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沂州路42號

明朝 清朝 元朝 中國歷史 中國古代史 沂蒙山原產遞 2018-11-30

沂州路42號的主人姓杜,據查,在明正德年間,杜氏兄弟二人從河北棗強一路遷移到了青州南十字塋立祖墓,此時便分為兩支,不久之後,次支遠遷濱州,長支依然居住在青州。後來,清咸豐年間,青州當地的天災人禍頻頻發生,所以沒有續譜。當年的青州府是魯中的歷史名城,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城牆輪廓像一頭強健的勁牛伏臥在南雲山下,俗稱“臥牛城”。清乾隆年間,沂州杜氏始祖從青州遷到了沂州城南門裡定居,以鍛打剪刀為主業,很快便名揚沂州。沂州古俗稱“龜駝鳳凰城”,南有金銀兩山拱衛,東有沂河水川流不息,依山傍水,與青州極為相似。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清乾隆年間,沂州杜氏始祖攜家帶口帶著刀剪製作工藝來到臨沂落地生根。1939年《續修臨沂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桃園、卞家坊一帶出剪刀,不亞於城中南門杜姓所制。”1989年的《臨沂縱橫》記載:“從清乾隆年間杜鐵匠到臨沂安爐,把青州剪刀的技術帶到臨沂算起,距今已200多年了。他的徒弟河東桃園盧鐵匠,學成後把這一手藝在河東發揚光大。杜氏十世杜洪剛說:“我的祖先是沂州河東五金業的鼻祖,這個說法一點也不為過。”青州民間至今流傳著“大三剪子、任家刀、齊家錐子不用挑”的說法。在臨沂古城,過去同樣流傳著“商家鈴鐺、馬家刀、杜家剪子不應挑”的說法。解放前,沂州路作為臨沂一條最繁華的商業古街,來臨沂的杜氏家族過去都是在沂州路這條中軸線上生存發展。杜氏祖先從青州遷到沂州謀生,家族主要靠青州鍛打剪刀的工藝,創辦了杜氏剪刀的字號為業養家,杜氏剪刀清鋼利刃,硬度適中,張合靈便,字號馳騁。沂州杜氏在沂州古街南門裡路西大槐樹下安爐設店,家族規定,不論陰天下雨,每家一天輪流經營剪刀生意。為了寄託對家鄉的思念,杜氏家族在沂州路南十里堡治地安林。沂州路貫穿著杜氏家族的歷史,發展不離左右,也見證著來臨沂杜氏家族幾百年的風雨歷程。

沂州老街巷:千年臨沂古城的根

原文地址:沂州老街巷:千年臨沂古城的根作者: 登山

沂州東城門

臨沂城始建於2500年前,在時光穿梭中不斷地發展。物換星移,雖然城市在不斷擴張,但仍有一些老街在堅守,它們見證了這座古城滄桑的世事。有了它們,城市才有味道,這座城市的脈絡無論如何延展,它們是根,它們是魂,它們穿越歲月的風塵款款而來。

沂州路:青石板上歲月流

沂州路是臨沂城的一條百年老街。以青龍河為界,以北稱中山街,大體位於今臨沂市展覽館向北至蘭山路,長約650米,以南稱南關街。在今沂州路與解放路交會處北,是過去臨沂城的老南門,曰望淮門。

跟隨文史愛好者、臨沂職業學院教師李勇,記者尋訪了沂州路上的一些老居民,他們對沂州路的印象深刻。年屆八十的宋維山老先生告訴記者,過去沂州府衙門就設在中山街最北端,“聽老一輩的人說這個衙門是元朝時候建的,明朝時候沂州公署在這辦公。到清朝改成縣衙門了,那時候沂州府衙門在原蘭山區政府大院的那個廣場上。”因為正對著沂州府,此路自明代起就被稱做沂州路。

李勇介紹說,當時沂州府衙門大門上有一楹聯,據說是清乾隆初年蘭山知縣李方膺所撰寫:

無事莫到此處,勿逞強,勿爭氣,勿聽教唆,到此要費心、費力、費錢財,即勝人,終自己。

有緣來主斯土,要清廉,要勤奮,要愛百姓,且記莫貪財,莫暴,莫偏信,能瞞人,難青天。

據宋老先生介紹,民國時期臨沂老城的所有街道都是土製的,唯有中山街是用青石板鋪就的。家住西苗莊社區的密家溪至今還能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跟父母一起進城的情景:南門裡西側是說書的、唱戲的、算命相面的、賣野藥的,還有捏小泥人的。因為常年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所以沂州路的青石路面被磨得溜滑。

