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嘉靖看後,覺得楊繼盛這樣說不無道理,就召集群臣商議。仇鸞辯解:“這小子(楊繼盛)沒親眼見過凶殘的敵人,自然會輕視。”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在皇帝猶豫之際,仇鸞也上了一道密疏,反噬楊繼盛擾亂國家政策云云,忽悠嘉靖把楊繼盛下了詔獄,貶為狄道典史。

這一貶,意味著楊繼盛的仕途結束了。

典史,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在明朝是知縣下面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

狄道是什麼地方呢?久居中原的華夏民族,自周代以來對四方的敵對部落,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嘉靖看後,覺得楊繼盛這樣說不無道理,就召集群臣商議。仇鸞辯解:“這小子(楊繼盛)沒親眼見過凶殘的敵人,自然會輕視。”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在皇帝猶豫之際,仇鸞也上了一道密疏,反噬楊繼盛擾亂國家政策云云,忽悠嘉靖把楊繼盛下了詔獄,貶為狄道典史。

這一貶,意味著楊繼盛的仕途結束了。

典史,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在明朝是知縣下面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

狄道是什麼地方呢?久居中原的華夏民族,自周代以來對四方的敵對部落,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狄道,即狄人聚居地,在今甘肅臨洮。

楊繼盛幾乎以乞討之形到了狄道後,並未消沉,還是力求做出一番事業。因為狄道是少數民族所在地,對中原儒家教育很陌生,於是楊繼盛下決心著手改變這種狀況。

他挑選了有天賦的幾百狄人,開設書院,選聘了三名有學識的中原老師教授他們,而且將自己的馬匹、夫人的衣服首飾都賣掉換錢資助這些生員,漸漸狄道也開始講究禮儀尊師重教了,民風淳樸友愛,也讓狄人深深愛戴他,呼做“楊父”。

如今在甘肅臨洮,紀念椒山的場所比比皆是。椒山紀念館、椒山社區、椒山初級中學等無不展現著臨洮人對楊繼盛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03


聽信於仇鸞的嘉靖帝,一次次地收到俺答侵犯邊境的奏摺,他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楊繼盛的勸告。

說來也巧,仇鸞的伎倆被戳穿後,得到報應,背上生了毒瘡,很快便死掉了。

嘉靖決定要補償被冤枉的楊繼盛,下旨升楊繼盛為諸城知縣,一個月後,調任南京戶部主事,還是覺得不夠表達自己愛才之情,三天之後將其升遷到刑部員外郎。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嘉靖看後,覺得楊繼盛這樣說不無道理,就召集群臣商議。仇鸞辯解:“這小子(楊繼盛)沒親眼見過凶殘的敵人,自然會輕視。”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在皇帝猶豫之際,仇鸞也上了一道密疏,反噬楊繼盛擾亂國家政策云云,忽悠嘉靖把楊繼盛下了詔獄,貶為狄道典史。

這一貶,意味著楊繼盛的仕途結束了。

典史,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在明朝是知縣下面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

狄道是什麼地方呢?久居中原的華夏民族,自周代以來對四方的敵對部落,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狄道,即狄人聚居地,在今甘肅臨洮。

楊繼盛幾乎以乞討之形到了狄道後,並未消沉,還是力求做出一番事業。因為狄道是少數民族所在地,對中原儒家教育很陌生,於是楊繼盛下決心著手改變這種狀況。

他挑選了有天賦的幾百狄人,開設書院,選聘了三名有學識的中原老師教授他們,而且將自己的馬匹、夫人的衣服首飾都賣掉換錢資助這些生員,漸漸狄道也開始講究禮儀尊師重教了,民風淳樸友愛,也讓狄人深深愛戴他,呼做“楊父”。

如今在甘肅臨洮,紀念椒山的場所比比皆是。椒山紀念館、椒山社區、椒山初級中學等無不展現著臨洮人對楊繼盛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03


聽信於仇鸞的嘉靖帝,一次次地收到俺答侵犯邊境的奏摺,他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楊繼盛的勸告。

說來也巧,仇鸞的伎倆被戳穿後,得到報應,背上生了毒瘡,很快便死掉了。

嘉靖決定要補償被冤枉的楊繼盛,下旨升楊繼盛為諸城知縣,一個月後,調任南京戶部主事,還是覺得不夠表達自己愛才之情,三天之後將其升遷到刑部員外郎。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嚴嵩

