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注書難》條載注書是非常艱難的事,雖然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鄭玄)、王弼註解經文,杜元凱(杜預)註解《左傳》,顏師古註解《漢書》,也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失誤。

"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注書難》條載注書是非常艱難的事,雖然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鄭玄)、王弼註解經文,杜元凱(杜預)註解《左傳》,顏師古註解《漢書》,也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失誤。

論注書之難

王荊公(王安石)作的《詩新經》在《七月》之“八月剝棗”那句中,對“剝”字解釋為“剝,是剝去棗子的皮,然後進獻,是為了敬養老者。”而毛公本來的註文中說:“剝”是擊打。陸德明注“剝”字的音為普卜反。王安石都沒有采用。後來他從蔣山(南京鐘山)步行經過民家,問他家的老翁去哪裡了?回答說:“去撲棗了”,王安石才感到自己前面的註釋弄錯了,隨即上奏朝廷請求刪去自己過去註釋的十三個字,所以現在的本子上便沒有這句話了。

"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注書難》條載注書是非常艱難的事,雖然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鄭玄)、王弼註解經文,杜元凱(杜預)註解《左傳》,顏師古註解《漢書》,也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失誤。

論注書之難

王荊公(王安石)作的《詩新經》在《七月》之“八月剝棗”那句中,對“剝”字解釋為“剝,是剝去棗子的皮,然後進獻,是為了敬養老者。”而毛公本來的註文中說:“剝”是擊打。陸德明注“剝”字的音為普卜反。王安石都沒有采用。後來他從蔣山(南京鐘山)步行經過民家,問他家的老翁去哪裡了?回答說:“去撲棗了”,王安石才感到自己前面的註釋弄錯了,隨即上奏朝廷請求刪去自己過去註釋的十三個字,所以現在的本子上便沒有這句話了。

論注書之難

王安石畫像

顯然,注書之難,即便是漢晉名家孔安國、馬融、鄭玄、王弼之解經,晉杜預、唐顏師古之注史,亦難免有失。馬融、鄭玄皆古文學家。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不同,古文學派偏重於文字的訓詁,經典文本均用先秦古文寫成,詮釋文本時要弄清古文字與今文字的關係,側重於文本語詞的訓釋。他們做的工作是以今詞釋古詞,以雅語釋俗語,以本名釋異名,以詳言釋略言,通過經典文本文字上所具有的意義,恢復文本的原始狀態。實際上古今言殊,四方異說,雅俗相隔,要溝通古今、雅俗、在言語文字上四方的差異,古文難免有失。

王弼和杜預是魏晉間人。王弼是魏晉玄學的領軍人物,他注過《論語》和《周易》,強調的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老莊的玄理來解釋儒學的經典,認為要超越名物訓詁,直接去掌握言詞背後的義理,提出“得意忘言,得魚忘筌,得兔忘蹄”,要領會和闡釋聖人言外之意,故其不同於漢代的訓詁注重於器物、執著於名實關係。魏晉玄學偏重於名理關係,相信自己的文字解釋可以完整地傳達聖賢言外之意,如此去闡釋經典,難免走上六經注我的道路上去,這也難免有失。

"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注書難》條載注書是非常艱難的事,雖然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鄭玄)、王弼註解經文,杜元凱(杜預)註解《左傳》,顏師古註解《漢書》,也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失誤。

論注書之難

王荊公(王安石)作的《詩新經》在《七月》之“八月剝棗”那句中,對“剝”字解釋為“剝,是剝去棗子的皮,然後進獻,是為了敬養老者。”而毛公本來的註文中說:“剝”是擊打。陸德明注“剝”字的音為普卜反。王安石都沒有采用。後來他從蔣山(南京鐘山)步行經過民家,問他家的老翁去哪裡了?回答說:“去撲棗了”,王安石才感到自己前面的註釋弄錯了,隨即上奏朝廷請求刪去自己過去註釋的十三個字,所以現在的本子上便沒有這句話了。

