺少論據和說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時,蘇軾、蘇轍父子在對諸葛亮稱頌的同時也有一些批評,主要集中在諸葛亮北伐決策失當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近代以來,諸葛亮始終是熱議的對象,隨著討論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以及新觀念和方法的引入,對諸葛亮又有了新的認識,甚至掀起了一股“重新認識”諸葛亮的潮流。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諸葛亮拉下所謂的“神壇”。

五、對諸葛亮的質疑

歸納一下,質疑諸葛亮的觀點主要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人生目標有誤。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但他們二人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周天子只是形式,諸侯割據,國家並未統一,管仲、樂毅的才能體現在幫助諸侯爭雄爭霸上。諸葛亮生活的時代是東漢,國家是統一的,即使後來出現割據稱雄的局面,但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諸葛亮助劉備割據,抗拒統一的潮流,所以他的政治方向從根本上就錯了。

二是隆中對策有天然缺陷。諸葛亮為劉備提出規劃,核心是跨有荊、益二州,之後兩路出擊曹魏,還需要等待曹魏內部發生變化,這些條件規定得太多,對於劉備來說很難達到。作為一份戰略規劃書,可操作性才是最重要的,蜀漢最終失敗,與諸葛亮的這種規劃上的缺陷有關。

三是北伐不自量力。以當時魏國和蜀國的實力進行對比,蜀國戰勝魏國是不可能的,諸葛亮無視這一現實,連年北伐,給蜀國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國國力因此更加衰弱。

四是北伐策略失誤。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主張奇兵突襲,這是弱國戰勝強國的有效手段,諸葛亮不予採納,而把攻擊的重點放在祁山和隴右,導致大功未成。

五是用人存在失誤。諸葛亮不注意新人的培養,平時又不會授權,事必躬親,不利於人才的成長,所以他死之後蜀漢人才凋落。具體的用人方面,劉備提醒他馬謖不能重用,他力排眾議給予重用,結果釀成大禍,魏延、李嚴等都是劉備生前欣賞的人,結果諸葛亮都不予以重視,有打擊對手、排斥他人的嫌疑。

六是對夷陵戰敗負有責任。夷陵之戰雖然是劉備發起和指揮的,但諸葛亮身為丞相,沒有竭力阻止,沒有盡到責任,結果造成慘敗。

七是借孫吳之手殺關羽。諸葛亮考慮到後主接班後關羽不好控制,所以一心除掉關羽,關羽兵敗,諸葛亮坐視不救,導致關羽被殺。關羽死後,諸葛亮又勸劉備殺劉封,意圖相同。

近年來對諸葛亮持非議、否定立場的觀點大體如上。其實,有相當多的觀點其實並無新意,只是對歷代以來在讚頌、褒揚諸葛亮的同時存在的一小部分批評觀點的重新提出。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六、站在歷史角度看諸葛亮

必須說,諸葛亮不可能十全十美,加之歷史的侷限性,要求他的一生完全符合現代人的標準和要求是無法做到的。

關於諸葛亮的政治選擇,很難要求諸葛亮在當時就看出來誰是歷史發展的動力、誰又是阻力。諸葛亮生活的時代,國家名義上統一,實質上割據,與春秋戰國並無兩樣。某種程度上,諸葛亮追隨劉備致力於興復漢室,也是渴望國家走向統一的一種實際行動。

關於隆中對策,其總體上是科學的,前人已有很多評論,如果不是荊州意外丟失,其實現的可能性也相當高。不能從結果倒推,歷史除了必然性之外,還充滿了各種偶然性。

關於北伐的決策和戰略,歷代以來有許多不同看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繼續爭鳴。但是,作為蜀漢的託孤大臣,諸葛亮繼承先帝遺志,不貪圖安逸享受,勵精圖治,竭盡全力進行北伐,無論成績如何,其精神和毅力都是應該稱讚的。

關於蜀漢的人才不如曹魏,根本在於其人口規模不在一個等量級,選才的範圍首先小很多。諸葛亮的一生,還是很重視人才培養的,發現了一批人才,這些人的能力在實踐中也得到了印證。諸葛亮治蜀其實開始於劉備死後,劉備生前,諸葛亮未開府,重要事情包括人事安排取決於劉備,諸葛亮是參謀和助手。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府治事,但很快就去北伐了,一駐漢中就是8年,中間再未回成都,成都方面主持的日常事務的,前期是張裔,後期是蔣琬,雖然他們都能貫徹諸葛亮的治政精神,但對諸葛亮來說,當時畢竟北伐是首要任務,其他都為此讓路,在那種情況下,人才發掘培養難免受到一定影響。

關於夷陵之戰,諸葛亮其實能發揮的作用有限,劉備那時已正在氣頭上,誰勸都沒用,其責任不能由諸葛亮來負。關於借刀殺關羽之事,根本經不起推敲。

仔細分析對諸葛亮的批評觀點,有一部分還是有些道理的,因為諸葛亮不可能不存在缺點和不足,但是在批評的方法上,有的人有意無意地混淆了宏觀和微觀,往往通過一件事就徹底否定一個人,不夠科學。還有不少批評者,對史籍瞭解不夠準確全面,一會兒引用史料,一會兒說的是演義和傳說,這種批評有失嚴肅。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七、一生忠貞,萬世景仰

儘管有雜音,但難掩諸葛亮的光彩。諸葛亮已經成為公認的封建時代第一忠臣,這個忠,不是對劉備父子的“私忠”,而是“公忠”“大忠”。

諸葛亮忠於國家,他致力北伐,渴望統一,是對國家的大忠;

諸葛亮忠於人民,他愛護民生,珍惜民力,雖然不得已用兵,但時刻注意減輕百姓負擔,因此才會在當時就受到人民的愛戴;

諸葛亮忠於事業,他一生勤懇,孜孜以求。

諸葛亮生前罷黜了一批人,原因各不相同,其中的是非曲直後人還可以繼續評說,但因此說他是實施權謀,並沒有說服力。

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隨他入蜀,名不見經傳,事蹟湮沒無聞,沒有活躍於政壇。諸葛亮的養子諸葛喬和其他官員子弟一樣到前線服役,獨子諸葛瞻在諸葛亮死後雖然任要職,但能為國盡忠,受到讚揚。如果諸葛亮另有企圖,成為司馬懿那樣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響力是不難做到的。要是那樣,諸葛均、諸葛喬、諸葛攀早就被培養成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那樣的接班人了。

諸葛亮以節儉治家,在寫給李嚴的一封信裡,諸葛亮說說:“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諸葛亮臨終前向後主最後上表,說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以諸葛亮的權力、官職和爵位,只要稍多一些私心,就不會只有這麼一點兒財產。

對諸葛亮的質疑一直不斷,他為何仍是千古第一忠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事實勝於雄辯。在人們看來,諸葛亮不僅具備治國治軍的突出才能,又有濟世愛民、謙虛謹慎、廉潔奉公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榜樣。諸葛亮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為帝王、將相以及普通百姓的稱頌。

在古代,被朝、野兩方面同時接受的人並不多。又被朝、野兩方面同時推向最高位置的人,可以稱為神一樣的存在,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稱讚諸葛亮,使他成為帝王心目中理想的人臣、人臣治國理政的榜樣和普通人平時學習的楷模。

參考資料:《三國志》、《華陽國志》、《蜀古蹟記》

劉備和諸葛亮借他人之手除掉關羽?如此驚竦的觀點居然也有人信

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這其實揭示了一個重要道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