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對於萬壽宮的始建北宋時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道觀後院,有幾十塊碑刻,雖然在歷史的風雨洗禮中被侵蝕了很多的痕跡,但是上面的碑文記錄的關於萬壽宮的歷史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當地的一些史料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宋代盛行道教,北宋時期在江北地區修建的道觀當中,蒙山的萬壽宮道觀建築最具規模,也最為興盛,鼎盛時期道眾達310人,無數善男信女,虔誠祭拜,香火繚繞。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對於萬壽宮的始建北宋時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道觀後院,有幾十塊碑刻,雖然在歷史的風雨洗禮中被侵蝕了很多的痕跡,但是上面的碑文記錄的關於萬壽宮的歷史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當地的一些史料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宋代盛行道教,北宋時期在江北地區修建的道觀當中,蒙山的萬壽宮道觀建築最具規模,也最為興盛,鼎盛時期道眾達310人,無數善男信女,虔誠祭拜,香火繚繞。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對於萬壽宮的始建北宋時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道觀後院,有幾十塊碑刻,雖然在歷史的風雨洗禮中被侵蝕了很多的痕跡,但是上面的碑文記錄的關於萬壽宮的歷史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當地的一些史料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宋代盛行道教,北宋時期在江北地區修建的道觀當中,蒙山的萬壽宮道觀建築最具規模,也最為興盛,鼎盛時期道眾達310人,無數善男信女,虔誠祭拜,香火繚繞。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歷經1000多年的風霜,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已經損壞,後經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修復。新建的萬壽宮坐北朝南,迎面兀立著是一座象徵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背面有“道法自然”四個大字。過山門後便可進入道觀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築“玉皇殿”,重簷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殿前一棵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見證著萬壽宮的歷史變遷。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對於萬壽宮的始建北宋時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道觀後院,有幾十塊碑刻,雖然在歷史的風雨洗禮中被侵蝕了很多的痕跡,但是上面的碑文記錄的關於萬壽宮的歷史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當地的一些史料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宋代盛行道教,北宋時期在江北地區修建的道觀當中,蒙山的萬壽宮道觀建築最具規模,也最為興盛,鼎盛時期道眾達310人,無數善男信女,虔誠祭拜,香火繚繞。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歷經1000多年的風霜,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已經損壞,後經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修復。新建的萬壽宮坐北朝南,迎面兀立著是一座象徵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背面有“道法自然”四個大字。過山門後便可進入道觀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築“玉皇殿”,重簷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殿前一棵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見證著萬壽宮的歷史變遷。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對於萬壽宮的始建北宋時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道觀後院,有幾十塊碑刻,雖然在歷史的風雨洗禮中被侵蝕了很多的痕跡,但是上面的碑文記錄的關於萬壽宮的歷史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當地的一些史料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宋代盛行道教,北宋時期在江北地區修建的道觀當中,蒙山的萬壽宮道觀建築最具規模,也最為興盛,鼎盛時期道眾達310人,無數善男信女,虔誠祭拜,香火繚繞。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歷經1000多年的風霜,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已經損壞,後經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修復。新建的萬壽宮坐北朝南,迎面兀立著是一座象徵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背面有“道法自然”四個大字。過山門後便可進入道觀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築“玉皇殿”,重簷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殿前一棵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見證著萬壽宮的歷史變遷。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如今的萬壽宮舊貌換新顏,金碧輝煌,頗具氣勢,道觀內的碑刻和700餘株喬松古檜見證著這裡的歷史,也迎來送往著無數的善男信女,虔誠祈福的香客。時至今日,每年農曆三月三日蒙山當地的人們都會在萬壽宮舉行盛大的廟會,遊客雲集,香火旺盛。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對於萬壽宮的始建北宋時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道觀後院,有幾十塊碑刻,雖然在歷史的風雨洗禮中被侵蝕了很多的痕跡,但是上面的碑文記錄的關於萬壽宮的歷史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當地的一些史料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宋代盛行道教,北宋時期在江北地區修建的道觀當中,蒙山的萬壽宮道觀建築最具規模,也最為興盛,鼎盛時期道眾達310人,無數善男信女,虔誠祭拜,香火繚繞。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歷經1000多年的風霜,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已經損壞,後經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修復。新建的萬壽宮坐北朝南,迎面兀立著是一座象徵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背面有“道法自然”四個大字。過山門後便可進入道觀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築“玉皇殿”,重簷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殿前一棵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見證著萬壽宮的歷史變遷。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如今的萬壽宮舊貌換新顏,金碧輝煌,頗具氣勢,道觀內的碑刻和700餘株喬松古檜見證著這裡的歷史,也迎來送往著無數的善男信女,虔誠祈福的香客。時至今日,每年農曆三月三日蒙山當地的人們都會在萬壽宮舉行盛大的廟會,遊客雲集,香火旺盛。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提到沂蒙山,我們都知道在今年6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山東省臨沂市沂蒙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成為山東省繼泰山之後第二個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沂蒙山區最高峰,素有“岱宗之亞”之美譽,沂蒙山可以說是國內目前最“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龜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主峰所在地,區內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含量極高,被譽為“天然氧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蒙山重巒疊嶂,雲海松濤,飛瀑碧潭的山嶽風光,置身其中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除了獨一無二的山嶽風光之外,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令世人注目。在歷史上蒙山的道教和佛教都非常興盛,是國內少數的道佛兩教共俸的聖山。尤其是在北宋時期,道教盛行,也是蒙山道教最為興盛的時期,僧人道眾對蒙山情有獨鍾,把這裡當作修煉正果、養生長壽的聖地。位於蒙山南麓的龜蒙景區被譽為江北第一道觀的——萬壽宮,正是在北宋時期修建的。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始建於北宋時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原名古蒙祠,是古代先民祭祀蒙山神的主祭處(遺址尚存在萬壽宮玉皇殿左側山坡)。到了北宋時期,道教盛行,蒙山把原有的主祭處改為了道觀,名玉虛觀,明朝以後改名萬壽宮,沿用至今。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對於萬壽宮的始建北宋時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在道觀後院,有幾十塊碑刻,雖然在歷史的風雨洗禮中被侵蝕了很多的痕跡,但是上面的碑文記錄的關於萬壽宮的歷史依然清晰可見。還有當地的一些史料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說明。宋代盛行道教,北宋時期在江北地區修建的道觀當中,蒙山的萬壽宮道觀建築最具規模,也最為興盛,鼎盛時期道眾達310人,無數善男信女,虔誠祭拜,香火繚繞。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萬壽宮歷經1000多年的風霜,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已經損壞,後經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修復。新建的萬壽宮坐北朝南,迎面兀立著是一座象徵著“天、地、人”三界的土木結構的三洞山門,背面有“道法自然”四個大字。過山門後便可進入道觀正門,第一進院落正面是前殿和兩廂配房。穿堂入第二進院落,為萬壽宮主體建築“玉皇殿”,重簷廡殿式,殿堂為玻璃瓦屋面,殿前一棵清朝嘉靖年間栽植的文冠果,見證著萬壽宮的歷史變遷。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如今的萬壽宮舊貌換新顏,金碧輝煌,頗具氣勢,道觀內的碑刻和700餘株喬松古檜見證著這裡的歷史,也迎來送往著無數的善男信女,虔誠祈福的香客。時至今日,每年農曆三月三日蒙山當地的人們都會在萬壽宮舉行盛大的廟會,遊客雲集,香火旺盛。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素有“岱宗之亞”之稱的蒙山,藏著一座千年道觀,被視為江北第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