此時,嚴嵩一直暗中觀察,在嘉靖密集搞完升遷三連之後,他要出招了。

當朝閣老嚴嵩是個大奸臣,在嘉靖忙於煉丹之際,他培植黨羽,剪除異己,禍亂朝綱,權柄天下。嚴嵩很感激楊繼盛,因為仇鸞之前在嘉靖面前太紅了,遮擋了自己的光芒,所以這次楊繼盛出頭彈劾仇鸞,反而客觀上幫了自己。

為了拉攏這個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嚴嵩上奏皇帝改任楊繼盛為兵部武選司,錦上添花。

然而,楊繼盛並不念嚴嵩的好,向來厭惡嚴嵩。而且想到自己被貶,一年內四次遷任官職,是國家重視,而不是你嚴嵩識才。

人的一生,有時想想很有意思,有的人雖然客觀上幫了你,但“道不同不相為謀”,始終要翻臉。

楊繼盛說到做到,到任才一個月,就起草彈劾嚴嵩的奏章。

嚴嵩是奸臣不假,但關鍵他還是皇帝的寵臣,所有跟他作對的人都被他幹掉了。人人皆懼嚴嵩,但楊繼盛為了大明江山永固,冒死向嘉靖上《彈嚴嵩疏》,詳細地揭發了嚴嵩的十大罪狀。這個行為,被稱為“死諫”。

不但如此,楊繼盛還檢舉了嚴嵩掩蓋罪狀常常玩弄的五種奸計,請求皇上根據國法刑律將嚴嵩治重罪,最輕也是致仕回家。

就是要彈劾你,哪怕去死。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嘉靖看後,覺得楊繼盛這樣說不無道理,就召集群臣商議。仇鸞辯解:“這小子(楊繼盛)沒親眼見過凶殘的敵人,自然會輕視。”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在皇帝猶豫之際,仇鸞也上了一道密疏,反噬楊繼盛擾亂國家政策云云,忽悠嘉靖把楊繼盛下了詔獄,貶為狄道典史。

這一貶,意味著楊繼盛的仕途結束了。

典史,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在明朝是知縣下面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

狄道是什麼地方呢?久居中原的華夏民族,自周代以來對四方的敵對部落,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狄道,即狄人聚居地,在今甘肅臨洮。

楊繼盛幾乎以乞討之形到了狄道後,並未消沉,還是力求做出一番事業。因為狄道是少數民族所在地,對中原儒家教育很陌生,於是楊繼盛下決心著手改變這種狀況。

他挑選了有天賦的幾百狄人,開設書院,選聘了三名有學識的中原老師教授他們,而且將自己的馬匹、夫人的衣服首飾都賣掉換錢資助這些生員,漸漸狄道也開始講究禮儀尊師重教了,民風淳樸友愛,也讓狄人深深愛戴他,呼做“楊父”。

如今在甘肅臨洮,紀念椒山的場所比比皆是。椒山紀念館、椒山社區、椒山初級中學等無不展現著臨洮人對楊繼盛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03


聽信於仇鸞的嘉靖帝,一次次地收到俺答侵犯邊境的奏摺,他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楊繼盛的勸告。

說來也巧,仇鸞的伎倆被戳穿後,得到報應,背上生了毒瘡,很快便死掉了。

嘉靖決定要補償被冤枉的楊繼盛,下旨升楊繼盛為諸城知縣,一個月後,調任南京戶部主事,還是覺得不夠表達自己愛才之情,三天之後將其升遷到刑部員外郎。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嚴嵩

此時,嚴嵩一直暗中觀察,在嘉靖密集搞完升遷三連之後,他要出招了。

當朝閣老嚴嵩是個大奸臣,在嘉靖忙於煉丹之際,他培植黨羽,剪除異己,禍亂朝綱,權柄天下。嚴嵩很感激楊繼盛,因為仇鸞之前在嘉靖面前太紅了,遮擋了自己的光芒,所以這次楊繼盛出頭彈劾仇鸞,反而客觀上幫了自己。

為了拉攏這個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嚴嵩上奏皇帝改任楊繼盛為兵部武選司,錦上添花。

然而,楊繼盛並不念嚴嵩的好,向來厭惡嚴嵩。而且想到自己被貶,一年內四次遷任官職,是國家重視,而不是你嚴嵩識才。

人的一生,有時想想很有意思,有的人雖然客觀上幫了你,但“道不同不相為謀”,始終要翻臉。

楊繼盛說到做到,到任才一個月,就起草彈劾嚴嵩的奏章。

嚴嵩是奸臣不假,但關鍵他還是皇帝的寵臣,所有跟他作對的人都被他幹掉了。人人皆懼嚴嵩,但楊繼盛為了大明江山永固,冒死向嘉靖上《彈嚴嵩疏》,詳細地揭發了嚴嵩的十大罪狀。這個行為,被稱為“死諫”。