論注書之難

王安石畫像

顯然,注書之難,即便是漢晉名家孔安國、馬融、鄭玄、王弼之解經,晉杜預、唐顏師古之注史,亦難免有失。馬融、鄭玄皆古文學家。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不同,古文學派偏重於文字的訓詁,經典文本均用先秦古文寫成,詮釋文本時要弄清古文字與今文字的關係,側重於文本語詞的訓釋。他們做的工作是以今詞釋古詞,以雅語釋俗語,以本名釋異名,以詳言釋略言,通過經典文本文字上所具有的意義,恢復文本的原始狀態。實際上古今言殊,四方異說,雅俗相隔,要溝通古今、雅俗、在言語文字上四方的差異,古文難免有失。

王弼和杜預是魏晉間人。王弼是魏晉玄學的領軍人物,他注過《論語》和《周易》,強調的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老莊的玄理來解釋儒學的經典,認為要超越名物訓詁,直接去掌握言詞背後的義理,提出“得意忘言,得魚忘筌,得兔忘蹄”,要領會和闡釋聖人言外之意,故其不同於漢代的訓詁注重於器物、執著於名實關係。魏晉玄學偏重於名理關係,相信自己的文字解釋可以完整地傳達聖賢言外之意,如此去闡釋經典,難免走上六經注我的道路上去,這也難免有失。

論注書之難

王弼畫像

宋代王安石應該算是一個名家了,為什麼也會不顧原來毛公本注而望文生義地出現這樣的錯誤呢?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宋人有疑古的風氣,不信註疏幾乎是宋代各個學派治經的普遍性傾向。歐陽修有一句名言:“大儒君子之於學也,理達而已矣。”(《歐陽文忠公集》卷十八)主張要把握聖人的“理義大本”,而不必拘泥於個別文字的表面意思。王安石同樣如此,認為《春秋三傳》皆不足信,說《詩》多用己意,所以他才會置毛公本注不顧,而把“剝”說成“剝棗之皮”,當他到郊區農民家去親聞他們“撲棗”的經歷,才悟到自己錯了。

詩的註釋,有時要親歷作者當時的情景,通過身臨其境,切己體認以後,才能真正領會到作者的意圖,感悟其本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文本的意義,只有切身體驗才能把握。朱熹說:“今世儒者,能守經者,理會講解而已;看史傳者,計較利害而已。那人直是要理會身己,從自家身己做去。”(《朱子語類》卷八)對詩的閱讀註解,必須親身體會類似作者那時的情境,才能切題,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注書難》條載注書是非常艱難的事,雖然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鄭玄)、王弼註解經文,杜元凱(杜預)註解《左傳》,顏師古註解《漢書》,也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失誤。

論注書之難

王荊公(王安石)作的《詩新經》在《七月》之“八月剝棗”那句中,對“剝”字解釋為“剝,是剝去棗子的皮,然後進獻,是為了敬養老者。”而毛公本來的註文中說:“剝”是擊打。陸德明注“剝”字的音為普卜反。王安石都沒有采用。後來他從蔣山(南京鐘山)步行經過民家,問他家的老翁去哪裡了?回答說:“去撲棗了”,王安石才感到自己前面的註釋弄錯了,隨即上奏朝廷請求刪去自己過去註釋的十三個字,所以現在的本子上便沒有這句話了。

論注書之難

王安石畫像

顯然,注書之難,即便是漢晉名家孔安國、馬融、鄭玄、王弼之解經,晉杜預、唐顏師古之注史,亦難免有失。馬融、鄭玄皆古文學家。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不同,古文學派偏重於文字的訓詁,經典文本均用先秦古文寫成,詮釋文本時要弄清古文字與今文字的關係,側重於文本語詞的訓釋。他們做的工作是以今詞釋古詞,以雅語釋俗語,以本名釋異名,以詳言釋略言,通過經典文本文字上所具有的意義,恢復文本的原始狀態。實際上古今言殊,四方異說,雅俗相隔,要溝通古今、雅俗、在言語文字上四方的差異,古文難免有失。

