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不破不立:2019年有望見證退市之最 黑中介、造假企業一鍋端'

"

不破不立。

清除更多的殭屍股、毒瘤或許被寄予為A股向上開啟的第一步。這一認知日益被監管提上日程,也逐漸成為投資者的共識。

他山之石

一套嚴格的退市制度,不僅是保證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股市細水長流的根本奠基。

美股作為全球資本市場典範,多年來都在踐行這場退市機制。一般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既可以主動退市也可以被動退市。其中,主動退市即上市公司被主管經理人員或第三方私人投資集團兼併。而被動退市的原因包括沒有交納年費、交易價格低於規定水平、違反交易規定或違法、破產或清算等。

對標來看,A股的退市制度框架與體系也基本類似。經過2012年、2014年和2018年的三次退市制度 ,A股主動退市也分為“私有化、吸收合併”,被動退市分為“財務類、交易類、信披類、破產解散類和重大違法類”。

但兩家退市數目卻懸殊極大。

大進大出VS形同虛設

業界人士為中美兩地的退市制度打了一個很好的比方。美股退市大進大出,A股退市形同虛設。

國金證券的一組數據顯示,A股退市率長期低於1%,從2001年至2018年,A股的退市企業只有99家,主動和被動退市企業數目大體相同。退市率最低的年份如2014年,僅為0.04%。而退市率最高的年份為2006年,仍僅有0.91%。

"

不破不立。

清除更多的殭屍股、毒瘤或許被寄予為A股向上開啟的第一步。這一認知日益被監管提上日程,也逐漸成為投資者的共識。

他山之石

一套嚴格的退市制度,不僅是保證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股市細水長流的根本奠基。

美股作為全球資本市場典範,多年來都在踐行這場退市機制。一般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既可以主動退市也可以被動退市。其中,主動退市即上市公司被主管經理人員或第三方私人投資集團兼併。而被動退市的原因包括沒有交納年費、交易價格低於規定水平、違反交易規定或違法、破產或清算等。

對標來看,A股的退市制度框架與體系也基本類似。經過2012年、2014年和2018年的三次退市制度 ,A股主動退市也分為“私有化、吸收合併”,被動退市分為“財務類、交易類、信披類、破產解散類和重大違法類”。

但兩家退市數目卻懸殊極大。

大進大出VS形同虛設

業界人士為中美兩地的退市制度打了一個很好的比方。美股退市大進大出,A股退市形同虛設。

國金證券的一組數據顯示,A股退市率長期低於1%,從2001年至2018年,A股的退市企業只有99家,主動和被動退市企業數目大體相同。退市率最低的年份如2014年,僅為0.04%。而退市率最高的年份為2006年,仍僅有0.91%。

A股不破不立:2019年有望見證退市之最 黑中介、造假企業一鍋端

相較來看,美股卻有高達6%左右的退市率。有券商統計,僅納斯達克市場的退市企業數量在近幾年就都能保持150家以上,年退市量都遠超A股歷史數量。

退市元年!

“堰塞湖”與“殭屍股”共存之下,A股十年未漲,眼看著美股屢創新高。

就在2018年,證監會明確了證券重大違法以及社會公眾安全重大違法兩類強制退市情形後,A股沉寂已久的“退市大幕”逐步走進投資者眼中。

眾所周知,烯碳退成連續虧損而退市的典型,中弘退則由於股價跌破面值而成為首隻典型退市股,欣泰電氣和長生生物則分別因為欺詐發行、重大違法均成退市首例。

這樣的案件我們還在繼續見證。

樂視網(5月13日)、千山藥機(5月13日)、*ST凱迪(5月13日)、金亞科技(5月13日)、*ST皇臺(5月13日)、*ST龍力(5月15日)、*ST德奧(5月15日)、*ST保千(5月24日)等多家上市公司今年均被告知暫停上市。

類似*ST毅達的殭屍企業也在昨晚被出具暫停上市公告。據數據顯示,*ST毅達2018年營收為0,企業僅剩2名員工,且高管全部失聯,屬於典型的殭屍股。

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最嚴退市新規落地後,從嚴退市成了監管主基調,在多份文件中均成了關鍵字眼。

這屆證監會的領導班子也異常重視A股市場環境,康美藥業和康得新的百億造假均在今年被曝光。

中介機構遭“連罰”

一般情況下,在調查上市公司造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情況,會同步關注中介機構責任。若確實涉及未勤勉盡責的情況,證監會也將立案調查。

負責康得新“百億造假”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已被證監會立案,除了2018年的“無法表示意見”外,此前2015年-2017年三年瑞華均出具了“標準的無保留意見”,顯然沒有盡到“守門人”的職責。

而負責康美藥業的正中珠江也因康美鉅額造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還影響了26家企業的IPO進程。

還有股民愛“豪賭”

不過,A股股民不少仍“戒不掉”豪賭退市股的老毛病,一面痛斥A股退市制度形同虛設,一面總在退市前夜“狙擊”此類股票。

以7月8日為例,當天近7000萬資金在三隻退市股眾和退、華澤退和退市海潤中豪賭博弈,眾合退在A股“彌留之際”仍收漲9.23%,報0.71元。

這背後均反映出了部分“刀口舔血”資金對這些殼資源股“復活”的預期,也折射了目前退市機制的一些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