不但如此,楊繼盛還檢舉了嚴嵩掩蓋罪狀常常玩弄的五種奸計,請求皇上根據國法刑律將嚴嵩治重罪,最輕也是致仕回家。

就是要彈劾你,哪怕去死。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嘉靖

嘉靖帝平日裡十分信任嚴嵩,看到這份奏疏非常憤怒。嚴嵩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被彈劾,暗中羅列楊繼盛的罪狀,嘉靖下旨將楊繼盛投進詔獄。

於是,便有了文章剛開始那段梃杖之刑。

梃杖,起於東漢,盛於明朝,即在朝廷上杖打大臣,是酷刑之一,聞者色變。梃杖嚴酷,在於刑具。是專門經過設計的鐵皮棒槌,鐵皮上還有倒鉤,一杖下去,順勢一扯,瞬時撕下一塊血淋淋的皮肉。筋骨結實的,熬到三十下便昏死過去,到了六十下,絕大多數一命嗚呼。

這次,行刑人員接到的命令是——梃杖一百下。

英勇赴刑的楊繼盛,自認有膽,謝絕了好友好意。

梃杖擊爛了楊繼盛的屁股、打腫了他的大腿,但沒有打斷他的錚錚鐵骨。

他昏迷數次,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

04


是夜,楊繼盛疼醒了。

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屁股上的傷開始腐爛。他虛弱地靠著牆,向守衛喊話,借一盞燈和一隻碗。

守衛不明所以,把燈和碗拿過來後,接下來他見到了聞所未聞的景象。

面前這個頭髮凌亂,半死的罪犯,顫巍巍地將碗打碎,撿起一塊鋒利的碎片,挪向了自己的身體。

守衛以為他忍受不了痛苦要自殺,趕忙勸阻。楊繼盛擺擺手,他屏住呼吸,用打破的瓷片一點一點割下屁股上腐爛的肉,直至露出白花花的骨頭。

掌燈守衛驚得下巴快要脫臼,身體不停地搖晃,手上的燈幾欲落地。

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曾說“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的哪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對於楊繼盛的人生來講,嘉靖三十二年的一個普通的夜晚就是“那天”。

在大多數酣睡之際,一個牢犯和一個守衛共同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手術”。

後來,人們在談論這一瞬間時,總是習慣將它與三國關羽刮骨療毒相比。相比關二爺面不改色,楊繼盛自己割下自己的肉,更顯悲壯。

清代順治皇帝曾這樣評價楊繼盛,“朕觀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諫之臣往往而有,至於不為強御,披膈犯顏,則無如楊繼盛。而被禍慘烈,殺身成仁者,亦無如楊繼盛。”

也就是說,在順治眼裡,楊繼盛是大明第一硬漢,無人出其右。

05


三年後,嚴嵩上奏,秋審問斬楊繼盛,嘉靖應允。

大明第一硬漢,被斬於西市,年僅四十歲,其妻自縊殉夫。

臨行之前,楊繼盛留下千古長嘆: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死後12年,明穆宗登基,贈他為太常寺少卿,追諡忠愍。

死後340年,1300多位舉子齊聚楊繼盛故居處,共同推舉康有為執筆推行“公車上書”。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嘉靖看後,覺得楊繼盛這樣說不無道理,就召集群臣商議。仇鸞辯解:“這小子(楊繼盛)沒親眼見過凶殘的敵人,自然會輕視。”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在皇帝猶豫之際,仇鸞也上了一道密疏,反噬楊繼盛擾亂國家政策云云,忽悠嘉靖把楊繼盛下了詔獄,貶為狄道典史。

這一貶,意味著楊繼盛的仕途結束了。

典史,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在明朝是知縣下面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

狄道是什麼地方呢?久居中原的華夏民族,自周代以來對四方的敵對部落,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狄道,即狄人聚居地,在今甘肅臨洮。

楊繼盛幾乎以乞討之形到了狄道後,並未消沉,還是力求做出一番事業。因為狄道是少數民族所在地,對中原儒家教育很陌生,於是楊繼盛下決心著手改變這種狀況。

他挑選了有天賦的幾百狄人,開設書院,選聘了三名有學識的中原老師教授他們,而且將自己的馬匹、夫人的衣服首飾都賣掉換錢資助這些生員,漸漸狄道也開始講究禮儀尊師重教了,民風淳樸友愛,也讓狄人深深愛戴他,呼做“楊父”。

