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
"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作者/李妍 (公眾號 imeigu2012 )

生活服務“平臺”的定位,要求美團的業務需要不斷向外延伸,拓展新項目,以更多的服務提升用戶粘性,從而實現平臺價值不斷放大的目的。目前來看,餐飲外賣以高頻帶低頻的作用,佔據著美團的核心戰略地位,但是餐飲外賣也有著明顯的缺陷,即,天花板較明顯,及運營成本較高,在核心業務未觸及天花板之前,美團的新業務孵化工作需要加速進行,美團為此表現的較為激進,也交了很多學費,試過很多錯。

美團2.9億月活躍用戶(包括摩拜等應用的去重用戶,不包括來自微信及QQ的流量),3.4億交易用戶/年,為新業務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也是美團估值高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團新業務主要包括非餐飲外賣、共享單車、網約車、新零售、to B的商戶管理系統和供應鏈服務等。

"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作者/李妍 (公眾號 imeigu2012 )

生活服務“平臺”的定位,要求美團的業務需要不斷向外延伸,拓展新項目,以更多的服務提升用戶粘性,從而實現平臺價值不斷放大的目的。目前來看,餐飲外賣以高頻帶低頻的作用,佔據著美團的核心戰略地位,但是餐飲外賣也有著明顯的缺陷,即,天花板較明顯,及運營成本較高,在核心業務未觸及天花板之前,美團的新業務孵化工作需要加速進行,美團為此表現的較為激進,也交了很多學費,試過很多錯。

美團2.9億月活躍用戶(包括摩拜等應用的去重用戶,不包括來自微信及QQ的流量),3.4億交易用戶/年,為新業務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也是美團估值高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團新業務主要包括非餐飲外賣、共享單車、網約車、新零售、to B的商戶管理系統和供應鏈服務等。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交易金額上,今年Q1新業務實現164億交易額,同比增速下降至22.4%;

貨幣化率Q1時為24.24%,上年同期為8.07%,上個季度為32.5%;

新業務Q1產生39.8億元營收,同比增268%,佔美團總收入21%;

新業務Q1毛虧損4.4億元,毛利率-11.1%,上年同期毛利率-7.3%,上個季度為-23.3%。

整體來看,美團的新業務雖然毛利仍然是負值,但是虧損額和虧損率在逐季度下降,主要系重組海外單車業務,縮減網約車補貼,以及關閉投資回報率低的部分小象生鮮門店等因素影響。

1,漲價後共享單車盈利走向依然不明朗

美團2018年4月完成對摩拜的收購,在截止2018年4月30日的四個月,摩拜有4810萬活躍單車用戶和710萬輛活躍單車,同期摩拜用戶共計超過10億次騎行。

"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作者/李妍 (公眾號 imeigu2012 )

生活服務“平臺”的定位,要求美團的業務需要不斷向外延伸,拓展新項目,以更多的服務提升用戶粘性,從而實現平臺價值不斷放大的目的。目前來看,餐飲外賣以高頻帶低頻的作用,佔據著美團的核心戰略地位,但是餐飲外賣也有著明顯的缺陷,即,天花板較明顯,及運營成本較高,在核心業務未觸及天花板之前,美團的新業務孵化工作需要加速進行,美團為此表現的較為激進,也交了很多學費,試過很多錯。

美團2.9億月活躍用戶(包括摩拜等應用的去重用戶,不包括來自微信及QQ的流量),3.4億交易用戶/年,為新業務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也是美團估值高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團新業務主要包括非餐飲外賣、共享單車、網約車、新零售、to B的商戶管理系統和供應鏈服務等。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交易金額上,今年Q1新業務實現164億交易額,同比增速下降至22.4%;

貨幣化率Q1時為24.24%,上年同期為8.07%,上個季度為32.5%;

新業務Q1產生39.8億元營收,同比增268%,佔美團總收入21%;

新業務Q1毛虧損4.4億元,毛利率-11.1%,上年同期毛利率-7.3%,上個季度為-23.3%。

整體來看,美團的新業務雖然毛利仍然是負值,但是虧損額和虧損率在逐季度下降,主要系重組海外單車業務,縮減網約車補貼,以及關閉投資回報率低的部分小象生鮮門店等因素影響。

1,漲價後共享單車盈利走向依然不明朗

美團2018年4月完成對摩拜的收購,在截止2018年4月30日的四個月,摩拜有4810萬活躍單車用戶和710萬輛活躍單車,同期摩拜用戶共計超過10億次騎行。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根據招股書披露,摩拜自收購以來,一直產生較大虧損,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並表以不到一個月時間,就產生了了4.07億元的毛虧損,主要因為單車折舊巨大,為3.96億元,同期單車業務僅產生1.47億元收入,虧損4.8億元,在市場競爭與補貼影響下,平均單次騎行收入僅為0.56元。

自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底,摩拜單車為美團貢獻15.07億元人民幣收入,虧損45.5億元。公司預計2019財年摩拜將繼續錄得較大虧損。

"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作者/李妍 (公眾號 imeigu2012 )