沂州路自元朝開始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一直是臨沂城的政治經濟中心,上演了將近700年的繁華景象。李勇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沂州路上有各種雜貨店,有的是樓房,有的是平房,鱗次櫛比,店鋪井然。設在中山街仁泰巷口的蔣仁泰雜貨店,以經營紙張、糖茶為主,大宗批發零售,生意鼎盛時總資產約有百萬銀元之巨,在上海等地設有四處貨棧,分店十餘處,並和英國商人合營亞細亞煤油成紀公司。

據密家溪回憶,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沂州路上的“七女商店”和“老三店”十分有名。沂州路中段路西,是當時百貨公司第一商店,因為有七個年輕的女營業員,所以大家都趣稱這個商店為“七女商店”。在計劃經濟時代,到這裡買緊俏物資是要憑票的。“老三店”,是“百貨三店”的簡稱,位於沂州路與解放路交會處東南角,今臨沂市人民醫院高樓前面。在老南門裡,展覽館對面還有一家紅旗照相館,平時生意很好,很多年輕人到這裡來給自己美好的青春留下回憶。

隨著臨沂城的發展,曾經輝煌數百年的沂州路和城市中其他新建的道路相比顯得狹窄起來,厚重的青石板被瀝青路接班,風中獵獵的商旗被斑斕的霓虹燈代崗,店鋪裡算盤的敲擊聲,夥計的吆喝聲,顧客的討價還價聲都逐漸遠去。唯有歷經風霜的街口老槐樹在記錄著點滴時光的演進,青石板上的歲月一去不復返。

考棚街:知府賢德建考院

考棚街,東接沂州路中段,西隔沂蒙路與洗硯池街相接,長約530米,已有200餘年的歷史。據《臨沂縣誌》記載,考棚,又稱考院,是科舉時期考試生員的地方。

清朝初年,臨沂沒有考院,沂州府下屬七個縣的考生,都要到曲阜應試,“士子結伴走滋陽,有時霏霏冒雨雪,北風凜冽凍且僵”,還要跨越沂河、沭河兩道天險,來往十分不便。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秋,適逢豐收,知府李希賢倡議捐建考院,他自己首先拿出一年的俸祿作為表率,各縣的鄉紳都積極響應,蘭山縣知事王塏十分高興地承接這項重任,於是選擇了知府衙門西顏家巷的空地,買了一些舊宅的磚瓦,建了考院。

據李勇考證,清末翰林、大書法家莊陔蘭即是在此考取童生。清末廢除科舉後,這座考院被改為學校,抗戰時被毀壞,解放後在原址修建了臨沂市京劇院,如今是臨沂市影劇院。當年考生摩肩接踵的考院,只留下幾張發黃的老照片和這條以它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考棚街。

李勇給記者講述了考棚街的一段往事:1936年正月,臨沂人王砥如和他的內弟何子平一起在現在的考棚街中段南側創辦了臨沂城第一家電燈公司,安裝了兩套柴油發電機組,先安裝上街燈,又為部分居民安裝了電燈,於是臨沂這座老城第一次迎來了夜晚的“光明”。

沿考棚街往東走,與沂州路相接的丁字路口處有一座二層閣樓,俗稱“井神樓子”。李勇說,這座閣樓始建於明代,下層是磚石結構,上層是閣樓,因下層有一口井,故名井神樓。樓上原本供著關公,閣門兩側掛有莊陔蘭寫的對聯:“馬過五關思漢鼎,花開三月想桃園。”

在附近生活了70多年的楊德盛老先生說,傳說井神樓子下的井是通著沂河的,在這口井裡放一隻鴨子,它就會從沂河裡鑽出來,裡面有井神保護著。這個傳說寄託了人們希望井水不竭,沂河可以反哺井水的美好願景。

鼓樓臺巷:平野曉霽人情濃

從明代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沂州城郭之圖》中可以看到,鼓樓臺巷舊址在當時沂州布政司大院的中軸線上,往北是鼓樓,往東是東城門——鎮海門。

鼓樓臺巷舊址北起煤山後巷,南至蘭山路,長300米,寬3米,有門牌1-83號。據李勇介紹,巷子北口處,古時已有高土臺,臺上有亭,亭名“平野”,取唐杜甫“平野入青徐”詩意。元代初期加以重修,據史載,“葺古基於九仞,構新亭之十間”。登臺遠眺,可外瞰沂、祊、涑之水,內覽城中的寺觀、樓閣等建築,晨鐘初曉,曙光潤澤,為“琅琊八景”之一,稱為“平野曉霽”。

明朝在此改建鼓樓,改稱“鼓樓臺”,後來逐漸形成居民巷,因名“鼓樓臺巷”。清朝時期巷子沿用舊稱,民國初年改為修養街,“文革”期間改為文革巷,1980年起重用原名,2006年舊城改造,此地改稱鼓樓小區。