如今在甘肅臨洮,紀念椒山的場所比比皆是。椒山紀念館、椒山社區、椒山初級中學等無不展現著臨洮人對楊繼盛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03


聽信於仇鸞的嘉靖帝,一次次地收到俺答侵犯邊境的奏摺,他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楊繼盛的勸告。

說來也巧,仇鸞的伎倆被戳穿後,得到報應,背上生了毒瘡,很快便死掉了。

嘉靖決定要補償被冤枉的楊繼盛,下旨升楊繼盛為諸城知縣,一個月後,調任南京戶部主事,還是覺得不夠表達自己愛才之情,三天之後將其升遷到刑部員外郎。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嚴嵩

此時,嚴嵩一直暗中觀察,在嘉靖密集搞完升遷三連之後,他要出招了。

當朝閣老嚴嵩是個大奸臣,在嘉靖忙於煉丹之際,他培植黨羽,剪除異己,禍亂朝綱,權柄天下。嚴嵩很感激楊繼盛,因為仇鸞之前在嘉靖面前太紅了,遮擋了自己的光芒,所以這次楊繼盛出頭彈劾仇鸞,反而客觀上幫了自己。

為了拉攏這個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嚴嵩上奏皇帝改任楊繼盛為兵部武選司,錦上添花。

然而,楊繼盛並不念嚴嵩的好,向來厭惡嚴嵩。而且想到自己被貶,一年內四次遷任官職,是國家重視,而不是你嚴嵩識才。

人的一生,有時想想很有意思,有的人雖然客觀上幫了你,但“道不同不相為謀”,始終要翻臉。

楊繼盛說到做到,到任才一個月,就起草彈劾嚴嵩的奏章。

嚴嵩是奸臣不假,但關鍵他還是皇帝的寵臣,所有跟他作對的人都被他幹掉了。人人皆懼嚴嵩,但楊繼盛為了大明江山永固,冒死向嘉靖上《彈嚴嵩疏》,詳細地揭發了嚴嵩的十大罪狀。這個行為,被稱為“死諫”。

不但如此,楊繼盛還檢舉了嚴嵩掩蓋罪狀常常玩弄的五種奸計,請求皇上根據國法刑律將嚴嵩治重罪,最輕也是致仕回家。

就是要彈劾你,哪怕去死。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嘉靖

嘉靖帝平日裡十分信任嚴嵩,看到這份奏疏非常憤怒。嚴嵩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被彈劾,暗中羅列楊繼盛的罪狀,嘉靖下旨將楊繼盛投進詔獄。

於是,便有了文章剛開始那段梃杖之刑。

梃杖,起於東漢,盛於明朝,即在朝廷上杖打大臣,是酷刑之一,聞者色變。梃杖嚴酷,在於刑具。是專門經過設計的鐵皮棒槌,鐵皮上還有倒鉤,一杖下去,順勢一扯,瞬時撕下一塊血淋淋的皮肉。筋骨結實的,熬到三十下便昏死過去,到了六十下,絕大多數一命嗚呼。

這次,行刑人員接到的命令是——梃杖一百下。

英勇赴刑的楊繼盛,自認有膽,謝絕了好友好意。

梃杖擊爛了楊繼盛的屁股、打腫了他的大腿,但沒有打斷他的錚錚鐵骨。

他昏迷數次,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

04


是夜,楊繼盛疼醒了。

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屁股上的傷開始腐爛。他虛弱地靠著牆,向守衛喊話,借一盞燈和一隻碗。

守衛不明所以,把燈和碗拿過來後,接下來他見到了聞所未聞的景象。

面前這個頭髮凌亂,半死的罪犯,顫巍巍地將碗打碎,撿起一塊鋒利的碎片,挪向了自己的身體。

守衛以為他忍受不了痛苦要自殺,趕忙勸阻。楊繼盛擺擺手,他屏住呼吸,用打破的瓷片一點一點割下屁股上腐爛的肉,直至露出白花花的骨頭。

掌燈守衛驚得下巴快要脫臼,身體不停地搖晃,手上的燈幾欲落地。

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曾說“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的哪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對於楊繼盛的人生來講,嘉靖三十二年的一個普通的夜晚就是“那天”。