王弼和杜預是魏晉間人。王弼是魏晉玄學的領軍人物,他注過《論語》和《周易》,強調的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老莊的玄理來解釋儒學的經典,認為要超越名物訓詁,直接去掌握言詞背後的義理,提出“得意忘言,得魚忘筌,得兔忘蹄”,要領會和闡釋聖人言外之意,故其不同於漢代的訓詁注重於器物、執著於名實關係。魏晉玄學偏重於名理關係,相信自己的文字解釋可以完整地傳達聖賢言外之意,如此去闡釋經典,難免走上六經注我的道路上去,這也難免有失。

論注書之難

王弼畫像

宋代王安石應該算是一個名家了,為什麼也會不顧原來毛公本注而望文生義地出現這樣的錯誤呢?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宋人有疑古的風氣,不信註疏幾乎是宋代各個學派治經的普遍性傾向。歐陽修有一句名言:“大儒君子之於學也,理達而已矣。”(《歐陽文忠公集》卷十八)主張要把握聖人的“理義大本”,而不必拘泥於個別文字的表面意思。王安石同樣如此,認為《春秋三傳》皆不足信,說《詩》多用己意,所以他才會置毛公本注不顧,而把“剝”說成“剝棗之皮”,當他到郊區農民家去親聞他們“撲棗”的經歷,才悟到自己錯了。

詩的註釋,有時要親歷作者當時的情景,通過身臨其境,切己體認以後,才能真正領會到作者的意圖,感悟其本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文本的意義,只有切身體驗才能把握。朱熹說:“今世儒者,能守經者,理會講解而已;看史傳者,計較利害而已。那人直是要理會身己,從自家身己做去。”(《朱子語類》卷八)對詩的閱讀註解,必須親身體會類似作者那時的情境,才能切題,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論注書之難

徽宗政和初年,蔡京當權的時候,禁止傳播蘇軾的作品。在蘄春有一士子關起門來注蘇東坡的詩,而且不與他人往來。錢伸仲任職黃岡尉時,要考核縣學上舍的生員,往來經過那個地方,三次拜謁然後得以見面,第一件事便是借閱他注的書。士子指著書案一側放的數十篇厚厚的書稿,讓他隨意抽看翻閱。恰巧拿到蘇東坡《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月地雲階漫一尊,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士子的註文說:“玉奴,是南齊東昏侯潘妃的小字。臨春、結綺是陳後主建築的三閣的名稱。”錢伸仲便說:“註釋只有這些內容嗎?”回答說:“是的。”錢伸仲說:“唐牛僧孺作過一篇《周秦行紀》,記載他夢中入薄太后廟,看到古代的后妃之輩。也就是他詩中所謂的‘月地雲階拜洞仙。’東昏侯是因為玉兒的緣故,才弄得身死國除,所以玉兒沒有辜負他。這才是蘇東坡這首詩句所用典故的出處。先生為什麼沒有把這一點寫出來呢?”士子聽了以後恍然失色,一句話也不說,叮囑他的兒子將桌子上的書稿全部用火燒掉。錢伸仲勸他把書稿留下來,那士子堅決不同意,他說:“我枉費了十年功夫,不是你指出我的失誤,那豈不給士林留下笑柄嗎?”錢伸仲經常在人們面前談及這件事情,無非是為了教育後生。不過錢伸仲自己也不清楚玉奴是楊貴妃的自稱,玉兒是潘妃的小字。

"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注書難》條載注書是非常艱難的事,雖然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鄭玄)、王弼註解經文,杜元凱(杜預)註解《左傳》,顏師古註解《漢書》,也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失誤。

論注書之難

王荊公(王安石)作的《詩新經》在《七月》之“八月剝棗”那句中,對“剝”字解釋為“剝,是剝去棗子的皮,然後進獻,是為了敬養老者。”而毛公本來的註文中說:“剝”是擊打。陸德明注“剝”字的音為普卜反。王安石都沒有采用。後來他從蔣山(南京鐘山)步行經過民家,問他家的老翁去哪裡了?回答說:“去撲棗了”,王安石才感到自己前面的註釋弄錯了,隨即上奏朝廷請求刪去自己過去註釋的十三個字,所以現在的本子上便沒有這句話了。