生活服務“平臺”的定位,要求美團的業務需要不斷向外延伸,拓展新項目,以更多的服務提升用戶粘性,從而實現平臺價值不斷放大的目的。目前來看,餐飲外賣以高頻帶低頻的作用,佔據著美團的核心戰略地位,但是餐飲外賣也有著明顯的缺陷,即,天花板較明顯,及運營成本較高,在核心業務未觸及天花板之前,美團的新業務孵化工作需要加速進行,美團為此表現的較為激進,也交了很多學費,試過很多錯。

美團2.9億月活躍用戶(包括摩拜等應用的去重用戶,不包括來自微信及QQ的流量),3.4億交易用戶/年,為新業務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也是美團估值高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團新業務主要包括非餐飲外賣、共享單車、網約車、新零售、to B的商戶管理系統和供應鏈服務等。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交易金額上,今年Q1新業務實現164億交易額,同比增速下降至22.4%;

貨幣化率Q1時為24.24%,上年同期為8.07%,上個季度為32.5%;

新業務Q1產生39.8億元營收,同比增268%,佔美團總收入21%;

新業務Q1毛虧損4.4億元,毛利率-11.1%,上年同期毛利率-7.3%,上個季度為-23.3%。

整體來看,美團的新業務雖然毛利仍然是負值,但是虧損額和虧損率在逐季度下降,主要系重組海外單車業務,縮減網約車補貼,以及關閉投資回報率低的部分小象生鮮門店等因素影響。

1,漲價後共享單車盈利走向依然不明朗

美團2018年4月完成對摩拜的收購,在截止2018年4月30日的四個月,摩拜有4810萬活躍單車用戶和710萬輛活躍單車,同期摩拜用戶共計超過10億次騎行。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根據招股書披露,摩拜自收購以來,一直產生較大虧損,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並表以不到一個月時間,就產生了了4.07億元的毛虧損,主要因為單車折舊巨大,為3.96億元,同期單車業務僅產生1.47億元收入,虧損4.8億元,在市場競爭與補貼影響下,平均單次騎行收入僅為0.56元。

自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底,摩拜單車為美團貢獻15.07億元人民幣收入,虧損45.5億元。公司預計2019財年摩拜將繼續錄得較大虧損。

漲價也拯救不了摩拜虧錢 美團新業務盈利走向不樂觀


未來,隨著美團開始對共享單車逐步提價,以及公司採用2年加速折舊的處理方式,後續折舊對成本的影響一定程度將降低,美團的共享單車業務虧損將逐漸收窄。

但是,摩拜單車去年4月單次騎行價格為0.56元人民幣,假設翻一倍到1元人民幣,仍然很難覆蓋折舊和運營成本,加上單車壽命期只有大約3-4年,到了大批量投放新車的階段,加速攤銷又會導致折舊成本的波動,總體上,現有商業模式下,共享單車業務比較難為美團創造利潤。

2,非餐飲外賣業務受阿里新零售業務的壓制

非餐飲外賣主要是超市,生鮮水果,甜品飲品,藥品等外送業務,該業務能在非三餐外賣配送高峰時段,釋放配送網絡的運力,但是非餐飲外賣與新零售市場,產生較大競爭,美團小象生鮮和美團買菜也是對新零售市場的嘗試,但是部分回報率低的門店遭遇了關店。

目前,阿里在新零售的佈局最為廣泛,除了自營盒馬門店外,還整合了大量線下傳統超市資源,在淘寶淘鮮達的大流量體系下運轉著,並且都以生鮮這種高頻消費的商品為切入口,迅速培養了用戶的消費習慣。

未來,美團的非餐飲外賣業務空間,將繼續受到阿里新零售的壓制。

3,網約車平臺不一定成立

2019年開始,美團大幅縮減了對網約車服務的補貼,從而有效改善了新業務部分虧損。根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4月40日的5個月時間,網約車司機成本高達9.8億元人民幣,是美團網約車業務毛虧損的主要原因。

2019年4月下旬開始,公司在上海及南京推出了網約車新服務模式,在現有網約車服務外,公司採取聚合模式,在美團應用和美團打車應用中,以平臺的定位,連接用戶和各個網約車提供商,到了5月,該模式已經推廣到深圳、廣州、杭州、成都等15個城市。

平臺模式雖然可以解決司機成本問題,但是用戶使用美團打車的動力依然是個疑問。據說美團打車曾一度搶了1/3的網約車市場,但那幾乎是靠補貼實現的,補貼暫停,必然對司機對用戶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而且網約車市場存在高度互聯網平臺效應的特點,規模效應極強,市場高度集中,滴滴目前主導整個市場,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只能維持較小的份額,美團打車平臺的存在意義有待驗證。

4,to B服務業務

最後是餐飲供應鏈管理和商戶管理系統業務,這塊是美團的強項,美團多年來為餐飲業提供服務,對商家的需求和服務能力,相對其他對手都具有優勢,加強對B端商家服務深度,也相當於強化了美團在餐飲業的影響力,但是不清楚該塊業務收入佔比和成本結構,以及商家續費率情況,資料太少,很難判斷該業務空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