在大多數酣睡之際,一個牢犯和一個守衛共同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手術”。

後來,人們在談論這一瞬間時,總是習慣將它與三國關羽刮骨療毒相比。相比關二爺面不改色,楊繼盛自己割下自己的肉,更顯悲壯。

清代順治皇帝曾這樣評價楊繼盛,“朕觀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諫之臣往往而有,至於不為強御,披膈犯顏,則無如楊繼盛。而被禍慘烈,殺身成仁者,亦無如楊繼盛。”

也就是說,在順治眼裡,楊繼盛是大明第一硬漢,無人出其右。

05


三年後,嚴嵩上奏,秋審問斬楊繼盛,嘉靖應允。

大明第一硬漢,被斬於西市,年僅四十歲,其妻自縊殉夫。

臨行之前,楊繼盛留下千古長嘆: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死後12年,明穆宗登基,贈他為太常寺少卿,追諡忠愍。

死後340年,1300多位舉子齊聚楊繼盛故居處,共同推舉康有為執筆推行“公車上書”。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北京楊椒山祠

死後358年,李大釗將楊繼盛的名句“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改成“妙手著文章”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嘉靖看後,覺得楊繼盛這樣說不無道理,就召集群臣商議。仇鸞辯解:“這小子(楊繼盛)沒親眼見過凶殘的敵人,自然會輕視。”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在皇帝猶豫之際,仇鸞也上了一道密疏,反噬楊繼盛擾亂國家政策云云,忽悠嘉靖把楊繼盛下了詔獄,貶為狄道典史。

這一貶,意味著楊繼盛的仕途結束了。

典史,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在明朝是知縣下面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

狄道是什麼地方呢?久居中原的華夏民族,自周代以來對四方的敵對部落,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狄道,即狄人聚居地,在今甘肅臨洮。

楊繼盛幾乎以乞討之形到了狄道後,並未消沉,還是力求做出一番事業。因為狄道是少數民族所在地,對中原儒家教育很陌生,於是楊繼盛下決心著手改變這種狀況。

他挑選了有天賦的幾百狄人,開設書院,選聘了三名有學識的中原老師教授他們,而且將自己的馬匹、夫人的衣服首飾都賣掉換錢資助這些生員,漸漸狄道也開始講究禮儀尊師重教了,民風淳樸友愛,也讓狄人深深愛戴他,呼做“楊父”。

如今在甘肅臨洮,紀念椒山的場所比比皆是。椒山紀念館、椒山社區、椒山初級中學等無不展現著臨洮人對楊繼盛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03


聽信於仇鸞的嘉靖帝,一次次地收到俺答侵犯邊境的奏摺,他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楊繼盛的勸告。

說來也巧,仇鸞的伎倆被戳穿後,得到報應,背上生了毒瘡,很快便死掉了。

嘉靖決定要補償被冤枉的楊繼盛,下旨升楊繼盛為諸城知縣,一個月後,調任南京戶部主事,還是覺得不夠表達自己愛才之情,三天之後將其升遷到刑部員外郎。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嚴嵩

此時,嚴嵩一直暗中觀察,在嘉靖密集搞完升遷三連之後,他要出招了。

當朝閣老嚴嵩是個大奸臣,在嘉靖忙於煉丹之際,他培植黨羽,剪除異己,禍亂朝綱,權柄天下。嚴嵩很感激楊繼盛,因為仇鸞之前在嘉靖面前太紅了,遮擋了自己的光芒,所以這次楊繼盛出頭彈劾仇鸞,反而客觀上幫了自己。

為了拉攏這個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嚴嵩上奏皇帝改任楊繼盛為兵部武選司,錦上添花。

然而,楊繼盛並不念嚴嵩的好,向來厭惡嚴嵩。而且想到自己被貶,一年內四次遷任官職,是國家重視,而不是你嚴嵩識才。

人的一生,有時想想很有意思,有的人雖然客觀上幫了你,但“道不同不相為謀”,始終要翻臉。

楊繼盛說到做到,到任才一個月,就起草彈劾嚴嵩的奏章。

嚴嵩是奸臣不假,但關鍵他還是皇帝的寵臣,所有跟他作對的人都被他幹掉了。人人皆懼嚴嵩,但楊繼盛為了大明江山永固,冒死向嘉靖上《彈嚴嵩疏》,詳細地揭發了嚴嵩的十大罪狀。這個行為,被稱為“死諫”。

不但如此,楊繼盛還檢舉了嚴嵩掩蓋罪狀常常玩弄的五種奸計,請求皇上根據國法刑律將嚴嵩治重罪,最輕也是致仕回家。

就是要彈劾你,哪怕去死。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嘉靖

嘉靖帝平日裡十分信任嚴嵩,看到這份奏疏非常憤怒。嚴嵩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被彈劾,暗中羅列楊繼盛的罪狀,嘉靖下旨將楊繼盛投進詔獄。