論注書之難

王安石畫像

顯然,注書之難,即便是漢晉名家孔安國、馬融、鄭玄、王弼之解經,晉杜預、唐顏師古之注史,亦難免有失。馬融、鄭玄皆古文學家。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不同,古文學派偏重於文字的訓詁,經典文本均用先秦古文寫成,詮釋文本時要弄清古文字與今文字的關係,側重於文本語詞的訓釋。他們做的工作是以今詞釋古詞,以雅語釋俗語,以本名釋異名,以詳言釋略言,通過經典文本文字上所具有的意義,恢復文本的原始狀態。實際上古今言殊,四方異說,雅俗相隔,要溝通古今、雅俗、在言語文字上四方的差異,古文難免有失。

王弼和杜預是魏晉間人。王弼是魏晉玄學的領軍人物,他注過《論語》和《周易》,強調的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老莊的玄理來解釋儒學的經典,認為要超越名物訓詁,直接去掌握言詞背後的義理,提出“得意忘言,得魚忘筌,得兔忘蹄”,要領會和闡釋聖人言外之意,故其不同於漢代的訓詁注重於器物、執著於名實關係。魏晉玄學偏重於名理關係,相信自己的文字解釋可以完整地傳達聖賢言外之意,如此去闡釋經典,難免走上六經注我的道路上去,這也難免有失。

論注書之難

王弼畫像

宋代王安石應該算是一個名家了,為什麼也會不顧原來毛公本注而望文生義地出現這樣的錯誤呢?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宋人有疑古的風氣,不信註疏幾乎是宋代各個學派治經的普遍性傾向。歐陽修有一句名言:“大儒君子之於學也,理達而已矣。”(《歐陽文忠公集》卷十八)主張要把握聖人的“理義大本”,而不必拘泥於個別文字的表面意思。王安石同樣如此,認為《春秋三傳》皆不足信,說《詩》多用己意,所以他才會置毛公本注不顧,而把“剝”說成“剝棗之皮”,當他到郊區農民家去親聞他們“撲棗”的經歷,才悟到自己錯了。

詩的註釋,有時要親歷作者當時的情景,通過身臨其境,切己體認以後,才能真正領會到作者的意圖,感悟其本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文本的意義,只有切身體驗才能把握。朱熹說:“今世儒者,能守經者,理會講解而已;看史傳者,計較利害而已。那人直是要理會身己,從自家身己做去。”(《朱子語類》卷八)對詩的閱讀註解,必須親身體會類似作者那時的情境,才能切題,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論注書之難

徽宗政和初年,蔡京當權的時候,禁止傳播蘇軾的作品。在蘄春有一士子關起門來注蘇東坡的詩,而且不與他人往來。錢伸仲任職黃岡尉時,要考核縣學上舍的生員,往來經過那個地方,三次拜謁然後得以見面,第一件事便是借閱他注的書。士子指著書案一側放的數十篇厚厚的書稿,讓他隨意抽看翻閱。恰巧拿到蘇東坡《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月地雲階漫一尊,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士子的註文說:“玉奴,是南齊東昏侯潘妃的小字。臨春、結綺是陳後主建築的三閣的名稱。”錢伸仲便說:“註釋只有這些內容嗎?”回答說:“是的。”錢伸仲說:“唐牛僧孺作過一篇《周秦行紀》,記載他夢中入薄太后廟,看到古代的后妃之輩。也就是他詩中所謂的‘月地雲階拜洞仙。’東昏侯是因為玉兒的緣故,才弄得身死國除,所以玉兒沒有辜負他。這才是蘇東坡這首詩句所用典故的出處。先生為什麼沒有把這一點寫出來呢?”士子聽了以後恍然失色,一句話也不說,叮囑他的兒子將桌子上的書稿全部用火燒掉。錢伸仲勸他把書稿留下來,那士子堅決不同意,他說:“我枉費了十年功夫,不是你指出我的失誤,那豈不給士林留下笑柄嗎?”錢伸仲經常在人們面前談及這件事情,無非是為了教育後生。不過錢伸仲自己也不清楚玉奴是楊貴妃的自稱,玉兒是潘妃的小字。