經過最近幾年的舊城改造,先前的狹窄巷子已不見蹤影,但在84歲的當地居民崔善同的講述裡,老巷的往事彷彿歷歷在目。崔老先生說,過去巷子裡的住戶多是窮苦人家,解放前巷子裡有縣立第一小學,巷口過去是一個糧站,平常生活很方便,因為靠近老東門,人來人往也很繁華。

李勇的小學同學王子祥曾住在鼓樓臺巷住了30多年。他記得自己小時候偶爾起床早,看見巷子里老頭老太太遛彎回來,見了面這個爺爺那個奶奶的叫。那時巷口有一家小賣部,王子祥和同學們放學回來都會在那買花花綠綠的糖果、北冰洋的汽水、便宜的冰棍。

那時濃濃的鄰里之情讓王子祥至今記憶猶新,誰家要是翻蓋房子,大家都去幫忙。奶奶常教育自己:“別人到家裡來玩,一定要拿出好吃的,自己家吃了填坑,別人吃了揚名。”臨沂人的質樸躍然而出。

走訪老街,在時間和空間的交織中穿梭,從路到街,從街到巷,大大小小、寬寬窄窄、新新舊舊、曲曲直直的街巷,講述了臨沂城的過去和現在,甚至預示著臨沂的未來。在街巷裡徜徉,讓人忍不住回想起過去生活在這裡的人,一段段往事就像塵埃一樣累積,等待後人拭去,重新找到它們存在的意義。

考棚街拾遺

沂州府的讀書人是怎麼來考棚考試?考試的感想如何?考棚裡面是如何佈置的?70多歲的楊德盛老先生曾經聽長輩講述過當時考生考試的情景:考棚是丁字形木板隔成的小屋,一住就是三天,在裡面吃喝,不能出來,巡考人在考場中間走動監視。

據李勇介紹,清代讀書人的最底層是“童生”,讀完四書五經後,通過縣令或知府主持的每三年兩次的“縣試”或“府試”,即可取得“童生”資格,俗稱秀才,這樣的人才有資格當私塾的老師。莒南縣大店出了不少秀才、舉人,清末翰林、大書法家莊陔蘭即是莒南縣大店人,到清末大店莊氏共有進士10名、舉人20名、拔貢等200餘名。從莊陔蘭的年譜上看,他16歲時考取童生,應該是在沂州府的考棚裡通過的考試。

莊陔蘭17歲中秀才入郡庠,郡庠是清代的府學,秀才多在此讀書,現在已無蹤跡,但在孔廟東面有庠門裡巷,過去的府學就在正對著孔廟東北角的崇聖祠內。李勇介紹說,巷子的最南端曾有一個大石門,門的造型跟旁邊孔廟大門的造型類似,門上有匾,上書“庠門”,當時的讀書人要進入崇聖祠必須先過此門。莊陔蘭在此讀書時,他好吃方瓜蝦米,喜穿粗布衣衫,為人忠厚,待人和藹,勤於治學,在府學讀書的積累也為他以後考中光緒最後一科進士,官至翰林編修,主編《重修莒志》,去孔府教書,成為有名的學者和書法家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李勇介紹說,國內現存的考棚多是清代遺址,只有少數的省份還有保存較好的考棚,這些地方的考棚構造多是前院為考場,後院是齋舍。山東省內只有曲阜有清代考棚遺址,至今仍保存有大門、大堂、二堂等三進建築。

除了臨沂現存有考棚街之外,山東省還有另外幾處考棚街。泗水縣的考棚街,設置在當時縣衙的西側,縣城的北門裡。兗州市的考棚街,位於息馬地市場東側,長約200米,明代在此用大紅蘆蓆搭制三個考棚,供660個童生用於考試,這使得昔日並不繁華的街道,一時變得喧鬧起來,館驛、各種小吃鋪和賣筆墨紙硯的店鋪也應運而生,考棚街的名號也日漸響亮,沿用至今。臨清市的考棚街,街口現在仍保留著簧門,門上有季羨林先生題寫的“考棚街”三個燙金大字,考棚所在地在明代時為“工部營繕分司”,專門督管臨清地區燒造、解運故宮的貢磚,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這裡改設考棚,設置考院,為臨清、夏津、武城、邱縣四縣童生應試之所。

遙想當年,三更燈火,照著多少秀才的功名夢。在全國各地的考棚裡,讀書人魚貫而入,汗水與筆墨齊飛,如過江之鯽,不辭辛勞,要把龍門跳過。有可敬可佩的,有可悲可恨的,進與退,昇華和沉淪都已在後人的笑談中隨時間褪去,留下斑駁的傳說。考棚雖不在,但是考棚街依稀讓後人記住他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