於是,便有了文章剛開始那段梃杖之刑。

梃杖,起於東漢,盛於明朝,即在朝廷上杖打大臣,是酷刑之一,聞者色變。梃杖嚴酷,在於刑具。是專門經過設計的鐵皮棒槌,鐵皮上還有倒鉤,一杖下去,順勢一扯,瞬時撕下一塊血淋淋的皮肉。筋骨結實的,熬到三十下便昏死過去,到了六十下,絕大多數一命嗚呼。

這次,行刑人員接到的命令是——梃杖一百下。

英勇赴刑的楊繼盛,自認有膽,謝絕了好友好意。

梃杖擊爛了楊繼盛的屁股、打腫了他的大腿,但沒有打斷他的錚錚鐵骨。

他昏迷數次,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

04


是夜,楊繼盛疼醒了。

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屁股上的傷開始腐爛。他虛弱地靠著牆,向守衛喊話,借一盞燈和一隻碗。

守衛不明所以,把燈和碗拿過來後,接下來他見到了聞所未聞的景象。

面前這個頭髮凌亂,半死的罪犯,顫巍巍地將碗打碎,撿起一塊鋒利的碎片,挪向了自己的身體。

守衛以為他忍受不了痛苦要自殺,趕忙勸阻。楊繼盛擺擺手,他屏住呼吸,用打破的瓷片一點一點割下屁股上腐爛的肉,直至露出白花花的骨頭。

掌燈守衛驚得下巴快要脫臼,身體不停地搖晃,手上的燈幾欲落地。

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曾說“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的哪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對於楊繼盛的人生來講,嘉靖三十二年的一個普通的夜晚就是“那天”。

在大多數酣睡之際,一個牢犯和一個守衛共同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手術”。

後來,人們在談論這一瞬間時,總是習慣將它與三國關羽刮骨療毒相比。相比關二爺面不改色,楊繼盛自己割下自己的肉,更顯悲壯。

清代順治皇帝曾這樣評價楊繼盛,“朕觀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諫之臣往往而有,至於不為強御,披膈犯顏,則無如楊繼盛。而被禍慘烈,殺身成仁者,亦無如楊繼盛。”

也就是說,在順治眼裡,楊繼盛是大明第一硬漢,無人出其右。

05


三年後,嚴嵩上奏,秋審問斬楊繼盛,嘉靖應允。

大明第一硬漢,被斬於西市,年僅四十歲,其妻自縊殉夫。

臨行之前,楊繼盛留下千古長嘆: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死後12年,明穆宗登基,贈他為太常寺少卿,追諡忠愍。

死後340年,1300多位舉子齊聚楊繼盛故居處,共同推舉康有為執筆推行“公車上書”。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北京楊椒山祠

死後358年,李大釗將楊繼盛的名句“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改成“妙手著文章”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06


正如順治所言,有明一代,忠臣諫臣有很多,有寧願被割耳下油鍋也不願屈服的鐵鉉;有帶領百萬軍民誓死保衛北京的于謙;有力懲貪汙打擊好強的海瑞,還有被冤枉致死的股肱之臣袁崇煥……

他們是忠臣,身上有一副鐵骨,“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但要說骨頭最硬,不是忠君而是忠於內心信仰的,非楊繼盛莫屬。

"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城昏暗的詔獄裡。

剛遭到梃杖毒打的一名男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兩條腿腫的老粗,打不了彎,彷彿是借來的。

在梃杖之前,他的朋友們送來了蛇膽和酒,勸他臨刑前吃下蛇膽可以止痛。

他仰天長嘯——“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

慷慨赴刑。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楊繼盛


01


他叫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北直隸容城人,明代中期著名諫臣。

楊繼盛自幼家貧,但酷愛讀書,說服父母支持他邊放牛邊上學,最終打破了階層,考中進士,被分配到南京任吏部主事,六品官。

我們知道,明朝分兩京,南北二京。北京是京城,國家權力中心,南京是副中心,雖然和北京同設六部,實質是象徵符號,閒職所在。

年輕輕的就養老,楊繼盛當然心有不甘,他讀聖賢書目的就是為天下蒼生效力。

他是個好學之人,喜歡跟著考功司郎中(負責官員績效考核的五品官),學習國家典故和為官之道。 他的領導,南京吏部尚書(吏部最高長官,從二品)韓邦奇,很賞識這個上進的小夥子,就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傳授給他。

什麼本領呢?樂律!