論注書之難

紹興初年,又曾有一個名叫傅幹的秀才註釋過蘇東坡的詞,註釋者在“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那句註文中沒有引用“今夕是何年”的來歷。實際上此句來自牛僧孺《周秦行紀》中應潘妃等之命所作詩:“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顯然,注者不知《和楊公濟梅花》十絕中“月地雲階漫一尊”句中的“月地雲階”及《水調歌頭》“今夕是何年”句皆出自牛僧孺的《周秦行紀》。

傅幹與蘄春士人注蘇東坡詩詞的錯失,是宋人注本朝詞發生的錯失。照理當代人注當代人的作品不應發生如此失誤,因為沒有古今之隔。可是我們要注意唐宋人吟詩作文的風氣。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說:“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少讀書,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所以唐宋人的詩詞中大量使用典故,以才學為詩。

典故沉積著大量的文化內涵,包括哲理和審美的感受。它能使詩詞以非常簡練的文字語言,包含著豐富的意義。但是典故卻拉開了今人與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所以在詩歌的註釋中,典故的註釋佔了核心的地位,同時它對註釋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注書者必須博覽群書,一定要註明所用典故和詞語的來歷。蘄春士人與傅幹的錯失就是不能“博覽群書”,就不具備註書的資格。即使洪邁本人在這篇講述注書之難的短文中,也還有錯失之處,如傅洪秀才應是傅幹之誤,不由得讓人感嘆注書時錯失難免。雖然難,但注書還得儘量去做,減少和避免錯失是注書者必不可少的職責,以免貽誤後生。

總結起來,注書之難,在於“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的中間,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度。以我注六經,則會被章句文義所牽拘,以致解釋經義成為大量文字的堆積,流於繁瑣。“六經”注我,雖可避其繁瑣,卻又易產生主觀空泛的議論。筆瀉江河,流於不實。注書能切中時要,實是不易之舉。

注書之難,更在於注書須切合時代需要。《皇清經解》卷帙浩繁,今人已束之高閣,無人問津。李善注《文選》,因符合於士人尋章摘句,寫作文章,應付科舉考試的需要,則經歷千年而不廢。《孝經》因適應封建統治者“以孝治天下”的要求,有安定社會秩序、移風易俗的功用,因而在唐以前不啻有近百家為之作注。

到唐代,玄宗作《孝經注》,宋刑昺因之廣以疏解,一直流傳到封建之末,就是因為它為廣大士民所必讀的緣故。劉知幾在《史通·補註》中說:“昔詩書即成,而毛(公)孔(安國)立傳。傳之時義,以訓詁為主。”“降及中古,始名傳曰注。蓋傳者轉也。傳授於無窮。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絕。”注者符合時代需要便會流傳不息;若不符合時代需要,沒有時代氣息便會被人們廢置和拋棄。

《史記》有南朝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的三家注。《漢書》有唐顏師古注,《三國志》有南朝裴松之注,《資治通鑑》有元胡三省注。此類史注皆因其切於時用,註釋資料翔實有益於學者識讀,故至今仍為古史研究者必備之書。這就是傳注是否有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注書難》條載注書是非常艱難的事,雖然像孔安國、馬融、鄭康成(鄭玄)、王弼註解經文,杜元凱(杜預)註解《左傳》,顏師古註解《漢書》,也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失誤。

論注書之難

王荊公(王安石)作的《詩新經》在《七月》之“八月剝棗”那句中,對“剝”字解釋為“剝,是剝去棗子的皮,然後進獻,是為了敬養老者。”而毛公本來的註文中說:“剝”是擊打。陸德明注“剝”字的音為普卜反。王安石都沒有采用。後來他從蔣山(南京鐘山)步行經過民家,問他家的老翁去哪裡了?回答說:“去撲棗了”,王安石才感到自己前面的註釋弄錯了,隨即上奏朝廷請求刪去自己過去註釋的十三個字,所以現在的本子上便沒有這句話了。

