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英雄本色》已上映三十餘年,裡面一句“小馬哥”的臺詞令人記憶猶新:我有我自己的原則,我不想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而這句臺詞,一度讓我想起了如今的馬自達。我們都知道,曾經的馬自達,憑藉諸多黑科技而吸粉無數,但從2018年的5月份開始,馬自達的銷量便像是開了閘的“洪水”,跌跌不止。


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直到日前,馬自達官方公佈了其6月份的銷量成績,兩大銷售渠道(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總銷量為19574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4%。於此,長達13個月的“洪水”才得到了“止瀉”。

難道,馬自達也要像“小馬哥”一樣,“將失去的東西拿回來了嗎”?實則不然,若仔細分析馬自達兩大銷售渠道6月的銷量數據,則會發現,事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江河日下,一汽馬自達跌跌不止

成立於2005年3月的一汽馬自達,距今已有14年的歷史,而這14年間,一汽馬自達不僅見證了中國汽車市場的愈發成熟、光輝奪目,其自身也經歷了閃耀的光輝歲月。

但是,隨著消費環境的不斷成熟、隨著汽車市場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的轉換,一汽馬自達近年來的道路越發難走。據馬自達官方數據,一汽馬自達6(參數|圖片)月份銷量為7460臺,同比下滑5%,至此已連降14個月。這樣的成績,就不說對比同為日系四強的“兩田一產”了,連許多成立較晚的自主品牌,在銷量上都能將其碾壓,可謂是狠狠紮了一下“馬粉”的心。


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此外,從諸多車企6月銷量紛紛“飄紅”可以看出,在“國五清庫”尾端,經銷商的“大放血”對銷量的提升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同樣“放下面子”空前“大幅降價”的一汽馬自達,為何依然沒有逃過銷量下滑的“厄運”?

首先,還是要說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產品序列過於單一。諾大的展廳,僅有阿特茲(參數|圖片)與CX-4(參數|圖片)兩款車型在售,相比競爭對手動輒數十款的車型,誰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呢?誰又更能吸引消費者購物的目光呢?


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其次,就是技術層面,雖然2010年創馳藍天一經推出,便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追捧,但直到如今,時隔九年,也只是公佈了第二代創馳藍天的消息,並未推出。而對手則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進步。如此一來,客戶的流失、銷量的下滑,也就顯而易見了。

值得一提的是,馬自達官方曾宣佈,一汽馬自達今年下半年,將推出新款的阿特茲與新款的CX-4,而是否能一改往日“落魄”的景象,就需要時間的考驗和市場的驗證了。

不容放鬆,長安馬自達危險仍在

相比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6月的銷量則要好了不少,銷量達到了12114臺。不過,這個“好”,也是相對來說。要知道,在2016年和2017年,長安馬自達可都是拿出過年銷量19萬+的好成績。

此外,在6月份的“國五清庫”中,長安馬自達同樣“放下面子”採用了“以價換量”的方法,雖然與一些動輒打7折、打八折的車型無法相比,但消費者還是給點“面子”的。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長安馬自達依舊堅持“價值營銷”的策略,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呢?


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對此,有不少消費者疑問,難道和一汽馬自達一樣,也是因為產品陣容過於單一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回答是,因為的確不多,僅有3款國產車型;而我們也可以回答否,因為長安馬自達在去年12月份還引入了一款全新SUV車型——CX-8(參數|圖片)。不過,CX-8上市以後,似乎並沒有取得預想之中的好成績。


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據乘聯會數據,馬自達CX-8 5月銷量僅為110輛,1-5月銷量也僅為701輛,這無疑與當初“挑戰”漢蘭達的勢頭有所不符;而曾作為長安馬自達銷量“奶牛”的昂克賽拉(參數|圖片),多年期間,除了只在配置上小幅調整,幾乎就沒怎麼變過,從而導致消費者審美疲勞;同時,其近日頻發的質量問題,也讓消費者感到“不敢下手”。


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從車質網圖表來看,僅一週之內,關於昂克賽拉的投訴量就多達數條,其中有近半問題都集中在“變速箱”上,“車身附件及電器”數量也不在少數。試問,一款多年未變,加上一款質量問題頻發的“老車型”,你會去選擇嗎?


同為馬自達,銷量差了近一倍,一汽究竟比長安“差”在了哪?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馬自達3或將於年內全新上市,並且將搭載最新的SPCCI火花控制壓燃點火創馳藍天SKYACTIV-X 2.0發動機。屆時,或許會對長安馬自達的銷量帶來一定的幫助。

結語:綜合來看,儘管馬自達長達13個月的銷量下滑得已“止瀉”,但其還是處於“步履蹣跚”的道路之中。

其次,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早已從多年前的“井噴式”發展轉換成了現在的“存量競爭”。而馬自達從多種角度來看,它的“偏執”已不再是一種優勢,反而是一種非常自我的“任性”。對於馬自達來說,何時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傲嬌”,專專心心的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才是下一步應該做的事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