楊繼盛領悟能力強,潛心研究樂律學問,吹奏的音樂沁人心脾。他最早揚名,不是因為給老百姓做了實事,而是展現了音樂才能,這對於志在仕途的他是一種煎熬。

北京!北京!

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也許真是音樂才能讓北京發現了他,第二年便將他調到北京,任兵部車駕司員外郎。從文職到武官,從六品升到五品,楊繼盛面前似乎一片坦途。

02


新官上任,楊繼盛摩拳擦掌,要點幾把火。他知道問題才是機會。如果能解決問題,自己一定會被朝廷重視。

他每天都在觀察朝廷哪裡有問題,很巧,他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大明被入侵了!

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汗,調集十萬兵馬南犯明朝,一路燒殺搶掠,直指京師。

嘉靖帝命咸寧侯仇鸞擔任大將軍,抵禦外辱。仇鸞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正常來講,這次為國效力,是皇上給的露臉絕佳機會,但他就像拿著燙手山芋。

為什麼呢?仇鸞這個人是個軟腳蝦,害怕俺答的鐵蹄,不敢打。於是,他上奏認為俺答之所以侵犯大明,就是看上了大明的財富。如果大明與俺答在邊境開設馬市,俺答就會停止騷亂,大明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但朝廷中有一人堅決反對,認為還未雪恥就急於示弱議和,這是喪權辱國的表現。

這個人就是楊繼盛,他給嘉靖上《請罷馬市疏》彈劾仇鸞。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嘉靖看後,覺得楊繼盛這樣說不無道理,就召集群臣商議。仇鸞辯解:“這小子(楊繼盛)沒親眼見過凶殘的敵人,自然會輕視。”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解決問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在皇帝猶豫之際,仇鸞也上了一道密疏,反噬楊繼盛擾亂國家政策云云,忽悠嘉靖把楊繼盛下了詔獄,貶為狄道典史。

這一貶,意味著楊繼盛的仕途結束了。

典史,是個不入流的小吏,在明朝是知縣下面掌管緝捕、監獄的屬官。

狄道是什麼地方呢?久居中原的華夏民族,自周代以來對四方的敵對部落,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狄道,即狄人聚居地,在今甘肅臨洮。

楊繼盛幾乎以乞討之形到了狄道後,並未消沉,還是力求做出一番事業。因為狄道是少數民族所在地,對中原儒家教育很陌生,於是楊繼盛下決心著手改變這種狀況。

他挑選了有天賦的幾百狄人,開設書院,選聘了三名有學識的中原老師教授他們,而且將自己的馬匹、夫人的衣服首飾都賣掉換錢資助這些生員,漸漸狄道也開始講究禮儀尊師重教了,民風淳樸友愛,也讓狄人深深愛戴他,呼做“楊父”。

如今在甘肅臨洮,紀念椒山的場所比比皆是。椒山紀念館、椒山社區、椒山初級中學等無不展現著臨洮人對楊繼盛對這片土地的貢獻。

03


聽信於仇鸞的嘉靖帝,一次次地收到俺答侵犯邊境的奏摺,他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從楊繼盛的勸告。

說來也巧,仇鸞的伎倆被戳穿後,得到報應,背上生了毒瘡,很快便死掉了。

嘉靖決定要補償被冤枉的楊繼盛,下旨升楊繼盛為諸城知縣,一個月後,調任南京戶部主事,還是覺得不夠表達自己愛才之情,三天之後將其升遷到刑部員外郎。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嚴嵩

此時,嚴嵩一直暗中觀察,在嘉靖密集搞完升遷三連之後,他要出招了。

當朝閣老嚴嵩是個大奸臣,在嘉靖忙於煉丹之際,他培植黨羽,剪除異己,禍亂朝綱,權柄天下。嚴嵩很感激楊繼盛,因為仇鸞之前在嘉靖面前太紅了,遮擋了自己的光芒,所以這次楊繼盛出頭彈劾仇鸞,反而客觀上幫了自己。

為了拉攏這個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嚴嵩上奏皇帝改任楊繼盛為兵部武選司,錦上添花。