論注書之難

王安石畫像

顯然,注書之難,即便是漢晉名家孔安國、馬融、鄭玄、王弼之解經,晉杜預、唐顏師古之注史,亦難免有失。馬融、鄭玄皆古文學家。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不同,古文學派偏重於文字的訓詁,經典文本均用先秦古文寫成,詮釋文本時要弄清古文字與今文字的關係,側重於文本語詞的訓釋。他們做的工作是以今詞釋古詞,以雅語釋俗語,以本名釋異名,以詳言釋略言,通過經典文本文字上所具有的意義,恢復文本的原始狀態。實際上古今言殊,四方異說,雅俗相隔,要溝通古今、雅俗、在言語文字上四方的差異,古文難免有失。

王弼和杜預是魏晉間人。王弼是魏晉玄學的領軍人物,他注過《論語》和《周易》,強調的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老莊的玄理來解釋儒學的經典,認為要超越名物訓詁,直接去掌握言詞背後的義理,提出“得意忘言,得魚忘筌,得兔忘蹄”,要領會和闡釋聖人言外之意,故其不同於漢代的訓詁注重於器物、執著於名實關係。魏晉玄學偏重於名理關係,相信自己的文字解釋可以完整地傳達聖賢言外之意,如此去闡釋經典,難免走上六經注我的道路上去,這也難免有失。

論注書之難

王弼畫像

宋代王安石應該算是一個名家了,為什麼也會不顧原來毛公本注而望文生義地出現這樣的錯誤呢?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宋人有疑古的風氣,不信註疏幾乎是宋代各個學派治經的普遍性傾向。歐陽修有一句名言:“大儒君子之於學也,理達而已矣。”(《歐陽文忠公集》卷十八)主張要把握聖人的“理義大本”,而不必拘泥於個別文字的表面意思。王安石同樣如此,認為《春秋三傳》皆不足信,說《詩》多用己意,所以他才會置毛公本注不顧,而把“剝”說成“剝棗之皮”,當他到郊區農民家去親聞他們“撲棗”的經歷,才悟到自己錯了。

詩的註釋,有時要親歷作者當時的情景,通過身臨其境,切己體認以後,才能真正領會到作者的意圖,感悟其本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文本的意義,只有切身體驗才能把握。朱熹說:“今世儒者,能守經者,理會講解而已;看史傳者,計較利害而已。那人直是要理會身己,從自家身己做去。”(《朱子語類》卷八)對詩的閱讀註解,必須親身體會類似作者那時的情境,才能切題,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論注書之難

徽宗政和初年,蔡京當權的時候,禁止傳播蘇軾的作品。在蘄春有一士子關起門來注蘇東坡的詩,而且不與他人往來。錢伸仲任職黃岡尉時,要考核縣學上舍的生員,往來經過那個地方,三次拜謁然後得以見面,第一件事便是借閱他注的書。士子指著書案一側放的數十篇厚厚的書稿,讓他隨意抽看翻閱。恰巧拿到蘇東坡《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月地雲階漫一尊,玉奴終不負東昏。臨春、結綺荒荊棘,誰信幽香是返魂。”士子的註文說:“玉奴,是南齊東昏侯潘妃的小字。臨春、結綺是陳後主建築的三閣的名稱。”錢伸仲便說:“註釋只有這些內容嗎?”回答說:“是的。”錢伸仲說:“唐牛僧孺作過一篇《周秦行紀》,記載他夢中入薄太后廟,看到古代的后妃之輩。也就是他詩中所謂的‘月地雲階拜洞仙。’東昏侯是因為玉兒的緣故,才弄得身死國除,所以玉兒沒有辜負他。這才是蘇東坡這首詩句所用典故的出處。先生為什麼沒有把這一點寫出來呢?”士子聽了以後恍然失色,一句話也不說,叮囑他的兒子將桌子上的書稿全部用火燒掉。錢伸仲勸他把書稿留下來,那士子堅決不同意,他說:“我枉費了十年功夫,不是你指出我的失誤,那豈不給士林留下笑柄嗎?”錢伸仲經常在人們面前談及這件事情,無非是為了教育後生。不過錢伸仲自己也不清楚玉奴是楊貴妃的自稱,玉兒是潘妃的小字。