然而,楊繼盛並不念嚴嵩的好,向來厭惡嚴嵩。而且想到自己被貶,一年內四次遷任官職,是國家重視,而不是你嚴嵩識才。

人的一生,有時想想很有意思,有的人雖然客觀上幫了你,但“道不同不相為謀”,始終要翻臉。

楊繼盛說到做到,到任才一個月,就起草彈劾嚴嵩的奏章。

嚴嵩是奸臣不假,但關鍵他還是皇帝的寵臣,所有跟他作對的人都被他幹掉了。人人皆懼嚴嵩,但楊繼盛為了大明江山永固,冒死向嘉靖上《彈嚴嵩疏》,詳細地揭發了嚴嵩的十大罪狀。這個行為,被稱為“死諫”。

不但如此,楊繼盛還檢舉了嚴嵩掩蓋罪狀常常玩弄的五種奸計,請求皇上根據國法刑律將嚴嵩治重罪,最輕也是致仕回家。

就是要彈劾你,哪怕去死。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影視劇中的嘉靖

嘉靖帝平日裡十分信任嚴嵩,看到這份奏疏非常憤怒。嚴嵩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被彈劾,暗中羅列楊繼盛的罪狀,嘉靖下旨將楊繼盛投進詔獄。

於是,便有了文章剛開始那段梃杖之刑。

梃杖,起於東漢,盛於明朝,即在朝廷上杖打大臣,是酷刑之一,聞者色變。梃杖嚴酷,在於刑具。是專門經過設計的鐵皮棒槌,鐵皮上還有倒鉤,一杖下去,順勢一扯,瞬時撕下一塊血淋淋的皮肉。筋骨結實的,熬到三十下便昏死過去,到了六十下,絕大多數一命嗚呼。

這次,行刑人員接到的命令是——梃杖一百下。

英勇赴刑的楊繼盛,自認有膽,謝絕了好友好意。

梃杖擊爛了楊繼盛的屁股、打腫了他的大腿,但沒有打斷他的錚錚鐵骨。

他昏迷數次,又奇蹟般的活了過來。

04


是夜,楊繼盛疼醒了。

因為沒有及時治療,屁股上的傷開始腐爛。他虛弱地靠著牆,向守衛喊話,借一盞燈和一隻碗。

守衛不明所以,把燈和碗拿過來後,接下來他見到了聞所未聞的景象。

面前這個頭髮凌亂,半死的罪犯,顫巍巍地將碗打碎,撿起一塊鋒利的碎片,挪向了自己的身體。

守衛以為他忍受不了痛苦要自殺,趕忙勸阻。楊繼盛擺擺手,他屏住呼吸,用打破的瓷片一點一點割下屁股上腐爛的肉,直至露出白花花的骨頭。

掌燈守衛驚得下巴快要脫臼,身體不停地搖晃,手上的燈幾欲落地。

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曾說“人的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並非是功成名就的哪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的挑戰,以勇敢邁向意志那天。”

對於楊繼盛的人生來講,嘉靖三十二年的一個普通的夜晚就是“那天”。

在大多數酣睡之際,一個牢犯和一個守衛共同完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手術”。

後來,人們在談論這一瞬間時,總是習慣將它與三國關羽刮骨療毒相比。相比關二爺面不改色,楊繼盛自己割下自己的肉,更顯悲壯。

清代順治皇帝曾這樣評價楊繼盛,“朕觀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諫之臣往往而有,至於不為強御,披膈犯顏,則無如楊繼盛。而被禍慘烈,殺身成仁者,亦無如楊繼盛。”

也就是說,在順治眼裡,楊繼盛是大明第一硬漢,無人出其右。

05


三年後,嚴嵩上奏,秋審問斬楊繼盛,嘉靖應允。

大明第一硬漢,被斬於西市,年僅四十歲,其妻自縊殉夫。

臨行之前,楊繼盛留下千古長嘆: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死後12年,明穆宗登基,贈他為太常寺少卿,追諡忠愍。

死後340年,1300多位舉子齊聚楊繼盛故居處,共同推舉康有為執筆推行“公車上書”。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北京楊椒山祠

死後358年,李大釗將楊繼盛的名句“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改成“妙手著文章”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06


正如順治所言,有明一代,忠臣諫臣有很多,有寧願被割耳下油鍋也不願屈服的鐵鉉;有帶領百萬軍民誓死保衛北京的于謙;有力懲貪汙打擊好強的海瑞,還有被冤枉致死的股肱之臣袁崇煥……

他們是忠臣,身上有一副鐵骨,“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但要說骨頭最硬,不是忠君而是忠於內心信仰的,非楊繼盛莫屬。

如果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請他看看這個明朝第一硬漢所作所為

總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我認為他一定不瞭解楊繼盛的故事。

中國人的信仰和抱負,不是忠於別人,而是忠於自己的內心。

正所謂:“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