論注書之難

紹興初年,又曾有一個名叫傅幹的秀才註釋過蘇東坡的詞,註釋者在“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那句註文中沒有引用“今夕是何年”的來歷。實際上此句來自牛僧孺《周秦行紀》中應潘妃等之命所作詩:“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顯然,注者不知《和楊公濟梅花》十絕中“月地雲階漫一尊”句中的“月地雲階”及《水調歌頭》“今夕是何年”句皆出自牛僧孺的《周秦行紀》。

傅幹與蘄春士人注蘇東坡詩詞的錯失,是宋人注本朝詞發生的錯失。照理當代人注當代人的作品不應發生如此失誤,因為沒有古今之隔。可是我們要注意唐宋人吟詩作文的風氣。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說:“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少讀書,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所以唐宋人的詩詞中大量使用典故,以才學為詩。

典故沉積著大量的文化內涵,包括哲理和審美的感受。它能使詩詞以非常簡練的文字語言,包含著豐富的意義。但是典故卻拉開了今人與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所以在詩歌的註釋中,典故的註釋佔了核心的地位,同時它對註釋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注書者必須博覽群書,一定要註明所用典故和詞語的來歷。蘄春士人與傅幹的錯失就是不能“博覽群書”,就不具備註書的資格。即使洪邁本人在這篇講述注書之難的短文中,也還有錯失之處,如傅洪秀才應是傅幹之誤,不由得讓人感嘆注書時錯失難免。雖然難,但注書還得儘量去做,減少和避免錯失是注書者必不可少的職責,以免貽誤後生。

總結起來,注書之難,在於“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的中間,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度。以我注六經,則會被章句文義所牽拘,以致解釋經義成為大量文字的堆積,流於繁瑣。“六經”注我,雖可避其繁瑣,卻又易產生主觀空泛的議論。筆瀉江河,流於不實。注書能切中時要,實是不易之舉。

注書之難,更在於注書須切合時代需要。《皇清經解》卷帙浩繁,今人已束之高閣,無人問津。李善注《文選》,因符合於士人尋章摘句,寫作文章,應付科舉考試的需要,則經歷千年而不廢。《孝經》因適應封建統治者“以孝治天下”的要求,有安定社會秩序、移風易俗的功用,因而在唐以前不啻有近百家為之作注。

到唐代,玄宗作《孝經注》,宋刑昺因之廣以疏解,一直流傳到封建之末,就是因為它為廣大士民所必讀的緣故。劉知幾在《史通·補註》中說:“昔詩書即成,而毛(公)孔(安國)立傳。傳之時義,以訓詁為主。”“降及中古,始名傳曰注。蓋傳者轉也。傳授於無窮。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絕。”注者符合時代需要便會流傳不息;若不符合時代需要,沒有時代氣息便會被人們廢置和拋棄。

《史記》有南朝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的三家注。《漢書》有唐顏師古注,《三國志》有南朝裴松之注,《資治通鑑》有元胡三省注。此類史注皆因其切於時用,註釋資料翔實有益於學者識讀,故至今仍為古史研究者必備之書。這就是傳注是否有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論注書之難

反之,從經學自身來講,一定要不斷有新的解讀和註釋。新的註釋會給古典注入新的活力。否則的話,再好的文化傳統和經典著作,沒有後人不斷的解讀,它也會自行逐漸消亡的。註釋是各種古文化能否得以傳承的條件,也是我們坐冷板凳做這件極其繁難工作的意義所在。希望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能長盛不衰,成為今後我們民族得以長期安身立命的一個重要支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